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面 281-----------------------
缓解期,病人的心理状态与发展期间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 (1)知道自己
有病。但不知道是什么病,要求医生给予解释。 (2)当得知是精神病后,部
分病人想了解精神病的一般常识、部分则背上精神病的包袱。 (3)因药物副
作用的关系,认为药吃多了对身体有影响产生不服或少服药的想法,以致出
现藏药、吐药现象。 (4)因患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认为精神病治不好,由此
产生悲观厌世情绪。(5)未婚者对个人前途考虑较多,认为有病找不到对象,
对病后能否建立一个比较满意的家庭产生怀疑,由此产生厌世观念。针对上
述情况,我们采取启发、宽慰的方法进行强化治疗。使病人安心住院、配合
治疗,提高对抗复发的认识,达到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如病人背上精神病
的包袱、产生悲观情绪时,我们及时向病人指出:精神病不可怕,怕就怕病
人不听医生的话,只要听医生的话,配合治疗,病就会好,病好了一切就会
好的。如病人因药物副作用不愿服药,我们就对病人指出:有病就得治疗,
吃药不会把身体吃坏,相反会越吃越好。至于有点不舒服,相信医生会处理
好的。一碗饭里不能因为有一颗小石子就把这碗倒掉,吃饭时不能因为咯着
牙就不再吃饭了。当病人认为精神病治不好时,我们就向病人指出:住院期
间有反复是由于藏药吐药引起中药浓度下降造成的,这与一个人每餐需吃 4
两饭而只吃了2 两或没吃是一个道理。出院后复发是由于没有坚持长期服药
造成的,而不是病本身治不好。当病人有自杀观念和行为时,我们不是首先
训斥病人,而是启发他 (她)们对父母、孩子、家庭的思念,指出自杀会带
来什么样的后果,从使病人消除自杀念头。
心理治疗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去治疗病人因疾病引起的情绪等
方面的障碍和矫正行为问题的方法。它通过治疗者的语言和与患者建立的感
情,利用病人对治疗者的信任,治疗者以五个关系为基本内容。应用诱导、
启发、规劝、忠告、宽慰等方法,对患者所患疾病、治疗及预防给予科学的
解释。它可以使病人能够安心住院;可以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可以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可以减少自杀率,降低复发率。
总之,可以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
□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症状为焦
虑情绪反应,并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焦虑反应在正常人
身上也普遍存在,例如人们在地震时期的准备不测,战争时期的空袭警报等
都能引起这种反应,甚至危险情境过后,这种反应还存在。对于正常人来说,
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焦虑反应的事物和情境很少反复出现,即便反复出现,
正常人通过不断地适应可以逐渐减少焦虑反应,并增强克服挫折情境的信
心。而对于焦虑症病人来说,不仅可以对特殊的事物或情境产生焦虑情绪反
应,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这种反应状态,并说不出原由,也无法摆
脱。
焦虑症的主要表现是病人常感到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与恐惧或难以
忍受的不适感。病人总是整日地惶稽不安,忧心忡忡,似乎预感到灾难将降
临头上,害怕会患上不治之症,严重时会现惊恐发作,表现出惊叫、呼救、
拉着别人的手不肯松开。同时病人伴有严重的血管系统症状,大小便失禁等
症状,有的病人伴有睡眠障碍。
对于焦虑症的治疗仍然是以心理治疗为主,治疗主要是进行一般性的解
释和说理等支持性心理治疗,即通过安慰、鼓励、保证和支持等进行心理治
----------------------- 页面 282-----------------------
疗。下面引用一则案例,以便使读者明了治疗方法及过程。
①
例六 :
某医院心理诊室的刘医生,早晨刚一上班,就闯进来一对青年夫妇。少
妇脱口而说: “请大夫治治他的病吧,他整天烦躁不安,简直无法生活下去
了。经过刘医生的详细询问,初步掌握了男青年的病情表现。原来那男的姓
郝,结婚后夫妻感情尚好,时常帮助妻子做家务活动,没有 “大男子主义”;
对外,不好交往,不爱讲话,有烦恼的事自己憋着;在单位为人老实厚道,
积极肯干,完成任务好。上个月的一天,他的心情突然变得不安起来。从此,
不去上班,终日呆在家里时等待不幸的到来,不论什么事总是提心会出现最
坏的结局。任何一点小事,他都把后果想象得非常严重。晚上要睡觉了、他
就开始不安,担心这一夜会失眠,因而极度害怕睡不着。白天,妻子出去上
班他就担心会出车祸,惶恐不安地期待妻子下班归来;有时稍感胃部不适,
就马上想到胃癌,想到死亡,有一种死在眉睫的感觉??。正像他的妻子形
容的: “小郝像是着了魔,不知为什么他的心不平静了,找医生诊治吃药,
也不见好,真是急死人了。”
经过心理医生仔细分析病情,认为小郝患的是焦虑性神经症。与众不同
的是:小郝的病是一种有内容的焦虑。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他内心深处必
定有一种压抑着的痛苦,只在痛苦一解除,病就马上会好的。可是,小郝的
痛苦的哪里?他们没有讲。
医生心想:有不少心理疾病思者,由于怕丑,不愿讲出内心的真情,千
方百计编造理由或歪曲事实进行掩盖。这会给治疗增加难度。只有解开小夫
妻真正病因的谜,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于是,心理医生对小夫妻讲:今天快下班了,咱们就谈到这里。你们回
去要认真回想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内心深处有什么矛盾?想好了你们来,咱
们再详细谈。
一个星期后,小郝和妻子来了。心理医生问他们想的怎么样了,他否定
心理有矛盾。异口同声说他们夫妻感情很好,工作顺心等。
心理医生看出了他们内心有些紧张、这样是谈不出真实情况的。为了缓
和气氛,心理医生用拉家常的方式问:你们结婚几年?答“两年了”。问“有
孩子吗?”答 “没有”。问“为什么还没有孩子啊?”这一问小夫妻愣住了。
医生发现他们内心有隐痛,一下子不好启齿,就进行耐心地启发,说明为了
治病,夫妻之间的事也可以说,不要不好意思,有病就要治。这样,妻子先
开了口。她说: “我们结婚虽然两年了,但夫妻生活不协调,原因是小郝特
别老实,对我过分尊敬,顾虑重重,怕这怕那,总怕我如何。我也因心情紧
张不愿主动,这样逐渐形成了心理压力,小郝患了病,内心造成更大的
痛苦。”
妻子吐露的真情,是小郝患焦虑性神经病的主要原因。
为了治好小郝的心病,心理医生确定采用解释和疏寻疗法,引导他们从
误区走出来。
治疗开始后,小夫妻心情沉重。
心理医生开门见山地指出:一个人心有痛苦,决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
有它的诱发因素。而诱发因素也不是毫无变化的。一般来讲,大多数人的烦
① 摘自 《心理治疗方法与应用》崔文风,石竹,1994 年。
----------------------- 页面 283-----------------------
恼都是从较大事件转变为生活琐碎事情的。这个情况,在你们小夫妻身上表
现得特别明显。你们夫妻生活不成功,关键是心情太紧张,顾虑太大,把兴
趣给赶跑了。
长沙有句谚语: “上床夫妻下床客。”这话很有道理。从夫妻来讲,应
该互敬如宾,这是夫妻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方面,是夫妻的爱,
这是维持夫妻关系必要的条件。既然是夫妻,过生活是正常的生理需要。
因此,就不应当有那么顾虑,只要男方稳重处事,避免鲁莽,女方就不存在
承受不了的问题。小郝在这方面缺乏知识,产生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
这种顾虑一解除,焦虑、烦躁的毛病就会自然好的。
听了医生的话,小郝红着脸说: “过去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不懂得这方
面的道理,结婚时过生活的愿望强烈,但又怕给爱人带来痛苦,心里很矛
盾。第一次生活失败后,自己又产生 “无能”的悲观情绪。之后,只要
一想过夫妻生活,大脑中马上会浮现 “不会成功”的念头。这样反复了几次,
信心全无,过夫妻生活成了一种精神负担,最后发展成心病。说又说不出口,
只好痛苦地忍着。现在,遇到了您这位心理医生,我有救了。”
为了进一步解除小郝的顾虑,增强治愈心病的信心,心理医生又详细讲
解了构造和生理知识。所以
过好生活是夫妻双方的愿望。希望他们学习知识,双方都采取积极主动
的态度,互相配合,把夫妻生活过好。
小夫妻明白了道理。表示一定要按医生说的去做,并积极主动的做好治
疗工作,争取早日康夏。
大约过了2 个月,小夫妻第三次来到了医生心理治疗室。医生一看他们
高兴的样子,不用问就知道小郝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转。小郝抢先说: “感谢
医生给我们解除了痛苦。现在,我们的心情平静了,真正过上了夫妻生活。”
妻子也表示说: “没想到心理治疗这样好,早知道我们不是早幸福了。”逗
得医生也笑了起来。
诊断分析
疏导疗法与支持心理治疗本书并未进行详尽的介绍。这种治疗关键在
于治疗者对患者的态度,通过安慰、鼓励、保证和支持等技术,可以使治疗
有所进展。本例患者的焦虑性神经症便是采用此种方法治愈的。
□强迫症
所谓强迫症状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
情绪、意向或行为的存在。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自我控制,因而感到
痛苦。病人多在一定的精神因素下起病。强迫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1.强迫
观念,表现为不由自主呈现的某种想法、某种事情或某句话等,病人努力想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