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孩,很喜欢动物。他想知道蝴蝶是怎样从蛹壳里出来,变成翩翩飞舞的蝴蝶的。一次,他发现了一个蝶蛹,便带回家里,时刻观察着。几天之后,蛹出现了一道裂缝,里面的蝴蝶正在挣扎,想撞破蛹壳飞出来。
可是一连过去几个小时,蝴蝶还在做着辛苦的拼命挣扎,怎么也没有办法钻出来。这个小孩看着很着急,就用剪刀把蛹剪开一个洞,让蝴蝶能够破蛹而出。
然而蝴蝶是出来了,翅膀却因为不够有力而变得非常臃肿,因而蝴蝶无法飞起来。
在此以后,蝴蝶从未飞起来过,由于它没有经历过自己破蛹而出的艰难过程,所以它只能在地上爬。
之所以要蝴蝶自己破蛹而出,就是要它在挣扎的过程中使翅膀得到锻炼,当它飞出蛹壳的时候,就会一飞冲天。但是小孩本想帮蝴蝶的忙,没想却帮了倒忙,反而害了蝴蝶。因此,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是失败。你也许会看到,有人即使很有耐心地努力了一辈子也没有成功过。不过,你倒是可以百分之百确定一点:如果没有耐心又不努力,你绝对不会有收获。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向浮躁宣战,赢得一颗平静的心灵
浮躁是指轻浮,做事没有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整天无所事事,脾气大。这是一种病态心理。
浮躁是人类所面临的普遍状态。浮躁是因为我们缺乏幸福感,缺少快乐,太过于计较得失。其实说白了,浮躁就是失衡的心态在作祟。当压力太大、急于成功、太闲太忙、缺乏信仰、过分追求完美等问题出现而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时,便会滋生浮躁心理。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情绪心理篇 镇定自我:浮躁是扰乱内心宁静的琴弦(5)
现在不少年轻学子已很难平静地听完老师和家长的话,难以看完一本名著或欣赏完一首名曲;他们坚持不了听完最后一堂课;他们对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这些学生忘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他们希望立竿就能见到影,他们甚至渴望科学家们能发明“知识注射液”,在数秒钟内使自己成为天才,这都源于浮躁心理的驱动,源于年轻人急于求成、渴望结果的超常迫切心态。长此以往,很容易渐变为一种病态的人格。
那么作为青少年,如何才能克服浮躁的心理呢?
一、在攀比的时候要知己知彼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从而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定、无所适从的感觉。
二、要有务实精神
务实精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开拓的基础。没有务实精神,开拓只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是人人都该明白的。
三、遇事要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要跟着感觉走,要问题看得高远些,切实做一个实在的人。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有容乃大,戒骄戒躁。
“世界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我们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我们做事很多时候都是半途而废,开始时是一腔热血,然后是热情减半,最后完全放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放弃呢?是浮躁心理,是急于求成、不肯面对困难的浮躁心理。我们总是在想着事情的最后成果,而这些却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看得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觉得做这些事没有任何意义,因此选择了放弃。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认真地去学习,我们做的会比现在好很多。只有除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才能找到属于我们的幸福和快乐,那么,幸福和快乐在哪里呢?幸福和快乐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支取。很多时候,我们都需在心中加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在很多时候,我们都需在心中洒点水,以浇灭某些欲望。尔后,你会感觉到,其实我们很幸福,其实我们很快乐。
测测你有浮躁心理吗
1.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容易着急。
2.你经常心神不定,烦躁不安。
3.你有盲从心理,做事就凭头脑发热。
4.你见异思迁,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持之以恒。
5.你脾气大,整天无所事事,喜欢投机取巧。
6.你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常常换工作。
7.你把爱情看成是游戏,只有空虚、无聊的人才会寻找爱情。
8.你在求职时,总想进大的企事业单位,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结果常常碰壁。
9.总喜欢结识一些比自己优越的人,对不如自己的人置之不理。
测试结果
如果上面9个问题至少有6个回答“是”,那么你就存在浮躁心理。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情绪心理篇 控制自我:愤怒是威胁生命的隐性炸弹(1)
六、控制自我:
愤怒是威胁生命的隐性炸弹
大自然的气候是变化多端的,在天气暖和的时候,万物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万物枯萎,丧失生机。做人也如同大自然一样,性情冷漠急躁,喜欢愤怒的人,就像那寒冷和暴风雨里的天气一样,让人无法接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确,生活中又有多少事情是忍无可忍的呢?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说话办事前要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不要我行我素、以我为中心。做任何事情都不顾及周围的人和事,这往往会成为我们失败的祸水。受了委屈,发脾气太容易了,不容易的是受了委屈仍能处之泰然。杰弗逊说:“愤怒时,心里数十下再开口,非常愤怒时,数一百下。”生活中我们不妨试试。
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不要因为您的敌人燃起一把火,您就把自己烧死。
——〔英〕莎士比亚
当你的情感战胜了理智时,你将变为情感的奴隶,当你能够战胜自己的情感时,你才是真正掌握命运的主人,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曾经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于是她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指点迷津,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诉说后,默默无语地把她带到一间禅房中,然后落锁而去。
妇人暴跳如雷,大吵大骂。骂了很久,高僧也不理她。妇人又开始改为哀求,高僧依旧置若罔闻。妇人最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前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是气我自己,干吗来这种地方受罪。”
“连自己都无法原谅的人怎么可以做到心如止水?”高僧转身离去。
又过了一会儿,高僧走过来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何不生气?”
“气也没有办法啊!”
“你的气并没有消除,还积压在心里,如果爆发将会更加强烈。”说完高僧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由此可见心中依旧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再次迎着晚霞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把手中的茶水倾洒在地上。妇人看了很久,顿时省悟,叩谢而去。
当人的愿望不能实现、行动受到限制时,便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如工作的失败、受骗、权利被侵犯、秘密被他人发现、劳累过度等都会在一定的心理条件下产生愤怒。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情绪心理篇 控制自我:愤怒是威胁生命的隐性炸弹(2)
愤怒中容易失去理智,失去理智的宣泄是很痛快的,但也易留下隐患。自古易怒者难成大事,多为输多胜少。三国时期雄踞一方的蜀国,因关羽的殉难,刘备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恨,不听从智囊的劝阻,一意孤行攻打东吴,致使蜀军被火烧连营八百余里,惨败而归,从此刘氏基业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为何要气?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的愚蠢做法。朝阳如金,皓月如银,人生中的幸福与快乐都还享受不尽,哪还有时间为不值得的事情去气呢?所以我们要学会消解愤怒,养身贵在戒怒,尽量做到遇事不生气、少生气,思想开朗、宽宏大量、心胸开阔。如此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对人对己都会有益而无害。
拔掉愤怒的钉子
要衡量一个人的力量,必须看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克制自己的情感,而不是看他发怒时爆发出来的威力。
因此,愤怒时,要思考一下:到底是做情绪的主人,还是做情绪的奴隶?受自己情绪左右的人是不自由的,只有当他成为情绪的主人时才是自由的。
一个小男孩脾气很坏,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围墙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这个小男孩钉了2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所钉钉子的数量减少了。因为他发现比起在墙上钉下那些钉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更加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小男孩再也不会因没有耐性而乱发脾气了,他把这些告诉了父亲。
他的父亲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当他自己能够控制乱发脾气时,就拔出一颗钉子来。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小男孩告诉他的父亲,所有的钉子都被他给拔出来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后院的墙边说:你做得非常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墙上的那些洞,它们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就如同你生气时所说的那些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在别人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疤痕。
倘若你用刀子捅了别人一刀,不论你说了多少次抱歉,伤口都会永远存在。话语的刺痛就像刀伤一样让人难以承受。人跟人之间经常因为一些无法缓解的怒气,而造成彼此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身做起,宽容地对待一切人和事,相信一定会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要知道在帮助他人打开一扇窗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看到更晴朗的天空。
别让愤怒淹没了你
说起“愤怒”,这是每个人受到某种刺激时所出现的情绪反应,如路遇歹徒行凶,会马上怒发冲冠,同仇敌忾;受到无缘无故的讽刺嘲笑,便会气得咬牙切齿;看到贪污受贿的腐败现象,无不疾恶如仇。可以说这是愤怒展示出的积极一面,值得提倡。若是在平时的工作或生活当中,稍有不如意便对同事或家人发火,大发雷霆,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危害身心健康。
俗话说:几分容忍,几分度量,终必能化干戈为玉帛。然而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气。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