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学首页
|
心理测量
|
心理心闻
|
生活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快乐心理学
|
大众心理学
|
心理学书籍
|
哲学宗教
|
心理百科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学首页
>>
心理学书籍
>>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16)
2008-03-22 15:00:28 心理咨询电子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郁症的症状,但随着问题的解决,抑郁的心情也随之而消除。
患者B,B,北京某大学学生。患病时间约半年左右。经某心理卫生医院住院治疗痊愈。该人在中学时系高材生,考入了北京的某大学,在她所在地区可以说是风毛麟角。然而在她进入高等学府后,在她企盼已久的大学梦实现后,她开始考虑在这莘莘学子、人才济济的高等学府,自己是否还能名列前茅?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便患了抑郁症。这在一般人来说不好理解的。弗拉赫博士指出:“成功就是风险”。”抑郁症被称为'成功病'。”
彼得氏法则(该法则是由经济学家彼得·劳伦斯提出而得名)认为,许多人晋升的岗位超越了他们的能力范围,这之后,他们便稳定不变地维持在“不能胜任”这一水平上。对这个观点还另有一种看法:提升本身能导致抑郁,而这抑郁,常被当作能力衰退。当一个人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目标时,他患抑郁症的风险骤然上升。
成功时常带来重大的变化--社会、经济以至地位的变化,加上更大的责任与外界压力。许多人因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负罪感,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配获得自己取得的成就,这样一来就开始倒退,使成功的事业逐渐衰败,最后完全毁掉。对所有的人来说,生活中一个重大目标的实现,会激发起对个人价值与方向的重新评价。
她患了抑郁症后,不得不中途回家养病。经过三个多月的住院治疗,她病愈了。当笔者去采访她者,她对我说:“在病中,有好个人讲了你的病例,鼓励我战胜疾病”。
我问她:“你是怎样好转的,你能确切记住是哪一天吗?”
“我是在不知不觉中好转的”。她回答说,“我感到什么事也没有了,我忧虑的那些事根本不存在,或者相距很远,也许在我的生活中永远不会发生”。
患者C,男,某企业会计师,20年前患老家抑郁症。曾实施过自杀行为,撞墙晕倒后被抢救过来。他在“文革”中受到一些挫折,“文革”后的第一次调整工资由一某些原因没有调上,他思前想后,“文革”期间自己不得志,可以归罪到自己先天的政治环境不好,现在家庭出身已不再成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了,最后归结到处理人际关系的无能,进而又全面否定自己的能力、自卑、自责,他患了抑郁症。由于妻子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家中没人看护他。其姐姐把他接到山东半岛,在那里经过一年多的疗养和治疗,也是在一个早晨醒来后觉得自己病愈。20多年来,他一直保持健康的心理,充满了自信。他对笔者说:“现在我成熟多了,别说一级工资,就是七级八级我也不在乎,现在我代了二三家企业的账”。
如果有条件,使患者离开诱发他抑郁的环境,对治疗和康复是有利的,同时也有利于其家人的身心健康。下面,笔者引证弗拉赫医生的两段论述,供读者借鉴:
“人们受外界影响有难易程度千差万别,有些人对周围发生的事高度敏感,另一些人却无动于衷。对敏感的人来说,环境对情绪有很大影响。他们周围的世界可能经常地印证他们健康的自尊意识,允许他们表白自己的感情,向他们提供充满希望的氛围。反之,有些人的周围环境不支持个人的自我,妨碍人们的自立,不断挑起敌意却同时阻止它释放,诱发不必要的负罪感,引起人们的孤独与被冷落感。这样的环境被称作抑郁诱发环境,它使大部分置身其中的人罹患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传染病。在精神病院治疗抑郁症人的医生护士在一天结束、离开工作岗位时,时常感到筋疲力尽,毫无意义。在上班的几个小时里,病人诉说自己的不幸,抵制医生的肯定与鼓励,顽固拒绝与他人交际,不愿参加娱乐活动。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病人包围之中,医务人员觉得自己也染上了他们接触的悲观主义和绝望感。即使他们受过专业训练,并意识到患者中的许多人最终能得到治愈,这样的情形也很常见”。可见,换个环境对抑郁症患者何其重要。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由于负罪感涉及自尊心的丧失,因此它能够引起抑郁,而抑郁症患者可能因为抑郁而倍感愧疚。负罪感的产生又与民族文化的形成,个体的文化观念相联系的。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就含有负罪感产生的土壤。圣人们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曾告诫国人“吾日三省吾身”。那些文过饰非,从不做自我批评的人,很少产生负罪心理。在西欧和美国的文化中,把否定自我作为一种美德。某著名教授在访问西欧六国归来后发表一篇观感,他说,西欧的学者敢于否定自己的过去,认为否定了自己的过去,证明自己进步了。弗拉赫博士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指出:“在西欧与美国,负罪感是抑郁症的常见特征,而在许多非洲国家正好相反,那里的文化中奇特地缺少负罪的成分。”
“非洲精神病专爱兰博认为,造成定差异的原因在于西方文化与非洲国家文化对立的道德教育方面的特殊性”。
“许多非洲国家的价值观念系统鼓励人们将错误投身到他人或恶神恶上。当事情办糟时,怒气被引向外界;面临同样的问题,西方人可能因负罪感而产生一种能引起抑郁的精神压力,而非洲文化的成员则可能以暴力或攻击性的狂怒来针对现实的或假想的不幸之源”。
“负罪感是抑郁的主要因素--无论其原因或结果。负罪感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一位做过医生的领导来看我时说:“不必自责,吾日三省吾身大可不必”。一切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重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负罪感也具有两重性,心理学家指出:负罪感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使人免于陷入对自身、对他人都有害的行为中去。
患者D,女,大专文化,某企业办公室主任。在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处理前几任领导的关系上感到很棘手,并受到一些人的指责,有替罪羊之感,产生了思想压力,患了抑郁症,产生过自杀动机。晚上,她曾揣着绳子到树下徘徊过,但没有实施自杀行为。患病约有三个多月,一直坚持上班。
一次,她给孩子做晚饭,在面条里放上一些辣椒,孩子不高兴地说:“妈,不要以为你爱吃辣的别人也都爱吃”。说完,孩子饭也没听就到校上晚自习去了。本来她就心情不好,看到孩子饭也没吃就走了,心情更加难过。她关上灯,躺在床上默默地掉泪,朦胧中觉得孩子就在床前,孩子抚摩她的脸说:“妈,你哭了,我上一会自习就回了,我不应该若您生气”。她说:“你回去上自习吧,妈没生气,只是心情不好”。
孩子走后,她觉得孩子很懂事,自己想到如果自杀死了,么下这样懂事的孩子,不是太愚蠢了吗?想着,想着,又痛哭了一场,哭完以后觉得松轻多了,自杀的念头从那个晚上起消失了。过了一段时间,不知不觉的抑郁的心情就好转了。
心理医生在抑郁症人中常常观察到抑郁症患者通常不能体验和表达政党的愤怒,相反,愤怒倒转过来“冲着自我”向内发泄。笔者在患病时,当回忆自己的“失误”时,痛打自己的嘴巴,甚至要把自己置于死地,为什么抑郁症患者这样痛恨自己,抑郁症患者也知道生命的可贵,自己想自杀,完全是“自己的失误”造成的,这就是抑郁症患者的逻辑。有些场合,情绪正常的人应该表示愤慨,这是完全恰当的反应,而心情抑郁的人即使在这种时候,仍然采取逃避的方式,也就是说,在本应对外发怒时,抑郁症患者也抑制了自己的发怒,反而把怒气转向自己。一次,两位同事对某事有感而发时,有意无意给我话听,如果一个情绪正常的人听后的反应应该是针锋相对,反唇相讥,或指袖而去,不予理睬。而我当时的心理感受是,任他们说去吧,我是一个连生命都不想要的人,我没有与他们抗争的勇气,认为自己是弱者,这对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来说是最痛苦的。也许那位同志自知失言,那句刺激我的话的最后一个词换了一个较柔和的词,但这句话却给人一种续貂之感。抑郁症病人是多么敏感啊,其痛苦也正在这里。
心理医生在抑郁症病人中还观察到,一旦患者发泄怒气,诉说忧郁的心情或痛哭一场后,他的精力与自信心会同步增长。弗拉赫博士引用一位病人的话论述了这个问题:“开始就诊时我样样事情都不会干,精力集中不起来,无法有效地表达思想,一事无成,经过几星期治疗后,心中的无名火逐渐地释放出来。我常常攥紧拳头狠狠地捶打椅子的扶手。每次这样干罢,就觉得从压抑中获得一点解放,自信心也越来越强。”患者D自从那次抑郁情感的释放后,心情不知不觉就好转了。
我的病把家人逼上了“梁山”,一次,姐姐结识了一位气功师,和她谈起我的病情,气功师答应给我治病。对游医、巫医、气功治疗历来我是不相信的,患病前,我相信气功可以锻炼身体,但对气功治病却持怀疑态度。我不愿意去,也是在家人的“逼迫”下,我才去看病。气功师为我发了功,实话实说,我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让她看病,完全是一种无奈,但在她观察我病情时,有一句话我是记住了。她说:“在我的幻觉里,有一个瓶子,斜放着,没有摆平”。接着我母亲说:“是不是他父亲喝尊的瓶子?”气功师说不是。
接着母亲向气功师介绍了我患病后,表现了对我父亲的极大反感。为什么呢?病中的我,极其自卑,认为自己无能,是来自遗传。我是赞成“天才”的观点的。前文中谈到,抑郁症患者以自我为中心画个圆,关系越接近圆心的亲人,否定值越大。在病中,我还向母亲追溯过我爷爷的能力。那时我对孩子也失去了希望。认为我不行,我的孩子也不会行的。一次孩子很晚还没有回来,妻子让我跟她一起去找孩子,当时几乎没有焦急的心情。如果孩子丢了也就没有牵挂了。
1992年国庆节过后不久,母亲在街上碰到我一个多年没有来往的老同学×××。他向母亲打听我的情况,我母亲说:“别提了,他病了二年了”。说着,母亲流下了眼泪。他告诉母亲过几天来看我。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来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问我的病情,也没有做我的思想工作,只和我谈了几个同学的近况。他告诉我,有一个同学被其单位开除了,限他在三个月内调出该单位,如调不走给开三年工资,让其自谋职业。
我在家休病假,感觉是理不直,气不壮。我一直认为我无能,干不了工作,十分担心单位哪天会不要我。听完同学讲的这件事后,我有些轻松的感觉。×××走时,我也没有送他。只是站在窗前目送他,当他向我招手时,我又流下泪来。
自从×××走后,家人也发现我情绪好多了。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病好了。梦中我见到科长了,我说想上班,但还是不愿意见人。科长说,我们组织各单位汽车在铁东运垃圾,你每天去铁东给运垃圾车记个数,记完后愿意回单位就回单位,愿意回家就回家。醒来后,这个梦我和谁也没说,我怕说破,这说明我已有了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能驱走抑郁之魔。
在我的生活中,有几次梦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知青岁月的一个梦:那时,我在青年点食堂担任伙食长。一年初冬,知青都到水利工地出工去了,没人在食堂吃饭,我也决定到工地去劳动。头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在去工地的路上,有一辆马车翻了,把我刮倒了。在我骑自行车去工地的路上,正巧碰上一辆马车,此段又是一段较窄的上坡路,此时,我想起昨晚的梦,于是,我就下车了。由于是上坡路,车老板使劲地甩着鞭子,马一使劲,把里套拉断了,由于惯性,马向外一闪,车翻到沟里。多亏昨天晚上那个梦提醒我下了车,否则,我有被马车刮了的可能。
在报考公务员紧张复习的日子里,我也做了一个梦,梦到我考第一。梦醒后我对谁也没说,我期待着我能考第一。我果真考了第一。
这次,我又做了一个好梦,我期待着。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在睡眠时由于超我监督的松驰,被压抑的冲动和愿意乘机混进意识,就成为梦。
梦是思考在睡眠中的继续,梦是愿望的满足,这是弗洛伊德对梦的研究的重要发现。在患病后期,我已承认自己有病了,在内心深处也有如果能好该有多好的想法,但那时却认为自己不会好的。可是梦给我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愿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还指出:精神病的第一次发作,通常与恐怖的梦有联系,并且焦虑的核心意念与此病有关。在前文中我已谈到在患病之初,我做了一个梦,前面是大海,后面是高山,进退维谷,觉得自己无路可走,是抑郁症的典型特点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xue/xinli_2917.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16]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学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五...
社会心理学第九节爱情婚...
女心理师(上册)
《弗洛伊德传》
找回不抱怨的自己
实用心理学
人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冯...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四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三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二
热点心理学
推荐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第三节心理诊断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二...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美国·SBT快速婚姻治疗法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相关心理学
上海白领患抑郁症遭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