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属广义的行为治疗范畴,通过训练思者利用各种现代电于仪器的反馈信息,
正确调整或控制躯体功能,以治疗疾病。该治疗始于60年代,得益于“控制论”、“操作性条
件反射学说”、“皮质内脏相关学i说”等理论的发展,以及近代各种电子仪器等技术的革新。
生物反馈法的治疗范围如下:
1.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的“心身疾病”,包括紧张性头痛、血管性偏头痛、闭塞性
脉管炎、原发性高血压、雷诺病、心律紊乱、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阳痿、早泄等。
2.功能性或器质性肌肉痉挛和不全麻痹,如面肌抽动及瘫痪、嚼肌痉挛、痉挛性斜颈、卒
中后遗症等。
3.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症、恐怖症等,可用于治疗失眠、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障碍。
4.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5.此外,还适用于歌唱家的声乐练习如爬音阶,运动员的技能训练等。
生物反馈法的方法与技术如下:
1.对象选择在适应范围内常需选择有求治动机,学习训练能积极合作,并具备有一定悟性
和想象力的对象。
2.选用正确的反馈信号,肌电、皮温、皮电如心率、血压、脉搏、脑电图等仪器所反馈的
信号应与疾病症状相关。一般多选择特异性强的,例如治疗高血压反馈指标是血压。治疗紧
张焦虑反馈指标多选额部肌电等。
3.疗前的说明。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特点及要求,取得信任,排除干扰,充分说明其优越性
和安全性,打消顾虑。提出要求,如饭后30分钟进入训练,禁用酒、咖啡、茶等刺激性饮
料。并介绍信号的识别等细节。
4.治疗开始,在指导语的暗示下,通过身体感觉沿反馈信号要求的方向变化,通过反复训
练,形成一种固定的随意习得行为。
5.坚持训练,巩固该新建立的行为活动模式,改变原有状态,便能扭转疾病进程,消除症
状,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或其他既定目标
聚焦:脸部不同位置长痘的不同原因
1、额头长痘:压力大,脾气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
应早睡早起,多喝水。
2、双眉间长痘:胸闷,心律不整,心悸。
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避免烟、酒、辛辣食品。
3、鼻头长痘:胃火过盛,消化系统异常。应少吃冰冷食物。
4、鼻翼长痘:与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
不要过度纵欲或禁欲,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5、右边脸颊长痘:肺功能失常。
注意保养呼吸道,尽量避免芒果、芋头、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
6、左边脸颊长痘:肝功能不顺畅,有热毒。
注意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该吹冷空气就吹,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的环境中。
7、唇周边长痘:便秘导致体内毒素累积,或是使用含氟过量的牙膏。
应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调整饮食习惯。
----------------------- 页面 48-----------------------
8、下巴长痘:内分泌失调。要少吃冰冷的东西。
9、太阳穴:太阳穴附近出现小粉刺,显示你的饮食中包含了过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胆囊阻
塞,需要赶紧行体内大扫除。
求助者中心疗法
咨客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therapy)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人本主义心
理疗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心理疗法,其指导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
国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对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这第三部分的经验,会使他感到别人的评价和自身的经验发生矛
盾的冲突。例如:一个小孩打了他的弟弟感到很快活,但不符合父母的价值观而受到了惩罚,
因而得出经验是“这种行为不是令人满意的”。这个经验便使他自己的经验受到歪曲。如果不
被完全内化为自己的,他就可能在得到快活和避免痛苦这两个欲望之间陷入冲突。在解决这
些冲突时,他必须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相应的价值观。这样,他的真实经验就被扭曲了,这个
扭曲的经验虽然不一定能清楚地被意识到,但它仍以不同方式在影响着人的行为。
由于自己的真实经验被否认而接受符合别人价值的经验,照罗杰斯的话说,人们的自身
结构中就加进了虚假的成分,这些成分并不基于他的本来面目。在虚假的可意识到的价值和
真实的意识不到的价值之间,就存在着冲突,然而,自身应当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如果一
个人的真实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从别人借来的价值所取代,而本人又感觉好像是自己的价值。
这样,自身内说就出现了分裂,这个人就会感到紧张、不舒适。为了阻止这些使自己感到威
胁的经验形成意识,就在建立防御机制,来维持自身造成的假象,好象戴着假面具生活。这
时,人就越来越不能与环境适应,并出现烦恼、焦虑和各种异常行为。这就是咨客中心疗法
的心理病理学。
罗杰斯认为,这一心理病理学观点可以适用于精神病人、神经症病人和一些有烦恼体验
的正常人,他们都是咨客中心疗法的对象。所以,罗杰斯不把他所治疗的对象叫做病人(P
atient)、而叫做咨询客人(Client)。
咨客中心疗法可分为若干步骤,罗杰斯强调,这些步骤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机结合在
一起的。
(1)咨客前来求助。这对治疗来说是一重要的前提,如果咨客不承认自己需要帮助,不
是在很大的压力之下希望有某种改变,咨询或治疗是很难成功的。
(2)施治者向咨客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施治者要向对方说明,对于他所提的问题,
这里并无确定的答案,咨询或治疗只是提供一个场所或一种气氛,帮助咨客自己找到某种答
案或自己解决问题。施治者要使对方了解,咨询或治疗的时间是属于他自己的,可以自由支
配,、并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施治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咨客自我成长的气
氛。
(3)鼓励咨客情感的自由表现。施治者必须以友好的、诚恳的、接受对方的态度,促使
对方对自己情感体验作自由表达。咨客开始所表达的大多是消极的或含糊的情感,如敌意、
焦虑、愧疚与疑虑等。施治者要有掌握会谈技巧的经验,有效地促使对方表达。
(4)施治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这是很困难也是很微妙的一步。
施治者接受了对方的这种信息必须对此有所反应,但不应是对表面内容的反应,而应深入咨
客的内心深镍,注意发现对方影射或隐含的情感,如矛盾、敌意或不适应的情感。不论对方
所讲的内容是如何荒涎无稽或滑稽可笑,施治者都应能以接受对方的态度加以处理,努力创
----------------------- 页面 49-----------------------
造出一种气氛,使对方认识到这些消极的情感也是自身的一部分。有时,施治者也需对这些
情感加以澄清,但不是解释,目的是使咨客自己对此有更清楚的认识。
(5)咨客成长的萌动。当咨客充分表达出其消极的情感之后,模糊的、试探性的、积极
的情感,如同对其消极的情感一样,施治者应予以接受,但并不加以表扬或赞许,也不加入
道德的评价。而只是使咨客在生命之中,能有这样一次机会去自己了解自己,使之既无须为
其消极的情感而采取防御措施,也无须为其积极的情感而自傲。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咨客自
然达到领悟与自我了解的境地。
(6)咨客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由于社会评价的作用,一般人作出任何反应总有几分保
留,加之价值的条件化,使人具有不正确的自我概念,因此常常会否认、歪曲若干情感和经
验。这与人的真实自我是有很大距离的。而在治疗中,咨客因处于良好的、能被人理解与接
受气氛的之中,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心境,能够有机会重新考察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达到一种
领悟,进而达到接受真我的境地。咨客的这种对自我的理解和接受,为其进一步在新的水平
上达到心理的调合奠定了基础。
(7)帮助咨客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在领悟的过程之中,必然涉及新的决定
及要采取的行动。为此,施治者要协助咨客澄清其可能作出的选择。另外,对于咨客此时常
常会有的恐惧与缺乏勇气,以及不敢作出决定的表现应有足够的认识。此时,施治者也不能
勉强对方或给予某些劝告。
(8)疗效的产生。领悟导致了某种积极的、尝试性的行动,此时疗效就产生了。由于是
咨客自己领悟到了,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付诸于行动的,因此这种效果即使只是瞬间的,仍
然很有意义。
(9)疗效的产生。当咨客已能有所领悟,并开始进行一些积极的尝试时,治疗工作就转
向帮助咨客发展其领悟,以求达到较深的层次,并注意扩展其领悟的范围。如果咨客对自己
能达到一种更完全、更正确的自我了解,则会具有更大的勇气面对自己的经验、体验并考察
自己的行动。
(10)咨客的全面成长。咨客不再惧怕选择,处于积极行动与成长的过程之中,并有较大
的信心进行自我指导。此时,施治者与咨客的关系达到顶点,咨客常常主动提出问题与施治
者共同讨论。
(11)治疗结束。咨客感到无须再寻求施治者的协助,治疗关系就此终止,通常咨客会对
占用了施治者许多时间而表示歉意。施治者要采用与以前的步骤中相似的方法。来澄清这种
感情,接受和认识治疗关系即将结束的事实。
罗杰斯的咨客中心疗法不太注重治疗技巧,只注意治疗关系。他曾说:“当一个为许多
困难而苦恼着的人来找我时,最有价值的办法是,建立一个使他感到安全、自由的关系,目
的在于理解他内在的感情,接受他本来的面目,制造一个自由的气氛,使他的思想、感情和
存在沿着他要去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关系中,施治者不是以专家、医生或科学家的身
份去理解他的情感,促进他的成长,不是以施治者自己的理论去影响咨客甚至强加给他们。
而是要在良好的环境里,让咨客自己内心世界发生变化。所以称之为“咨客中心”疗法。
施治者怎样才能制造一种安全的关系和自由的气氛呢?
除了以平等的身份出现之外,还应做到三点:即真诚相待、无条件尊重和设身处地的理
解。所谓真诚相待是指,施治者持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态度,和咨客公开讨论自己的感情与态
度,这样才能使咨客消除关系上的障碍,这是促使其成长的最基本的条件。所谓无条件尊重
和理解是指,施治者对咨客的正性或负性感情都无条件地接受,尊重他的自身价值不加评判,
不急于叫他们按照施治者的意愿去行事,而设身处地地理解他的这种感情,就可从其眼神中
看到内心世界,做他们患难与共的朋友。据说,在这样的气氛下,咨客会有要求改变的动机,
深深埋藏在防御面具后面的趋向成熟的潜力就会发挥出来。在治疗过程中,咨客渐渐透露出
----------------------- 页面 50-----------------------
以前隐藏的感情和经验。当他们发现施治者真诚的接受态度,并不因他们表露出各种正负情
感而动摇时,作为酬答,也会持同样的态度对待他本来的自身,并能负开表示内心里的一切。
逐渐取下他们的假面具,分析哪些行为出自自己的真实情感,是他“本来如此”的;哪些行为
是反映别人的价值,是“应当如此”的。他会发现,在他人的生活中,有多少行为是被他认为
“应当如此”指导的,而不是他“本来如此”所指导的。他会发现他仅仅是为反映别人的要求而
存在,似乎没有他自己的自身,他仅仅照别人以为应当想、应当做的方式来思考、感受和行
动。这些假面具,在治疗以前,咨客是不知道的。在通过治疗而移去这些假面具时,可能引
起暂时的烦恼。以后,越来越少地看重别人是否赞许,而多以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生活方向,
防御性行为就减少了。同时,对别人的评价也较以前易于接受,更能尊重别人,人格更能成
熟,更能承受挫折。
咨客中心疗法倡导非指导性治疗,不讲究技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技巧。除了让咨客畅
所欲言外,关键的还在于帮助咨客宣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施治者在会谈中,要不断
地使用会谈技巧来激发咨客的情绪。非指导性治疗的会谈技巧包括:①以某种方式确定咨客
表达自身时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态度;②确认或说明咨客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态度;③
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咨客自行发挥;④确认咨客谈话的主题;⑤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⑥
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⑦根据咨客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40年代初,罗杰斯最早提出的“非指导性治疗”,当时仅看作是一种咨询和治疗的新方
法。对咨客的各种诉说和行为不加评论,不与指导,只是引导他们表达内心的感情。在施治
者提供的良好气氛中做出自己的发现和决定,被人称为“点头疗法”。1950年前后,开始发
展为咨客中心疗法,重点放在咨客的内心变化上。60年代以后罗杰斯发现在个人咨询中,
行为改变的潜力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也可得到发挥,便以邂逅小组(encounterGroup)的形式进
行集体咨询与治疗。在罗杰斯倡导的邂逅小组中,人数不等,可自由参加,成员们可自由地
表达他们的感情,倾诉他们各种烦恼和悲伤,可随意找组内任一成员谈心,互相保持温暖、
谅解的气氛和理解、接受的态度;以诚相待,不互相指责;可以批评,但要从理解和尊重出
发。这样的关系和气氛与个人咨询或治疗的时间相同,只是范围更广。小组活动的结果是,
大多数成员变得能认识自己,能理解别人,去掉通常社交时的假面具,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感
情,少用防御机制,变为成熟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有的邂逅小组目的是,让参加者尽量
宣泄他们的感情,强调得到所谓“高峰”体验,或者用静坐法达到“无自我”状态等等。这些方
法统称为体验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