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咨询首页
|
心理咨询
|
性格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心理案例
|
心理辅导
|
青春期
|
成功心理学
|
女性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大学生心理
|
中学生心理
|
心理测试
|
性心理咨询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咨询首页
>>
中学生心理
>>
家长如何帮孩子应对高考
2009-01-22 14:23:15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hrxl.cn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 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高考”每年都牵扯着几百万学生和家长的心。为了能考上名校,为了能“金榜”提名,近年来高考的竞争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有人形象地比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压力大,家长更是着急紧张。
教育专家指出,考生的精神压力90%来源于家庭,主要是受家长焦虑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心理医生和教育学家提出了一种特殊的
心理障碍
——“家长高考综合征”。要让学生心情轻松上考场,取得好成绩,必须先调整好家长的心态和做法。只有家长与考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1. 做考生的好后勤
高考将近,不少考生的家长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让孩子吃啥才好,不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营养品成箱,保健品不断,考生一日三餐精益求精,夜里还得加一顿夜宵,父母总担心孩子吃不好。孩子怎样吃,怎样休息才能保证有一个最佳身体状况呢?
饮食要得当,要基本上符合平时的饮食习惯,不要觉得孩子要考试了,一定要给孩子好的营养,到处查报纸,一大堆补品给孩子堆在那里,食品也都是高蛋白的,结果孩子吃了以后,各方面感觉都不好,有的孩子补得口唇起泡。所以,此时不要盲目进补。而且,这个时期用脑过度,大量的血液供应给大脑,对胃肠道消化来说,本来就是比较薄弱,吃了大量的蛋白质会加重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影响胃肠道功能。
因此,平时的饮食习惯不要全部推翻,更不能一味地照着书本吃。要在保证基本合适的膳食中,适当增添营养。脑能量代谢所需最快的能源还是糖分和淀粉类食品,多吃一点容易消化的谷物类食品、蔬菜、水果,如,香蕉等一些水果都对肠胃有好处。可适当增加含磷脂比较高的食物,如鸡蛋、鱼虾肉、干果等,对大脑的能量和物质补给有好处。
一般原则是,早餐吃好:稀饭、炒面、面包、鲜果或果汁等碳水化合物中糖和淀粉含量高,可使人的智力在上午达到最高峰。当然,早餐也应该吃些脂肪和蛋白质,如瘦火腿,并喝一点牛奶或咖啡,可使人头脑更灵活,反应更敏捷。午餐和晚餐吃精吃饱:午餐是学生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精心准备午饭,在保证合孩子口味的基础上,午饭要有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要多吃点肉类、鸡蛋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晚餐同样很重要,特别是考前学习紧张、时间紧迫,孩子难免要晚上“加班加点”。在保证基本营养的同时,必要时可给孩子准备点夜宵,要做一些易于消化、热量适中的食物,如粥、肉丝面条、蛋花汤、馄饨等。当孩子感到累时,可以让他多吃一些花生、腰果、杏仁、胡桃,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E、蛋白质,有助恢复精力和体力。看书时间过久,眼睛容易疲劳,宜多吃一些胡萝卜、动物肝肾、红枣、白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减少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消耗。
如果有因精神紧张引起厌食,家长在想办法给孩子减轻压力外,可以通过用酸辣食品来调节口味,合理安排膳食。
同时要保证生活规律。我们的考试是在白天,是在上下午,没有在半夜或凌晨考试的。很多人的作息时间,在复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习惯,有人是“百灵鸟型”的,有人是“夜猫子型”。但是,这个时候无论是什么习惯都应该调整成为“百灵鸟型”的。我们现在就应该学会调整到这个状态,调整到最佳。所以,作息时间以前不正常的,近期一定要调过来,以适应高考,不要再熬夜,可同时配合适当而规律的锻炼,这样有利于调整生活规律,保持最佳精神状态,并能保证免疫功能的有效发挥。
另外,家庭和学校气氛也应自然、平常,避免无形的压力。有的父母为了孩子能考好,不顾家庭住房的紧张,不敢大声说话,也不看电视了,全部活动都围着孩子转,水果和小吃放在桌子旁边,孩子刚一抬头爸爸就跑过去问寒问暖,结果孩子大发脾气,哭闹不止。他在咨询中告诉我,他觉得特紧张,特压抑,受不了。其实父母的好心反而造成了一种无声的压力。所以,生活应该稳定,平时是什么状态,尽量保持,只应注意祛除不利因素,如避免经常性的朋友聚会。与孩子正常的交往,不但不会影响复习,还有助于调整和放松。
2. 知己知彼,事半功倍
高考前一定要尽早调整好心态。最主要的是要知己知彼,有一些人可能觉得很可笑,自己还能不了解自己吗?是的,很多人真的不了解自己的状态和高考的目的和形式。例如,我们平时的考试比的是谁能考一百分,比谁能全对,错一点都觉得考试不成功;而高考比的是谁错的少,多少年来还没有人能够全部考满分。因此,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考试的目的及形式,高考中出现点错误,也不至于紧张而导致混乱。否则,考试时刚遇见一点小问题不会,马上就会心慌,状态失常,最后出现考试焦虑,脑子一片空白,以下考试的发挥也会受影响。
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水平,了解考试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即使出现一些问题,也不会过度紧张而发挥时常。当然,心态调整好了,压力自然就减缓了。结果会发挥得更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重视过程,淡化结果
在我的病例中遇到过这样一名考生,高考目的就是要考北京大学。复习时,就盯着北大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模拟考北大。由于过度紧张,考试中一道题卡住了,脑中第一个念头就是北大考不上了,结果心慌出汗……,都记不得自己是怎样出的考场。结果分数确实没有达到北大录取线。但是,已经达到了某些重点大学的录取线,然而,这样的结果不能使他满意。他毅然放弃上其他大学的机会,继续补习,目标还是指向北大。可惜的是,考前两个月,因怕失败而紧张、
头痛
、
失眠
、常心慌、出汗、消化不好、记忆力下降,不得不放弃高考,经过治疗,勉强上了自费大学。
据报道,有名考生考试后非常担心结果,总怕考不上,等到成绩公布的前一天,担心结果会考不理想,吞服安眠药自杀了。结果公布,她的成绩却远远地高出了录取分数线……。
尽管自古以来都把金榜题名作为人生一大喜事。当今社会上,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位置,只能“成龙”不能“成虫”的压力和高期望值,高考的成败对个人和家庭确实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但从考试心理和实践证明只有重视过程,淡化结果才可能考出高分,才能实现个人和家庭的理想。切记,以上的悲剧不能重演。
4. 相信自己,切莫攀比
现在很多人临考之前到处查广告,这有一个补习班,那有什么学校,盲目去攀比。听说别人去了一个补习班,有些考生也要去,或者总是打听别人怎么办,想找捷径或别人成功的办法。实际上高考到临考之前比的是心态的调整和知识的发挥。
实践证明,考前应用科学的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清楚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法,这个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状态调试,如,文科可能好一点,理科不太好,就应重点补一下。家长也不要采取简单的盲目的攀比形式,如,有人讲,考前要给孩子压力,才能有信心、有动力。但是这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前面提到的一定要考北大的考生,就是被盲目的攀比和虚荣压跨的。这教训考生和家长都应吸取。
高考成功与否的关键决定于心理的调整,据报道很多高考状元,他们的成功完全决定于信心和心态,这个时候信心和心态的调整决定你的高考是否成功。
考试的时候也不要盲目攀比,别人的顺利和成功,对你只能是一个促进,你只要充分发挥就行了。如果能够充分放下包袱,你可能比他考的更好,如果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竞争和攀比上,注意别人是不是都会做,是不是已经交卷了……。这样无疑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结果反而会出现问题。现在就应该锻炼全神贯注做自己的事,不要盲目攀比。家长要尽量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有学者曾对全国各地60多名“高考状元”进行了调查,惊喜地发现这些“状元”的父母都理解孩子,其教养方式也很民主。不少“状元”说家长从未打过他们;家长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是尽力而为。这就表明了一条家庭教育规律: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搞好学习,取得好成绩。
5. 克服焦虑,成功应试
考试紧张,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医学界称之为“考试
焦虑症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个性倾向及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紧张、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如:“对考试过分关注,紧张担忧,考前几个晚上睡不好觉”;“一进考场就发晕”;“心慌、呼吸如快,眼前发黑”等等。这种紧张焦虑无疑会妨碍考生真实学习水平的发挥,危害严重。
导致考试紧张、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试情境,是引起考试焦虑的外部原因。但同样的应试情境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由于个体之间内在差异造成的。因此,有下列特点的考生应特别当心,及时调整,避免出现考试焦虑。如,个人及家庭对高考过分关注;目标和能力差距太大;觉得“
非典
”耽误的复习时间太多了;性格内向而比较敏感;学习知识和经验不足;体质太弱或多病。
有考试焦虑倾向的考生也不必紧张,相信科学,及时调整是可以克服焦虑,发挥最佳水平的。必要时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常用的方法有松弛训练、认知调节、系统脱敏治疗,对较严重的焦虑反应,还可以配合抗焦虑药物治疗。
(1)、改变认知过程,正确认识考试,增强自信心:医学研究证明,人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刺激与反应的外部因素,而更多地受认知因素的影响。如果把考试的困难估计过大,把考试看得过于重要,难免产生紧张、恐惧、担忧的情绪。这样便会在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因此,家长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反复强调患儿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偶尔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又有躯体因素影响,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只要认真学习,考试一定没问题。逐渐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考试,增强应试的自信心,这样孩子才会以一种新的情绪面貌出现在应试的情景中。
(2)、系统脱敏,放松训练:首先让焦虑的考生学会主动自如地放松全身肌肉,用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来对抗恐惧或焦虑情绪。因为焦虑与肌肉放松是两个对抗过程,两者不能相容。一种状态出现,必然会使另一状态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在产生焦虑情绪刺激时,同时要进行自我放松,逐渐减轻对考试刺激所产生的焦虑反应。常用的有活动肌肉放松法和调节呼吸放松法。
例如,将引起考生焦虑反应的具体情景按其焦虑轻重顺序排列,让考生想象下列情景并记录反应:①在家里考试;②某天坐在教室里考试; = 3 \* GB3 ③一周后考试;④三天后考试; = 5 \* GB3 ⑤考试的前一天晚上;⑥进到考场;⑦坐在考场内开始进行考试;⑧高考的场面。
让考生在假设的情景下进行考试,同时教给他一个与考试焦虑相对立的反应,如深度的肌肉放松,一般可采用呼吸4—6次,以逐渐达到脱敏的目的。对所列“焦虑等级”的脱敏,注意每次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每天进行一次脱敏,每次脱敏不应超过两个等级。每次脱敏进行之前,一定要先做一遍放松训练。只有在全身都处于松弛的状态之下,才可进行想象性系统脱敏。完成一个等级后再设计新的等级,直到把引起考试焦虑的各种刺激情境全部想象脱敏一遍,这样考试焦虑反应才会最终被抑制和消除。当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之,高考对每名考生都是一次考验,对家长们来说更是一次挑战。是对考生和家长身心健康的一次检验。希望家长和考生们能相信科学,放下包袱,以最佳的心态轻松应考,能够人尽其才,“金榜”提名。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2:3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hrxl.cn/xinlizixun/xinli_5767.html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各类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及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师联系方式
网上网络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2:30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咨询
一名初中生受挫案例的辅...
孤独、自卑的高中生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中学生的情绪调节方法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高考前厌学怎样纠正
如何应对高考压力
写在高考之后
家长如何帮孩子应对高考
热点心理咨询
如何应对高考压力
孤独、自卑的高中生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中学生的情绪调节方法
高考前厌学怎样纠正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一名初中生受挫案例的辅...
推荐心理咨询
相关心理咨询
低估分数,高考状元严重...
高考前学生家长常见心理...
高考前厌学怎样纠正
如何应对高考压力
写在高考之后
以良好的情绪状态迎接高考
走出高考失利带来的心理...
高考落榜精神失常求医四...
因为害怕他逃避高考
高考后屡败屡起:最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