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照片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繁體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学首页
|
心理测量
|
心理心闻
|
生活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快乐心理学
|
大众心理学
|
心理学书籍
|
哲学宗教
|
心理百科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学首页
>>
心理学书籍
>>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11)
2008-03-22 15:00:28 心理咨询电子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识——这样想未必不可,但这一念头又随即触发一连串的反映: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才干,弄不清究竟能否胜任这一重任,也许他一向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他还怀疑自己是否冒犯了校务委员会的某个关键人物。他得了抑郁症。
在第三章中,笔者叙述了患抑郁症的经过。我患病的诱因及心理过程与哈雷·赖特有相似之处。我患病的诱因是由调转工作引起的。其实在调转工作前,我就存在严重的抑郁心理。由于那个“理想”的单位没有去成,无奈去了另一个单位。这期间,我是处在犹豫不决之中,自己拿不准主意,经常问别人。人,在忧郁时往往缺乏自信而犹豫不决,所以犹豫不决则是以缺乏自信为基础的。当我调转到新的单位后马上有了“后悔”的感觉,认为自己“这步棋”走错了,进而责备自己,又发展到严重自卑,认为自己无能,胜任不了这里的工作,又发展到自己没有能力工作,没有生活能力。然后设想哪天突然死去才好呢,但心情抑郁的人心里是“明白”的,知道突然死去是不太可能的,最后导致产生“自杀”的心理。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调转工作不存在什么错不错的问题,也不存在不能胜任工作的问题,当时认为错了,完全是一种心理障碍使然。当我病愈后,根本就不认为自己当初工作调错了,也不认为自己不适应工作。在病中,我曾对姐姐说:“我的病不会好了,我就是工作调错了,除非时光能倒流,而且我必须有现在(指病中时)这样的认识”。当然病中的认识是错误的。
抑郁症一个显著的症状是对自己的认识发生重大失误。就一般正常的心理而言,人在顺境时,在成功的时候,对事物看到光明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就多;反之,在逆境时,在失败的时候,对事物看到阴暗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就多。所以,人在成功的时候,在顺境的条件下,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困难的时候,在逆境的条件下,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
而抑郁症患者对生活看不到一丝光明。“哀莫大于心死”。抑郁症患者的“心”已经死了。对任何事情都只看到不利的一面。这是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特征,亦即是他们的心理障碍。就吃药这样的小事,抑郁症患者也仅仅注意药的副作用。一次在某精神卫生中心门诊看病,姐姐和一位抑郁症家属谈及此病,那人问我姐姐:“你弟弟拒绝吃药不?”姐姐先告诉他们我吃药。其实当时我只是主动吃些治疗睡眠、饮食之类的药,而对治疗抑郁症的药是拒绝吃的,服药时都是家人“逼”着吃的。我不认为自己有病,仅认为自己事做错了和自己没有能力。因为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和提高能力的药。接着那个人又说:“让他们吃药很难,而且就注意药有副作用”。当时我也是强调药的副作用而拒绝吃药。
心理健康的人在“自责”时,心情也是很沉痛的。无怪乎《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自责”一词举例用“沉痛自责”。那么,抑郁症患者的“自责”则是痛心疾首,捶胸顿足,甚至自残、自戕。在病中,自责时我多次关起门来打自己的嘴巴,用绳子勒自己脖子。一次,妈妈发现我在打自己的时候,哭着制止了我。当我向心理医生诉说时,心理医生说:这是病理反映,患者自己惩罚自己。有的人用烟头烧自己,有的人绝食饿自己。第三章中的病例患者D,在极度自责中用菜刀砍伤了手指,然后跳楼。某企业会计B,在“文革”中由于长期的政治压力患了抑郁症,在极度自责中撞墙。笔者接触到抑郁症患者,多数都有自责、自戕的心理或行为。
自责、自卑这把“双刃剑”高悬在抑郁症患者的头上,使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诚惶诚恐之中。
那么,抑郁症患者为什么如此痛苦呢?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构成了心理障碍,形成了心理定势。
就一般的事物而言,我们在处理时都有两种可能,即成功与失败并存。而抑郁症患者在思考任何事情时,仅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甚至是完全看不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为表述方便起见,权且把认识事物积极的一面,即正面叫“积极思维”;把认识事物消极的一面,即负面叫消极思维。由于消极思维使然,用精神病理学家的话说,在生活的道路上抑郁症患者给自己设计无数个“陷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片面与视觉狭窄是众所周知的神经症特点”。回首过去,认为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做错了而自责,甚至认为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客观地说,抑郁症患者对自己过去“缺点”、“失误”及“错误”的自责,并不是完全错误的,只不过他用“放大镜”来看这些“缺点”、“失误”、“错误”。可以说,在病中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一场空前的洗礼,获得一次内省力。甚至可以说,多数患者正是经历这样的内省,使他们拒绝了死神,产生了新的精神动力。使他们在病愈后变得更成熟,更有人情味,工作效率更高,这种变化在后文中将用专章叙及。
在病中,我几次向前来看铁领导致歉。“我没有欺骗你们,原来我一直认为自己(能力)行”。有一位女患者,病中多次回忆、责备她自己在处理公婆、邻里关系时的错误。在病中她还向公婆、邻居道歉。
抑郁症患者,展望前途,忧心忡忡,不寒而栗。面对着自己给自己设下的一个又一个的“陷阱”,忧患自身,忧患家庭,忧患失业,忧患健康,忧患晚年,忧患一切……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如此重大的心理压力(其实是自加的压力)面前,抑郁症患者睡眠紊乱,食欲不佳;紧张、激动、头痛;哭叫骤发,一碰就哭,眼泪说话。诚如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中写的那样:
你莫要问我!
泪珠在眼边等着,
只须你说一句话,
一句话就会碰落,
你莫要问我。
思维,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和事物内在的联系在人脑中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人类独具的本能。不幸的是,当人思维过度,思维方式出偏时就会染成疾病。事实证明,心血管疾病、胃肠病、虚脱症、肝炎、癌症及脑血管损伤都或多或少与忧郁有关。而抑郁症则是典型的由思维过度、思维方式出偏所引起的心理疾病,通俗点说,抑郁症是抑郁症患者本人“想”出来的病。不客气地说,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果抑郁症患者不“想”时,也就痊愈了。
心理学上有一条简单的原理: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单点优势一旦未取得积极的成果,便会压抑其他神经通道,导致思路堵塞。这种单点进攻优势,常常使其他神经处于抑制状态。抑郁症则是消极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形成单点兴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钻牛角尖”时,就患了抑郁症。
目前,关于抑郁症的几种心理疗法,也都是使抑郁症患者怎样从“牛角尖里”退出来。一位哲人说过:“时间是医治心灵创伤的最好良药”。治疗抑郁症需要一定的时空点,还有转移疗法,厌恶疗法,都是试图从大脑皮层的单点兴奋,即“牛角尖中”把抑郁症患者解脱出来。关于抑郁症的治疗将在以下几章叙及,本章就不再赘述。
读到这里,读者对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之源有了初步的了解,抑郁症患者在消极思维的驱使下,看到自己前进道路充满了艰难坎坷,举步维艰,进退两难。于是,情绪低沉,以致成病。
抑郁症患者深知主观能动性决定人的社会生活的本质。而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认识、判断和推理都发生了错误。主要表现是严重的自卑,认为自己无能,而且以自我为“圆心”画一个圆,关系越接近“圆心”的亲人抑郁症患者对他们的评价越低。认为自己及周围的亲人无法适应生活,无法应付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抑郁症患者在彻底否定自我的基础上,开始设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通俗地说是有的想,无的也想。客观地说,抑郁症患者所设想的困难和灾难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正如全国平均每天均有一百多人死于车祸,但是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其概率是太低了。健康的人在出行时也会想到注意安全,但决不会时时思考这个问题,而且也不会想到非得自己或伤或亡不可。如果那样,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慌恐之中,不吓死才怪呢。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活动处于不正常状态,才有这种可笑的思想。
就一般情况而言,办任何事情都有办成或办不成两种可能,正常情况下,事情办成了,当事人就比较高兴,反之就不高兴,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然而,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无论发生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他都试图走向另一个极端。“是进亦忧,退亦忧”。抑郁症患者的事物的两端都为自己设下了“陷阱”。两端的“陷阱”不是同时设的,而是每到跨过一个“陷阱”时,才为自己设想第二个“陷阱”,常人看好像有意和自己过不去。前文中谈到的那位女营业员即是如此。
笔者认为,把抑郁症解释为是一种“心理障碍”比较合适。所谓“障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阻挡前进的东西,使之不能顺利通过。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思维、行动并没有达到错乱的程度。在人前,抑郁症患者极力掩饰自己的病情。在病中,我为了排泄烦躁的情绪,悄悄地离开办公室,到没有人的地方去叹气,去哭润。抑郁给我带来神经性呕吐,从来不在机关的卫生间呕吐,避免让人看到或听到,而是找个没有人的地方。为不让人看到眼睛中抑郁的神色,经常戴着变色眼镜。这一切表明:抑郁症患者在情绪、思维、行动上出现了“障碍”,即不能“顺利通过”,而当付出一定的自控力也是能“通过”的,只不过是困难多些罢了。下面,试从抑郁症的情绪、言语和动作的障碍来分析其心理障碍。
情绪障碍。抑郁症患者体会不到生活、学习、工作的满足和欢乐,而仅体现其负面的困难、劳累和无望。心情不佳,心灰意懒,无精打采,兴趣索然,进食时的享受感都没有了,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出现了饮食障碍,吃不下饭。患者的郁郁寡欢,一筹莫展,对配偶和子女也都失去了往日的眷恋。认为自己无能,不能给亲人家庭带来幸福,反之还成为家庭的包袱,陷入了对生活对自己深深的绝望之中。
思维障碍。主要表现在反映迟钝,联想困难,构思费力,思路闭塞。当时自己连一个“通知”都写不出来。新单位一个不了解我的人说我的病是“憋出来的”。语言减少,缺乏主动语言,讲话的声音低沉,有气无力,有人说我讲话的声音小得像蚊子似的。
动作障碍。人在抑郁时,动作受到明显的抑制,动作缓慢,声音低沉,什么活动都不愿参加,哪里也不愿去,总想躺着,生活被动,缺乏主动性,个人卫生也懒得料理,什么事也不愿意做,不愿与人交往,牢牢把自己“封闭”起来。
读者也许会问,如果患者主观上强行突破这些障碍,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在病中,我也试图去突破这些障碍,但是很难,很难。
初诊时,医生给我开了一周的病假,领导和同志们鼓励我上班,上班后主动与同志们多接触,多交谈,以便摆脱痛苦。我也想尽力摆脱痛苦。休息一周后立即上班了。上班后强迫自己搬掉情绪障碍,主动和他人接触,但试图几次都失败了。当我和他人接触时,无话可说,没有谈话的具体内容和交谈兴趣,双方都很尴尬,他人也不知该如何与我交谈,深怕哪句话说不好刺激我,的确,在我的心中到处是“陷阱”。有的人很主动热情地和我说话,我以为人家的热情是假的,是有意同情我,安慰我,引起我的自卑。在我们传统文化观念中,被人“同情”是弱者的体现,尤其是男人。有的人谨慎地和我说几句,然后就回避了,我则认为人家认为我有病不愿意多接触我。甚至人们不经意的话,我也往自己身上联想,觉得好象在讽刺我。当别人赞扬我时,因为我是首批公务员考试录取的,认识我的人往往要说上几句祝贺的话,我也认为自己不配。
当时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有两个,一是上演的国内第一部室内电视剧《渴望》,另一个话题是海湾战争,为了增加和人们交流的内容,我强迫自己读报,然而不愿意读,更读不出来,一点谈话的激情和听话的兴趣也没有,也就是装模作样地参与而已。
我也想极力摆脱思维的障碍,家人也促使我不去想那些自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xue/xinli_2917.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11]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学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五...
社会心理学第九节爱情婚...
女心理师(上册)
《弗洛伊德传》
找回不抱怨的自己
实用心理学
人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冯...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四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三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二
热点心理学
推荐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第三节心理诊断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二...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美国·SBT快速婚姻治疗法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相关心理学
上海白领患抑郁症遭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