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时间:2025-02-27 20:24:22  来源:  作者:

尊重是可以培
养的——即使是对那些已经养成粗鲁习惯的孩子也是如此,下面是一些可能有指导意义的原则。

你是家长,要使孩子了解
到家长与孩子不是站在同一个平面上,成人必须经常地立下一些孩子不可以抗辩,必须遵守的规矩。

1.不要每次都解释。
你不必给孩子十个道理来说明为什么你这么做,当然,有时是需要解释一下你的做法的理由,但是,不要老是和孩子协商,记住,你
是在做决定,不是在做交易。

2.记住谁是权威人物。你必须记住,你是对孩子负有无可争辩的责任的爸爸、妈妈,你不是
他的同伴,要使孩子知道吵闹不会导向成功。

3.尊重你自己的隐私。不要以为你有责任把你生活中的一切细节都暴露给孩
子,比如,你不必告诉孩子你以前曾离过婚,也不必告诉孩子你刚和爸爸吵了架,为什么吵架。

4.合理的限制不会压制孩
子的天性。在家里无法无天的孩子很难适应外部世界的限制,相反,权威能使孩子感到安慰——虽然有时孩子会不遗余力地反对它。
权威使孩子感到家里有人掌着舵,有比他们更成熟更有能力的成人帮助他们处理问题。

5.要求孩子用尊重的语气讲话。许
多孩子在冒犯了家长以后会感到内疚,如果你对孩子的粗鲁语言不作出反应,过了一阵子孩子就会习以为常,不再在乎他的语言是否
会伤害你。

6.让孩子看到后果。比如说,在孩子的粗鲁行为发生以后,你可以说:“你对我的不尊重使得我们今天买东西
的时间延长了,所以你今天晚上说的时间就得减少。”或者说,“因为你的态度问题,今天晚上你不能玩游戏,也不能看电视”。  


 7.明确地表示你的信念。在家里反复地强调“我不认为打人是个好办法”、“我不认为我们可以伤害别人的情感”、“做了
错事以后要道歉”。

8.要获得孩子的尊重,自己先要尊重长辈。我们得承认,并不是所有的长辈都值得我们的尊重,但是
当成人分开地贬低长辈的时候,孩子就得到了可以挑战权威的信息。

第二部分自控: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1)

如果要你列
出一张孩子必会的事情的清单,你可能会开列得很长。但在这张清单中,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最重要的。有
什么样的习惯就决定了孩子有什么样的命运。自控会帮助孩子约束冲动,三思而后行,从而教会孩子抓住情绪的缰绳,形成良好的习
惯。

自控能力低下的孩子容易遇到危险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诱惑,而自控能力弱的人往往
不知不觉陷入其中,从而使自己陷入危险中;自控力强的孩子却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出有利于自己和符合社会需要的行动。

 
  如果与孩子们坐在一起,问他们说谎、偷窃、欺骗或杀人对不对,绝大多数的孩子会强调地告诉你那是错的。但是要孩子们用他们
自己的头脑和心去辨别是非,他们也就只能做到如此了。因此,这些孩子中能有几个孩子会出去不做他们刚刚告诉我们不对的行为呢

最近一项权威调查最后公布的报道足以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汗颜了: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的问题在近20年里从1.4
%增长到9.2%。与以前的几代人相比,现在的孩子更加冲动和不听话,更加容易发脾气和付诸暴力,更加焦虑和胆小。而且,他们
低下的自控能力显然阻碍了道德成长。

有一项关于自控能力的合作研究,研究者向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小朋友出示两种玩具
:一辆大的救火车和一辆小卡车,问小朋友:“你喜欢哪一辆?”小朋友表示喜欢大的救火车。然后研究者告诉小朋友,老师要到屋
子里面去工作,如果你要玩那辆大的救火车,就要等老师做完事回来后才能玩,要坚持15分钟。如果等不了,就按铃,老师听到铃声
就回来,可是你就不能玩大的救火车了,只能玩那辆小卡车。

实验结果表明,我国幼儿等待的时间不如澳大利亚小朋友长
,能坚持15分钟的人数不多。结论:中国幼儿表现出的自控能力较弱。

自控既是意志的表现,也是情绪智力的表现。孩子
的情绪自控能力是指孩子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特别是对不良情绪加以调控的能力,如愤怒、烦恼等。从总体上看,幼儿情绪
的自控能力较弱,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所以外界的各种刺激都极易使他们兴奋,难以自制。另外,不良的家庭教育
方式,如溺爱或放任以及父母本身缺乏自制等,也会导致幼儿自制力差。

自控能力可以帮助孩子调节或约束行为上的冲动
,这样他就能真正地做自己心里明白的、道德上正确的事情。自控能力会促进孩子养成坚强的品格,不过分沉溺于享乐之中,而时刻
表现出应有的责任感,更能让孩子警觉到自己行动中潜在的危险后果。

而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在成长中很容易受到不良影
响与侵害。一旦有害的念头或是想法闪进了这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的头脑里,就有可能诱发孩子们一时冲动,横冲直撞,惹是生非。
而且,因孩子自控力弱所发生的惨剧真是数不胜数。

2004年7月22日,就读于顺义二中的14岁少年小斌(化名)因沉迷网络
游戏而与父亲发生争吵,之后离家出走,在网吧中生活了17天。期间,父亲几次劝其回家而未果。

在网吧的17天里,这名
少年依靠向网友出售网络游戏装备维持生活。在网上,他曾经试图在一款网络游戏里,与一名从未谋面的网友在网上举行婚礼。最终
,由于“新娘”的犹豫,婚礼“流产”。之后,这名少年在父亲的劝说下回到了家中。

这名少年说,父母平时忙于生意,
很少跟他聊天。他的同学则说,在现实生活中,他沉默寡言,但在网络世界里,他很活跃。由于将过多的精力投入网络游戏,他的学
习成绩一直处于下滑状态。

2004年12月11日,同类的事件在另一处更加变本加厉地上演了。

因沉迷于网络游戏,
北京朝内南小街一名15岁少年与母亲发生争吵,随后冲入厨房打开煤气阀门,并推母亲出门,将自己反锁在家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