转眼30多年过去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显着,因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越来越多,心理因素对躯体疾病转归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但这一问题却远未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调查一: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中国城市非精神科病人抑郁、焦虑及抑郁合并焦虑症状患病率研究》:
抑郁/焦虑普遍存在于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病人中。
20%~25%的病人有抑郁/焦虑症状。
在发现的具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的病人中,抑郁/焦虑的诊治率低,分别为5.4%~15.8%、0%~5.7%。
调查二:
一次有关“综合医院抑郁/焦虑诊治现状”的调查,共有80位专家参与,结果显示:
100%的医生都曾遇到过因各种躯体不适反复就诊,但查无是处的病人,并认为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遇到这类病人,71%的医生给予口头教育,仅8.75%的医生认为需要使用药物。
65%的医生所在的医院开设了心理门诊,35%的医生所在的医院没有开设心理门诊。
有关抑郁/焦虑诊治率低的原因,89%的医生认为,大众对该问题认识不足是主因;74%的医生认为,社会偏见问题不容忽视;也有49%的医生承认,忽视也是一大原因。
从这两份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因躯体不适去医院就诊的病人中,每十个人里就有两个人患有“心病”,但大多数病人和医生对此一无所知。
在综合医院中,90%的“心病”病人未被明确诊断,未得到正确治疗,并因此承受着心理阴霾、躯体痛楚的双重折磨。
多种躯体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可以是躯体疾病的一种直接后果,也可能诱发、加重躯体疾病,并导致常规治疗效果欠佳,但被很多医生和病人忽视了。
心理问题与躯体疾病之间的关系正受到医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这种重视尚显不足。
如果说,因长期患病引发的心理问题还较易被识别、被诊断的话,以各种躯体不适为“表象”的心理疾病识别起来就非常困难了,稍不注意就会漏诊。
流行病学专家的发现
现状:诊治率低
在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去综合医院就诊的病人中,近1/4的人伴有心理问题(抑郁/焦虑),但绝大多数病人和接诊医生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的存在及其严重性,针对性治疗更是无从谈起。
于是,病人不得不被迫承受反复就医,但疗效不佳的后果。
根源:病人、医生都有错
在我国,心理和精神健康医疗服务多局限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多数综合医院尚未设立精神心理专科,临床医生在治疗躯体疾患的同时,很少考虑心理问题的影响,而公众对心理、精神疾患的歧视、偏见及恐惧,又使这一现象更趋恶化。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