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关注他的服装、语言和行为反映些什么东西。要坚持坚定的立场,让孩子远离那些下流、残忍和暴力的外界影响。
9.对 残忍要坚持立场,简单地说就是不允许残忍。期盼和要求孩子们以符合道德标准的、关爱别人的方式对待所有的人。这是使世界更美 好的最好的方法。
10.花时间给孩子们讲解和演示为人善良的方法——千万别设想他们已经有了那方面的知识。
11.孩子们不是从书本上学会为人要善良,对人要有爱心的,而是从做好事中学会的。鼓励孩子们帮助改变他的世界,永远帮助他们 认识到那个姿态对承受者的正面效果。
12.寻找让孩子做好事的机会,不仅在家里,而且在社区里。比如:给医院儿童病 房送多余的玩具,在收容所种花,或是给老年人读书。如果孩子小时候经历的关爱别人的事情越多,那么关爱他人成为他终生习惯的 可能性就越大。
第一部分美德的培养:让你的孩子富有良知(1)
诚实是人身上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人类良知的强烈表现 。诚实就像灵魂的指南针,会让我们的孩子走在正确行事的道德之途,而且一旦有所偏离,就仿佛一剂内疚的针剂,会让我们的孩子 马上回到正路上来。作为父母,你是孩子重要的道德教师,所以你在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影响他的道德发展方面一定要以身作责。
你的孩子诚实吗
诚实是一个人分辨是非的内在声音。为健康的生活、实实在在的公民素质,以及符合道德标准的 行为奠定基础。诚实是道德的关键所在,是每个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所拥有的美德之一。那么你的孩子到底有多诚实呢?
以下句子描述的是有良知、诚实的孩子们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评估你孩子在诚实方面的情况,在每句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上 您认为最能代表孩子目前水平数字,然后加上这些数字得出总分。
您的评分标准是:5=一贯 4=经常 3=有时 2=偶尔 1=从不
一个有良知、诚实的孩子我的孩子
1.敢于承认错误,并且会说对不起。________
2.能够认识 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能够客观地描述错误的原因。________
3.为人诚实,并且被长辈认为言而有信。________
4.很少需要师长告诫或提醒怎么正确行事。________
5.能够预先认识到自己不妥当行为的后果。________
6. 犯了错误,能接受批评,并且不会将问题推卸给别人。________
7.对自己错误或是不妥当的行动感到羞愧或内疚。 ________
8.知道应该正确行事,而且在别人不让这么做的压力之下坚持做。________
9.如果造成身体上或感情 上的伤害,能设法弥补。________
10.知道如何将错误的行动改变为正确的行动。________
总分________
结论:
40-50之间:你的孩子在诚实这个方面是挺不错的。
30-40之间:如果孩子的诚实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他将受益终身。
20-30之间:孩子在诚信方面有潜在的问题。可能身为家长的你,要反省与调整一下你的教育方式了。
10-20之间:孩子存在潜在的诚信危险,应该考虑得到相应的教育帮助了。
让孩子变得诚实、有良知的方法有很多。 孩子越是能够意识到有良知,意识到诚信的人说的话和做的事,并对之有认同感,孩子就越能将这些言行融合到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 中去,并养成诚信的好习惯。你可以常常与孩子讨论或演示下列问题。
第一部分美德的培养:让你的孩子富有良知(2)
不 要粗暴地对待说谎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多是天真、可爱的。身为父母的你,完全不必为偶尔发现孩子说出一些与实际情况不 相符合的小小的谎言而惊慌失措。你的武断,很有可能完全误解了孩子,而给孩子幼小的身心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痛。
诚实 ,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 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 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我们的孩子是天真、可爱的,特别是当孩子四五岁的时候,身为父母的你可能偶尔发现他们会说出一 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话,这时候,你是否会对此感到紧张:“怎么小小的孩子就会说谎了?”
日本演艺人员黑柳彻子的 一部畅销作品叫《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小豆豆,黑柳彻子,回忆其小学时代的作品,其中有一个单元是“其实你是好孩子”。 小豆豆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例如在学校晨会进行时,会把两根小辫的尾端夹在腋下前进,或做一些滑稽的动作逗大家笑。老师总是 板着脸大叫:“又是你”。可是,校长却并未责骂小豆豆,总是说:“其实你是个好孩子。”黑柳女士也因为校长的这句话而勇气大 振,自信大增。不要认为有恶行的孩子就一定是坏孩子,应该认为是好孩子偶尔说谎,并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这样,孩 子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孩子也可以跟小豆豆一样增加自信。
孩子要和朋友去玩,妈妈交待“可以去,但是5点一定要回 来”,然后送他出门。可是,5点了孩子却没有回来,超过了约定时间20分钟后,孩子才回到家。
有不少母亲会在这种情况 下一味地责备孩子不守约定。
“说好5点回家,就应该准时回家!下次再不守约定就不准出去玩。”
“为什么不 遵守约定,说好5点回来就要5点回来,老是说谎怎么成为有信用的人!”
其实妈妈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仔细想想,“不可 以不守约定”、“说谎不能成为有信用的人”,这不需要叮咛孩子也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一天到晚唠叨,如何健全亲子关系?问 题的关键是孩子如何才能遵守约定,这才是父母应该提出建议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很清楚地知道“5点要回家”,可是玩 11/51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