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儿童社交恐惧症[F93.2儿童社交性焦虑障碍]
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
[症状标准]
1 与陌生人(包括同龄人)交往时,存在持久的焦虑,有社交回避行为;
2 与陌生人交往时,患儿对其行为有自我意识,表现出尴尬或过分关注;
3 对新环境感到痛苦、不适、哭闹、不语或退出;
4 患儿与家人或熟悉的人在一起时,社交关系良好。
[严重标准] 显著影响社交(包括与同龄人)功能,导致交往受限。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 不是由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等所致。
83.9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情绪障碍[F93.8;F93.9]
83.91儿童广泛焦虑症[F93.8其他儿童情绪障碍]
儿童与少年广泛性焦虑的主诉及植物神经症状均较成人少,诊断需参照以下标准。
[症状标准]
1 以烦躁不安、整日紧张、无法放松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2项:
① 易激惹,常发脾气,好哭闹;
② 注意力难于集中自,觉脑子里一片空白;
③ 担心学业失败或交友受到拒绝;
④ 感到易疲倦、精疲力竭;
⑤ 肌肉紧张感;
⑥ 食欲不振,恶心或其他躯体不适;
⑦ 睡眠紊乱(失眠、易醒、思睡却又睡不深等);
2 焦虑与担心出现在2种以上的场合、活动,或环境中;
3 明知焦虑不好,但无法自控。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病程标准] 起病于18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排除标准] 不是由于药物、躯体病症(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其他精神疾病或发育障碍所致。
84 儿童社会功能障碍[F94]
这是一组起始于发育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异常,但(与广泛发育障碍不同)没有明显的、侵害所有领域的功能的体质性社交无能或缺陷作为原以性特征。生活环境异常被认为在发病中具有关键作用。发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84.1选择性缄默症[F94.0]
指起病于童年早期,在特定场合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沉默不语,而在其他环境中言谈自如。缄默时,常伴有焦虑、退缩、违抗等情绪。
[诊断标准]
1 在某种或多种特定社交场合(如学校)长时间拒绝说话,得在另一些场合说话正常或接近正常,其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正常。
2 症状至少已持续1个月,但不包括初入学的第1个月;
3 排除言语技能发育障碍、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84.2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F94.2]
是一种以长期的社交关系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精神障碍,患儿长期表现为一种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如过度抑制、过分警惕或明显的矛盾反应,常伴有情绪紊乱。起病于5岁前,与严重的教养方式不良有关,如心理或躯体的虐待或忽视。
[症状标准]
1 在社交关系中,表现为过度抑制、过分警惕、明显的矛盾反应(如患儿对养育者的安抚同时出现亲近、冷淡、回避和违抗),或缺乏情感反应、退缩、情绪紊乱,对自己或他人的痛苦表现攻击反应,或恐惧性过度警觉;
2 有时在与正常成年人交往过程中,有一定的社义应答和反应能力。
[严重标准] 在大多数场合,社交关系明显障碍。
[病程标准] 起病于5岁前,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1个月。
[排除标准] 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
84.9其他或待分类的儿童社会功能障碍[F94.8;F94.9]
85 抽动障碍[F95]
抽动是一种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发声。运动和发声抽动都可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但界限不清。如眨眼、斜颈、耸肩扮、鬼脸等属于简单的运动抽动;蹦、跳、打自己等属于复杂的运动抽动。清喉声、吼叫、吸鼻动作等属于简单的发声抽动。重复言语、模仿言语、秽语等属于复杂的发声抽动。各种形式的抽动均可在短时间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重,在睡眠时减轻或消失。抽动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少数可持续至成年。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而分为:①抽动症;②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③Tourette综合征。
85.1短暂性抽动障碍(抽动症)[F95.0]
是抽动障碍的最常见亚型,特点为急性单纯性抽动,常限于某一部位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群发生运动或发声的抽动。通常表现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起病于学龄早期,在4~7岁的儿童最常见,男孩多见。
[诊断标准]
1 有单个或多个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常表现为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等简单抽动;
2 抽动天天发生,1天多次,至少已持续2周,但不超过12个月,某些患儿的抽动只有单次发作,另一些可在数月内交替发作;
3 18岁前起病,以4~7岁儿童最常见;
4 不是由于Tourette综合征、小舞蹈病、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85.2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F95.1]
是以限于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群发生运动或发声抽动(但两者不并存)为特征的一种抽动障碍,抽动可以是单一的也可是多种的(通常是多种的),持续1年以上。
[诊断标准]
1 不自主运动抽动或发声,可以不同时存在,常1天发生多次,可每天或间断出现;
2 在1年中没有持续2个月以上的缓解期;
3 18岁前起病,至少已持续1年;
4 不是由于Tourette综合征、小舞蹈病、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85.3Tourette综合征(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F95.2]
是以进行发展的多部位运动和发声抽动为特征的抽动障碍,部分患儿伴有模仿言语、模仿动作,或强迫、攻击、情绪障碍,及注意缺等行为障碍,起病于童年。
[症状标准] 表现为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多为复杂性抽动,二者多同时出现。抽动可在短时间内受意志控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
[严重标准] 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患儿感到十分痛苦和烦恼。
[病程标准] 18岁前起病,症状可延续至成年,抽动几乎天天发生,1天多次,至少已持续1年以上,或间断发生,且1年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
[排除标准] 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不自主抽动和发声。
85.9其他或待分类的抽动障碍[F95.8;F95.9]
指符合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但不能明确特定的亚型不,提倡使用本诊断。
86 其他童年和少年期行为障碍[F98]
86.1非器质性遗尿症[F98.0]
指发生于白天或黑夜的排尿失控现象,与患儿的智龄不符,并非是神经系统障碍、癫痫发作,或尿路结构异常所致的膀胱失控。
[诊断标准]
1 年龄有5周岁以上或智龄在4岁以上,不能自控排尿而尿床或尿裤;
2 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至少已3个月,遗尿可作为正常婴儿尿失禁的异常伸延,也可在学会控制小便之后才发生;
3 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发作、泌尿道结构异常等器质性疾病所致,也没有严重的智力低下或其他精神病。
86.2非器质性遗粪症[F98.1]
反复随意或不随意地有社会文化背景不能认可的地方大便,大便的物理性质通常正常或接近正常。可以是正常的婴儿大便失控的异常伸延,也可在学会控制大便之后又丧失,还可以是在大便控制正常的情况下故意在不适当的地方大便。
[诊断标准]
1 年龄或智龄在4岁以上,反复出现在不恰当的地方排便(如裤子里、地板上),大便性状通常正常或接近正常;
2 每月至少有1次遗粪,至少已6个月;
3 不是由于精神发育迟滞、脊髓神经病变、意识障碍、腹泻,或肛门括肌功能障碍所致。
86.3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F98.2]
指一种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以拒食和极端追求新奇和不适当的进食方式为主。在食物充足、养育方式比较满意,又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表现进食困难显然超出了正常范围,或者体重不增或下降至少一个月。
[诊断标准]
1 持续进食不当,或持续反刍或反胃;
2 在6岁前起病,至少在1个月内体重无变化或下降,或有其他明显的健康问题;
3 排除影响进食的其他器质性疾病和精神障碍。
86.4婴幼儿和童年异食癖[F98.3]
指发生于婴幼儿和童年期的一种进食障碍,特点为进食不可作为食物的东西(如泥土、肥皂等)。本症要以独立存在,也可以是更广泛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等)的组成部分。
[诊断标准]
1 进食不可作为食物的东西(如泥土、肥皂等);
2 症状每周至少2两,至少已1个月;
3 实际年龄及智龄在2岁以上;
4 并非其他精神病或智力障碍所致,且此种进食行为并不符合当地习惯或传统。
86.5刻板性运动障碍[F98.4]
指一种随意的、反复的、无意义的(常为节律性)运动,表现为摇摆躯体、摇摆头颅、拔毛、捻发、咬指甲、吮拇指或挖鼻孔等;
[诊断标准]
1 刻板运动达到躯体受损的程度或显著干扰患儿的正常活动;
2 症状至少已1个月;
3 不是由于任何其他精神病或行为障碍所致。
4 如果系精神发育迟滞的伴发症状,此时对两种障碍都需编码。
86.6口吃[F98.5]
指一种口语障碍,讲话的特征为频繁地重复或延长声音、音节或单词,或频繁出现踌躇或停顿以致破坏讲话的节律。一过性轻微讲话节律障碍在童年早期很常见,在童年晚期乃至成人也可长期存在,但很轻。只有当严重程度足以妨碍讲话的流畅性时,才能定为一种障碍。口吃可伴有言语或语言发育障碍,此时应并列诊断。
[诊断标准]
1 经常反复出现语音、音节、单词重复、延长,频繁出现停顿,使言语不流畅,但言语表达的内容无障碍;
2 症状至少已3个月;
3 不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抽动障碍和精神病性言语零乱所致。
89 其他或待分类的童年和少年期精神障碍[F98.8;F98.9]
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F09;F29;F99]
90 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F29;F99]
有精神病性障碍,但不符合0-8编码的各类特定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表现;
2 因病史不详,或无法直接进行精神状况检查,或其临床表现不符合任何特定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91 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F99]
待分类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是有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但不符合0-8编号的各类特定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 有非精神病性精神症状表现。
2 因病史不详,或无法直接进行精神状况检查,或其临床表现不符合任何特定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92 其他心理卫生情况[F99]
92.1无精神病[- -]
[诊断标准]
资料详实,检查周到,未发现任何精神病性症状,但可有下列表现之一:
1 有某些偏离正常的思想、情感反应或行为,但不是人格障碍或轻度精神发育迟滞,也不符合任何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 伪装精神病史,模拟精神症状表现,但本人不承认伪装或症状依然存在,诊断诈病证据不足,且可以排除各种特定的精神障碍。
[说明] 过去曾患精神障碍已痊愈或缓解2年以上,目前无精神症状表现,不使用本诊断名称,为曾患者某种精神障碍或待分类的精神障碍,目前处于痊愈或缓解状态。
92.2诈病[Z76.5]
[诊断标准]
为了逃避外界某种不利于个人的情境,摆脱某种责任或获得某种个人利益,故意模拟或夸大躯体或精神障碍或伤残的行为。具有下述特点:
1 有明显的装病动机的目的;
2 症状表现不符合任何一种疾病的临床相,躯体症状或精神症状中的幻觉、妄想,及思维障碍,情感与行为障碍等均不符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