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的发生原因和表现,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抑郁的产生大多是由于受到心理刺激引起的,如与父母分离,父母不和,缺乏家庭温暖,受到过多的惩罚、虐待,被抛弃,被拒绝,在学校受欺负、被嘲笑,学业失败,渴望的目标不能实现等。
一般而言,抑郁多发生于青少年,但从婴幼儿到青少年均可出现。女孩较男孩多。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没有愉快感,哭闹,好发脾气,对玩乐无兴趣,言语减少,思考能力下降,对自我的评价过低(认为自己笨、愚蠢、丑陋)、孤独,自暴自弃,甚至有自残和自杀行为,食欲不振,精力明显减退,活动较平日减少或明显增多,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年龄大的儿童在行为上可出现违纪、逃学、打架、与伙伴关系不好、学习成绩下降。
小儿童抑郁可以分为急性、慢性、隐匿性。急性抑郁在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父母或与孩子感情最深的人的突然分离,亲人重病、突然死亡、意外灾害等。慢性抑郁是不良的刺激经常出现或长期存在,抑郁是逐渐产生的,儿童本身的性格较敏感、内向,除了精神状态不好外,还伴有一些躯体的不舒适感。隐匿性抑郁的心理刺激因素可能并不明显,孩子的抑郁情绪也不明显,常表现为一些行为问题,如多动、攻击和违纪行为、学习困难以及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食欲减退等。
婴儿期的抑郁主要是与母亲分离所致,先表现为不停地啼哭,若已会走路则四处寻找母亲,情绪不佳、易激动;过几日后则转为抑郁、退缩、兴趣减退、没有食欲、睡眠不好。与母亲团聚后上述现象好转。
学龄前儿童抑郁表现为常哭泣,话少,面露不快,没有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不与小朋友玩,退缩,活动减少。
学龄期儿童的抑郁还可有自我评价过低,抱怨,自责内疚,注意不集中,记忆减退,反应缓慢,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有轻生念头,甚至有自杀行为。
青春期少年的抑郁除以上症状,可有攻击、破坏行为,以及逃学、旷课、吸烟、酗酒、滥用药物和毒品等现象。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