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咨客脱落率”在心理咨询门诊还是挺高的,大约超过50%。为什么概率这么高?因为大多数患者都希望通过最短的时间来迅速解决心理问题。这种顺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而衍生出来的咨询方式叫做“快餐式心理咨询”。
【调查】
患者:不愿继续治疗是认为没效果
在门诊中曾做过一番调查,那些中途脱离治疗的患者,多数是认为治疗没效果而放弃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咨询了几次即有效果而退出治疗的。
患者王先生:近一年来,我总感觉家人、朋友、同事似乎对我有意见,我又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他们了,心里一直不痛快!有时候和妻子吵架,我就想为什么原本温柔的她会变成现在这么咄咄逼人。有时候和同事有些意见不合,他们总和我对着干,之前有领导找我谈话,我就觉得肯定是同事在背后打我小报告,我实在想不通是哪里得罪他们了?于是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结果去了3次,医生却叫我放宽心,遇事多往积极的一面想。我的问题是怎么让别人不再和我做对,我要怎么办才能摆脱这种现状,而不是让我自己一个劲地去往好处想。因此我就终止咨询了。
【声音】
心理咨询能一次解决问题吗?
两位心理专家意见不同
“快餐式心理咨询”是顺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而衍生出来的,与传统心理咨询方式有很大不同。我认为这种方式是有可取之处的。假如有病人希望你能快速帮他解决问题,这时候如果医生还是采取从前的传统慢办法,或许病人就不能理解和接受。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位病人来做心理咨询,内心痛苦。心理咨询师有两种提问题的方法:一、你为什么痛苦?二、我可以帮助你做什么?第一个是传统方法,病人听了后就开始说自己的痛苦,吐苦水,或许能说很久。第二个就开门见山直接表明自己可以帮忙,这时候病人或许就会直接说到重点,从而缩短咨询时间,对病人对医生都好。
我个人推崇“快餐式心理咨询”,但是现阶段这种方法还没有推广的可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服务过程,心理咨询师为患者提供一些正确的认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患者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多次实践后方能解决。所以,现阶段心理咨询不可能一次解决问题,一般来说一周一次,有些情况严重的还需要辅助药物治疗。
【建议】
恰当用好“快餐”方式
有助于患者病情
既然“快餐式心理咨询”有利有弊,那应该如何发挥其优势?“这对心理咨询师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两位专家异口同声,真正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在对病人初诊时,就应该能决定该用快办法还是慢办法。
心理求助者通常都很敏感、多疑,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于之后开展心理咨询非常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会运用安全的技术,和求助者产生“共鸣”,帮助他们心理自我成长,学会今后面对心理问题的处理方式,顺利走出困境。
“这就要求心理治疗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陈树林说,有一些急于求成的心理咨询师,往往急着想给病人解决问题,把学到的方法一股脑儿用上去,也不想病人是否接受,那么病人流失也是必然的。心理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心理技术,定期开展案例讨论、接受心理督导,完成个人的职业成长,才能对“快餐式心理咨询”游刃有余,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