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结果、预测疾病将要发生的概率。与抑郁障碍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为确定哪
此因素对抑郁障碍的发病及其转归影响较大,应进行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同时也应选择
适宜的病因学研究方法,将病因与危险因素进行区别。
----------------------- 页面 13-----------------------
与抑郁障碍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有遗传,性格,性别,年龄,婚姻,经济状
况,生活事件,文化程度,躯体机能状况,妇女的月经期、绝经期和围产期,躯体疾病,精
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药物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否是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还有
哪些其它因素是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均有待今后研究。
5、临床评估及诊断的研究
抑郁障碍在临床表现、临床分类、诊断标准和量表应用等方面已有了一些研究,但存在的问
题也很多。如尚未能通过某些临床症状或量表评分判断抑郁障碍的预后,也未有通过某一实
验室检查的结果准确地诊断抑郁障碍或判断其严重程度。在临床评估和诊断上,对抑郁障碍
今后的研究,应主要放在分类和不同类型之间有何区别上。对每一抑郁障碍的类型在临床症
状、量表评分、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预后转归、自杀倾向等方面应进行深入
细化研究,对抑郁障碍每一类型研究应制订详细的诊断标准。
6、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究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是当代精神病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虽然有关抑郁障碍的病因和发病
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并不妨碍对此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在诸多的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
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1980 年以前,抗抑郁药主要有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郁剂和
锂盐。虽然疗效好、起效快,但由于它们能与多种受体结合,因此具有很多的不良反应,极
大影响了临床的应用。20 世纪 80 年代末,推出 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SSRIs),其疗效显
著,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副作用小,服药方便。但此类药物对抑郁障碍的总体疗效只有
70%。且仍有一些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不适,紧张激越,性功能障碍及长期应用体重增
加等。近 10 年来又有各类新药不断推出,如NDRIs 类(布鲁品)、SARIs 类(尼法唑酮)、
SNRIs 类(文拉法辛)、NaSSAs 类(瑞波西汀)等,但并不能让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开发新型抗抑郁药物应从以下几点目标进行突破:① 起效快,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药
价更廉;② 开发不同的抗抑郁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能满足不同性别、年龄及合
并躯体疾病的抑郁障碍患者的特殊需求;③ 随着病因学和分类学的研究进展,开发有针对
性的药物,以便根据不同治疗侧面来进行抗抑郁药的选择。
7、自杀预防的研究
抑郁障碍是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精神疾病,抑郁障碍患者有 15%自杀的可能性。因而抑
郁障碍自杀的预防就显尤为重要。对抑郁障碍自杀预防的研究,应着重从影响自杀的相关因
素、危险因素,自杀的临床评估,自杀的危险性,危机干预,自杀的预防措施等。如果能从
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发现某一生物学指标与自杀有关,那就更有利于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
疗、加强监护、防止自杀的目的。
8、社区防治的研究
社区防治是防止抑郁障碍的发生与复发最好的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