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冕失败,冠军恨不能把那只苍蝇捻成粉末。面对观众的一片哗然,冠军感到无地自容,不久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临终时他还在对那只苍蝇耿耿于怀。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情绪心理篇 超越自我:琐事是刺向心灵的毒刺(2)
一个冠军的命运和一只苍蝇交织在一起,也许是偶然。如果冠军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静静地等待那只苍蝇飞走,故事的结局该是另一番样子。
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狂,结果却让自己付出巨大的代价,因而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才会获得真正的胜利。不然,失去理智的愤怒只会输掉自己。曾经有一个人带着网去打鱼,就在这时下起了大雨,他一气之下撕破了网,接着又因愤怒一不小心栽进了河里,再也没有爬上来。因为气恼而丢了自己的性命,是多么的不值得!
轻松从丢掉包袱开始
我们经常为一些小事抓狂,其实仔细想一想,真的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总是专注于一些小问题而忧虑,把问题过度放大了。比如,有个陌生人在路上突然超车插到我们前面。我们不但无法释怀,继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反而确信自己应该生气。我们在心中上演一个假想的冲突,之后可能还会把这件事告诉别人,无法一笑置之。为什么不让这位司机到别处去制造这样的故事呢?试着同情一下这个人,天知道匆匆忙忙有多痛苦。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维持自己内心的平衡,又可以避免把别人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
有一个苦闷的年轻人去大师那里寻找快乐的真谛。由于出发的时候带了一个大包袱,里面塞满了东西。来到大师住所的时候,年轻人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大师问:“你包里装了什么?”
年轻人回答说:“很多很多。都是与我有关的。每次成功的喜悦,每次跌倒的泪水,每次失意的落寞等。”
大师什么也没有说,叫年轻人跟着他去一个地方。
大师领着年轻人来到一条河边,叫来了渡船,乘船过了河。
大师对年轻人说:“把船扛上吧!”
年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已经过了河,为什么还要扛着船走?”
大师反问年轻人:“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背着你的包呢?”
年轻人顷刻间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自己总是快乐不起来的原因了。
回去的时候,年轻人丢掉了包袱,从来没有发觉人生如此的轻松。
我们是否也经常像这位年轻人一样不快乐?是谁阻止了我们的快乐?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不给自己快乐。我们的心田被繁杂的琐事充满了,哪里还容得下快乐呢?有时候放弃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反而让你得到更多。如果你一生埋头于毫无意义的琐事当中,你一生将碌碌无为。你似乎做了很多事情,其实你什么也没有做。如果你想要得到快乐,那么就让那些烦人的琐事从你的指缝间溜掉吧。记住,我们的目光要更高更远。我们的精力也有限,为什么不把它留给更重要的事情呢?
忽略小事,放眼大局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的“小事”。不管是排队、听不公平的批评,还是分担工作,如果我们学会不为小事烦恼,就可以获得莫大的回报。太多人浪费宝贵的生命“为小事抓狂”,完全错失了生命的神奇与美妙。如果你承诺朝这个目标前进——别为小事抓狂,你就会发现,自己省下了更多精力,可以变得更优雅、更平和。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情绪心理篇 超越自我:琐事是刺向心灵的毒刺(3)
罗丽是一家大公司的主管,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大事小事一团糟,为此每天都烦恼不已,没有一刻的好心情,觉得自己太累,曾一度想辞职。早上上班的时候为员工迟到而生气,听到员工在闲聊也看不过去,文件没有打好很是恼火,觉得自己花钱养他们,他们一点也不珍惜。下班的时候,哪个员工忘记关灯了或者忘记关空调了,她必然毫不留情地训斥一顿,往往弄得下班也不愉快。其实这些都不是她管的范畴,可她是老板,看不顺眼。似乎所有的员工都欠她债似的。员工们都怕她,觉得她太苛刻,太不近人情。因此大家都不愿意靠近她。在公司里罗丽是孤独的。为这,她也烦恼不已,为什么这么多的员工就没有一个可以成为我的朋友呢?心烦的时候找个知心朋友说说话也没有!
罗丽把她的苦恼告诉了她的母亲,而母亲却笑着说:“一心一意做你的本职工作。对于你的员工所发生的小事不要管它。”
罗丽将信将疑地按照母亲的话去做了,开始很不习惯,总忍不住想对员工指指点点,说这说那。慢慢地,罗丽做到了。有一天,一位同事惊讶地对另一位同事说:“我今天看见罗总对我笑了。”由于从小事的烦恼中解脱了出来,罗丽做起本职工作顺利多了,以前总是因为心情不好,谈判时把业务弄丢了,现在呢,业务一笔接一笔地到来,每一次都很顺利。罗丽还发现一个惊人的变化,她的员工们都开始对她微笑了,迟到早退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大家都在努力地工作。
人生在世,难免为小事烦恼。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往往会导致大的祸端,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就是因为太斤斤计较,结果小事没有解决,大的祸事却来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有个重点,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芝麻大的小事反而占去了我们宝贵的时间。这样因小失大,太不值。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兼顾平衡,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至于被琐事所牵绊,才能集中精力,放开手脚做一番事业。
挥却琐事,告别烦恼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经历过。困境过后就是顺境,痛苦过去就是艳阳天。在挫折潦倒的时候,能够站稳脚跟不屈服才是有骨气的人。而青少年正处在人生中心理不稳定时期,更容易为小事困扰。有些事既然发生了,就成为必然,那么你是选择微笑还是哭泣?
振作起来吧,对必然发生之事轻快地接受,就像树木要承受大自然的风和水能装进一切容器一样,如此才能摆脱困扰。
虽然环境会对一个人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但曾有一位名人说过:“瞎眼并不令人难过,难过的是你不能忍受瞎眼。”这里要说明的是不要失去热忱,一个热忱的人等于有神在他的内心里,热忱的人将能得偿所愿。
学会跟不完美和解。没有哪一个绝对完美主义者的生活充满内在的安宁。完美的需求与内在安宁的渴望相互冲突。当我们坚持己见时,不但无法改善任何事情,而且注定要打一场失败的战役。我们不但不懂得为已经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与感激,还拼命钻牛角尖找差错,执意要修正它。当我们瞄准差错时,它就暗示了我们不满意、不满足。
不管这个不满是跟我们自己有关,例如衣柜不整、车子刮伤、事情做得不够完美或需要减轻体重;还是因为别人的“不完美”,例如他的长相、行为或生活方式有瑕疵,只要我们把焦点放在不完美上,我们就脱离了仁慈与温和的目标。
不要过度专注生活上的差错,虽然还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完成某件事,但这并不妨碍你去享受并欣赏事情的现状。
这里的解决之道是,当你陷入旧习,坚持事情不该保持现状时,温和地提醒自己一声:“此刻的生活现状很好。”在你缺乏判断力的时候,一切照常进行着。当你消除对所有生活领域的完美需求时,就会发现生活本身的完美。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情绪心理篇 超越自我:琐事是刺向心灵的毒刺(4)
测测你为小事抓狂吗
最近的测试表明,我们通常要求自己解决的所有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许多小麻烦、小困难上,甚至超出了适当的程度。不管是面对不公平的苛责,还是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只要我们学会忘记烦恼琐事,就等于为自己赚了一笔奖金。
你是否常“为小事抓狂”?做做下面的题目。每种情景都有三个选项,每一个都给出了分数。看看在每种情形下,哪个选项能最准确地描述你的想法。
1.在便利窗口买完食品后,发现对方把点的东西拿错了。
A.走回去向经理大叫,要求退款。
B.向周围的每个人抱怨,对饭菜挑挑拣拣。
C.仍然高高兴兴地吃饭。
2.在超市中,当有人拿着商品插队时。
A.指出那个人的错误,建议他或她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付款。
B.不予理睬。
C.觉得讨厌,为有这个不为别人着想的人感到遗憾。
3.好不容易等到喜爱的演出,节目正播出时,没信号了。
A.耸耸肩说,一会儿就会好了。
B.大喊大叫表示自己的失望。
C.打电话给有线电视公司反映这个问题。
4.在一个拥挤的停车场,注意到有人占了两个车位。
A.在这个人车上留个纸条,指出他或她有多么的自私。
B.想在那个车上划几道,但还是开车走了。
C.继续开车,直到找到另一个车位。
5.有人在电影院里谈话。
A.大声地说:“嘘!”
B.换一个座位。
C.去叫经理。
6.买东西的自动售货机不找零钱了。
A.从不敲打也不摇动售货机,试着换一台。
B.有时敲打或摇动售货机,得看当时饥饿的程度。
C.总是敲打或摇动售货机——讨厌被敲诈的感觉。
7.一天早上,报纸来晚了。
A.照样过整个上午,报纸留到午饭时再读。
B.打电话给发送处,向他们反映此事。
C变得急躁烦闷,因为早上的整个生活节奏都被打乱了。
8.有人在前面违反交通规则左转弯。
A.用力按喇叭,做出侮辱性的手势。
B.随意换个车道。
C.设想那个人有不得已的理由左转,并耐心等待。
9.在餐馆,你注意到在你之后来的客人先上了菜。
A.觉得自己没被注意到,向服务员抱怨。
B.想着自己的菜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做好,从而耐心等待。
C.失去了胃口,离开这家餐馆。
10.银行里只开了一个营业窗口,而排队的人却越来越多。
A.查一查自己的钱款,确认交易不会花很长时间。
B.转转眼睛,叹一口气,再看看表。
C.心里很烦,对周围的人大声抱怨。
评分标准
每个题目中,A、B、C三个选项中每一项都有对应的分数,将所选各项的分数加起来就是你的总分数。
1.ABC1;2;32.ABC1;3;23.ABC3;1;24.ABC1;2;3
5.ABC2;3;16.ABC3;2;17.ABC3;2;18.ABC1;2;3
9.ABC2;3;110.ABC3;2;1
测试结果
分数:21~30分,你很少为小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