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时间:2025-02-27 20:24:22  来源:  作者:

母亲不
停地哭喊,但少年坚持着拒绝开门。邻居报警后,110民警通知小区物业切断了煤气总阀。随后,赶到的消防员破窗而入,将少年安
全救出。

11日上午9时许,小凡(化名)正在家中玩网络游戏,母亲黎雪(化名)看到后便劝其不要再玩。见小凡不听,黎
雪只好告知他,再玩就没收电脑。

黎雪说,此前,她曾多次规劝儿子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但屡劝无果,只好以没收电脑
相“威胁”,然而,儿子对此作出的反应令她始料未及——小凡冲入厨房,迅速把煤气阀门打开。随后,他把母亲推出门外,并反锁
了房门。

黎雪说,在此前母子间关于网络游戏的争执中,小凡曾告诉她,有一名同学因家长不让他玩网络游戏而打开煤气
以示威胁,想不到儿子这一次竟真的效仿。

屋里的煤气味不断透出门外。焦急的妈妈一边踢门,一边哭喊。但屋里的孩子
始终拒绝开门。此间,听到哭喊声的邻居纷纷出门。随即,有人打电话报警。消防员破窗救出孩子。

这位伤心的母亲说,
儿子小凡是在家中买了电脑并装了宽带之后才开始接触网络游戏的,很快便沉迷于其中。而此前小凡一直是个乖巧的孩子。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翟静教授认为,青少年玩网络游戏成瘾不仅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关,同时与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网
络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和家庭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11-18岁年龄段的男孩正处于心智成长期,往往自我封闭,不愿与人沟通,同
时,其承受能力和自制能力还都不强,一旦遭受挫折,便容易产生厌学和逆反情绪。而网络上带有赌博、打杀内容的游戏往往能使人
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并能寻求到升级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很容易使青少年沉迷其中。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控能力
弱惹的祸。

正是因为有这些不良的影响无处不在,诱惑的陷阱无处不在,所以我们更要加强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这样才
能保证孩子不仅明白和理解正确的事情,并能选择做出正确的行为。

第二部分自控: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2)

你了解孩子
自控能力的程度吗

自控,并不等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很多父母分不清什么是孩子的自控力,什么是孩子正常的情感宣泄。
有关自控能力的测试,会让你对孩子的自控能力有所了解。

自控并不等于压抑,真正的自控是建立在合理宣泄的基础上的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受了委屈,伤心地痛哭,父母说:“一点小事就哭,不许哭!”孩子受到了老师表扬,得意地对父母
笑,父母又说:“取得一点成绩就又开始骄傲上了(),多想想你的缺点。”这样的孩子很可怜,他们的情绪似乎被父母“剥夺”了。这
种压抑并不是自控。情绪的自控来自于合理的宣泄。那么,你了解你的孩子的自控能力吗?

以下的句子描述了能够调节自
己行为和抵制诱惑的,并且确实能明白和感觉正确的事情的孩子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为了评估你的孩子在自控能力方面的情况,在
每句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上你认为最能代表孩子目前水平的数字,然后加上这些数字得出总分。

您的评分标准是:5=一贯
 4=经常 3=有时 2=偶尔 1=从不

自控能力强的孩子我的孩子

1.很少打断或随口说出师长提出的问题或答案
。________

2.等待轮到自己,极少插嘴或打断别人。________

3.即使没有大人在,也管住自己的冲动和欲望。
________

4.激动、沮丧或生气时,能尽快地冷静下来。________

5.极少发脾气、火冒三丈、或随时失控。
________

6.能抑制进攻性行为,如打人、踢人、打架、推搡。________

7.极少不经思考而做出鲁莽的事。
________

8.有耐心,并能抑制自己思想、行为上的冲动。________

9.有自觉性,很少需要师长的提醒、哄劝或
指责才会循规蹈矩。________

10.有发泄不良情绪的能力,能轻而易举地从令人烦恼或沮丧的环境中摆脱出来。________ 


  总分________

结论:

40-50之间:你的孩子在自控能力的这个方面是挺不错的。

30-40之间:
如果孩子的自控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他将受益终身。

20-30之间:孩子在自控能力方面有潜在的问题。可能身为家长的
你,要反省与调整一下你的教育方式了。

10-20之间:孩子存在潜在的危险,应该考虑得到提高孩子自控力的帮助了。

人们有很多自我控制的方法。孩子越是能够意识到哪些行为的正确性,越是有可能将这些行为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下就
是你可以与孩子讨论和演示自控能力的例子,如果你想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可以把这个表格挂在孩子经常
可以看到的地方,时刻提醒他应该要怎样做才是对的。

第二部分自控: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3)

巧用压力来培养孩子的自
控能力

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真的会感到幸福吗?实际上,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关心,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时,孩子早已背
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他们如何能够在生活中轻松上阵呢?在教育中,父母应该充分理解孩子所面临的压力,并适当调整教育的理念
,为孩子营造一种适合其成长的、适度的“压力”。适度的“压力”也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中
国孩子承受的压力大概全世界第一,全世界最重的压力都压在他身上,全世界最高的期望都加在他身上,如果孩子稍微脆弱一点,就
要崩溃。

邻居家的小女孩丽莉今年5岁多,正在某幼儿园读大班。小姑娘从小就喜欢涂涂抹抹,绘画功底不错,这本来是件
值得家长高兴的好事,但现在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她说,从上大班开始,自己因为表现突出,已经被老师“委以重任”,参加了好
几个绘画比赛。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老师也开始对丽莉开起了“小灶”,加强指导和训练。可令人想不到的是,丽莉在接到任务后
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她多次对妈妈说感到压力很大,怕画得不好对不起自己的老师。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