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不典型孤独症[F84.1]
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症状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孤独症症状标准),或发病年龄不典型(如在3岁后才出现症状),可考虑此诊断。不典型孤独症可发生在智力发育接近正常或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多见于男童。
75.3Rrtt综合征[F84.2]
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综合征,起病于婴幼儿时期(通常为7~24个月),只见于女孩。主要表现为早期发育正常,随后出现手的技巧性动作和言语的部分或完全丧失,严重的语言发育障碍或倒退,以及交往能力缺陷十分明显,并有特征性手的刻板性扭动、目的性手部活动丧失,及过度换气。病程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症状标准]
1 起病后,以前获得的语言和社会化技能迅速丧失,多为重度智力缺损;
2 以前已获得的目的性手部技能丧失,出现无目的、刻板、重复的动作,多为手指置于胸前不停地扭动、揉、搓等;
3 步态不稳或躯干运动共济不良;
4 对环境反应差,对玩具丧失兴趣,面部不时显示“社交性微笑”一样的表情;
5 部分患儿出现咬牙、过度呼吸,如长出气、叹气。
[严重标准] 社会交往功能严重受损。
[病程标准] 大都起病于7~24个月,病程进展较快,预后较差。
[排除标准] 排除孤独症、神经系统变性病、先天代谢性疾病,或Heller综合征。
75.4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Heller综合征)[F84.3其他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
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又称婴儿痴果或衰退性精神病,主要为原已获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及言语功能迅速衰退,甚至丧失。大多数起病于2~3岁,症状在半年内会十分显著。本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诊断标准]
1 发病后原来获得的言语、生活和社会技能迅速衰退、甚至丧失,如大小便自控能力丧失;
2 对亲人、游戏,及相互交往等均无兴趣。通常比较兴奋,无目的性活动增加。部分患儿可出现自残行为;
3 病前言语、人际交往,及其他生活和社会功能的发育完全正常;
4 排除选择性缄默症、儿童精神分裂症、孤独症、Rett综合征,或癔症性失语等。
75.5Asperger综合征[F84.5]
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综合征有,类似儿童孤独症的某些特征,男孩多见,一般到学龄期7岁左右症状才明显,主要为人际交往障碍,局限、刻板、重复的兴趣和行为方式。无明显的言语和智能障碍。
[症状标准]
1 人际交往障碍的显著特点是缺乏交往技巧,交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缺乏发展的能力;
2 局限于刻板、重复,或不同寻常的兴趣或活动,显得比较怪僻;
3 无明显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认知发育基本正常;
4 运动技能较低,动作较笨拙。
[严重标准] 社会交往功能明显受损。
[病程标准] 一般到学龄期症状才明显,症状常持续存在。
[排除标准] 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或Heller综合征。
75.9其他或待分类的广泛发育障碍[F84.8;F84.9]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情绪障碍[F90-F98通常
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80 多动障碍[F90]
80.1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F90.0]
是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男童明显多于女童。
[症状标准]
1 注意障碍,至少有下列4项:
① 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
② 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③ 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④ 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⑤ 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
⑥ 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⑦ 做事难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⑧ 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⑨ 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拉四;
2 多动,至少有下列4项:
① 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②上课时常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
③ 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④ 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
⑤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⑥ 干扰他人的活动;
⑦ 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同伴欢迎;
⑧ 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⑨ 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严重标准] 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
[病程标准] 起病于7岁前(多在3岁左右),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情绪障碍。
80.2多动症合并品行障碍[F90.1]
必须同时符合多动与注意缺陷障碍和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
80.9其他或待分类的多动障碍[F90.8;F90.9]
不提倡使用这一类别,只有符合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但又无法鉴别究竟是品行障碍,还是多动性品行障碍时采用这一编码。
81 品行障碍[91]
品行障碍的特征是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当发展到极端时,这种行为可严重违反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儿童普通的调皮捣蛋或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严重。如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长期的严重违拗。明确存在上述任何一项表现,均可作出诊断,但单纯的反社会性或犯罪行为本身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因为本诊断所指的是某种持久的行为模式。
81.1反社会性品行障碍[F91.0局限于家庭内的品行障碍;F91.1反社会规范的品行障碍;F91.2对社会规范的局限性品行障碍]
[症状标准]
1 至少有下列3项:
① 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
② 经常暴怒,好发脾气;
③ 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
④ 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的不服从;
⑤ 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
⑥ 常与成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
⑦ 经常故意干扰别人。
2 至少有下列2项:
① 在小学时期即经常逃学(1学期达3次以上);
② 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至少2次(不包括为避免责打或性虐待而出走);
③ 不顾父母的禁令,常在外过夜(开始于13岁前);
④ 参与社会上的不良团伙,一起干坏事;
⑤ 故意损坏他人财产,或公共财物;
⑥ 常常虐待动物;
⑦ 常挑起或参志斗殴(不包括兄弟姐妹打架);
⑧ 反复欺负他人(包括采用打骂、折磨、骚扰及长期威胁等手段)。
3 至少有下列1项:
① 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
② 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
③ 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有猥亵行为;
④ 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
⑤ 持凶器(如刀、棍棒、砖、碎瓶子等)故意伤害他人;
⑥ 故意纵火。
4 必须同时符合以上第1、2、3项标准。
[严重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如社交、学习,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以社会生人格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广泛发育障碍,或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
81.2对立违抗性障碍[F91.3]
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主要为明显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但没有更严重的违法或冒犯他人权利的社会性紊乱或攻击行为。必须符合品行障碍的描述性定义,即品行已超过一般儿童的行为变异范围,只有严重的调皮捣蛋或淘气不能诊断本症。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较轻的反社会性品行障碍,而不是性质不同的另一类型。采用本诊断(特别对年长儿童)需特别慎重。
[症状标准]
1 至少有下列3项:
① 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
② 经常暴怒,好发脾气;
③ 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
④ 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的不服从;
⑤ 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
⑥ 常与成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
⑦ 经常故意干扰别人。
2 肯定没有下列任何1项:
① 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
② 勒索或入室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
③ 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有猥亵行为;
④ 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
⑤ 持凶器(如刀、棍棒、砖、碎瓶子等)故意伤害他人;
⑥ 故意纵火。
[严重标准] 上述症状已形成适应不良,并与发育水平明显不一致。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广泛发育障碍,或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
81.9其他或待分类的品行障碍[F91.8;F91.9]
8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F9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是持久的攻击性、社会紊乱性或违抗行为与明显的焦虑,抑郁或其他情绪问题共同存在。
8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F9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起病于儿童时期的焦虑、恐惧、强迫、羞怯等情绪异常,与儿童的发育和境遇有一定关系,与成人期神经症无连续性。儿童精神病学中传统地将特发于童年和少年的情绪障碍与成年神经症区分开来。
83.1儿童分离隆焦虑症[F93.0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
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
[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3项:
1 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害怕依恋对象一去不复返;
2 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被杀害,或住院,以致与依恋对象离别;
3 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想上学或拒绝上学;
4 非常害怕一人独处,或没有依恋对象陪同绝不外出,宁愿呆在家里;
5 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拒绝上床就寝;
6 反复做噩梦,内容与离别有关,以致夜间多次惊醒;
7 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分担心,分离时或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或退缩;
8 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疾病。
[严重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起病于6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 不是由于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儿童恐惧症,及具有焦虑症状的其他疾病所致。
83.2儿童恐惧症(儿童恐怖症)[F93.1]
指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定恐惧情绪。
[症状标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