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民众非常多,依灾民不同特性分类,给予实施团体治疗亦为有效益之处理策略. 不可忽视之一群 站在第一线之救灾人员,由於工作职责所面临之压力更复杂,虽然他们皆有强烈之助人意愿,但在灾难或创伤性情境中,遇到严重或长时间的压力时,可能会呈现情绪或心理方面的紧张讯号.在重大灾害时他们面临到的压力包括(行政院卫生署,1999,9月29日):1.灾难本身的压力源包括(1)个人本身的损失或伤害,(2)任务成败;2.职业方面的压力源包括;(1)时间紧迫或工作负荷过度,(2)长时间、混乱的情况和攸关生死的决策,造成身体或情绪的精疲力竭;(3)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冒险的情况、有限的人力资源,恶劣的天候.3.组织机构方面的压力源包括:工作人员不确定他们在灾难中所负的责任,面对来自其他人员、媒体或大众的要求时,资源或责任的分配难以确定谁该负责,皆会产生角色冲突. 在急性的压力反应中,经常会出现心跳及呼吸加速、血压上升;呕吐、肠胃不适、拉肚子等身体症状:认知过程也会减弱,记忆力有问题、思考缓慢、逻辑思考困难、专注力不佳或丧失客观性,亦会出现焦虑、害怕、生气或责备,变得激躁,或有社交退缩和疏离行为的表现.最佳处理方式为(1)让他们知道这些反应是正常的;(2)所有参与灾难的团队成员彼此支持分享,可利用「分享叙述」(debriefing),此是一种有系统、有组织,针对处理创伤后的压力处理方法.这种有特定主题及焦点的处置,可帮助工作人员处理当下最常出现的强烈情绪.一场分享叙述可以是一对一,或是工作人员间的团体聚会,但都有一名受过训练的团体促进者(行政院卫生署,1999,9月30日).通常以团体方式进行,因为可额外提供同侪间的互相支持与分 享,以团体方式分享可持续一段时间;(3)如果工作人员的压力反应非常严重或持续时间超过六周,则鼓励其应用专业的谘商协助(Clohessy & Ehlers,1999). 结语 随著灾难的不同阶段,个案会呈现不同的问题,个案的需要会随著时间改变,随著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同时应注意语言和种族次文化所造成个案或群体的独特需求. 参考文献 行政院卫生署(1999,9月29日).心理卫生问题的灾后处置策略:急性阶段.台湾卫生网路. 摘自http://www.doh.gov.tw/focus/921/88092906/html 行政院卫生署(1999,9月30日).紧急救难工作者的压力调适与控制工作督导手册.台湾卫 生网路.摘自http://www.doh.gov.tw/focus/921/88093002/5html 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 (APA). (1994).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DSM-IV).Washington, DC: Author. Bryant, R. A., Harvey, A. G., Dang, S. T., Sackiville, T., & Basten, C. (1998). Treatment of acute stress disorder: A comparison of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nd supportive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6(5),862-866. Clark, C. C. (1997).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How to support healing.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97(8), 26-33. Classen. C., Kooppman, C., Hales, R., & Spiegel, D. (1998). Acute stress disorder as a predictor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5(5), 620-624. Clohessy, S., & Ehlers, A. (1999). PTSD symptoms, response to intrusive memories and coping in ambulance service worker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8), 251-265. Davidson, J. R. T., & Co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