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怨恨

孩子总是逆反叛逆怎么办

时间:2025-02-23 19:16:26  来源:  作者:

同龄人压力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极其重要。较小的孩子虽然也会受到同龄人压力的影响,但大人的认可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同龄人的认可却比大人的认可更重要,而寻求同龄人的认可也就成为了他们行为的错误目的之一。与此同时,十几岁的孩子还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个性化过程。他们正在探索脱离了父母的自己到底是谁。他们对父母价值观的检验往往会表现为叛逆的行为。这种叛逆极少会延续到 20 岁以后,除非父母对孩子进行控制和惩罚。
大卫沃尔什和纳特贝内特对人类大脑的最新研究表明,在10岁~20岁之间,大脑的额叶前部皮层可能有迅速的发育,这会造成十几岁孩子的一些困惑。十几岁的孩子常常把周围其他人的身体语言误解为挑衅性的行为。仿佛做个十几岁的孩子还不够辛苦,大脑还要用误解和不良沟通来给他们增加难度。父母要认识到额前皮层的发育要到25岁才会完成(保险公司有它的道理),因此,养育十几岁的孩子时,必须格外注意要表达清晰,而且不要妄加猜测。
过度控制的管教方式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灾难性的,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十几岁的孩子更不甘屈于俯首帖耳的地位。当他们受制于大人时,“合作”一词在他们看来就意味着“屈从”。他们的这种理解往往是正确的——因为这正是许多大人所谓的合作。
鼓励(在第7章会有更全面的介绍)对于十几岁的孩子就像对小孩子一样重要。当我和林恩罗特出版《我站在你一边:解决你与十几岁儿女的冲突》一书的时候,这本书在两年之内都卖得马马虎虎。然后,书名改成《对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两个月卖得比原来两年卖的都多。这意味着什么呢?虽然我们不太确定,但很明显的是,父母们没有意识到,向孩子表明他们与孩子站在同一边有多么重要。许多家长和十几岁的孩子是楚河汉界、两军对垒,而且父母们似乎更热衷于控制儿女。这让我们感到很悲哀,因为我们知道,要控制住十几岁的孩子根本是不可能的——已经太迟了。你越是要控制他们,他们就越是不屈,并且越是远离你。
赢得十几岁孩子的合作的最好途径,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家庭会议和班会能教会他们社会责任感,并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当大人以和善、坚定、尊严、尊重相待,与孩子携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十几岁的孩子通常在20岁以后会重归父母的价值观,而且会学到脱离大人的监管之后所必需的更多的重要生活技能。

回顾

这一章讨论的四种目的之所以被称为错误目的,是因为它们是由怎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观念而导致的不良行为。这四种错误目的,代表了孩子感到自己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时所产生的四种错误观念。
对于我们这些家长和老师来说,要记住不良行为是孩子在用一种密码——当他们的行为激起的是我们的挫折感而不是关爱时,他们是在试图告诉我们,他们想要的是归属感——和我们说话,有时候的确是很难的。有些专家认为,如果我们对一个正在作出不当行为的孩子给予积极的回应,就会强化这种行为。但是,如果我们能理解,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失去信心的孩子,那么很显然,消除孩子不良行为动机的最佳途径,就是找到一种积极的方法,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把这一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儿;不过要把它付诸实践则是另一回事儿。因为:
1.大多数大人在面对一个正在作出不良行为的孩子时,很难有积极的心态;
2.大多数大人不能充分理解是自己的不良行为导致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因而他们不愿意为自己在这“一出戏”中扮演的角色承担责任——怎么会是自己的不良行为引起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呢?实际上,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归咎于他人,是迈向解决冲突的一大步。
3.极少数能够以正面鼓励回应孩子不良行为的大人,往往会遭到孩子的拒绝。这是因为孩子(正如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在最需要鼓励的时候,却往往无法接受鼓励。要在一段冷静期之后,再次尝试鼓励。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
理解这四种错误的行为目的,能帮助大人们记住孩子是在通过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只是想有所归属。”它同样能帮助大人们了解,怎样以一种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教给孩子生活技能。
记住,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
如果在出现行为问题的当时,无法给予孩子鼓励或孩子无法接受鼓励,在冷静期之后,立即给予孩子鼓励是相当重要的。而且,要记住,不论是权力之争还是报复循环,都需要两个人。你也许应该审视一下你自己的错误目的,努力将其变成更具鼓励性的态度和行为。

正面管教工具

1.承担起(不责备)你在孩子的不良行为中的责任。
2.理解四种错误目的产生的行为,并以鼓励来回应。
3.做一个“密码破译员”,理解孩子是在用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4.用本章所说的线索帮助你理解孩子行为的错误目的。你有什么感受?孩子对你的行为有什么反应?
5.对于寻求过度关注,复习第页~页提供的所有工具。
6.对于寻求权力,复习第页~页提供的所有工具。
7.对于报复,复习第页~页提供的所有工具。
8.针对自暴自弃,复习第页~页提供的所有工具。
9.以友善的态度,用目的揭示法帮助孩子了解他们的错误目的。
10.“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问题

1.大人以什么方式对所谓的“孩子的不良行为”承担“责任”呢?
2.对于现在我们所说的不良行为,还可以用哪些其他术语来表达?
3.“四种错误的行为目的”是什么?
4.孩子的每种错误目的背后的错误观念是什么?
5.为什么识别这些错误的行为目的非常重要?
6.能帮助大人识别错误目的的线索有哪两条?
7.对每一种错误目的的行为,大人的第一心理反应分别是什么?请逐一回答。
8.当你要求孩子停止错误行为时,他们会怎样反应?请就四种错误目的逐一回答。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