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人的快乐生活,由你自己打造。
《幸福女人要读的心理学》 第二部分 再完美的女人也有缺憾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它本来就是以缺陷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人如果事事追求完美,那无异是自讨苦吃。人生中,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拣你认为是相对完美的树叶。
缺憾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不能杜绝缺憾,但我们可以升华和超越缺憾,并且在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缺憾可以当作我们追求的某种动力,如果我们能这样看,就不会为种种所谓的人生缺憾而耿耿于怀呢?
有了缺憾就会产生追求的目标,有了目标,就如同候鸟有了目的地,即使总在飞翔,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有期望的目标,总是能够坚持下去。
如果事事追求完善,都要拼命做好,这会使我们自己陷入困境,不要让尽善尽美主义妨碍我们参加愉快的活动,而仅仅成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可以试着将“尽力做好”改成“努力去做”。
谢尔-西尔弗斯坦在《丢失的那块儿》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天来了,一个曾经完美的圆又踏上了寻找的征程。
它忘不了那年的那一天,它被疾驰而过的汽车压去了一个角,一个顽皮的孩子捡去了它身体的一部分。从此,它再也不是同伴们羡慕的“圆圆”。
终于有一天,它再也不能忍受同伴们的嘲笑,自己偷偷溜出来,寻找残缺的一部分。圆相信,自己有能力也有信心让自己重新完美起来。
几年了,圆都是行走在路上。慢慢地,它开始喜欢了在路上寻找的感觉。因为自己的残缺,它的转速有些慢,但这也让它同时有时间欣赏路上的风景,和煦的阳光温暖地照着,风轻轻地吹着。它和美丽的鲜花打招呼,和天上飞过的蝴蝶交朋友,听蜜蜂歌唱,甚至为自己能轻巧地避开爬过的蚂蚁而感到自豪。有时候,它甚至忘记了自己寻找的目的。因为,路上的风景似乎给它带来了许多的快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它终于在一片树林的小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块,圆欣喜若狂,它终于又可以回到伙伴的中间了。它追不及竹地求过路的朋友让它复了“圆”。
终于可以结束寻找的日子了,然而它并没有因此而快乐。因为,恢复后的圆运行速度实在太快了。它来不及欣赏,来不及和朋友们打声招呼,就匆匆远去了。有几次,它分明看见了,那可爱的小蚂蚁还是死在了自己的速度之下。
在来不及停住的那一刻,它听见了它千辛万苦找到的碎片剥离的声音。它没有停下来抚摩自己的疼痛,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拼在它身上让它完美的碎片。它继续着自己的脚步,这一次,它不是去寻找,而是让自己真实地享受生活。
其实,生活中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些女人为了追求一种完美,不停地苛责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忘记了一种达观的心态,忘记了春天的美丽。有多少人在垂暮之年幡然醒悟:一辈子只在追求生活,却从未认真地体会生活、感悟生活!
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描述了“最完美的女人”需要具备的特点:“意大利人的头发、埃及人的眼睛、希腊人的鼻子、美国人的牙齿、泰国人的颈项、澳大利亚人的胸脯、瑞士人的手、纳维亚人的大腿、中国人的脚、奥地利人的声音、日本人的笑容、英国人的皮肤、法国人的曲线、西班牙人的步态……”,即使是这些也还不够,还需要有“德国夫人的管家本领、美国女人的时髦、法国女人的厨艺、韩国女性的温柔……”。
事实上,将所有这些“优点”放在一起,说不定还会很可怕。“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女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所谓的完美不过是一些虚幻的想象而已。世上有很多优点,但绝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更何况还有许多优点是互不相容的,甚至还是相互矛盾的。
人生确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缺陷。其实,没有缺憾我们便无法去衡量完美。仔细想想,缺憾其实不也是一种完美吗?
人生就是充满缺陷的旅程。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类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生存环境、自己的生活水准。这就决定了人类不断创造、追求。没有缺陷就意味着圆满,绝对的圆满便意味着没有希望,没有追求,便意味着停滞。人生圆满,人生便停止了追求的脚步。
生活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也正因为有了残缺,我们才有梦,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我们的努力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自我。生活不是一场必须拿满分的考试,生活更像一个足球赛季,最好的队也可能会输掉其中的几场比赛,而最差的队也有自己闪亮的时刻。我们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比赛。当我们能继续在比赛中前进并珍惜每场比赛时,我们就赢得了自己的完整。
大多数人都知道断臂的维纳斯塑像,她的断臂当然不是雕塑家的初衷,而是从地下挖掘出来时无意中给碰掉的,可是人们却惊讶地发现她是如此之美。也许这种美恰恰就在于她的残缺——失去双臂,这就是残缺美。失去也是得到,有缺憾的地方正好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志者总是在这样的信念下追求着。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打开两扇心灵窗户,只开一扇窗户,就会视野狭隘,使自己变得孤陋寡闻,只能看到比自己逊色的人;多打开一扇窗,眼前就会变得豁然开朗,不仅会欣赏到自然美景,而且还会接触到智慧和才能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历史记载,西施的脚大,王昭君双肩仄削,貂婵的耳垂太小,杨贵妃还患有狐臭。道理虽然浅显,可当我们真正面对自己的缺陷、生活中不尽如人意之处时,却又总感到懊恼、烦躁。
其实,完美的标准是相对而言的,因人的审美观不同而不同,今天以肥为美,明天就可能以瘦为美。古人以脚小为美,如果今天有“三寸金莲”走在大街上,路人肯定会笑掉大牙。
追求完美没有错,可怕的追而不得后的自卑与堕落。即使缺陷再大的人也有其闪光点,正如再完美的人也有缺陷一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照样可以赢得精彩人生。
最后,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建议你变成“完成主义”者吧!不必在乎成果如何,也不要管别人的批评,只要开始行动就可以了。做快乐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幸福女人要读的心理学》 第二部分 世界会因“我”而精彩
许多时候,我们太在意别人的感觉,因而在一片迷茫之中迷失自己。
随意地活着,你不一定很平凡,但刻意地活着,你一定会很痛苦,其实人活着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辜负自己。
别人的眼光和议论,你不必太在意,我们又何必太在意那些属于我们生命以外的一些东西呢?我们所应牢牢把握的只是生命本身,如果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目光下,那么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还有多少呢?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生命短促,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别人如何议论和看待我,便是那么无足轻重了。“
真正能够沉淀下来的,总是有分量的;浮在水面上的,毕竟是轻小的东西。且让我们在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昂首挺胸地一步步走过,只要认为自己做的对,做的问心无愧,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必去理会别人如何议论自己的是非,把信心留给自己,做生活的强者,永远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执著地走自己的路,也就对了!
莫尼卡·狄更斯二十几岁时虽然已是有作品出版的作家,可是仍然举止笨拙,常感自卑。她有点胖,不过并不显肥,但那已足以使她觉得衣服穿在别人身上总是比较好看。她在赴宴会之前要打扮好几小时,可是一走进宴会厅就会感到自己一团糟,总觉得人人都在对她评头论足,在心里耻笑她。
有个晚上,莫尼卡忐忑不安地去赴一个不大认识的人的宴会,在门外碰见另一位年轻女士。
“你也是要进去的吗?”
“大概是吧,”她扮了个鬼脸,“我一直在附近徘徊,想鼓起勇气进去,可是我很害怕。我总是这样子的。”
为什么?莫尼卡在灯光照映的门阶上看看她,觉得她很好看,比自己好得多。“我也害怕得很,”莫尼卡坦言,她们都笑了,不再那么紧张。她们走向前面人声嘈杂、情况不可预知的地方。莫尼卡的保护心理油然而生。
“你没事吧?”她悄悄问道。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心不在自己而在另一个人身上。这对她自己也有帮助,她们开始和别人谈话,莫尼卡开始觉得自己是这群人的一员,不再是个局外人。
穿上大衣回家时,莫尼卡和她的新朋友谈起各自的感受。
“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比先前好。”莫尼卡说。
“我也如此,因为我们并不孤独。”
莫尼卡想:这句话说得真对!我以前觉得孤立,认为世界其余的人都自信十足,可是如今遇到了一个和我同样自卑的人,迄今为止,我因为让不安全感吞噬了,根本不会去想别的,现在我得到了另一启示:会不会有很多人看来意兴高昂,谈笑风生,但实际上心中也忐忑不安?
莫尼卡有时为他们撰稿的那家本地报馆,有位编辑总有些粗鲁无礼,问他问题,他只只字答复,莫尼卡觉得他的目光永不和自己的接触。她总觉得他不喜欢自己,现在,莫尼卡怀疑会不会是他怕自己不喜欢他?
第二天去报馆时,莫尼卡深吸一口气,对那位编辑说:“你好,安德森先生,见到你真高兴!”
莫尼卡微笑抬头。以前,她习惯一面把稿子丢在他桌上,一面低声说道:“我想你不会喜欢它。”这一次莫尼卡改口道:“我真希望你喜欢这篇稿,大家都写得不好的时候,你的工作一定非常吃力。”
“的确吃力。”那位编辑叹了口气。莫尼卡没有像往常那样匆匆离去,她坐了下来。他们互相打量,莫尼卡发现他不是个咄咄逼人的特稿编辑,而是个头发半秃、其貌不扬、头大肩窄的男人,办公桌上摆着他妻儿的照片。莫尼卡问起他们,那位编辑露出了微笑,严峻而带点悲伤的嘴变得柔和起来。莫尼卡感到他们两人都觉得自在了。
后来,莫尼卡的写作生涯因战争而中断。她去受护士训练,再次因感觉到医院里的人个个称职,惟自己不然;她觉得自己手脚笨拙,学得慢,穿上制服看来仍全无是处,引来许多病人抱怨。“她怎么会到这儿来的?”莫尼卡猜他们一定会这样想。
工作繁忙加上疲劳,使莫尼卡不再胡思乱想,也不再继续发胖。她开始感觉到与大家打成一片的喜悦,她是团队的一分子,大家需要她。她看到别人忍受痛苦,遭遇不幸,觉得他们的生命比自己的还重要。
“你做得不坏。”护士长有一天对莫尼卡说。莫尼卡暗喜:她原来在称赞我!他们认为我一切没问题。莫尼卡忽然惊觉几星期来根本没有时间为自己是否称职而发愁担忧。
不要过分关心别人的想法。你过分关心“别人的想法”时,你太小心翼翼地想取悦别人时,你对于别人其实是假想的不欢迎过分敏感时,你就会有过度的否定反馈、压抑以及不良的表现。最重要的是,你对别人的看法不必太在意。
把眼光盯住别人不放,以别人的方向为方向,总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