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联合早报》
音乐可以疗伤,绘画艺术也可以。
一道彩虹,两棵燃烧的树,一个粘上各种剪贴纸的四方盒子,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有晓得解读的人,才能透视其中的心情故事。
艺术治疗康复师林玮娟(34岁)就具备这样的能力。
听过音乐治疗师,鲜有听闻艺术治疗师。本地从事这类工作者屈指可数,只有三人,林玮娟是其一。
目前,她受聘国大医院NKF儿童肾病中心,帮助病人克服因疾病而引起的连锁问题,协助有需要的孩子走出生活中的阴影。
让病人通过创作释放感受
艺术治疗是如何进行的,对象是谁?
艺术可以陶冶性情,刺激思维外,还具有一股特别的力量,就是打开内心那扇门,潜入最深的那片心海。林玮娟采取的治疗模式是让病人通过抽象派的拼贴画(collage),以各种互不相干的物件与材料进行自由创作。她说:“病人利用报纸、杂志、陶土、绘画、拼贴和沙盘等抒发感受,把心里的话给说出来。”她强调自己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尝试去理解病人创作出来的东西的意义,她只是病人的一个倾吐的对象。
儿童、听觉有障碍者,或是对言语辅导失效者,这些人可通过艺术治疗,把心里复杂的感受“说”出来。
当言语不能表达情绪与经验,尤其是教人感到混乱或模棱两可的情绪时,绘画成为一个可行的抒发管道。一条线、一种颜色、个人符号,都有所隐喻。
研究显示,受到精神创伤者的脑海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可怕影像,因此通过影像艺术,能让病人更容易表达思维与情绪,从一个较不具心理威胁的方式,帮助他们恢复“知觉”。
林玮娟解释说:“病人在绘画的过程,就是在释放情绪的压力和生活中所承受的焦虑。例如制作陶艺品的创意活动,可增加血清素(serotonin),对健康有好处。”患上抑郁症的病人一般上脑部的血清素浓度都会下降,加强血清素的浓度,使它恢复正常水平,可帮助病人康复。
精心设计小木屋为治疗室
踏进她在国大医院的冷气小木屋,这里是她办公的地方,里头没有太多的文件,工作椅也没有,儿童塑胶小凳倒有几张;地上和小桌上尽是玩具和画具,例如绒毛玩具、画笔、陶土、雕塑,木墙上张贴着病人的不同画作。
这样轻松的环境,难怪她的病人每次来到这里,都不想回家。
她说:“他们喜欢这个环境,觉得很有家的感觉,这也是我们设计这个治疗室的基本目的,让人没有压力,不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是病人。”
林玮娟在大学主修社会学,毕业后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多年。之后,她在墨尔本大学获得艺术治疗硕士学位,在国大医院工作已两年。
一般上,她的病人是通过NKF儿童肾病中心或国大医院介绍的。
她说:“治疗的目的,是让病人从情绪冲突中得以复原,培养自我意识,促进社交技巧,控制行为,解决问题,减少焦虑,增强自信等。”
有些火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好的!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疗程,林玮娟希望帮助病人克服内心的恐惧,正视问题的存在。这种治疗有助于抚平病人因长期受病魔折腾的脆弱心灵,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展开新的生命旅程。
她说:“像NKF儿童肾脏病人,他们受的不只是皮肉的痛,也包括心灵的苦。”为了更了解病人的痛苦,她做了一般人不敢做的事。她在病人面前,拿起针往自己腹部插,体会那种疼痛,让从小得在腹部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孩童有勇气面对痛楚。
林玮娟认为:“只有感同身受,亲自体会孩子的痛,才能设计更完善的治疗康复计划。”她也跟病童玩角色扮演游戏,替娃娃打针,使他们慢慢习惯注射,不排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
让病人自己说出他心里的火
林玮娟提起一个个案:
一个4岁的孩子,不愿意与任何人沟通,关在自己的世界里。她让这个小孩通过绘画来表达内心世界。孩子每次进去NKF肾病中心的治疗室时,都会要求把门关上并锁起来。这是完全没有安全感的表征。
林玮娟说:“开始时,不管他画什么,最后总是用另一种颜色掩盖掉,不愿显露他的内心世界。我们不断通过绘画的方式沟通,直到最后一次的疗程时,他已经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因为他已不再掩饰画作的内容。”
又例如某个孩子受到家庭暴力的伤害,经过医生的治疗后,转到她这里做心理辅导。她说:
“以儿童暴力案件来说,我的责任不是调查,这个工作由MCDYS(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去做。我让孩子自己选择创作,他可能会画火;家里到处都是火,这代表了破坏。有些会画下雨天,屋子被淹没了。家庭暴力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个完全陌生的经验,我的任务是给予他们一个抒发情绪的管道,帮助病人控制情绪,排除恐惧。有些孩子来到这里,想把一切给掩饰起来,我必须尝试让他们排除这层心理障碍,把感受说出来。”
为病人进行治疗时,她试着了解绘画中的意义。有时,病人不理睬她,但是经过几次的疗程后,病人会说画作的意思:例如,看到他画火时,我不会马上联想到这火是代表热、代表灾害,而是让病人自己说出他心里的火是什么,答案可能跟我们想像中的完全不同。有些火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好的!当然,有些会说火是很可怕的,把他们喜欢的东西都给烧掉了!”
让病人自由发挥
在艺术治疗的美术选材上,林玮娟让病人自由发挥,有的喜欢作画,有的喜欢拼贴,有的喜欢陶艺。
她分析,铅笔属于较有“阻力”的材料,在纸上写字作画,走不出纸张范围,表露了情绪的抑制。反观搓捏陶土,通过这种自然的触觉,没有限制,让病人有回归的感觉。
她的病人从3岁到19岁,她说:“小孩子喜欢画画,青少年则选择用拼贴的沟通方式。”
治疗时间多长?她说:“一般上,每次治疗约一个半小时,前后4次。然后,我再跟父母和孩子商量,是否要继续接受疗程。要不要继续下去,很大程度由父母决定,看他们有没有时间带孩子来。”
她非常喜欢小孩,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自己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她说:“孩子内在有无穷的潜质,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力量,他们的坚强和适应能力,远远超越我们想像的!”
身体的病痛可以用药物治疗,心理的病痛必须用时间与爱心去抚平。心理没有缺陷,生命才能像天空般湛蓝。这是林玮娟的心愿。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