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心理测验学
用,以背数替代言语量表中的任何一分测验,或以迷津替代操作量表中任何一分测验。通
常备用测验的分数不用于计算智商。
WISC--CR的实施程序是先做一个言语测验,再做一个操作测验,交替进行,以维持
儿童的兴趣,避免疲劳和厌倦。其记分基本上和成人智力测验类似,所不同的是每个分测
验的原始分在转化为量表分时,是在儿童自己所属的年龄组内进行的。
(2)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l)
。 本量表以WPPSI为蓝本,但作了很大更改,约三分之二的测验项目作了变换。适用于
4岁至6岁半儿童,分城市和农村两套常模。
C--WYCSI的项目和测验形式与其他两个韦氏智力量表相似,是WISC--CR向低幼年龄
的延伸。它包括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前者由知识、图片词汇、算术、图片概括和领悟
五个分测验组成;后者由动物下蛋、填图、迷津、视觉分析、木块图案和几何图形六个分
测验组成,但在计算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时实际上只用五个操作分测验,视觉分析和几
何图形任选一个,均可在相应的转换表中查到言语、操作和全量表智商。
二、团体智力测验工具
团体智力测验的产生受到19世纪欧洲心理学家的影响。艾宾浩斯(Ebbinghaus)于
1896年首先提出了填空的方法。后来,虽然有人(如桑代克、宾特纳)在这方面也做了一
些尝试,并使团体智力测验初具规模,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团体智力测验才得到
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参阅第十六章第二单元)。
(一)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ArmyQandArmyTest)
191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叶克斯(M.R.Yerkes)和戈达德、桑代克和推盂等著名心
理学家都到军中服务,目的是使心理学有助于增进军队的效率。他们提出用团体智力测验
来选择士兵,以便迅速确定新兵的才能,把他们分配到适当的岗位上。在此之前,推孟的
研究生欧提斯(A.S.Otis)已提出了将斯坦福一比内量表改成纸笔测验形式的设想。于是
将其应用于军队,编制了陆军甲种测验(ArmyQTest)。此后,又编制了适用于母语为非英
语被试和文盲被试的陆军乙种测验(ArmypTest)。这两个测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施测
了近200万名美国新兵。用智力测验来筛选士兵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此次美国新
兵训练时间之短,战斗力之强,都出乎一般军事家预料之外,可见这场耗资巨大的测验工
作是没有虚费的。
尽管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目前已不常用,但考虑到它们的历史地位,有必要在此加以
介绍。 .
陆军甲种测验共有8个分测验,分别为:
1.指使测验:要求被试者按照主试者的指导语来划记,共12个项目。
2.算术测验:共16个简单的算术问题。
3.理解测验:每个句子中缺几个字,让被试者从所给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填上,共
对比测验:区别同义词和反义词,共15对。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Jb理咨询师
5.字句重组测验:将一些杂乱排列的字排列成句并判断每个命题的真假,共24句。
6.填数测验:在一系列数字后填上适当的数字,共凹列。
7.类推测验:根据所给的一对字词的关系,选择与另一个字词对应的字词。
8.常识测验:共16个问题,每题有3个选择。
陆军乙种测验的各个分测验略加列举如下:①迷津测验;②立方体分析测验;③补足
数列测验(类似填数测验);④译码测验;⑤数目校对测验(473·…—473,5821……5831,
前者两数目是相同的,后者两数目是不同的,要求被试对比指明);⑥图画补缺测验;⑦几
何形分析测验。
陆军甲种测验已经有了第九次修订本,称作陆军R---'-9测验,乙种测验也经过修订用
于民间。在美国军队,现在选拔士兵采用的是军人资格测验(Armed Forcesqualifieation
Test,AFqt)。
(二)瑞文渐进测验
瑞文渐进测验(Raven'sProgressiveMatrices),简称为瑞文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
(J.C.Raven)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这是一套使用方便、用途广泛的智
力测量工具,至今仍为国际心理学界和医学界所使用。由于该测验是非文字的,它较少受
到本人知识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努力做到公平,故心理学家们尤其喜欢采用这个测
验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工具。
瑞文测验分为两型,标准型(StandardProgressiveMatrices,SMP)是瑞文测验的基本型,
于1938年问世,适用于8年级到成人被试,有5个黑白系列;彩色型(ColourProgressive
Matrices,CPM)编制于1947年,适用于5.5岁到11岁的儿童及智力落后的成人,分为三个
系列。瑞文测验不限时间,1938年的标准型需时约40分钟,1947年的彩色型需时约15到
30分钟。此外,还有供智力水平较高者的高级型(AdvancedProgressiveMatrices,AMP)。
SPM一共由60张图案组成,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B、C、D、E五组,每组
图案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每一组中包含12个题目,也按逐步增加难度
的方式排列。每个题目由一幅缺少一小部分的大图案和作为选项的6至8张小图案组成,
测验中根据隐藏在一系列抽象符号和图案中的规律,选择某个小图案放人到大图案中缺少
的位置中。
瑞文测验既可团体施测,也可以作为个别测验。施测很简单,每个被试发一本题册和
一张答卷纸即可。测验时,只须主试者用例题作一下示范被试就能明白测验规则,接着被
试者会自己进行下去。测验结果须先计算出原始分数,然后按常模资料确定被试者的智力
等级,一般以百分位常模表示。
我国1986年由张厚粲及全国17个单位组成的协作组完成了对瑞文标准型测验的修订,
出版了瑞文标准型测验中国城市修订版;1989年,李丹、王栋等分别完成了彩色型和标准型
合并本联合型瑞文测验(CombinedRaven'sTest,CRT)中国修订版的城市、成人和农村三个常模
的制定工作;1996年,王栋等开始了联合型瑞文测验的再修订工作,新修订版业已完成。
(三)多水平团体智力测验
多水平智力测验是指依据不同年龄的智力增长编制的,反映这种增长的一系列测验。
斯坦福一比内量表和韦氏测验属于个别实施的多水平智力测验,而欧提斯测验(Otis
第五章心理测验学
Tests)、库尔门测验(Kuhlmann Tests)、汉蒙一耐尔逊心理能力测验(Henmon—Nelson
Tests)、认知能力测验(Cognitive Abilities Test,CAT)、认知技能测验(Test of Cognitive
Skills)等都是多水平团体智力测验。这类测验主要用于学校,包括小学水平、中学水平和
大学水平。
第三单元 智力测验相关的心理学问题
智力测验过程中常常会涉及一些心理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无论对于测验
的编制者还是使用者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智力的发展变化
人的智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但随着年龄的成熟而发展,还可因教育和训练而改
变。若把智力发展与年龄的关系绘制成图,就会得到一条S形的线性曲线。这条曲线表明,
智力在童年期迅速增长,在青春期增长缓慢,约在25岁达到顶峰,以后保持稳定到中年后
期,在老年期逐渐下降。 ’, , .
二、智力的差异及原因
(一)智力的个别差异 、
在人群中对大量被试施测智力测验,就会得到一个智商的分布,这种分布反映了智商
的个别差异。研究表明,在全人口中,智力分布曲线基本上呈常态,其智力极高(1Q在
130以上)与极低(1Q在70以下)者均占少数,智力属于中常或接近中常(1Q在80-120)
之间者约占全体人群的80%。
(二)智力的团体差异
1.性别差异
研究者通常会发现智力有男女的差别,但一般不显著。因此,就整体而言,智力可能
并无性别差异,但在具体的认知和感知——运动能力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的确存在着性别
差异。女性在语词灵活性、阅读理解、手指敏捷性、文书技巧方面优于男性;男性则在数
学推理、视觉——空间能力、躯体运动速度和协调方面优于女性。从IQ的分数看,男性智
力的变异大于女性,在特别聪明与特别愚笨的人中男性均多于女性。
2.职业差异 · .
在开放、竞争的现代社会中,高智力的人能从事需要较高心理能力的职业是合情合理
的。一项来自70多个职业小组所得的军队一般分类测验(AGCT)平均分显示,会计师、
律师、工程师的分数最高,卡车司机、矿工、农业工人的分数最低,其他职业小组平均分
数居中间等级。 , .、
3.种族差异 , · ,
自智力测验问世至20世纪30年代,智力的种族差异研究曾盛极一时,特别是美国学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者研究最多。固然,从智力测验所得分数看,不同民族间确有差异,很多研究显示白种人
的平均智商较有色人种为高。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依据此类研究所得出种族差异的推
论并没有科学根据。
(三)智力差异的原因
关于智力差异的原因,历来有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两大阵营,并经过了长期争论。
然而,即使是坚定的遗传决定论者或环境决定论者都认识到,在决定人的心理能力方面,
遗传和环境两因素都有作用。一种解释认为,遗传决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这个上限只有
在一种理想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达到。依此推论的话,我们就会合理地假设:遗传所决定的
上限越高,环境的作用就越大。
三、智力测验的公平性问题
智力测验经常受到的批评是:被试在测验上的反应受知识经验的影响,因此对文化背
景、教育水平不同的团体是不公平的。
在测验发展的初期,为了排除文化和知识的影响,有人曾企图编制“超文化’’测验来
测量所谓先天的遗传潜能。以后,人们又开始探索“文化公平”测验。一个办法是使不同
团体对于所有测验项目都具有相同的经验,另一个办法是平均安排有利于不同团体的项目。
测验专家们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测验能够对所有的团体同样公平,因为每种测验都是在一定文
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更好的办法是根据亚文化群的特点为不同团体编出不同的测验;若
使用同一测验,则要为少数特殊团体制定单独的常模。
四、如何理解和解释智力测验的结果
(一)不能以一次测验来确定智力水平
首先,测验是有误差的。被试接受测验时的心情、身体状况、动机态度等,都会对测
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尤其是首次接受心理测验时,会出现不应有的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