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对方的情感;设身处地,找出其情绪生成之因;感受对方的情感,甚至亲身感受,你才能恰当地做出反应。 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亚当史密斯,在其著述《道德情感理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将这三个步骤解说得淋漓尽致。他将"情感认知"诠释为"彻底关心一件事情",认为"设身处地"就是"和对方交换立场",而"感受对方情感"就是"和对方同心跳"。 想做到将心比心,首先要能敏锐地解读对方的情绪。可是,这些情绪大多是一连串肢体语言编织成的密码,并不直接以词语呈现出来。但只要通过练习,更用心一点,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去注意另一半如何表现自己的情绪。 比方说,当另一半下班,你可以从他的行为举止中猜出那天他过得怎么样。如果那天过得不好,另一半的肩膀可能会低垂无力,看起来有挫败感。如果对方当天收获甚多,也许会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看起来比平常更有朝气。如果我们掌握这些讯息,以同理心加以回应,另一半就会觉得你很了解他,很珍惜他。 第17节:同理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