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变形障碍作为一个综合征是一个新的称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用许多不同的名称来描述该综合征,最常用的是100年前由Morselli使用的“丑形恐惧”(dysmorphophobia)一词。但是, “丑形恐惧”被用于表达不同的含义。通常,“丑形恐惧”的含义是,尽管外表是正常的,但病人的主观感觉认为存在对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缺陷。丑陋恐惧症是对自己形体容貌丑陋或变得丑陋的一种病态的恐惧心理。英国曾发生过一宗离奇的自杀案,死者为青年女性,生前一切称心如意,死因是“无法面对镜子中自己的容貌”。其实,根据遗照来看,死者生前面容秀丽,所以法医只得将她判定为因“丑陋恐惧症”而自杀。“Dysmorphophobi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dysmorfia”,意思是“丑陋”(ugliness),尤其是指人的面部的丑陋。该词首先出现在Histories of Herodotus里边的“斯巴达城最丑女孩”这一神话故事。这个可怜的女孩每天精心照料神龛,以期将丑陋的容貌变得美丽。 作为世纪之交欧洲的精神病学的E.Kraepelin和P.Janet在本世纪初都描述过丑形恐惧综合征。Kraepelin认为丑形恐惧是一种持久的自我意识的障碍,属于强迫性神经症。同样,Janet将身体羞耻强迫症(obsession de la hantu de corps--obesession with shame of the body )归于与强迫性心理障碍类似的一大类综合征。他认为,羞耻强迫征与强迫征是一种一般的关系,倘若一个人,过分地看重外表,并为外表感到羞耻,他就会畏惧“丑陋的和滑稽的”外表。 丑形恐惧在精神分析学的文献中被归于疑病症一类。弗洛伊德曾分析了一个患强迫症的叫Wolf-man的病人,“因为他全部的时间都被关注自己的鼻子形态所占据,他的生活变的没有意义”“他生活的中心是口袋里的一面小镜子,他的命运取决于这面镜子显露什么和将要表露什么。”精神分析学者认为病人的鼻子象征性地代表了他的阴茎,他希望被阉割,成为一个女人。病人的症状为总是陷入与母亲有关的性认同,因为,当他看到母亲鼻子上的肉赘不久后,病症才发生的。 1930年,Jahrreiss将该病命名为“美丽疑病症”(beauty hypochondria),以后,ladee(1966)在其的“美丽疑病症”的表述中概括了躯体变形障碍的核心特点:体像畸形症的“独到之处在于对身体某一方面的先占观念,使人对此有厌恶、残疾、不可接受或滑稽可笑的自我感觉,一个人的全部注意力都被这种先占观念占据,此外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此外,“皮肤疑病症”是躯体变形障碍类似的综合症的又一个名称,其焦点在于皮肤和头发的“缺陷”。 1949年,Stekel描述了关于身体的强迫观念的独特的一组病人。这些病人的心理被对身体某些部位的忧虑占据。有一个案例是鼻子,有一个是头型,还有一个是耳朵和眼睛。这些强迫观念(obsessive thoughts)使病人十分痛苦。虽然,在欧洲的文献中,畸形恐惧与为非妄想有关的一类疾患,该术语被用来描述妄想倾向的一种先占观念。正因为如此,该病也被看做单症状的疑病精神病的一种(图8-1)。该精神障碍由单一的对自然身体的妄想性的信念组成,而没有其他的精神症状,有一点类似DSM-Ⅲ-R中的妄想障碍的体化型。另外两个单一症状的疑病综合症是偏执妄想症(一种身体被寄生虫或其他害虫侵害的信念)和嗅觉综合症和嗅觉妄想(一种对身体散发令人厌恶气味的信念)。这类形式丑形恐惧也被称作畸形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