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开启对方、激励对方。在这当中,人们应该注意到:质问要以尊重为前提,以同感为基础,
它力图给人以态度诚恳、言之由衷的感觉,而不是态度生硬,强词夺理的感觉。所以,质问
的艺术在于使当事人超越心理咨询员的提问,自发地认识到其认知与思维方法中的偏差,产
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质问是心理咨询的重要手段,它旨在推动当事人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并要力戒主
观武断、强加于人的倾向。美国心理学家克特勒提出:心理咨询员在提出质问性的问题时,
应该首先问自己你这样做是出于关心对方或是出于想惩罚或压制对方。因此,质问力求问而
不审、制而不压,以推动当事人的自我审视与自我悦纳。
七、行为操纵
行为操纵(behavioralmodification)指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向善的努力与
否所予以的奖励与惩罚措施。其目的在于帮助当事人消除其成长中的不良意向与不妥行为,
学习与模仿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行为,藉以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具体地说,心理咨询员要善
于发现当事人在认识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挫折当中所表现出的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
的意向与努力,并予以适时的鼓励与支持,以帮助当事人不断成长。由此,行为操纵的意义
在于强化当事人自我向善的努力。
虽然行为操纵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但较之行为矫正法,它更强调正强化在个
人良好行为的模仿与塑造中的作用,而不鼓励负强化的运用,也可以避免在心理咨询中明确
地表达个人的观念,犯主观武断,强加于人之嫌。换言之,在心理咨询条件下的行为操纵,
以正面鼓励与正强化为基础,对当事人的自我探索、自我接纳与自我发展的努力予以及时的
肯定,以增强当事人的自信心。
----------------------- 页面 27-----------------------
例如,当一个心理咨询员帮助当事人认识与克除其行为中的自我挫折意向时,他应及时
注意与肯定当事人力图突破自我束缚,认同自强人物的种种意念与努力,使当事人挣脱自卑
自怜的控制,重拾自信心。由此,心理咨询员在有意无意中成为当事人自我发展与自我成长
的最好的理解者与支持者。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员的正面鼓励他人会强化当事人对自己的尊
重与信任。
八、自我披露
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指心理咨询员通过与当事人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
败经历来推动当事人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努力。伊根认为,心理咨询员在当事人面前有效
地披露其个人生活的有关经历、行为与情感已成为心理咨询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咨
询员在运用贯注、倾听、沉默、探讨等技巧中所表达的言语、眼神、面部表情、体态等都是
自我披露的间接表示。在这层意义上,自我披露可传达心理咨询员的关切,缩短心理咨询员
与当事人在情感上的距离,增强两者的情合。
此外,伊根还认为,自我披露一般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模仿功能,一是挑战功能。其前
者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当事人分享个人成长中的奋斗与成功经历来激励当事人积极地面对人
生中的挑战,更好地成长;其后者的意义在于推动当事人更具体地探讨其生活中所遇困惑与
挫折的特性,更切实地寻求其自救良方并挖掘个人的潜力。由此,自我披露也是接纳与真诚
一致的表现形式。
但自我披露不宜过分使用,那样不但会混淆心理咨询的核心与目标,也会使当事人对心
理咨询员产生不必要的错觉与误会。事实上,自我披露是心理咨询界最富争议的一项技巧,
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心理咨询员自我披露到底会在当事人心目中树立什么形象。有一派意见认
为这样做会缩短心理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心理距离,树立可亲近的形象;另一派意见则认为这
样做会使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的成长产生偏见,使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员的作用产生疑惑。总
之,心理咨询界目前对自我披露尚缺乏共识,因此心理咨询员在其运用中要格外小心,注意
不要过分宣扬自我,忽视当事人当前困惑与挫折的特殊性,并避免将心理咨询员的自我成长
当作心理咨询的中心议题。
总之,上述八个技巧是心理咨询员与当事人沟通并帮助后者自我成长的常用手段。它们
是心理咨询区别于一般社交谈话与生活咨询的指标。它们使心理咨询员得以成为可亲可近、
可信可敬的化身。最后应当指出,由于心理咨询领域内流派很多,且争议纷纭,所以上述八
个技巧并不代表心理咨询中的所有技巧,它们只是一般心理咨询中所常用的技巧。
聚焦:倾听与提问的技巧
在心理治疗的会谈中,所谓" 倾听" 对方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听而已,治疗者还要借助
言语的引导,真正" 听" 出对方所讲述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观念等。这种特
殊的引导或说治疗者的这类话语的采用,就是我们这里所要谈的注意倾听的技巧。
艾维等人曾列举了会谈中与找出来访者问题所在的有关言语引导的倾听基本技巧,这些
技巧是: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鼓励、说明、对来访者感情的反映和总结等。
一、开放式问题(openquestion )
这类问题被一些治疗者认为是最有用的倾听技巧之一。开放式问题常常运用包括" 什
么" 、" 怎么" 、 " 为什么" 等词在内的语句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的问题、事件给予
较为详细的反应,而不是仅仅以" 是" 或" 不是" 等几个简单的词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 页面 28-----------------------
是引起对方话题的一种方式,使对方能更多地讲出有关情况、想法、情绪等。
在这类问题中,每一种问题都可能引出对方的较为特殊的反应,使治疗者得到想要了解
的有关资料。例如:" 能不能告诉我,这事为什么使你感到那么生气?"" 能告诉我,你是
怎样想的吗?" 以" 能不能......"开始的这类问题,可以说是最为开放的问题了,这种问
题有助于来访者给予自己独特的回答。这类问题一般都会得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答复,但也可
能有的来访者会说" 不能" 或" 现在我还不想说" 等等。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治疗者还
可以进一步使用其他开放性问题,如" 为什么......"等。当然这样的情况可能很少发生。
" 那么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 当时你有些什么反应? "" 还有什么人在场? " 这种
包括有" 什么" 在内的疑问句,可以帮助治疗者找出某些与问题有关的特定的事实资料。
" 对这件事你是怎样看的? "" 你是怎么知道别人的这些看法的呢? " 这类带 " 怎么
" 一词的问题往往会引导出对方对事情经过的描述,当问题涉及对方自己的想法、看法时,
治疗者所要了解的就是来访者个人对问题的考虑了。
" 为什么你觉得这样做不公平? "" 为什么你说别人都看不起你? "" 你当时为什么那
样做? " 与 " 为什么 " 有关的问题的任务通常是需要找出来访者对某事所产生的看法、
做法、情绪等原因,这可能会得到多种较为具体的解释与回答。
从上述对开放式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到,虽然开放式问题给来访者的回
答以较大的自由度,虽然开放式问题可能会得到不同来访者千百种不同的答复,但开放式问
题的目标都始终趋向于来访者问题的特殊性。通过这类问题的提问,实际上治疗者非常可能
获得对来访者问题的一般性了解,对与问题有关的具体事实的掌握以及对来访者的情绪反应
和他对此事的看法及推理过程的了解。
治疗者在使用开放式问题时要注意,在此之前应注意发展良好的治疗关系,而与此同时
仍需注意这一点。有些问题应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以免显得过于咄咄逼人。如果来访者此
时还不那么信任治疗者的话,连珠炮式的发问可能会使对方产生疑虑,甚至于对立。另外,
有些来访者虽然表面上对问题都一一作答,但可能其内心思想与活动仍有很大程度的保留。
例如同一个问题:" 你当时为什么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你丈夫呢?" 辩论式、进攻式、语气
强硬的发问与共情式、疑问式、语气温和的发问就可能会在来访者心里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
印象,前者会被认为治疗者有反对自己之意,后者则被认为治疗者是真心实意地想知道事情
的真相从而帮助自己。
二、封闭式问题(closedquestion )
这类问题的特征就是可以以" 是" 或者" 不是" , " 有" 或者" 没有" , " 对
" 或者" 不对" 等一两个字给予回答。比如" 你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这件事了,是吗?""
他当时没有表示同意? "" 你确实这样想过了? " 等问题就是所谓封闭式问题。这类问题
在会谈中具有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缩小讨论范围、使会谈能集中探讨某些特定问题等功效。
封闭式问题也可帮助治疗者把来访者偏离某主要问题的话头牵引回正题上。譬如:" 我们
还接着讨论刚才的问题,好吗?"
不过治疗者对封闭式问题的采用要适当。所谓适当就是不要过多地采用这类问题而仅在
必要时应用。因为来访者前来治疗时,总是带有希望别人分担自己的问题、理解自己的情感
等愿望,而心理治疗会谈恰恰是他得以表达自己的一个时机。因为没有人愿意自己在谈话中
总处于被动回答的地位,所以封闭式问题的采用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有可能对治疗关系
产生破坏性影响。
三、鼓励和重复语句(encourager and restatement )
鼓励是指对来访者所说的话的简短的重复或仅以某些词语如" 嗯...... 嗯" ," 噢"
, " 是这样" 或" 后来呢?" 来鼓励对方进一步讲下去或强调对方所讲的某部分内容。
这是最简单的技巧之一,可能因其简单,所以常常被认为是细枝末节而予以忽视。然而正是
----------------------- 页面 29-----------------------
这一简单的技巧,使治疗者得以进入来访者的精神世界,并且被研究者们认为是成功的治疗
者所具有的一个特征。这是因为鼓励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它能使来访者了解到治疗者在认真
地听他讲话,并希望他继续讲下去。
以重复语句作为鼓励对方的一种反应,是一种很有效力的反应方式,这可以表明治疗者
对来访者所说的话中关键词语的注意。通过这样的鼓励,可引导来访者的谈话向某一方向的
纵深部位进行。请看下面的例子。来访者:" 人一多我总是非常容易紧张,这回他们都看
出我紧张了,他们都会看不起我,我们班那么多人看着我,我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好" 。在
来访者的这段话中,治疗者可以选择作为重复语句的有好几个: " 人一多你就容易紧张
......" ," 他们都看出你紧张来了" ," 他们都会看不起你" 等等。不同的鼓励可能会
使谈话转入不同的话题,而不同的话题可能影响着治疗的深度,治疗深度又可以反映出鼓励
的程度。在上述来访者的这段话中,可能以选择" 你觉得非常难堪" 作为治疗者的重复句
子最好。这种反应,一方面可以抓住来访者问题的重心,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示出对对方的理
解。通过这一鼓励,可以促使对方对这一问题再予以更为详细的说明(比如来访者为什么会
感到非常难堪-- 她可能希望自己处处显得大方、自然,希望自己能被班里同学所喜爱,最
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等等)。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哪怕是最简短的鼓励都可以看作是对来访者的一种强化,这种强化
会影响到来访者进一步谈话的内容。鼓励或重复看上去极简单,但它对来访者的影响却是不
容忽视的。
在运用鼓励语句的同时,治疗者还要注意自己身体语汇的运用,如专注于对方的神情,
倾听的姿式以及点头示意等。专注的神情和倾听的姿式对对方的谈话也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而点头所表示的含义就更为明确了。
四、说明语句(paraphrase )
这就是对来访者在谈话中所讲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的实质进行复述,简而言之就是对其
谈话进行实质性的说明。治疗者可以用自己的词汇对来访者的话进行复述,但某些带有敏感
性的词汇和一些重要的词语仍以用来访者用过的词汇为好。说明语句可以帮助治疗者检查其
对来访者的问题的理解程度,把一些分散讲出的事情联系起来。治疗者的说明语句也给了来
访者以重新解释自己的思想的机会,同时也是其重新探索自己的问题,重新思考事物之间的
关系及深化所谈话题的内容的机会。治疗者对问题本质的说明及对关键的观点的重复,对于
某些需要对一些困难的问题作出选择的来访者可能更为有益。
对说明技巧的应用,我们可以举一实例:
治疗者:我想你刚才说了那么多,主要意思就是你希望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好,让别人都
觉得自己挺聪明、挺能干、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对吗?
来访者:晤,差不多吧,我什么都想做得十全十美。
治疗者:愿做一个完美的、无可挑剔的人?
来访者:嗯(点头)。
在这里,治疗者两次发言都是用的说明语句。第一次是对前面来访者的大量谈话内容的
总结,其语句中" 让别人觉得自己挺聪明" 、" 挺能干" 、" 希望别人喜欢自己" 里
面的" 挺聪明" 、" 挺能干" 、" 希望别人喜欢我" 都是来访者的原话。从上面的例
子中我们可以看出,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