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当前位置: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疾病
>>
不要控制我 (2)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o;让孩子止住哭声”而动手打他。
这样对待孩子,会破坏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使他们迷惑,让他们不知所措。我不断听到打孩子的事情,即使是六个月大的孩子,也可能挨打。
……
如果你遇上这么一个人,他尽做出那些反对你的行为,让你烦恼:乱评价你,歧视你,或是从肉体上伤害你;你会注意到,他对你做出的这些侵害行为,就好像这都是你应得的一样。
无论是表现得很强烈,危害极大,还是一些表现轻微的无意识行为,反对他人的行为有一些共同特征。简单来说,它们有如下特点:
1.侵害者通常认为自己的强制行为是必要的,甚至是正确的。2.3.通常反对他人的目的在于控制住对方,结果却总是适得其反。4.5.反对他人的行为来自于对事情的曲解与无知。侵害者几乎都认为他们很清醒、很明白:事实并非如此。
反对别人的时候,人们无法意识的是什么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知道他们的无知所在,我们就可以回答以下的关键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控制别人?”
我一直无法忘记几年前我碰上的一件事:
有个男人变得很难相处,于是他的妻子离他而去,搬到了几个街区之外的公寓去了。她忍受了他愈演愈烈的恶劣行为长达20多年,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她曾抱有希望,以为他会变好,可以变得温柔体贴、富有爱心,并且希望多年来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能换得与丈夫之间的亲密关系。
她的丈夫一直希望她回来,甚至在两年之后还耿耿于怀。在妻子的建议下,他决定和我谈谈。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我问他是否知道妻子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愿望,如果知道,他能改变什么来使她回心转意?
他说,“她只想我对她好一点。”
“你可能对她好一点吗?”我问。
“她就是因为我暴怒才走的,我怎么能对她好点呢?我就是这么个脾气。”
在我们接下来的谈话中,他处理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清楚了。说不出什么理由,他就觉得
如果他表现得十分狂暴与愤怒;
如果使劲吵闹,让妻子认为是她使他发了疯;
如果大肆羞辱和胁迫她,告诉她死了自己做主的心;
甚至干脆饱揍她一顿。
就能够使妻子认为离开丈夫是错的,就会乖乖的回到他的身边。
很明显,正是他强烈的控制欲,迫使妻子离去,这就是他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发神经。与所有侵害者一样,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那些制造紧张关系的人,并不是在自觉的情况下伤害了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与他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前面的例子中,妻子和丈夫都渴望亲密的关系,但对于不同的人,亲密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什么叫亲密,如何做才能达到亲密,双方的观点恰恰相反。一个人对于建立亲密的关系存在错误的见解,居然还付诸于实践,这实际上消灭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什么是行为发生的情境?
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行为——不管他的目的是“建立亲密关系”还是“做点好事”——会与自己的目的背道?邸<热凰?械难怪菩形?加心嫦虻男灾剩??强梢员蝗衔?⑸?谀嫦蚯榫持小?lt;br /> 首先让我们自己真正了解情境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如果你只看到我大声喊叫,面红耳赤,东张西望;我的行为就会显得很奇怪,难以解释。但如果你知道了这一行为发生的情境——我正在观看足球比赛——我的行为就不再是无法解释的了。在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了解情境或拓宽视野能够很好地解释我的行为。
除非我们知道行为发生的情境,不然连普通的行为也无法解释。一旦我们了解行为发生的情境,我们就能够对行为做出解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存在着逆向关系。
知道了反对他人行为发生的情境,我们就可以开始解释他们的行为了。
目的很好,结果却不一定好
我们已经知道,习惯性反对别人的行为,经常发生于逆向情境中。大多数控制欲太强的人,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所采取的强制性行为,都是为满足某种特殊需求的,这种需求很可能违背他们原本良好的目的。
由于受到误导,他们会采用破坏性的行为来满足需求,其实多数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需求是什么。结果当然是破坏性行为,无法实现所谓的需求,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无视别人存在的行为,即使目的很好,结果总是不好
虽然很多控制者的目的,是想正确地对待别人,并希望别人也如此对待自己。可多数情况下,他们良好的目的总是没法实现,因此付出的努力总是付诸东流。
有个古老的故事,叫做“米勒的女儿”。讲的是一个叫米勒的人,和魔鬼进行了一场交易:用自己的一部分地产(后花园)以及上面的东西换终生的富贵。他极爽快的就同意了这笔交易,因为他觉得只是损失后花园和一棵苹果树而已。但是他“考虑”得太不全面,他女儿当时正好在后花园玩耍,因此女儿也被魔鬼带走了。
当妻子告诉他这个噩耗时,为时已晚。米勒和妻子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他们的女儿非常痛苦,经受了各种折磨,才逃脱魔鬼的控制。
米勒想得到更多的财富,这个目的并不坏,但是他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在魔鬼掠走他女儿之前,他就已经“失去”了女儿。正因为他没真正把女儿当回事,所以当有情况时,也想不起女儿来。如果他真把妻女放在心上,在做这件事情之前,至少应该和她们商量一下。这样他就会知道,女儿当时还呆在后花园中,也就不会和魔鬼进行这样的交易。或者,他女儿知道了他的打算,就可以提前离开后花园了。
但米勒没有这么做。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像米勒一样,做事的目的很好,就是不考虑别人,这样仍然会事与愿违。这个古老的寓言,今天仍然具有实际意义。
我在写米勒的故事时,就经历了一次“米勒事件”:
一个态度和蔼的电工,来我家检修电器。我很明白地告诉他:“我正在书房工作,如果有什么问题,请先和我打个招呼。”
而他根本没有认真理解我说的意思。就这样,无意识的控制行为发生了:
当时我正在对书稿做一些编辑工作,突然,屏幕“啪”的一声关了——停电了!所有数据都丢失了。周围没有声响,也没有什么人来向我说明发生了什么事。一阵死寂之后,我飞快跑出屋外,想弄明白怎么回事。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他是不是触电了?”
他很好,他正在工作!
是他切断了整座屋子的电源。如果他问问我,就一定不会这么做,但他就像米勒一样,不考虑我的存在,似乎就没我这人似的。
我告诉他我正在工作,他却置若罔闻?非得我是一个将军或者法官,他才能上心吗?
我把米勒的故事告诉了这个电工。他非常真诚地对我说:“今天,您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原本并不想搅乱您的工作。”
与撕碎妻子书的那个人不同,这个电工向我道歉,并决定以后改正。他本来就不想打断我的工作,只是确实不明白我的意思。
不去理解或考虑别人,这样的人做事情常常适得其反,即使他本来的目的是想帮助别人。
失控的时候,他们该何去何从?
有一些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却变得可以理解和忍受,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人的行为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些人在灾难发生时可能会呼喊、诅咒,有些人则变得十分易怒,对周围的人大声叫嚷:“该死的!给我止血带!快点!”
变故之后的失控是可以理解的
事情发生的场景,可以说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某种情况,“他因为恐惧而失去控制”;或者是另一种情况,“她因内心痛苦而无法控制自己。”如果知道一个人暂时失控的原因,我们就不会在意他的疯狂举动,我们不会顶撞或离开,而是温和地处理这样的情形。
设想你是一场惨剧的目击者,或者突然有人告诉你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在经历了如此大的打击后,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抓住身边的某样东西,例如一把椅子或是一张桌子。你也可能坐立不安或者失去思维能力——你失控了。
通常,当人们无法控制自己时,他们总是试图尽可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他们已经失去了理智,在这个时候,他们会尽力去抓住些什么东西——甚至是某个人。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不仅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连自己在做些什么都不知道。似乎已经和自己的日常行为失去了联系。为了能够恢复正常,一个人不仅仅要抓住一把椅子或一张桌子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他还要抓住身边的某个人,然后和那个人说话,希望把这个人控制在自己手中,使他按自己的吩咐去做些什么,成为他的一部分。
正常情况下的失控行为,就让人难以理解
人们可能失去控制的原因有许多种,包括痛苦的感觉,危急情形,或者遭遇失败等等。如果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我们就可能弄清楚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但是,对于正常情况下产生的,那些无法忍受的失控行为,如何解释呢?
有一个例子,一天早上,杰克打算去买他最喜欢的周报,出门看了看天,感觉有点凉。回头就对妻子婕喊道,“该死的,给我衣服,快点!”
在这个例子中,杰克并没有把婕当作一个人看待,而是把她看成其他的什么东西。他的命令是粗暴的。他的举动好像失去了控制,就好像经历着一场灾难,正试图抓住身边的什么人,他的所作所为不就是把婕作为自己的附庸,随时听从他的调遣吗?
然而,他并没有遭遇突如其来的灾难。如果不是巨大的打击使他失去了控制,又是什么在影响他呢?他是如何失去理智的?如果很久以前的打击,使他失去了理智,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一直没能恢复正常?即使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天的早晨,他仍是如此,难道他和米勒一样,根本就没把妻子当回事吗?
在下面的章节中你会找到答案的。但是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当人们“失去控制”时,他的“本性”是怎样的。
背叛自我就是背叛天性。
如果我问“你是谁?”,当你向我描述你自己时,会把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我喜欢这种样子,不喜欢那种
我会这么做……
我的感觉是这样的……
我是这么想的……“等等。
在你描述自己的过程中,你清楚地说出了自己内在本性,包括你的思想、理念、感受、动机、价值观、能力、潜力、好恶等等。而通过这种方式,你正尝试着随意地给自我下一个定义。
自我定义过程中,你创造出了自己的精神边界
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经历更多的事情,认识更多的人,接触更多的观点,你将更加了解自己。
比方说,只有当你尝过巧克力核桃冰淇淋之后,你才会知道它是不是比香草冰淇淋更适合你的口味。
你通过日常生活不断塑造着自己的本性,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断认识自己、世界。你的经历与你的知觉、感受、直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你大脑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来组织你的各种行为。
随着生活的不断变化,你的自我认识也一直在改变,你需要对这种认识不断地进行修正与调整。你可以想想自己的经历,想想你自己,想想你的价值观、行为、思想、目的等等。
你随时可以改变自己的自我认识:“我过去很害羞,但现在已经不再害羞了。”从孩提时代到长大成人,你的自我感觉在不断变化,你的自我认识的内容也不断地扩大。“十岁的时候我是个钢琴家。现在我20岁了,我不但是个钢琴家,还是个作曲家。”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逐步塑造着自己,因为我们的经历越来越丰富,但有的人却对自己内在本性的某个方面感到惊异。
比如,一个艺术家第一次接触艺术的时候会明白“这就是我想做的”;一个演员头一回登台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这就是我的归宿”;一个学者看到某一课题会知道“这就是我要研究的”。世界著名的神学者,约瑟夫。坎贝尔说,当他小时候第一次接触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3050.html
[
1
]
[2]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心理治疗
过分爱慕虚荣容易引发心...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全然接受
癔症患者:伟大的摹仿家
类似强迫恐惧的癔症
维护心理健康 做情绪的...
用你的“心”支撑健康
遥控器可能会危害你的幸福
谨防病从“心”入
热点心理治疗
推荐心理治疗
男人心理健康标准:了解...
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心理学手册
相关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