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学首页
|
心理测量
|
心理心闻
|
生活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快乐心理学
|
大众心理学
|
心理学书籍
|
哲学宗教
|
心理百科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学首页
>>
心理学书籍
>>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21)
2008-03-22 15:00:28 心理咨询电子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的规律。人在失意、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要过分地怨天尤人,要有旷达的人生态度。要知道人生并非只由名利地位构成,对于烦恼要力拔勿陷,统统“尽付笑谈中”。什么叫幸福,很难给它下个准确的定义,更不能把它“量化”,所以,有的哲人说,幸福就是你对它的理解。
《例子》有这样一段话:孔子的德行大大高于诸侯门的水平,却屡遭困厄;而殷纣王尽管无德,却高高居于王位。季札尽管全德,却在吴国无用武之地;田忌专横霸道,却能独揽齐国朝政。在中国,官本位文化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所占比例很大,它使我们把仕途这条狭窄的路看得特别的重,当无法踏入仕途或仕途不得志时,许多人耿耿于怀,心情压抑。
张永芳先生在《细说刘邦》一书中有一段评论,对回答此问题颇有启迪,摘录如下:
“就社会现实来说,才智相当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在少数,能够成为社会组织的首脑,尤其是国家的首脑者,却总是极个别的,仅从个人才干上作比较说明不了什么。任何社会都不能保证地位高的人,才能也一定比他人高。人们只能把少数成功者,实事求是地看作是幸运儿而已,对于得登高位的人,本不必追究原因,更不必心怀忿忿,他们实在可羡慕,不可仿效。对于失败者,可以进行批评,却不能任意羞辱,更不能在才干上妄加贬斥。韩信的谋士蒯通一语点破天机:'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故力不能耳,又可尽烹之邪?'刘邦听到这句话后未杀蒯通,总算不太糊涂。历史上成就功业者自有一定才智,但谁能敢说失意者才智一定低下呢?谁又能测知才智超凡而默默无闻者有多少呢?人生晦达成败,非关才智高低,与其说能与不能,不如说是幸与不幸,不必盲目膜拜,也不必过于慨叹。对于自身的沉浮荣辱,更应豁达通脱,不必怨天尤人,更无须自怨自艾”。
我们在乘车时有这样一种体会,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开车或突然刹车,由于惯性的作用,身体会处于失衡状态中。如果有了准备,失衡的程度就很小更不至于跌倒。在生活中,人们应当有应付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和条件准备。心理准备即对做任何一件事,都要考虑到既有成功的可能又有失败的可能,同时又要考虑到其他意外原因或突发情况。仅有心理准备是不够的,还要有必要的“硬件”准备。有人说,有能力、有技术的人不怕下岗。在80年代初,我和一位同事谈起机关精简问题。他说我不怕机关精简,木匠和厨师我都行,干哪行不挣碗饭吃。这句话对今天的下岗职工来说,应该有所启迪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有人说,痛苦是人生的动力。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并不是所有经历过痛苦的人都能产生动力。人,在痛苦时只有让他看到“希望”的目标,有了自己“能行”的自信,这样才会产生摆脱痛苦的动力。心理学家指出,贫困地区长大的孩子,可谓经过艰苦的磨炼,但成才的却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们没能看到自己奋斗的目标和产生改变自己命运的自信。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和明智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潜抑郁症患者只要悟通这点,病可不治而愈。
有一则外国寓言故事说,一个奴隶与国王同乘一条船,这个奴隶是第一次乘船,吓得他不停地哭泣。一位哲学家说,只有把他扔到水里去呛几口水也才知道乘船的平稳。笔者见到有些人生活在很安逸的条件下,总是自寻烦恼,经常用自己的短处和人家的长处比;总看到人家的“得”,过分注意自己的“失”。当一位朋友和我谈起她的不快时,我说你只有呛几口水后才知道乘船的平稳了。笔者的一个朋友的妻子向我诉说朋友的种种缺点,其实我这个朋友是个很不错的人。我诙谐地说,你要使你的丈夫十全十美,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至少要找十个丈夫。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教授说过:“无聊是一种隐痛,无聊会产生不幸”。唐朝诗人韩屋晚年寄居南方时的诗作《春尽》,其中“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两句,反映了无聊和孤寂情怀。上联的意思是,人在忙碌的时候是很少有“闲愁”的,只有在无聊的时候,才前思后想,愁绪不断。下联是说作者在无聊的时候,招来亲朋故旧,互诉心曲,也可稍得慰藉,怎奈孤身僻处闽南,不但见不到熟悉的今人,连古人的魂灵也请不到,其寂寞情怀可想而知。我的一个朋友,向我谈起她的忧郁心理,我听后认为没有一件实质性的问题,完全是一种“闲愁”。我建议她参加函授学习,她果然这样做了。一年后我再看到她时,她说心情好多了。
《沈阳日报》署名双月的文章《一名老作家因何而死--从徐迟的不幸谈到老年人的“心病”》一文披露:徐迟并非因病去世,而是从武汉某医院病房窗户跳下来的非正常死亡。”徐迟晚年生活相当孤独与寂寞,他没有任何爱好,除了听听古典音乐,看看《参考消息》的科教版处,他一切报刊不看,又不看电视。相濡以沫近50年的老伴去世,心爱的女儿到法国留学,对于一位日渐体弱的老者,生活的大门好似紧闭,且又找不到关心他、与他说话的人,可以设想他的晚年是多么压抑。文章接着说,假如徐老意识到老之来临,从心理上、生活上多加调整,调整他的生活方式,假如有女儿,有亲朋在生活和情感上对他多加关怀、照料,如果他有一位天天相护的心理医生,或许这个令人痛心的意外就不会发生了。
有资料介绍,抑郁症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情绪性的疾病,老年妇女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的2倍,不幸的是,人们常常把抑郁症误解为衰老过程的自然现象,致使患者症状加重而未能积极就医。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是:落落寡欢,对人冷漠,记忆力下降,长时间坐在一处不动不说,表情呆滞。
有个城市对一万名老人进行调查,发现有40%的老年人感到孤独,郁闷,有话没处说。因此,专家建议精神抑郁的老人应注意精神方面的治疗,让自己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尽快适应进入老年时期带来的心理、生理变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社交及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绘画、书法、摄影、养花、养鱼、气功、台球等文体活动,条件好的可以旅游。总之,要使自己“忙”起来。
人,应当对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有个大致的估价,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健康是极其有利的。那么,用什么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呢?下面,笔者摘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健康心理的10条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和控制;
9.在不违背团体的要求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的成规之下,对个人的需要作恰如其分的满足。
在我国目前心理医生还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当你感到心理不够平衡或遇到烦恼时,找知心朋友说说心里话,笔者曾把这种谈话称之为“心灵的呼吸”,“精神的驿站”。我曾写篇《人生的驿站》的散文,谈了自己的见解,现摘录如下:
在人生的旅途上,你有时会感到很累很累……朋友,我劝你到人生的驿站稳定一下情绪,作片刻的小憩。
你可能会说:“人生道路的驿站在哪里呢?正因为忙才感到累,又哪有时间休息呢?”
朋友,我告诉你:“知心朋友,就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精神驿站,磨刀不误确柴工,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先哲们曾告诉过你”。
当你感到累的时候,其实是“心累”。当王军霞在亚特兰大跑完5000米时,应该说是很累吧,可是她没有感到累,她双手擎着五星红旗又绕场一周。所以我说,当你感到累的时候,与其说是累不如说心中苦闷或不快更为合适。
现代社会,节奏很快,商品经济,瞬息万变,需要人们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去适应,需要人们经常调解紧张的、不平衡的心理。所以发达国家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医生。我们也应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一位心理医生说:“知心朋友就是半个心理医生”。一位心理学家说:“你把欢乐的事讲给朋友,你就增加一倍的欢乐;你把忧伤的事讲给朋友,你就减少一半的忧伤”。
什么样的朋友可作你人生道路上的精神驿站呢?一位作家说过:“知心朋友首先要了解你,信任你,适合你。即使你心里有一潭深水,对知心朋友也要清澈见底”。
真正的朋友应当是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真诚坦率,与人为善。古人对交友之道曾进行了总结:“博弈之交不日,饮食之交不月,势利之交不年,意气声名之交不世,惟道义之交万古一堂也,四海如一室也”。
我的一个朋友曾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每当我多了一个朋友时,我就觉得我又增添了一份才智,多了一份清醒,朋友是调解我心理天平的砝码”。
朋友,涌动的改革大潮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成功与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并且熏陶过我们的传统教育和文化也受到改革大潮的冲击,让我们以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健康迎接改革开放大潮的挑战吧,做一个对人生充满自信的弄潮儿吧,受一次新的洗礼。
后记
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中有这样一则神话故事:“斯芬克斯是个狮身人面的怪物,她面如美女,具有狮身,肩生双翼,蹲在忒拜城附近的山崖上,用谜语询问过路的人。她问:“早晨走路时用四只脚,中午用两只脚,傍晚用三只脚。走路时脚用得最多的时候,正是他的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凡是过路人都不得回避,必须作答,要是猜错了,马上就会被她吃掉。这个谜令过路人胆战心惊,无数人不知所措,因回答不了而丧失。这便是当时天下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最终,这个谜被流浪到忒拜城的俄狄浦斯揭开了。他说:“这是人。因为在生命的早晨,人还是软弱无力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这就是用四只脚走路;在生命的中午,人正当壮年,他就用两只脚走路;但人到老年,面临迟暮走路的需要扶持,于是借助拐杖,作为第三只脚”。斯芬克斯听到这个正确的解答后,马上失去了往日的威严,羞愧不已,投岸而死。抑郁症,对患者来说就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在你没有猜到这个谜底之前,你觉得非常迷惘,而一旦认识到抑郁,猜到了这个“谜底”,操纵抑郁这个斯芬克斯之魔就会原形毕露,逃之夭夭。
笔者在患抑郁症之前,没有看到过谁患过抑郁症,就连抑郁症这个名字也没听说过。患病前,如果我能有今天对抑郁症认识的十分之一,估计我也不会患上此病。
天有不则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人这句话虽然前一句在今天可能不太适用,今天风云可测,但自然灾害人们还是无法消除它,只能尽最大努力减轻它所造成的灾害。同样,在人生旅途上,人们会遇到想到或想不到的风雨和坎坷。我想,无论自然科学多么发展,社会多么进步,人生的风雨和坎坷也是无法消除的,也只能是尽力把这些风雨和坎坷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记得小时候,我曾读过神话故事《潘多拉的盒子》,故事说在人类之初,世界非常美好,没有任何灾害,天神宙斯送给潘多拉公主的丈夫厄庇墨透斯一只宝盒,厄庇墨透斯嘱咐潘多拉公主,千万不要把宝盒打开。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她打开了宝盒,一团烟雾钻了出来。她吓得急忙把盒盖扣下,但为时已晚,这团烟雾就是各种灾难之魔。从此,人类世界就不太平了。风灾、水灾、旱灾、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风湿、伤寒、肝炎、癌症等各种疾病;妒忌、诽谤、复仇、偷窃等各种恶德,给人类以种种痛苦,真可谓多灾多难。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还有一个“希望”之魔没有跑出来。尽管世界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灾难,正因为有了“希望”,人们用“希望”给人们带来的力量战胜了各种各样的灾难。有“希望”同在,任何情况下,人都不会灰心失意。人类社会是在同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灾难的搏斗中向前发展的。我想说的是,在人生旅途上的风雨和灾难中,曾出现这样一个神秘的恶魔--它就是“抑郁症”。这个恶魔最大的魔力就是使人失去最宝贵的动力--“希望”。而它的魔力又非常奇特,善于利用伪装,极易使人们把患此病的人同“思想病”、“想不通”、“心眼小”等相混淆,而延缓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xue/xinli_2917.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21]
[
22
]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学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五...
社会心理学第九节爱情婚...
女心理师(上册)
《弗洛伊德传》
找回不抱怨的自己
实用心理学
人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冯...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四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三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二
热点心理学
推荐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第三节心理诊断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二...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美国·SBT快速婚姻治疗法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相关心理学
上海白领患抑郁症遭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