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学》和《中庸》后,儒学其它论著主要以入世为主,从治理国家到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孝敬父母,等等,包罗万象。宋代理学家朱熹视《大学》、《中庸》为儒学纲领,其它学说都为其辅助和添充物。
纵观“儒、释、道”三学,其根本思想完全一致,都是以心理治疗为核心,改变性格为目的。佛学完全针对于心理世界,是主观心理学,强调内因的自我解放。老子是哲学入世学,哲学心理学,其思想阐述重点放在治理国家。儒学思想既综合心理学,又以入世为主。但是,其思想深度不如前两二部学说,深度远远不够。
由于儒学理论深度不够,是一种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过于强调道德和礼仪,过于正统,无法避免一些重大失误。在儒家学说中,经常会出现如父亲去世,要“守孝三年”等错误思想,将其“无为”的自身纲领,变成了有为的制度和法规,致使后人很容易将其利用,成为即得利益者的思想理论。而在佛学思想和老子思想中,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后人对其的歪曲,最多停留在封建迷信,消极厌世,但无法被入世利用。
儒学充满着各种君子之欲望,君臣之地位、责任、贡献、等级,等等。其目的高尚,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其入世的方法具体入微,深入生活实践,与现代成功学理论相似。容易被凡夫俗子所接受,容易被后人理解。所以儒学思想成为几千年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学。儒学有其积极的一面,与现代成功学一样,通俗易懂,容易操作。
然而,有欲望就有了变术,有变术就会变化成欺诈和功利思想。从宏观上分析,越经入世,其变化越多,存在的错误或不足越暴露无疑,从而使儒学思想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佛学和老子哲学则反对欲望,老子最反对形式上的礼节。更深入地进行分析,佛学和老庄哲学思想更为深刻,对“大道”之描述,远远超越于儒学思想。儒学思想为道的运用,往往有失偏颇。
就佛学与道家学说比较而言,由于佛学“直指人心”,度人救人,且详细具体,心理治疗理论体贴入微,无所不入。只要深入学法,走上正道,人们都能得益,都能够自度度人,修成正果。因此,佛学更能够深入人心,更具备具体操作性,其价值为“三教”之首。历史证实了这一点,纵观寺庙满天下,皆敬佛佗一真人。其次道教,最后孔庙。
老子思想,是心理学和成功学之浓缩和精华,但老子看上去实在吝啬,没有详细深入地阐述和分析,特别在修身度人方面,老子并没有阐述完整的方法和理论体系,仅从哲学角度,把结论和纲领合盘托出。因此,后人无法操作,无法跟着老子的感觉走。
由于老子哲学心理学和入世学起点太高,其落点又太低,低到“玩弄正义之权谋”,其文字表达和解释太少,虽五千真经甲天下,但后人往往无法理解其心经价值,使其成为玄学。就连老子自己也发出了“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十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的感慨。
事实正是如此,就人本身的科学来讲,不被人们笑话的道理,被现世尊重和敬仰的真理,顺应时代的真理,往往都是浅薄的道理,不能称其为真理,甚至可能是谬误。只有超越时代的真理,被时代所取笑、歪曲、误解和篡改的真理,才会是最伟大,光芒万丈的真理。
这个道理听起来好象令人难以理解,其实很简单。因为,超越的本质意味着背叛现实,只要是永恒的真理,必然超越时代。既然超越时代,不可能被时代所理解,不可能被时代接受。要接受,必然进行篡改。因此,“儒、释、道”文化都被我们当今时代无情地篡改和歪曲,只有篡改,才能找到其生存的土壤,这即是历史的悲哀,又是“道是无情确有情”,是道的体现和必然。
因此,至今为止,作者还没有看到过一部象样的书籍,能够跨时代、跨学科,更为深入、具体、令人信服地正确阐述佛学思想,老子哲学,孔孟之道。也许,只有在人类文明和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与大道合一,万物归一的共产主义年代,人们才都能完全理解大道,但愿这个时代就要到来。
西方成功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有其实验性、科学性和统计学价值,往往是不可战胜和否定的真理和结论,是科学的事实。这一点,奠定了其理论的正确性,奠定了现代文明的里程碑。从操作手段上分析,西方的思想注重外部形式和方法,其着眼点集中在处理日常事物中,是通俗理论、操作理论和实用理论。它具有操作性强,现实性强,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优点。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进行宏观总结,西方成功学理论注重实践,注意外界影响作用,与陶行知先生的“先行后知”理论有相通之处。
以注意外部实践、现实生活为动力和指南,西方成功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制定出一整套行为操作方法。宏观到如何创业,微观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如何与人沟通,等等。面对创业中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成功学理论做出了详细的分解,指出了包括思考问题的方法,行为准则和操作步骤。大到成功者具有的共同优点、品质,失败者的共同问题、原因,小到生活中接人待物的每一个细节,创业历程中的故事。从对待生活的态度,到成为合格推销员的方法,等等,无所不包含,甚至于加强体育锻炼,增加动手能力,都被放在西方成功学理论的思考范畴。因此,西方成功学理论是一部较为完整的行为学理论,对指导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方成功学理论精髓则完全不同,往往较多注意内因作用。反省、内省是东方文化的起源。就佛学而言,其主要理论和思想放在对思维产生原理、作用,以及其变化过程等方面。宏观上,看上去近乎放弃了现实生活,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深度。“无边烦恼誓愿断,无边快乐誓愿成”,更注意内在的自我解放和解脱,从而达到智慧和成功的目的。
佛学思想,为了助人采取方便法门,达到快乐的目的,以出家,修行,与世隔绝的法门,断一切烦恼的根源,从而达到通过快乐的目的。这种形式上的方便方法,由于后人不能够理解,再融入病态社会文化的需要,将佛学推入封建迷信。虽然佛佗总是反复强调,出家只是方法,而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入世,是大乘佛法,度人救人。但后人还是无法理解。
其实,东方文化,尤其是老子思想,完全以入世操作手法为核心,以“无为”思想为宗旨,只是其出发点太高,重点放在治理国家,似乎与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接轨有一定距离。无为即忘我,忘我即四大皆空,四大皆空即没有烦恼,没有烦恼即快乐,快乐即良好性格,良好性格就能够治理国家。任何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自我锻炼,都无法逃脱“无为”的最高核心思想。
由于西方成功学理论的不确定性和欠缺,使其无法避免地流于浮浅。这种浮浅,带来严重的失误和后果,就成功学来说,至今处于瞎子摸象的探索阶段,不仅成功学没有找到成功的潜在机理,且在整个人类科学的研究过程中,没有找到真理,没有打开通向真理和智慧的大门,没有揭示出心理活动形成过程原理。
在教课书中,西方科学通过实验的方法,所研究的思维形成过程机理,大多数与思维起源没有任何关系。科学家芭芭拉布朗说过:“思维之谜如此之大,致使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它面前也束手无策,更不用说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去研究其无穷无尽的疆域”。
这种失误,使包括医学、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艺术、宗教、运动心理学在内的、关于人类科学的所有领域,由于没有正确的方法,科研工作几近走入死路。只是近几十年来,西方明智的科学家才看到这种重大失误(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引起重视和认可),并调转枪口,向东方文化倾斜。
诚然,西方成功学理论中,也有积极思考、改变消极思维、自我暗示等方法和手段,已经深入到东方文化的界面,但应该讲远远没有触及核心,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不快乐问题。东方文化,以其几千年之精华,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其灿烂和辉煌,令西方人望尘莫及,至今无法理解,几乎无法涉入。
东方成功学理论的缺憾
然而,东方文化并不是没有缺点,并非完美无缺,同样存在方法论上的问题。人做为自然界动物群体之一,首先面对的是衣、食、驻、行和生存。没有物质的生存,则没有人本身的存在。先生存而后发展,是自然负于人类人必然。没有物质的文明,精神文明无从谈起。所以,西方成功学注重的首先是生命,它更具有现实意义。而东方文化则直接观注内部,确实存在忽略外部因素影响的事实。在入世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思维问题,思想问题。
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观注重点的差异,东方成功学理论忽视了外因可见的行为操作,仅注意内因主观能动作用。由于操作性不强,从而使东方文明成为“玄学”,被历史错解、误解、篡改,甚至于遗忘。
没有外因的条件,内因将无法起作用,或难以发挥其功能,这也许是东方近代科学发展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东方成功学存在“二级”背叛的错误,即宏观上看,东方成功学理论只注意理想,不重视现实生活,也犯了本未倒置的严重错误。试想,没有健身的身体,哪里来的快乐,自信心从哪里来。没有现实生活,哪里来的成功、治国、安邦、平天下。虽然内因更为重要,但与现实脱离,或起点太高,致使东方文化变成迷信。信仰变成宗教,宗教变成幻觉,幻觉变成神经。
西方人讲究逻辑,与海洋性文化,开放性生活方式有关。东方人讲究感觉和联想,与文字有密切关系,与封闭的大陆生活环境有关。东方是象形文字,能够将毫无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宏观思考,得出终极结论。它是难以达到的人类科学最高境界,是超越现实、无法进行科学证明的“理想国”。然而,没有科学的可见实证理论,往往不能令人信服。做为正常人,有谁愿意将自己的精力和体力,重点放在玄妙的自我修炼之中呢?有谁能够放弃现实生活,“不吃饭、不睡觉”,出家修行,面壁八年,力成正果呢?难怪佛学大师们发出了“慈行本是度人舟,无奈众生不上船”的感叹。
与此同时,微观而言,佛学就“无明(烦恼)”产生的原因,并没有解释清楚,只用“欲望(贪欲)”、爱欲、轮回等进行描述。而西方文化则提出了不良刺激、不良教育,造就不良性格的初步实验理论。笔者认为,这一发现领先佛学思想。西方心理学理论中,焦虑导致认知障碍等科学闪光点和发现,本质上验证了佛学理论的科学命题,即烦恼导致人对客观世界产生认知错误,烦恼使人愚昧。这些科学实验,比佛学思想论述的更加清晰可见,有说服力。
东方成功学理论,由于时代古老,没有科学的手段和条件,注重无形的内在,无法形成可重复的科学结论。它是历经几千年于不败之地的思想体系,是现代科学还没有破译,没有验证,但被广大群众推崇和真理和宗教的、超越现实文化的思想和科学。因此,很容易被世人篡改,并误解为神秘文化现象。很容易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混乱状态。它来源于两种文化的本质不同。西方注重有形的实验,东方研究无形的思想。西方科学能够用实验去证明,而思想无法用实验获得科学结论。
综合上述,东方成功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关于人的科学理论,就其思想性,远远领先于西方,就其实用性,又往往落后于西方,详细差别,本书每一部分,都倾注着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较量。西方成功学理论仅切入东方思想的边缘,完全没有深入到核心地带。东方成功学理论,西方世界无法乞及,但无法逃脱纸上谈兵的悲剧。
东西方文化融合与自然规律的巧妙一致
由于关于人的科学理论,其目的是要揭示人本身。西方科学重点以技术和所谓看得见的科学手段为研究方法,因此,研究成果主要来自于外界,无法深入到事物内部中去,从而存在方法上的严重错误这种错误,形成无法逾越的科研瓶颈,无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而造就了如弗洛伊德等伟大科学家,最终走入科学的误区。明智的专家们看到了这种错误,才想到了东方,从而得出了21世纪文明来源于东方的预测和推理。
东方文化则不然,它们完全来自于实证和内心,来源于“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内圣外王”。你想研究花是什么,就必须成为花,这是东方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
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本质上回归到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其结果表现在,东方文化从内因出发,创造精神财富。西方文化从外因入手,用可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