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时间:2025-02-27 20:24:22  来源:  作者:

父母总是对孩子的成长寄予厚望,同
时又十分同情孩子在激烈竞争中所承受的压力。在现今,独生子女的教育让父母们叫苦连天,其实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并不存在本
质差异,这是国际上多数学者的共识。差异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任性、脆弱,都是不良教育导致的。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孩子努
力向上,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会使孩子身心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

有研究表明,在中小学生中普
遍存在厌学、考试焦虑和作弊以及青春期烦恼的问题。

那么,没有压力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吗?一个孩子在没有压力也没有
支持的环境下是难以成长的,因为没有足够的压力使他前进。没有相应的手段对孩子进行塑造,他的自控能力及其他潜力都得不到发
挥。

当一个孩子承受低压却获得巨大的支持力时,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因为缺乏挑战,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被宠坏了的孩
子,任性而脆弱。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有一定的压力感,但同时,你也要时时刻刻地给他支持与帮助。适当的压力与一
定的支持,既让孩子充满挑战的信心,又可以给他必要的指导。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成长起来,也比较能掌握自己的情绪。


能对自己行为和情绪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

人是需要控制的,孩子也如此。一个孩子如
果缺乏鲜明的道德观念和是非意识,不对自己的言行进行适当的控制,任性放纵,为所欲为,就能导致人格偏离和违法犯罪,造成对
他人、对社会的危害,最终就会影响到他的健康成长。

绝大多数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孩子们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在
前进的过程中,却渐渐地拉开了距离。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即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分化,在很大程度上关系
于孩子们在自控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上所存在的差异。不少孩子在稚嫩的心中怀抱着雄心壮志,但如果不着力于自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不是坚忍不拔地把自己的志愿付之脚踏实地的刻苦学习,经不起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引诱,结果,或半途而废,或望洋兴叹,
久而久之,便会积淀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将一个平凡孩子培养成天才的老威特曾在他的教子心经上提过这
样一个故事:

威特6岁时,我带他去村里的的牧师家去做客,并在他家住了几天。第二天吃早餐时,儿子弄撒了一点牛奶。
按我家的规矩,撒了食物是要受罚的,只能吃面包和盐。威特很爱喝牛奶,加上牧师全家都非常喜欢他,给他的牛奶是经过特意调制
的,此外还有美味的点心。威特的脸红了,迟疑了一会儿,但终于没有喝牛奶。

我假装没看见,牧师家的人看到这种情况
,沉不住气了,再三要他喝牛奶,可儿子还是不肯喝。牧师家的人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喝,就一再劝说,威特终于说:“我洒了牛奶,
就不能喝了。”牧师家的人都说:“没关系,喝吧,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只顾吃我的点心,仍然假装没看见。威特还是不喝,于是
,牧师全家推测,威特一定因为怕我责备才不敢喝,就向我发起了进攻。

这时,我让威特出去一下,然后向牧师全家说明
了原因。他们听了都说:“一个才6岁的孩子,因为一点小过错就不能吃他喜欢吃的东西,你的教育也太苛刻了吧。”我解释说:“
不,威特并不是因为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为从心里认识到这是约束自己的纪律,所以才不喝。”

但牧师一家还是不相信
,我只好说:“既然这样,那么我离开餐厅,你们把威特叫来,再劝他喝,不过他肯定还是不会喝。”说完,我就离开了。


他们把威特叫进去,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毫无作用。接着他们又换了新牛奶,拿出新点心对威特说:“吃吧,你爸爸不会
知道的。”但儿子还是不吃,并一再说:“就算爸爸看不见,但上帝能看见,我不能撒谎。”他们又说:“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去散步
,你不吃东西,半路上要挨饿的。”

儿子回答说:“没关系。”牧师一家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我叫进去,儿子激动地流
着泪如实地向我报告了情况。我听完后对他说:“威特,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我们马上要出去散步,你把牛奶和点心吃了
,不要辜负了大家的心意,过一会儿我们好出发。”儿子听我这么说,才高兴地把牛奶喝了。

读了这个故事,你是否会和
牧师家的人一样,可能认为老威特的教育太严格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教育确实很严格。通常,严格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痛苦
与压力,但他的教育却没有。这是因为他的教育方法合理。因为他对孩子的教育是从小抓起的,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教育方式,并不
会感到难以承受。孩子之所以害怕严格的教育,是因为刚开始时的教育方法不当。教育孩子,就像建城墙一样,一定要打好基础,老
威特正是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老威特正是抱着这样的教育观点,从一开始,就对孩子严格要求。如果作为父母,都没有
贯彻这项教育的决心,那就不要学习这样的方法,因为如果有时允许孩子这样做,有时又不允许,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痛苦。正如诗人
席勒所说:“我们不会对未曾得到的东西感到不满足。”不允许做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孩子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痛苦了。老威特
根据这个道理,从威特1岁时起,就严格要求,并贯彻始终。

而从威特的故事中,我们似乎也可以得出培养少年儿童自控能
力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注意年龄特点

自控能力是随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具有鲜明的年龄特
点,不能以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学前儿童与小学生不同,小学生与中学生不同,小学生中低、
中、高年级的学生也都各有特点。培养自控能力,必须根据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认识能力、不同认识水平和不同的实践经验
循序渐进。对学前儿童的培养,主要是在行为上,着力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小学生则要注意在观念上打基础,并引导他们化知识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