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学首页
|
心理测量
|
心理心闻
|
生活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快乐心理学
|
大众心理学
|
心理学书籍
|
哲学宗教
|
心理百科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学首页
>>
心理学书籍
>>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20)
2008-03-22 15:00:28 心理咨询电子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脚的功能是一般人赶不上的。无臂书法家,令我这样肢体健全的人自愧不如。在80年代,笔者曾在《北京晚报》上看到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写的文章《我仅需要三天》,看后,我震动了。我真不知道,一个生下来既盲、又聋又哑的人,是怎样学习文化当作家的。当时,我扪心自问,我一个健康的人,又做了些什么呢?
所以,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要充满自信地对待人生和生活。这就是预防抑郁症主观方面应掌握的重要方法。
心理学家指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精神病理学家研究指出,丧失自信心,依赖性严重是抑郁症产生的基础。如对职务、职业的依赖,对家人尤其是对配偶的依赖等。
抑郁会加剧无能感和依赖性,相反,所依赖的对象的丧失又进一步加剧无能感和抑郁心理。所以,从小培养人的自信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观念十分有利于人健康心理的形成。
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中年人,从小受到学校中的社会主义教育,社会被这种教育描绘得如花似锦。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人,生活像田园诗一样恬静美好,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公有制,人民是主人,没有失业,人人有饭吃,就业、住房、医疗、退休养老都由国家保障,人们生活在“人间天堂”之中,而世界上还有2/3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十年动乱”结束后,今天的这些中年人才感到生不逢时,文化基础差,又无专业技术。我的一位同学,80年代初在一家集体所有制工厂工作,那时他就成为“下岗”职工了。无奈,为生活所迫,他去了自由市场,两天下来他竟赔了5元钱,那时的5元钱含金量要比今天高几倍。他见到我后沮丧地对我说,怎么社会主义也有失业呢?我对他说,经济规律适合一切制度,谁不按经济规律办事谁将受到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企业经营不好,开不出工资,这是正常现象。恕我直言,以往的教育“温度”太高了,长时间受“高温教育”,人回到常温世界也会感觉冷的。比如,我们洗澡,在水里泡时间长了不觉得热,但当我们出水后,回到正常的室温中,也会觉得冷一样。其实,企业由于经营不好而倒闭,职工失业这是社会生活中正常现象,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社会前进中的正常规律,是扬弃,是发展。前些年我们的社会没有这些,社会反而会停滞。
这种“高温教育”,使我们这一代人对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活适应性差。在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办的《两岸文化交流之我见我思》征文中,笔者谈了对两岸文化差异的一些看法。十几年前,一位通过特殊方式来到大陆的台湾人士谈了他对大陆的看法,他说,大陆青年依赖思想特别重,缺乏个人奋斗的进取精神,工作靠国家分配,就连自己找对象也要靠人介绍。听到他这些话,笔者淡淡一笑说:“他不了解大陆啊”。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那时,大陆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作靠国家分配是完全正常的,况且也不存在个人找工作的可能性。
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没有在中华大地上出现,我们没有经历过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彻底否定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所以,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先天不足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尤其是封建文化对女性的摧残,在中华大地上女性的缠足这种恶习延续了一千多年。妇女缠足这种恶习始于何时,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记载:“妇人之弓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无所自”。张邦基又引唐末韩屋:“六寸肤圆光致致”句,并谓“唐尺短,以今量之,亦自小也,而不言其弓”。据此可见缠足之俗,唐未尚未流行宋朝则已出现。根据这些条件,断定缠足恶俗起于10世纪中叶。缠足这种恶俗解放后就取消了。然而,束胸这种恶习束缚中国女性时间更长,在80年代还在中国的城市局部存在。每当我在电视中看到展示女性的健身、健胸广告时,我仿佛看到中国妇女解放的宣言,看到了中国正在走向文明和进步。
记者陈靖在《警惕:青少年中的心理疾病》一文中披露:在心理卫生医院接受治疗的80%以上的患者是青少年。按照每个年龄段的患者发病数量排列,依次为高中生、初中生、大学生,这就是说,少数青少年已成为心理疾病的主角。这不能不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下面,我摘录一位初中三年级的女学生写的《期中考试总结》。她是一位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且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女孩,只因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没有名列前茅,在全班排列第七名就痛责自己,字里行间流露出一定程度的病态心理。
期中考试总结
期中考试结束了,一场风波也结束了,可惟一没有平静的却是我这颗受伤的心灵。我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痛苦,甚至达到欲哭无泪的感觉,我不明白,这件事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这次期中考试我失败了,我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失败了!
这也许只因为我太在乎了,我太在乎各科老师对我的印象了,我太在乎同学对我的看法了,我太在乎父母亲对我的期望了,更在乎那已年过花甲却每天都为我按时做饭的姥爷、姥姥期待的目光了……
我在乎的是如此之多,如此之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甚至不明白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辛酸苦辣,为什么这一切让我经受不住的事偏偏发生在我身上。我可以想象是出现在各科老师对我印象如何,同学们又是怎样看我的。他们一定会说:“张××不行”。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反复地问自己,可是我却仍然要面对这残酷的现实,真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我不明白现在这种考试方式与语文书中写到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现在的考试制度已把我们这些想考入重点高中的中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
翻开自己的试卷我看了许久许久,似乎在怀疑这张试卷是否是我答的,失误的地方是如此之多。自己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这次考试不好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过硬。例如,考几何时,有一道题我没有证明出来,看到这道题不会之后,我便茫然不知所措,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东一头西一头的,不知是做题好还是检查试卷好,于是我便思考一会证明题又翻一翻前面答完的题,看到哪便检查到哪,还不时地去思考那道没有证明出来的题。就这样,考试时间已到铃声响了,我也没有解出这道题,也没有检查好其他试题。
以后的几科考试不难想象,我这种心态是很难考好的,甚至在答化学试题时还在想着那道几何题。在语文考试时,当我看到有人的答完题在检查试卷时,可我的作文还没有写,就非常着急。我也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人,每当我见这种情况时,心中总有些不平衡的感觉。看到人家答完了又在检查题,我马上就乱了方寸,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在写什么,慌乱中写完后,又回过头来检查,又觉得作文写得极差,于是又重新修改,造成卷面不工整。语文考试后,我更不能克服自己心理上的障碍了,致使以后的几乎成绩都不突出,都没答出我应有的水平。
这次期中考试对我的触动是极大的,我不知道这种心理疾病何时才能除去。我经过多次考试,在心理素质差上吃亏也不算少了,应该接受教训了,可是我实在是克服不了这个毛病。这也许是因为我太在乎了,对我身边的一切都在乎,每个人对我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都是很在乎,更不用说他们所说的话了。这次考了第七名,我敢肯定说,这绝不是我的真实成绩,我一定要努力克服心理上的弱点,这种现象在我身上争取不再重演。
这名中学生只所以感到精神压力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她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诚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对好些事都“太在乎了”。好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甚至超过孩子身心所承受的限度,整个社会都被网在分数、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文凭、学历的恢恢巨网中,当学生并非由于本人不努力,暂时学习成绩下降或偶然考试没有考好,父母老师不必过多指责,此时的批评犹如雪上加霜,心理压力越大,学习效率越低。家长、老师、学生不妨把这些看得淡一些,只要学生尽到了自己应该尽到的和能够尽到的就可以了,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也有利于学习轻松学习。常言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没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学生,极易产生悲观心理。青少年学生有时并不怕恶语相骂,不怕受皮肉之苦,但往往受不了父母过分期待的目光,过多的不适当的爱怜也会造成孩子的精神压力。
《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卢勤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她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也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在这里,把性格理解为一种心态,把命运理解为人生,也是很有道理的。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在完成即定目标过程中受到阻碍时,就可能造成心理上的挫折感,产生挫折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客观环境因素;二是主体自身的精神因素,而主体因素又起主导作用。
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或遭到不幸时,所有的人都会造成心理的不快,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利于主体的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论心理健康程度如何,所有的人都会产生不快,这是人的正常的心理反应,但对这种不快反应的深度和影响心态时间是由每个人的精神因素决定的,而这种精神因素对有些人来说是有差别的,甚至差别很大。
我之所以患抑郁症,对于我来讲是一种必然,这就是源于我的不健康心态。我这个人情绪体验过于深刻而持久,即常人说的“心事重”。在我患病之前不到两年间有一件同样的事发生在我和另外一位同事身上,其产生的心理刺激差别却很大。在病中,我不止一次地想起这件事,以证明我这个人先天就“不行”。
我参加那次招聘公务员试点考试,录用是双向选择,而录用机关却没有按我的意向分配工作,安排我的工作对我不合适,当时我就向领导提出我的意见和要求。客观地说,该机关的领导还是通情达理的,充分考虑到我要求的合理性,当天就按我的报考意向,给我安排了适宜的工作。可以说,这件事解决的是比较圆满的。在和领导谈我个人的意见时,心理的压力是很大的,而且在我心中产生很长时间的不快。事情巧得很,一年后,该机关又招聘了公务员,分配工作的过程和我一样,而那名同志很风趣地拒绝了对他不适当的安排。事后他的心态却十分轻松。
遇到挫折和困难后,在心理产生紧张、焦虑等困扰是必然的,但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对人的成长却有截然相反的影响。如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就可以变压力为动力;如以消极的心态对待困难和挫折,精神被困难所压倒,压力就会使人沮丧,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然而,人的心态又与对命运的看法有着紧密的联系。
怎样看待命运呢?历来是仁见者仁,智者见智,争论不休。有人说命运是前生造就,是由“八字”造就,基督教则宣传命运是上帝安排的。对这些说法,我想,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相信的人不会多了,但人们还时时谈起命运,把自己的成功或不幸归结为命运,尤其是在不幸的时候。怎样看待命运呢?笔者认为先天素质,加上后天主观努力再加机遇这就是命运。人的先天素质又包括三个方面,即智商水平,心理素质和身体条件。怎样看待机遇(狭义的机遇即命运)呢?南北朝的哲学家范缜对命运的见解是:“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乎一蒂随风而坠,自有指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命运就像“随风而坠”的花朵,而“风”则是“机遇”,飘到哪里,落到何处,完全是偶然的。你若落于茵席之上就高贵;你若落于溷粪之侧就贫贱。范缜的观点宿命论的成分多一点,但不是没有道理的。人也能把握“风”的机遇,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向命运挑战的人。她在《临江仙·柳絮》一词中抒发了自己向命运挑战的抱负:“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借助于“好风”爬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虽然后来贾家破败,宝玉出走,美梦破灭,但是,她毕竟在第一阶段的竞争中成功了,何况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个人是无回天之力的,而她在第二阶段的失落也在情理之中,可贵的是在于她能把握机会,主观上努力改变命运。
苏轼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概括了人生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xue/xinli_2917.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20]
[
21
] [
22
]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学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五...
社会心理学第九节爱情婚...
女心理师(上册)
《弗洛伊德传》
找回不抱怨的自己
实用心理学
人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冯...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四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三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二
热点心理学
推荐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第三节心理诊断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二...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美国·SBT快速婚姻治疗法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相关心理学
上海白领患抑郁症遭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