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一位极令人敬佩的年轻女士,她的芳名是罗莎-帕克斯,于1955年的某一天,她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搭乘公车,理直气壮地不按该州法律规定让位给一位白人。她这个不服从的举动造成轩然大波,招来白人强烈的抨击,然而却也成为其他黑人效法的榜样,结果掀起了随后的民权运动,使美国人民的良知普遍觉醒,为平等、机会和正义重新界定出不分种族、信仰和性别的法律。罗莎-帕克斯当时拒绝让位,可曾想过自己会遭遇什么样的后果?她是否有什么能够改变现有社会结构的高明计划?我们不知道,然而我们相信,她对这个社会抱有更高期许的决定,促使她采取这种大胆的行动。谁能想到这个弱女子的决定,却给后人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
追随你的热情,追随你的心灵,唱出自己的声音,世界因你而精彩。
《幸福女人要读的心理学》 第二部分 淡泊更能体验人生真味
“生活本身就是一条河流,它需要激流,但更多的时候,它得平静向前。”这是歌德说过的话。是的,淡泊更能体验人生真味。
人们一旦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必然盲目狂热,追名求利,希望快速发财,立即成名,就不可能脚踏实地,耐住性子,就不愿意去用脑子想问题,花力气干事情。其结果是:在物质和精神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披挂上阵,轻狂浮夸,好大喜功,情绪烦躁,手忙脚乱,仓促从事,草草收场。
1998年12月,钱钟书先生走了。一位深居简出、远避尘嚣的学者,何以在逝世之前和逝世之后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位老人坚守淡泊宁静的个人风范,以拥有自足自在的精神生活把所有的浮躁关在门外。虽然人们纷纷参与在追利逐名的喧闹中,但心中向往、暗许、肯定的,还是老人的价值尺度。
浮躁是工作学习的大敌。患有此症者,轻则心绪不宁,无所事事,重则善恶不分,误入歧途。闲暇之余,或是双休日,虽有安静的学习环境,但现代媒体特别是电视、电话、电脑、广播等大量信息纷至沓来,使人难免有眼花缭乱之感。加之变化纷纭、多姿多彩的外部环境,又使人受极大诱惑,故如何远离浮躁,潜心学习,就成为对我们学海荡舟的考验。
浮躁不仅使人失去思想上的冷静,失去心理上的平衡,更会使人不再用脑子去思想,而是用眼睛和耳朵去思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是什么。浮躁的人不再考虑自己的长短优劣,只与别人比较所走的途径和结果。
远离浮躁,就要志存高远。诸葛亮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无宁静无以致远。”平和宁静的心态来源于淡泊寡欲的心绪,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来源于对自身差距和肩负责任的深刻理解,而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责任意识来源于崇高的人生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把理想和追求树得高一些,把事业和责任看得重一些,把名利和享受看得淡一些,真正坚持不懈地把学习作为完善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才会远离浮躁。
远离浮躁,就要挡住诱惑。现代社会,成功的比例明显增大。这本是好事,可以鼓舞许多人不甘落后的进取心,但同时也会使人们产生盲目的攀比心理,眼红心动,沦于浮躁,再也坐不住了。他们不问别人成功背后的艰辛,只图别人令人羡慕的结果,于是自己也做起了“心想事成”的美梦,陷入了“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误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吃的辛苦不比别人少,而待遇、荣誉、地位却样样不如人,实在冤哉枉也。实际上,别人能够做到的,当然不是说这些人就一定不行,但要赶上别人甚或超过别人,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首先必须远离浮躁。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冷静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劣势和优势,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然后立足现实,确定目标,制订措施,付诸实践,才有成功的可能。
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古往今来,凡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无不经过读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说一个人在认定自己的目标之后,就要刻苦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奋力拼搏,即使衣带宽了,人渐瘦了,也始终不悔。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经过千百次寻求知识后,回头一看,忽然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就在眼前,成功正在向你招手微笑。有了这三种境界,浮躁之心自然会远离我们而去。
喧嚣的都市,淡泊的心情,远离浮躁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淡泊的韵味,那真的是人生一大福事。淡泊,不是一种心如枯井的无所谓心情,它是空中的一轮明月,在静谥寂寞的夜里,我们依然会感受它生动的光辉;淡泊更非冷漠,它是山间的清风,无论世事如何沧桑,它依然会为我们展现其柔美,轻拂美丽人生。淡泊并不是要拒绝波澜壮阔,也不是叫我们放弃执著的人生追求,淡泊只是让我们在所有的成功和失败面前,始终保持一种平心静气、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淡泊不是排斥我们的责任,也不是叫我们放弃工作上的努力,它是要我们用一种超然的心情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的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在令人眼花缭乱、目迷神惑的世间百态面前,让自己神凝气静。既不放弃工作、生活中的努力和责任,也不为其伴随而来的虚幻名利、种种纷扰而改变自己的心境,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达到“太行摧而不瞬,盛夏流金而不炎”。
淡泊,会使我们的心灵更加鲜活生动,让人性回到本真状态,使心灵获得一种充实、丰富、自由和纯净;淡泊犹如天上的白云,地上的泉水,它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成熟而坚强的人生理念。
一家有名的饭庄,有一位有名的厨师,谁都知道他最拿手的是最后那道羹:奇鲜无比,妙不可言。后来他的徒弟请教个中奥秘,他只用五个字道出玄机——淡些,再淡些。
宋人欧阳修有一句诗云:“世好竟辛咸,古味殊淡泊。”世事都有辩证法在其中,情浓到了极致时,反而成为淡,就像人悲到极点时,常常无泪。而喜到极点时,反而泪雨滂沱。
古往今来,中国人对“淡”的境界可说是情有独钟。“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人生最高境界;“大羹以有淡味”,这是品味知味的美食家们的经验之谈;“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士人崇尚的交友之道;“品清似水,人淡如菊”,这是超凡之人推崇的品行高洁清雅之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忧国忧民者的高洁而伟岸的人生境界!
人的一生难免会有烦恼,但你淡然处之,你便会觉得,原来生活并没有亏待你,一切原来都很美!
《幸福女人要读的心理学》 第二部分 勿以自己的容貌而自卑
相貌是先天的,我们无法为自己选择,但我们不能因为相貌微瑕就为此失去自信,世上的事都不是绝对的,有些外表不美但智慧美、心灵美的人同样可以以其精神面貌成为强者。
战国的期的钟离春,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丑女。她额头向前突、双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翘、头颅大、发稀少、皮肤黑红。她虽然模样难看,但志向远大,知识渊博。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民昏暗,“朝政大厦,顷刻将倾”。钟离春为了拯救国家,冒着杀头的危险当面向齐工陈述国之劣政,并指出若再不悬崖勒马就会城破国亡。齐宣王听后大为震惊,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玉镜。他认为有贤妻辅佐,自己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正所谓妻贤夫才贵。这个身边美女如云的国王,竟把钟离春封为王后。
貌丑惊人的钟离春不以自己的容貌而自卑,用智慧美、品德美取代了相貌丑。她之所以那么胆大狂妄,就是因为她自信。自信能给强者勇气、力量和智慧,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自信可以使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与健康的同龄人并驾齐驱并超越了健康人,从大学生到博士生;自信可以使一个靠打工起家的女人成为富甲天下的老板……自信可以使人有骨气、挺起腰杆做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反而会使敌人胆怯。拥有自信,是成大事的女人必备素质,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一个女人的美与丑,并不在于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如何,而在于她的内心。
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美的,她真的就会变美;如果她心里总是嘀咕自己一定是个丑八怪,她果真就会变成尖嘴猴腮,目瞪口呆,显出一脸傻相。
一个人如自惭形秽,那她就不会变成一个美人;同样,如果她不觉得自己聪明,那她就成不了聪明人;她不觉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只是在心底隐隐地有这种感觉,那她也就成不了善良的人。
有这么一个例子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心理学家从一班大学生中挑出一个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陪送她回家,大家以假作真地打心里认定她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怎样呢?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妩媚婀娜,姿容动人,连她的举止也同以前判若两人。她高兴地对人们说:她获得了新生。确实,她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然而在她的身上却展现出每一个人都蕴藏的美,这种美只有当我们相信自己,周围的所有人也才会相信。
近几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优越,很多地方开始流行整容,这实在是追求美的误区,实在是一种女人极端不自信的表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女人在梦中梦到了上帝,于是她便问:“上帝啊,你能告诉我我能活到多大吗?”上帝告诉她,她还可以活几十年。老女人一觉醒来,觉得非常高兴。于是第二天,就去了美容院,做了一番整理。她想,反正是要活很久的,把自己变得漂亮一点不是很好吗?整容之后的女人果然变得漂亮极了,许多朋友都认不出她了。可是,在她整容的第二年,她就被车子撞死了。老女人的灵魂上了天堂,她生气地问上帝:“你不是说我还可以活十几年吗?”上帝看了看她说:“啊,原来是你,我刚才没有认出是你啊。”
这只是一个故事,而现实中也不乏其真实的存在。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过着幸福而快乐的生活,但长期以来,这个女人一直都为自己的身材和相貌而感到自卑。即使其丈夫从来没有对她评说过什么,但她内心始终结着一个心结。后来女人对丈夫撒谎说单位派她出国深造,其实是她想到国外去整容。两年以后,当她兴致勃勃地回到家时,面对的是丈夫的默然和疑惑。两人别扭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丈夫提出了离婚。女人困惑而苦恼,她没承想她为他去美容,可换来的却是离婚的结果。当她问丈夫为什么不喜欢现在美丽漂亮的她时,其丈夫说,在他眼里,妻子永远是那个身材有些臃肿下巴长着一颗痣的女人,而绝不是眼前的她。
事实上,决定一个人是美与否,主要不是外貌,而是心灵。一个人的外貌是无法选择的,而内在的美,却是可以由自己来塑造的。再美貌的女子,也无法牵住逝去的岁月,无法红颜永驻。而内心的美,却将随着岁月的增加,心灵的日益净化,而越加显示它的光华,受到人们的敬重。
再美貌的人,也无法牵住逝去的岁月,无法红颜永驻。而内心的美,却将随着岁月的增加,心灵的日益净化,而越加显示它的光华,受到人们的敬重。
《幸福女人要读的心理学》 第二部分 爱心是女人的魂
第7章爱心是女人的魂——完美女人的善良心态
真正的女人是那些善于调整自我,充满爱心而优雅的女人。她们在生活的尘嚣中总能保持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