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
焦虑症
神经症
图片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语简介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学首页
|
心理测试
|
心理心闻
|
生活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快乐心理学
|
大众心理学
|
心理学书籍
|
哲学宗教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学首页
>>
心理学书籍
>>
《你有几个灵魂》朱建军 (32)
2008-03-24 15:19:17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hrxl.cn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剧性地看到,进来时的他像一个孩子,而出去的时候判若两人,像一个沉稳的大人。
第七节 令人恐怖的幻象——各种“鬼”
表演性人格是癔症的高发人群,癔症患者有可能想像出前面提到过的“魔鬼”,癔症幻想出的魔鬼样子和“标准样子”会有可能不同,比如可能是像一个猫大小差不多的黑色小兽;或者是像一些黑色的、火红色的绒线球。人们把魔鬼想像为这个样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学来的,而是本能的。不论一个人听没听说过魔鬼的传说,只要他有了相应的心理障碍,他就有可能想像出和传说中一样的魔鬼来。但是,我们必须一次再一次地说明,这并不能证明有魔鬼存在。这表明的是,人在想像中对“死亡本能”所赋予的形象会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人的想像有共同的规律,所以想像出来的形象很相似。
让我们看一看在400多年前的欧洲人对魔鬼的想像:“(魔鬼附体的)女孩不停地打嗝;终于她俯身把魔鬼吐了出来。它们是些像拳头大小、火一样红的绒团,只有一只猫是黑的……”(《女巫——撒旦的情人》,JeanMichelSallmann著,马振骋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2月,137页)
而邪教信徒说到的魔鬼,形象和400多年前的欧洲人的想像非常类似。我的来访者中所想像的魔鬼也有小球状或小猫大小的小兽,区别是欧洲女孩想像中有红色的,而我的来访者的想像中都是黑色的。
这说明,这种想像遵循着共同的心理学规律。400多年前的女孩和不久前的邪教信徒,在心理学家看来,都是癔症患者。癔症患者的想像就是这样的。
表演性人格或癔症患者心里的鬼,常见的还有张牙舞爪的恶鬼。
恶鬼的基本外形是龇着牙、张大嘴、瞪大眼睛,手伸出来像两只爪子,有时嘴里滴着血。衣服的颜色一般是黑色的,也有的时候,会带有火和血一样的鲜红的领子。
这些恶鬼是他们的愤怒情绪所化成。
恶鬼体现他们的愤怒情绪时,造成的效果就是所谓的“歇斯底里大发作”。在有人使他们不满的时候,他们会突然爆发出这样的大发作。发作时又哭又笑,大喊大叫,就像疯了一样。由于哭得很激烈,他们有时会哭得手脚发麻,甚至会昏厥过去。在“气疯了”的时候,他们也会摔东西、打人。
有的时候,他们的其他子人格可能会利用恶鬼这个形象,作为吓唬别人的工具。
和依赖性人格类似,表演性人格骨子里也是依赖于别人的。不同的是依赖性人格是被动的,而表演性人格是主动的。表演是他们主动控制别人的方法。所以他们的“恶鬼”,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自发的体现,还是他们表演的工具。他们会刻意强调这个鬼的可怕,行为上刻意表现自己的“疯狂”,潜意识中的目的是让别人害怕。
表演性人格吓唬别人时的鬼,可以是张牙舞爪做“恶鬼”状,也可以是阴森森的,一切以吓唬人有效为原则。癔症患者的潜意识可以模仿各种生理疾病,被称为“万能模仿者”。同样,癔症患者或其他表演性人格的人,他们的潜意识也可以扮演各种样子的鬼。他们的鬼样子最复杂多变,他们听说过什么样子的鬼,在电影小说中看到过什么样子的鬼,他们心中的“鬼”就有可能是什么样子。
在更为严重的时候,不需要我们用意象对话的方式来诱导,他们自己就会想像出“恶鬼”的形象,甚至出现“恶鬼”的幻觉,迷信的人就会认为自己“见鬼了”。当他们自我认同于心中的“恶鬼”子人格时,他们自称是鬼,用鬼的阴森森的声音说话,行动举止如同鬼,他们甚至有可能说出一个和这个鬼有关的故事。在农村,年轻的媳妇可能突然像已故的某个长辈一样说话,仿佛他们就是这个长辈的鬼魂附体。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这样的情况叫做“附体体验”。
如何应对恶鬼呢?
在来访者的“恶鬼”出现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一定要镇静,不要慌乱、不要紧张,如果你的情绪被扰乱了,就等于中计了。在本质上,恶鬼的目标是要你关心他和发泄自己的愤怒。你的紧张慌乱是对他的一种关心,也是让他发泄的机会。
你完全可以就那么看着他,让他发作去。在他“发疯”太厉害的时候,可以用坚定而平静的口气加一些心理暗示。他们对心理暗示是比较敏感的。或者,你也可以平静地揭穿他,“别闹了”。
你的镇静态度本身也可以是一种示范,让这些情绪夸张的表演性人格的入学习如何平静自己。
在阴森森的鬼出现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一定不要恐惧。尽管他们善于表演,演鬼的时候可以营造出很可怕的气氛。我做心理咨询时,遇到过这样的来访者,她的“鬼”子人格一出现,她的表情就会大变,说话声音也大变,整个人比鬼片中的鬼还像鬼,而且自称是鬼。当时也是晚上,昏暗的灯光下她凄厉的声音回响着。这时的心理咨询师如果稍有害十白,她的症状就会变本加厉。可是我从容不迫,平静得像在街上看散步的人一样,用随便聊天的口气和“鬼”聊天。这样的话,“鬼”发现吓不到我,就自己消失了。
我们要强调,所谓表演,不是这个来访者有意识的表演,而是他的子人格在他无意识的情况下在表演。因此,不要说这个来访者在“装神弄鬼”,多数时候来访者也是无辜的,他没有“装神弄鬼”。
我们承认这个现象,有时候来访者的表现就像鬼附体。但是,心理咨询师不迷信,也不认为鬼是客观的存在。也正是因为我们能彻底地不迷信,我们才能面对“鬼”而不恐惧。某些号称不迷信的人,假如真的见到了同样的情景,我想他也许会比我害怕得多。不是因为他胆子小,而是因为他无知,他不知道面前的“鬼”样子是怎么一回事,他坚决不承认有鬼,恰恰是因为他心灵深处害怕真的有鬼,才用“不相信”壮自己的胆。
用爱与接纳的方式来对待“鬼”,也是很好的方法。
有一次我接待了一对恋人,女孩子性格稍有表演性特点,对男孩子过于依赖。男孩子有一点受不了她的依赖,于是稍有疏远。女孩子愤怒之下,“就像一个女魔头”。男朋友当然受不了“女魔头”,于是更加疏远,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告诉她的男朋友,不妨用爱做一些化解。有一个香港电影鬼片中,女主人公被鬼附体,变得非常可怕。而她的男朋友因为爱她,还是冲上去拥抱着她。这样坚持了一会儿,女主人公就恢复了正常。我对他说:“在她像一个女魔头的时候,如果你也能这样抱住她,她也会变回善良美丽的‘本相”’。
这样的想像,就是用“爱”化解“愤怒”。那个男孩子后来说,他们的关系后来改善了不少。他们发生冲突的时候,他经常会想到这个电影中的情节,而他就可以用爱、拥抱和关心改善双方关系。
第八节 心灵中的不幸者——“丑陋者”
在哲学的范畴里美和丑是一对孪生姐妹,表演性人格中包含着最美的子人格,也包含着很丑陋的子人格。
美的子人格是他们的理想自我、自我追求,而丑陋的子人格是他们内心中自卑、焦虑情绪的化身。表演性的人格展示的是自己美好的一面,掩藏的是他们丑陋的一面。他们在内心深处越是自卑,就越要炫耀自己的美丽。
有一个来访者把他的一个子人格命名为“卡西莫多”,这是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一个角色的名字,这个角色是一个非常丑陋但是心地善良的人。
以下两个子人格的主人性格有一点表演性,但是没有心理障碍。
母青蛙,名字叫“Lucy”。它是绿色的,丑。跳得高,跑得快。它喜欢一个很美丽的子人格海伦,不过海伦并不喜欢她。
毛毛虫,名字叫“Nick”。很小,棕色,很难看,极丑,极恶心。它不停地爬,因为他害怕孤独,希望与人交朋友,宁可被踩死,也要爬出来,让大家注意它。它的心情有一点伤心。
青蛙、虫子常常被用做丑陋、自卑的象征。
虫子很小、丑,而且恶心,代表的主要是自感卑微的情绪,其他意义不多见。不过青蛙还有其他的意义,比如,它可以象征多产、繁殖力强。
因为生活中的青蛙可以产很多的卵。从“多产”这个意义上,它又可以和“母亲”这个原型结合,产生母性的意义。但是,在来访者出现青蛙这个子人格意象时,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丑陋、自卑”等意义。
癞蛤蟆和青蛙相比,丑陋的程度更高,而且,癞蛤蟆是有毒的,象征着攻击陛,所以癞蛤蟆作为子人格出现时,不像青蛙那么善良。
如何应对丑陋者呢?
应对丑陋者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爱他们、关心他们,不要轻视他们。
丑陋者往往是被歧视、贬低和讨厌的对象,但是实际上他们有很多优点。他们自卑,但是他们也谦虚;他们比较善良、有爱心,虽然他们不像演员和美女一样让人一见倾心,可是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他们是你更好的朋友。
癞蛤蟆不是那么善良,但是如果你细心,你会发现它的攻击性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保护而已。对那些关心它,不轻视它的人来说,癞蛤蟆是一个很热心的朋友。
如果你自己有一个很丑陋的子人格,千万不要轻视他,请在想像中像善待亲人好友一样对它。你会发现,只要你能一直这样做,总有一天,青蛙会变成英俊的王子。
第二十章 流泪是为谁—依赖性与子人格
所谓依赖性人格,指的是这样的一种性格特点:他们缺少主见,经常让别人为自己做决定;依附于某一个人,也许是父母,也许是丈夫或妻子,听对方的话,顺从对方,不敢对对方提出要求;总害怕被抛弃,害怕没有人照顾,又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自己生活;总觉得自己无依无靠、无能力、缺乏精力。
这些特征严重的时候,就可以定义为依赖性人格障碍。不过,在不足以称为有障碍的人中,也有很多人具有这些特点,我们可以说这些人是依赖性人格。依赖性人格的人可能出现的其他心理问题主要是抑郁。因为当你依赖别人,你就把自己的幸福交到了别人手中,一旦被依赖的对象对你不够好,你就不可避免地会抑郁。
依赖性人格的子人格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子人格。
第—节 我用泪光吸引你——“哭泣者”
在他们的子人格中,经常会有一个爱哭的人。
依赖者依赖于人,难免有时会受到冷落,越是对他人纠缠不休,往往受到的冷落就越多。这个时候,心里难免不产生愤怒、恐惧或抑郁。
他们不敢太多愤怒,因为愤怒的结果,可能会惹恼自己的靠山。于是,他们会把愤怒压抑转变为抑郁,转变为哭泣。抑郁和哭泣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因为它可以激发“靠山”的怜悯之情。
哭泣着而有人来安慰,是依赖者心中最幸福的事情。
这是一位女性的子人格,子人格的名字叫莲莲,是一个女孩子,十八九岁。她的发型为披肩发,穿白色连衣裙。第一次在想像中出现的时候,她是在河边哭泣,渴望着有人来安慰、倾听她诉说心中的苦闷。她最怕一个人孤独寂寞、别人的冷眼。她犹豫自卑、脆弱敏感、优柔寡断。
长发,在表演性人格中和依赖性人格中都会出现,是多情的象征,缠绵的象征。在依赖者这里是“哭泣者”对异性的依赖的象征。多情是她们潜意识的手段,是为了吸引异性。正如一首歌的歌词“没有星光的夜里,我用泪光吸引你”。她们的悲哀是自怜,也是为了博得别人的怜惜。在这个子人格身上,实际上有性的元素。
“哭泣者”以女性居多,但是也不全是女性。也有男性的哭泣者子人格,他们的外形一般是天真的少年形象,瘦弱纤细柔美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3:0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hrxl.cn/xinlixue/xinli_2942.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32]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
0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心理医生
】 【
心理诊所
】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学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五...
社会心理学第九节爱情婚...
女心理师(上册)
《弗洛伊德传》
实用心理学
人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冯...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四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三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二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热点心理学
推荐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第三节心理诊断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二...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美国·SBT快速婚姻治疗法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相关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