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to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徐毕卿 B. C .Shu.黎士鸣 S. M .Li
徐毕卿女士:美国约霍浦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精神卫生博士,现任国立成功大学护理学系
副教授.
黎士鸣先生:国立成功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三年级.
摘要台湾921严重大地震,促使国人面对重建家园时,亦重视心灵重建.本文即针对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做一概述,包括临床症状表现、可能形成原因、及各种处理策略,希望提供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创仍后压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处理策略(strategy).
前言台湾的921大地震,促使全台以及国际资源投入救援中.在这事件中,我们多半把焦点集中在人员的伤亡及财产的损失,却忽略了心理层面的需要.亲身经历或目睹此一事件的人,即使没有严重的身体问题,但心灵上烙下无可抹灭的伤痕,渐渐地有些人就陷入一些困境,开始失眠、担忧、时时想到地震的状况,还有些人因为丧亲而陷入忧郁的循环中.面对这样的巨大天灾,每个人对此的承受力不同,并且每个人对这些事件的感受与反应也因人而异.事后若末适时纾解及辅导,将导致个人及社会的困扰,可能会有立即、中期或长期的心理冲击,值得注意.
研究结果证实,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会使百分之十以上的受难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Sharan, Chaudhary, Kavathekar, & Saxena, 1996).最近研究亦指出,在阪神地震以后,受灾户的心理压力越大,其生活型态会变得越糟糕( Fukuda, Morimoto, Mure, & Maruyama, 1999).因此本文将介绍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让医疗专业人员了解在浩劫后的个体,可能产生的过度反应;并且将介绍一些处理原则,以供专业人员参考.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就是指个体在遭遇到创伤事件后的一些身心反应,事实上这些现象很早就被发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时,在Dacosta ( 1871 )写的报告内,提到参与战争的军人,出现了心跳不稳定的现象.二次世界大战时,也发现一些面对战争的人,出现了一些特定症状,当时称之为"战争精神官能症"(combat neurosis).在1941年,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夜总会发生了火灾,当时的幸存者出现了神经紧张(nervousness)、疲惫(fatigue)、梦靥(nightmares)等症状.直到越战后,当时回国的美国官兵也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症状,因而也建构出创伤后压力症候群(Kaplan,Sadock,&Grebb,1994).有关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有创伤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包括严重的意外,如车、飞机及船只;自然灾害,如龙卷风、飓风、洪水或地震,刑事上的犯罪及遭遇身体上的攻击,如抢劫、枪击或被抢挟持、被强暴,和在激烈的战场服役等.面对这些创伤事件每个人的反应各有不同,例如同样面临地震有些人会觉得很恐慌,而有些人都觉得只是自然现象.而当个体的反应过度时,他很可能就罹患了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有关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出现的主要症状有下列几种(Peterson , Prout ,& Schwarz,1990)
一、创伤事件再度体验:在创伤事件发生后,经验创伤事件的个体,还会以不同型式体验到该创伤事件.
(一)侵犯性(intrusive)想法:个体对於创伤事件的想法、感觉、意像,一再不自主地体验到,而这些侵犯性想法大致有以下九种:(1)对压力事件极大的愤怒,(2)因失落而引发的哀伤,(3)对被引发的个人脆弱性感到不适,(4)对被引发的攻击冲动感到不适,(5)对自己失去控制的攻击冲动感到不安,(6)对自己未能防范事件发生而感到罪恶,(7)害怕和罹难者有共同点,(8)害怕事件再次发生,(9)对自己的存活感到罪恶(Clohessy&Eh-lers,1999)
(二)重复做恶梦:个体会反覆地做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梦,而这些梦的类型有:重复梦到创伤经验(这些经验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