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不够、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此时重新调整药物的种类或剂量,或需联合用药、使用增效
剂或采用电抽搐治疗。有关问题请参阅药物治疗部分及规范化治疗程序部分。
三、药物治疗原则
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
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
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
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卡马西平或丙
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 12 小时(如次
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
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
----------------------- 页面 11-----------------------
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
精 神 障 碍 防 治 研 究 趋 势
一、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方向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各异、有不同转归,却又存在某种共通之处的精
神障碍。正由于其显著的异质性,因而希望能够通过研究,找到可以增加诊断效度、改善治
疗效果、提高对转归的预测水平的方法。
大量的遗传学研究尽管没有找到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原因,但研究者公认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
基因的遗传性疾病,所遗传的并非是疾病本身,而是对该疾病的易感素质。这种易感素质在
外界环境的综合作用下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存在着数种假说,从最早的多巴胺假说到 5-羟色胺假说和谷氨
酰胺假说,都有一批拥趸者和孜孜不倦的研究者。从八十年代开始迄今依然影响不衰的是精
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该假说受到产科及围产期合并症、活体脑影像学的结构异常发现、
尸解研究、突触标记的异常、子宫内不良环境的影响、神经胶质增生的缺失、先天性异常等
多项研究结果的支持。
在神经发育假说建立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神经影像学尤其是功能性神经影像学技术及神经心
理学评估方法,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大脑结构、生理功能及相对应的心
理功能的缺陷,进一步提示精神分裂症应该被视为大脑的疾病而非简单的功能性障碍。同时
这些影像学和神经心理学检查手段也为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乃至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了
希望。今后应该致力于寻找可有助于精神分裂症诊断及临床分型的客观依据。
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理学建立在对患者内心体验与行为表现的客观描述上。从Bleuler 的“四
A”、Schmeider 的“一级症状”到目前较为流行的阳性症状群、阴性症状群、瓦解症状群和
认知症状群,反映了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现象了解的不断深入。开发新的药物,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