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方法:通过对95例来访者实施意象对话治疗,总结治疗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结果:意象对话技术能够很好地揭示并解除来访者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症结。结论:意象对话技术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运用于多种心理障碍的治疗。
[关键词] 意象对话技术 心理治疗
Exprienec in Psycotherapy through Imaging Dialogue
Wei yali, Taiyuan Psychosomatic Disease Clinic, Shanxi Provinc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my practical exprience of imaging dialogue therapy . Metheod : To summarize the observation and feeling of the therapist by 95 cases treated by imaging dialogue therapy . Result : Imaging dialogue therapy is very helpful in revealing and solving psycho-conflicts and crux in unconciousness of clients . Conclusion : Imaging dialogue therapy has a high practical value and may be applied to treating varied psyco-disorders .
[Key Words] imaging dialogue therapy psycotherapy
意象对话技术是由朱建军博士等在90年代初创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其特点在于治疗者使用不经解释的象征性意象与被治疗者进行心理交流,从而了解被治疗者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并可通过诱导新意象加以解决<1>。目前国内对这一治疗技术报道甚少。笔者从2000年3月开始在临床心理治疗中引入这种新的治疗技术,迄今已尝试了150例,记录比较完整的有95例。由于心理治疗的疗效评估需要一定的随访观察期,上述病例的随访期差异较大,另外大部分病例的治疗综合运用了其他心理疗法,故目前难以对疗效作出确切评价, 在此谨将笔者的体会总结探讨如下:
治疗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接受治疗的150名病例,为2000年4月以来在笔者供职的太原心身疾病门诊部主动求诊付费治疗的来访者。其中,资料完整的有95例:强迫症20例,占21.05%,学校恐怖症13例,占13.68%,社交恐怖症13例,占13.68%,焦虑3例,占3.16%,抑郁症21例,占22.11%,学习困难青少年8例,占8.42%,疑病症5例,占5.26%,性心理障碍4例,占4.21%,神经性厌食3例,占3.16%,考前焦虑5例,占5.26%;年龄在12岁-38岁之间;男41例,占43.16%,女54例,占56.84%;大学以上34 例,占35.79%,高中以下61例,64.21%,在校学生48例,占50.53%(其中中学生38例,在校大学生8例,在校研究生2例)。治疗次数(仅指意象对话治疗)1-4次,每次治疗60-90分钟。
二. 方法及步骤:
1. 所有病例均先行心理晤谈,时间45-90分钟,了解其病情(问题)、病程及演变,生理、心理发展史,个性特点,家庭关系及社会交往,然后在催眠条件下进行意象对话治疗。
2.7%的病例单独运用本疗法治疗,治疗次数1-3次;93%的病例将本疗法作为基础的心理治疗与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结合交互进行,治疗1-4次。
3. 意象内容的设定:可以有多种情景,但笔者使用最多的是房子,因为在意象对话技术中,房子是被治疗者内心世界的象征,一方面被治疗者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以及对自我消极的评价、悲观的情绪都可以通过意象中的房子特征来揭示;另一方面,通过治疗者对被治疗者诱导产生新的房子意象,可以经济快捷地达到消除其心理冲突、改变其自我意识,并建构新自我的效果
4. 治疗步骤:略<2>
体会和感受
意象对话治疗的特点在于通过直接的或象征性意象来揭示被治疗者内在的潜意识冲突,并通过诱导产生新的意象而加以解决,所以运用中的关键在于:<1>.能否准确地分析出被治疗者报告的意象所代表的象征性意义;<2>.能否在分析出意象意义的基础上,巧妙地引导被治疗者产生新的有建设性、治疗性意义的意象.
如当笔者要求被治疗者想象房子时,先注意他们对外观的描述,并请他们作出评价是否漂亮,喜欢与否。有部分报告房子是"红顶白墙"或"小木屋"式的,而少部分报告是"草房"、"简易房",有的报告"漂亮",但并"不喜欢";有报告"不漂亮,不喜欢",甚至是"黑色的"。这些信息可以辅助评价被治疗者对自我接纳的状况以及自卑感的轻重程度。
然后要求他们想象进入房内,注意从几个方面来"看":(1)房间光线的明暗;(2)室内空气及洁净状况;(3)窗户的有无、大小、开关;(4)房间内的布局、以及陈设物件。其中,(1)、(2)反映的是被治疗者内心情绪状况,(3)反映被治疗者内心的开放与否以及人际交往状况,(4)则可以投射出被治疗者心理冲突或问题的症结。有负性生活事件者往往报告"屋子里脏,乱"," 地面有坑"或"坑洼不平","有虫子、蜘蛛网","烂树叶","破席子"等;而情绪抑郁者多报告"墙壁灰暗,""很黑", "屋子里什么都没有";人际关系有问题者往往看不到窗户,在提示后有能看到,但"比较小""完全关闭着"或"半开办闭";有性心理冲突者会报告:墙上有"剑"或"猎枪"、"吉他",桌上有"大茶壶"、"屋子完全用圆木围成"等等。对于房子四周景物的想象也很有意义,如讨论部分的例1。
当通过意象很好地分析了解被治疗者的心理冲突及症结后,治疗师要以更高超的技巧来诱导被治疗者产生建设性的新意象:"把房间扩大"、"把墙刷白,把家打扫干净"、"把窗户改大并打开,","开个天窗","阳光撒满屋子,空气很新鲜,","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广阔无边的大海","把烂树叶扔了,拿铁锹把地铲平,""把坑填上"、"把路上的黑煤灰扫了,铺上整齐的瓷砖""把没有用的旧东西全部扔了,把家布置得温馨舒适"------被治疗者越是能够调动自己的资源来产生新意象,疗效也就越明显和稳固;反之也然。
意象对话治疗的适应症比较广,对于学校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焦虑障碍和抑郁性神经症、其它心理障碍及情绪问题都很有效。对于考前焦虑的消除以及正常青少年的学习潜能开发也往往有非常好的效果。笔者还尝试用直接意象对话法来解决来访者的情感问题,疗效显著。下面报告一例强迫症的治疗过程和体会:
例:某男,32岁,大学毕业,为某公司的业务经理。患者有13年的强迫症病史,曾于93年、96年两次到北京住院接受森田疗法,后因强迫症复发,于2000年8月到笔者所在心理门诊寻求心理帮助。患者高三时因同桌在听课过程中经常借用他的红铅笔,他对此不悦,但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小气了,不应该。内心告戒自己没必要生气,但每次同桌用他的红铅笔时都很不舒服,又害怕同桌看出自己的内心活动,渐渐对同桌产生紧张和恐惧。到南方上大学后对同桌情景很敏感,担心别人会不会跟自己借东西,然后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印象。每天下课就自己一个人钻到树林中想"我怎样就不对同桌紧张了"。毕业后93年到北京接受森田疗法后明显好转。96年与相恋2年的女友分手,因对方说"你太自私了!"立即复发,再次到北京接受心理治疗,2个月后缓解。在工作和人际交往方面基本正常,但几个月后去参加职称英语考试又对同桌产生紧张,以后一想起"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工作越来越不稳定,我是不是应该在工作之余参加英语和计算机学习------"就感到头皮发紧,全身僵直,置于对同桌恐怖的阴影中。就诊前单位办公室搬迁,他须和一同事隔厢而坐,他也非常恐慌,与之相邻的半侧肢体感到麻、胀。笔者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略),对他进行了三次意象对话治疗,2000年 8月17日第一次在意象对话治疗,他有关房子的意象是:"屋子很小,不透气,地上坑凹不平,到处是烂树叶子,除此而外什么东西都没有"。当诱导他去改建这个屋子时,开始他拒绝:"我很累,没意思,我什么都不想做"。再三诱导后他开始行动:"我把烂树叶全扔了,把地面铲平了,打扫干净,把门窗改大了,用枝条做一张床,我在清新的小屋中休息。"此后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患者对同桌的恐怖有很大改观,对邻座的同事不紧张恐惧。9 月9日再次做意象对话治疗,这一次他的想象很自由流畅, "在草原上树林边,像小别墅一样的房子,清新简约,但又带着古朴的风格,进去门窗全开着,光线明亮,地板整齐,有一个木台阶,对它(房子)又喜欢又不喜欢,喜欢光线的明朗,但后边有个角落古老潮湿,发阴,让我心里别扭。"在治疗师的诱导下,他"把这一块锯了,用新木头盖起,开两个门,油漆得光光亮亮。"但是,"总感觉还有原来的影子,一想起原来这儿的样子就不舒服。干脆点火烧了,这个地方老让我想起过去。现在我到靠近海边,有椰子树的沙滩盖自己的小屋,海风吹过来,向阳,有水,但不潮湿,养一条小狗,放上沙发,挂上薄薄的窗帘,在屋前挖个游泳池,可以经常去游泳。"这次治疗可以看出,患者的思维已经从消极的、缺陷的取向开始变为积极的建设性的取向。但笔者感到他的心里还有一个用"同桌恐怖"无法解释的情结在困扰着他。经过质询,了解到他和前女友分手后,先后谈过好几个女朋友,但终因找不着感觉,忘不掉过去而告吹。现在又谈了一个,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特别善解人意,对他过去的情感问题和强迫症都不介意。但他还是投入不了感情,他很痛苦:想忘的忘不了,想爱的爱不起来,理智上很清楚即便前女友回心转意,他也不可能再去接受对方了,何况没有这种可能。针对他的感情问题,笔者试用直接意象法来加以澄清:让他想象在风景优美、舒适温馨的家中与前女友在一起的情景。他报告道:"我和她在我刚刚装修好的家中,躺在床上,我看着她,她的皮肤慢慢变青了,表情凝固了,时间也好象静止了。"这时治疗师适时诱导:"她象不象一座石雕?""是的,冷冰冰的,好象没有了生命。""你愿意让这石雕一直占据着你的床你的家吗?""我现在感觉她很别扭,和我装修一新的房子不协调,我不想让她呆在这个屋子里。"在这次治疗之后,他认识到:"我忘不了的是过去的她以及过去与她的感情,现在的她已经不是昨天的她,我和她的感情也象那石雕一样,只属于过去记忆的一部分,现在我清楚我根本不可能再接受她了。"他进而认识到,自己之所以放不下她,"是因为我曾经要求和好而被她拒绝,更因为她后来和我的朋友成了恋人,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想通过重归于好来找回自信。"搞清了症结,他和现女友的感情消除了障碍,去年春季他俩已经喜结良缘。他的强迫问题也明显改观,可以比较自如地置身和同桌学习的实际情景。
讨论
心理障碍的发生虽然大多有一些心理应激、挫折事件等诱发,但更主要的因素是与当事人的消极思维方式有关,认知理论认为,在儿童时期,我们形成了对自己、对他人和世界的看法,在这个时期如果有人(父母、老师)说我们"笨"、"不可爱"、是个"失败者",我们就会形成这样的基本观念。随着年龄增长,消极的自我看法经常是被压制或是被隐藏于潜意识中;但当某些重要生活事件发生时,儿童时期形成的消极信念和记忆就会被激活,内心就会完全被挫折、失败、无能或羞耻感占据<3>。笔者的治疗表明,这些消极信念和记忆可以借助意象反映出来,如:"房子是黑色的","屋子里什么都没有",或屋子里"有坑","有烂树叶","有蜘蛛网",或者是"虫子",窗户"小"或"没有","关着"。而当他们在治疗师的诱导下产生建设性、创造性的新意象,就是从潜意识层面来学习、改变过去的缺陷取向思维,而着手建立资源取向的、建设性思维的过程。
关于这一点,荣格也有精彩的论述。他称人并非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力量--潜意识的控制。他提出,潜意识不仅具有负面效应,同时也具有积极作用,能赋予人创造力和独立本能,他进而论述:人不可能直接意识到潜意识,因此,常通过象征作用,使人具有能力去表达那些无法意识但确实存在的潜意识;潜意识还是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因为原型具有能量,原型的显现本身就是力量的释放,所以在心理治疗中如能很好地了解来访者的原型思想,就能很好地了解此人<4>。这是释梦技术的理论基础。意象对话不仅可以通过象征性意象表达潜意识,让原型显现,使力量释放,而且可以通过潜意识的资源整合,以新意象的形式体现出潜意识的积极作用。
在具体运用中,意象对话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可以巧妙地去除"文化屏蔽",揭示被治疗者掩饰或保留的心理问题,使治疗师更准确、深入地觉察和掌握被治疗者心理冲突或症结,以便给予有效的干预。众所周知,很多心理问题的发生都与性欲望的不满足或性心理受挫有关,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而大众对心理咨询和治疗又很陌生,所以来访者在咨询或治疗之初,很可能对治疗师存有顾虑,对一些个人隐私有所保留或掩饰。运用意象对话治疗,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1:贾某,男,26岁,大学毕业,未婚,诉情绪抑郁、社交紧张,前来寻求心理帮助。在意象对话治疗中,他报告"房子前边的路上撒满了黑煤灰,屋子外边漂亮,家里却很脏,炕上的竹席又旧又脏,屋里有一口很大的黑锅"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他两次提到"屋子前院两边的草坪种着竹子",并强调"不种柳树,我讨厌柳树",笔者从“黑锅”“煤灰”和脏竹席推测他有着强烈的自卑和羞耻感,又通过"竹子""柳树"感觉他的自卑和耻感有可能与其性倾向异常有关。后来得到了证实,病人的情绪及社交问题正是由于性倾向异常带来的自我不认同等心理冲突引起。例2,刘某,30 岁,男,已婚,曾经多处寻求过心理帮助,缘由是"与上司发生矛盾,心情烦躁、郁闷"。在意象对话中他报告"房子内有个外国女人,还有个屠夫,在切肉,我想把他赶走""我想舞剑给女仆和猫、狗看""我和女仆上床睡觉,她的头却变成了狗头""树上有百灵鸟,我手上拿着猎枪,开了枪,鸟却飞了,我哭了起来------"笔者根据以上意象的内在含义,判断被他的心理障碍与婚外情感受挫有关,后得到了证实。
2.有助于减少阻抗,快速建立治疗同盟:心理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其疗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治疗关系--即移情/阻抗的力量对比。由于意象对话技术一般不对被治疗者解释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对于一些比较敏感、本人内心不可接受的冲突,治疗师心领神会而不必挑破,就可以避免发生阻抗,较快地建立治疗同盟。
3.由于意象对话技术可以快速探明被治疗者的心理问题,并可以借助诱导意象的改变来影响被治疗者的潜意识,因此治疗更为经济、效果更快捷。如一重点名校的高二女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状态越来越差,从第8名滑到46名,因 "大脑一片空白,听课和作业均无法完成"而辍学,去年5月8 日前来就诊。仅经过1次催眠治疗和一次意象对话治疗后,5月11日自动复学,随访至今,情绪稳定,学习状态良好。
4.有关心理咨询和治疗脱失问题的研究表明,脱失率与首次疗效的好坏直接相关。一般的心理治疗疗程长,见效慢,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动摇,脱失率高。意象对话技术一般首次治疗就能明显显效,有助于来访者快速建立对治疗师的信任,树立治疗信心,使心理治疗的脱失率降低。在本样本病例中,有16例治疗1-3次后发生脱失,仅为 16.8%,远远低于国内相关报道(5)。
参考文献
1.朱建军、孙新兰,意象对话技术。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5):316-317。
2.朱建军,我是谁。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7第一版:90~102。
3.宫宇轩、施承孙译,走出抑郁。(英)PG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第一版:29~34。
4.李鸣,荣格的分析性心理治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2):112-113。
5.心理门诊咨询及心理治疗脱失问题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 7(3):162-163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