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可定义为:人体睡眠一觉醒节律与环境所允许的睡眠一觉醒节律之间不同步,从而导致病人主诉失眠或嗜睡。这一障碍究竟是心因性的还是假定为器质性的,取决于心理或器质性因素影响的大小。起居无常或多变的人多数有明显的心理紊乱,通常与各种精神科状态有关如人格障碍及情感障碍。在那些频繁调换工作班次或跨时区旅行的人中,许多人都很苦恼,尽管我们由此可以推断有强烈的情绪成份也在其中起作用,但他们的生理节律失调本质上还是生物性的。最后,在某些比理想的睡眠一觉醒节律提前一个时相的人中,或许是因为其生理节奏振荡器(生物钟)出现内部故障,或许是因为驱动生物钟的时间线索的信息处理过程异常(后者实际上可能与情绪和/或认知障碍有关)。
本编码适用于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的那些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假定有器质性因素参与的病例应在(G47. 2)即非心因性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下分类。在每一个病例中,心理因素是否是原发性要素,以及是否是使用本编码还是(G47.2),需要从临床上判断。
诊断要点
为了确诊,下列临床特征是必要的;
(a)个体的睡眠一觉醒形式与特定社会中的正常情况及同一文化环境中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睡眠一觉醒节律不同步;
(b)在主要的睡眠相时失眠,在应该清醒时嗜睡,这种情况几乎天天发生并持续1个月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反复出现;
(c)睡眠量、质及时序的不满意状态使病人深感苦恼,或影响了社会或职业功能。
只有当这一障碍确实没有精神科或躯体性原因时,本编码才可单独使用。如果这一障碍在病人的临床相中占主要地位,即使存在焦虑、抑郁或轻躁狂症状也不影响非器质性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这一诊断的有效性。当其它精神科症状非常显著并持续存在时,这些特异的精神障碍就应另行诊断。
包含:心因性生理节律、昼夜或睡眠节律倒错
F51.3 睡行症(夜游症)
睡行症或夜游症是睡眠和觉醒现象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睡行症发作时,个体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段起床,走动,呈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及运动技能。一个睡行症患者有时会离开卧室,偶尔还会走出家门,这样一来,处于发作期的患者就会面临着受伤的危险。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或/她会自行或在他人轻柔地引导下安静地回到床上。无论是在睡行症的发作中还是在次日清晨醒来,病人通常都无法回忆事情经过。
睡行症与睡惊症(F51.4)关系极为密切。两者都被看作是唤起的障碍,特别是在最深的睡眠时相(第3和第4期)的唤起。许多个体都有此两种状况之一的阳性家族史及两种状况发作的既往史。而且,这两种状况最多发于儿童期,提示发有因素在发病中有一定作用。此外,在有些病例中,两种状况与发热性疾患并存。当儿童期后这两种状况仍持续存在或首发于成年期时,很可能与明显的心理紊乱有关;这两种状况也可能首发于老年人或见于痴呆的早期。基于睡行症与睡惊症在临床及病因上的相似性,以及对此二者的鉴别诊断通常只不过是判断何者为主,因而近来这两种障碍已被看作是同一疾病分类连续谱中的一部分。然而,为了与传统保持一致,而且为了强调临床表现中强度上的差别,本分类中仍使用了不同的编码。
诊断要点
为了确诊,下列临床特征是必需的: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