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将 “切黄瓜”与“割”联系起来。最后,陈教授向病人解释了问
题的症结所在——其病根就是他的童年经验在作祟。这是使用心理分析疗法
治疗恐怖症的成功的又一例。
①
第十二章 认知领悟疗法及典型治疗病例
这一疗法是钟友彬医生在研究了经典的精神分析疗法之后,又结合我国
的具体国情和多年临床实践创立的一种适合中国病人治疗的改良方法,又称
“中国式的心理分析法”。
----------------------- 页面 201-----------------------
一、认知领悟疗法的基本理论
认知领悟治疗主要遵循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原则进行。钟友彬认为:病症
的根源在于儿童时受过的精神创伤,这些创伤引起的恐惧在脑内留下痕迹,
在成年期遇到挫折时就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致于用儿童的态度去对
待在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病人在接受治疗前对他们病态行为的幼
稚性和幼年儿童的行为模式不能自知,通过医生的解释、分析、积相讨论。
病人联系自己深入思考,最后能真正认识到病态行为的幼稚性,领悟到它是
儿童期留下的痕迹,是成年人不应再保持的幼年心理行为模式,随之发生情
感和行为的改变,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了。
在涉及具体症状表现时,钟友彬认为变态病人在幼年期有主动参与的
具有快感的性经历或性游戏的经验,在成长过程中,这种经验被遗忘,进入
无意识地采用幼年的方式解决成年期的困难和性方面的问题,就形成了性变
态,如病人在儿童期有主动性的性经验,至青春期发育时产生怕羞和对儿童
期经历的自责时,其所产生的羞耻反应与对他人的敏感性关系妄想相给合,
即产生见人恐怖的症状。当幼年期的恐怖经验进入无意识之中,成年时遇到
挫折使幼儿期的恐惧再次显现出来,并采用幼年的行为方式排除这种恐惧,
此时病人表现出的就是强迫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钟友彬认为,可以询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记起的有关
经历,但不要求勉强回忆 “不记事年龄”时间的经历。对于病人的梦,可偶
尔谈及,但一般不做过多分析。在治疗中,应用较多时间引导病人分析讨论
症状的性质,说明其幼稚性和成年人的身份是不是相称的。钟友彬认为治疗
的目的是要消除病人的症状,而症状的消除需有病人对治疗者解释的领悟。
病人的领悟是在治疗者引导下达到的,因此疗效的取得不在于揭示了幼年的
精神创伤,而在于病人对治疗者解释的信任,这就是领悟的实质。领悟的内
容则是治疗者灌输给病人的;病人自感以前的想法及行为可笑,自己抛弃了
原有的态度、行为,使症状得以消失。
----------------------- 页面 202-----------------------
二、认知领悟疗法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1.认知领悟疗法的适应症为强迫症恐怖症及某些类型的性变态。
2.采取直接会面的方式。在病人同意的情况下,可有家属参加,每次会
谈时间 60—90 分钟,间隔时间不固定。如有可能,可要求病人写出每次会谈
之后对医生解释的意见及自己对病情的体会。
3.初次会谈主要是了解病史。尽可能在 1小时内叙述完,同时进行精神
检查,考虑是否适用于认知领悟治疗。如确系适应症,可对治疗方法进行说
明并开始初步解释。这个阶段要尽可能建立起主动——合作型医患关系。
4.在以后的会见中,可询问病人早年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事,但并不要求
深入回忆 “不记事年龄”中的经历。对病人的梦亦可谈及,但不做过多分析。
5.引导病人并和他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解释这些症状大都是幼稚的情
绪和行为,有的甚至近似儿童的幻想,在健康的成年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
6.当病人对自己的症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后,即可进一步解释病的
根源在幼年时期。
----------------------- 页面 203-----------------------
三、认知领悟疗法治疗病例
病例
①
例一 :被荒唐念头困扰的学子
患者男性,20 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初诊时,他诉说半年来头脑中经常
出现一些怪诞想法 (自称为妄想),例如,他总想到一些与乱伦有关,并认
为在一个家庭中,男女家庭成员之间都会出现乱伦的情况。但有时他又觉得
这些想法不对头,想使自己尽量不去想它,可怎么也摆脱不掉,一些诸如此
类的怪念头有头脑中盘旋。他渐渐怀疑自己的精神不正常,并因此感到十分
苦恼和焦虑,以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经常有失眠及早醒。在此之前,
未接受任何心理疗示及药物治疗。
在了解以上情况之后,治疗者请他谈谈个人和家庭的有关情况。他说,
自己出生在一个小城镇上,父亲是农民,只有小学文化。而母亲原为省城某
机关的干部,在长期分居后为照顾家庭,其母也调回城镇。但其母调回后又
感后悔,多有不满,常与其父吵闹、嘲笑其父无能。而其父则表现得非常懦
弱,对其母总是忍让。他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只有他一个男孩,其母对
他格外宠爱,而他从小也非常喜欢妈妈,与父亲的关系则很冷淡。咨询者对
其表现出理解和同情,并希望他能就上述疸的起因进一步细谈,但其欲言又
止,似仍有一定顾虑,见状只好的其三天后再来。
第二次:三天后该大学生如约前来,见面后即告诉治疗者,他近来正与
一位女同学谈恋爱,俩人感情十分融洽,一往情深,他非常喜欢她。但是,
在今年暑假时,他到女友家里去玩,却发现她与其父亲的关系似乎特别亲密
。当他看到这些情景时,内心便感到不安和痛苦,并由此联想到
。从此就经常出现这类想法,难以解脱。。而且发生这种问题的家庭常存在家庭障碍,
其父母常有人格或心理异常。他对此表示有所领悟。治疗者最后提示其回忆
有无幼年留下的的心理创伤,约下次再来。
第三次:他说经前段治疗后感到有所减轻,但有件事想告诉治疗者又怕
难为情,咨询者即示意他不要有顾虑,可大胆讲出来。他便说在儿童时期 (约
七八岁)他曾有几次好奇地用手触摸过其妹妹的,待他随年龄增长渐
渐懂事之后,每想起此事,便总有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破坏了妹妹,
对不起妹妹,是个有罪的人。后来,在他与女友谈恋爱的过程中,每当看到
,并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治疗者对此作了分析,说明根据心
理的发展规律,处于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会对的差异产生一种好奇感,
进而便可能发生对异性的探求欲,如:相互观看等,这
都是心理过程中很可能发生的常见情况。比如你在幼情
就属于一种很自然的现象。而你却据此联想到
① 摘自 《青年心理咨询》,1992 年第4 期。
----------------------- 页面 204-----------------------
。这也与你
后来在心理上出现的某些偏差及误解有关。大
部分人都会淡忘。但如果有人经常怀着负罪感回忆此类经历,则势必会引起
心理障碍,影响心理健康。他对此分析表示领悟,并认识到自己原来的那些
想法确实很幼稚可笑。毫无道理。他还说刚才鼓足勇气谈出了幼年的那段经
历并听了治疗者的解释之后,马上就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觉得心理上轻松
了许多。至此才找到其问题的真正根源,而其症状也顿时减轻了大半。几天
之后,他前来告知治疗者,他已经不再有那些怪诞的想法了,情绪稳定,睡
眠已渐正常,学习也安心了。
诊断分析
这是治疗者运用认知领悟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一个案例。初次会谈中治疗
者主要是了解了病人的家庭背景及当前症状;第二次会谈中治疗者指出了病
人头脑中的想法 是不正确的,并进一步要求病人回忆幼年时期
有无心理创伤;第三次会谈治疗者则根据病人对幼年经历的阐述对病人当前
的强迫观念进行了分析与灌输,最终使病人认同并领悟到自己想法的幼稚
,此时治疗便取得了成功。
例一是一起对强迫观念的治疗,下面我们介绍一则采用认知领司疗法治
疗强迫行为的案例。
①
例二 : “不干净的世界”
女,46 岁,职员,大专文化。10多年来反复洗手、洗衣。全身任何部位
每接触他人或物品即感到沾上了 “脏物”,必须立即洗涤,否则焦躁不安,
每当要克制,容忍时,则出现胃部不行之现象,情绪不宁、食欲下降,这些
症状只有通过洗涤,心情才能平静。近三个月来病情加重,觉得 “脏”东西
无止境地沾来沾去,从如手碰到外衣,外衣又沾到内衣,内衣又沾脏了被褥、
枕头,因而几乎每天无穷无尽地要洗许多衣服、床被,直至深夜,影响睡眠。
对这种 “脏”的恐惧使她不想上班,只愿卧床以免与外界接触,不过分洗涤,
使自己感到轻松、愉快。经过一些时间治疗效果日益巩固。以下是几次治疗
内容:
第一次患者以焦虑、痛苦心情滔滔不绝地谈了有关她的病状约一时许。
“脏”东西如何沾来沾去,以致不得已要无休止地洗至深夜、影响了与常人
的接触和工作,感到万分苦恼。在述病过程中医生难以插话,因而只做了耐
心地倾听,约她下次再诊。
第二次患者来诊情绪稳定些,认为终于找到一个能耐心倾听她的赘述,
能理解她的人。要求医生谈谈对她病的看法。此次医生主要明确告诉她患的
是强迫症,可治愈,但要有一个过程。并让她进一步谈谈这 “脏”东西究竟
是什么?,因五年前在工作中接触到不少的案件,怕有
人把沾在衣服上又间接沾到她身上。从谈话中了解到患者对特别“敏
感”恐惧。确定下次谈话内容为:为什么她对这种人体正常排泄物反应如此
敏感。
第三次患者谈了她以前在调查案件中,而自己很厌恶这种行为,”敏感”可能与此有关。医生
向她指出这种解释显然不是真正的 “原因”,要从自我去找。约她下次谈谈
自己的恋爱、婚姻、生活史。
第四次患者真诚地向医生谈了自己痛苦的婚姻史。15岁初恋,爱上一个
理想的同学,由于父母的阻挠,及政治原因 (对方家庭出身问题)而被迫中
止,并曾约定双方30 岁以后再结婚。但两年后知道对方已结婚,自己痛苦万
分却仍信守诺言直至30 岁才与现在的丈夫结婚。结婚前夕,初恋的同学来看
她,并声言自己犯了一个最大而又无法挽回的错误而依依惜别。而患者自己
婚后又夫妇感情不好,两地分居,对方另有新欢,精神上再次受打击。但患
者不认为婚姻生活创伤与自己的疾病育什么关系。而医生却从这次谈活中了
解到她的恋爱的挫折,给 “领悟”治疗打到一些线索和出发点。告诉她,她
的病肯定与此有关,但还不能充分说明为什么她对如此敏感。让她进一
步回忆幼年的生活史和所受的家庭教育。
第五次 患者谈到自幼家教很严,父母不许子女说一句粗话,家庭中从不
谈男女之类的话,在中学读书不许她和男同学接触,对男女接触认为是肮脏
的行为。对性为的产物更为惧怕,平时与丈夫后总是彻底洗净。
在了解了她的成长史后,并启发她去认识她疾病症状与上述家庭教育,生
活经验,婚姻挫折,压抑有关。
第六次交谈着重由医生分析创伤与强迫症之间的联系。内容是
成年人的正常生理产物,如血、眼泪等一样,而患者对此特别敏感是一种幼
稚心理的反应。②对产物的过分敏感和恐惧是她创伤和压抑的两极心
理表现。③患者的症状表面上是表示自己爱清洁,崇清白,讨厌和卑视行
为,实际上是满足自己压抑了的行为的一种象征,即以本能地洗的动作来
实现其压抑了的欲望。患者初听觉得有一定道理,但有些惊讶。同意回去
思索下次再谈。
第七次患者来诊时轻松多了,表示能接受医生的分析。领悟到要从标榜
自己清白、坚强,转而否定自己的疾病行为。表面看来怕 “脏”,实际却在
满足自己的 “脏”行为。患者在日记中写道:医生指出我患病的真正原因是
潜意识作怪,当时我接受不了,心想我对这事兴趣不大,实际上是人的本
能,尽管意识上不承认,但压抑了潜意识的东西总要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
我怕 “脏”而反复洗的动作,实际上是用这种方式来满足我压抑了的欲望,
是满足行为的象证。这种分析我不仅从理论上接受,它还像咒语一样,当
我要去洗的时候就想到这是见不得人的幼稚象征行为,这样我就不再去洗
了,从而紧张恐惧的心情也就清除了。
人和动物的行为都由一定的心理因素引起,但是人对很多行为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