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火,点燃你希望之灯;理想是灯,照亮你前行之路;理想是路,引领你攀登成功高峰。点燃孩子心中的理想吧!让孩子在漆黑的夜里也能找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七、心灵成长需要诚信
梁婷是一个13岁的初中生,这段时间,她遭遇了花季雨季的烦恼。
最近,她发现身边老有一个影子——一个男生,他常在放学的路上和她巧遇,男孩还给她讲题,借她课外书。梁婷对这个男孩的印象也不错,他学习很棒,会打篮球,人也很开朗,在班里相当有人缘。一段时间的相处,梁婷也慢慢地希望和这个男生在一起,愿意和他聊天。她知道早恋是不正确的,会影响学习,可又不知该怎么办。于是,她把自己的烦恼说给妈妈听,并一再让妈妈保证不要把这件事和别人说,连爸爸也不要告诉。
梁婷的妈妈听了女儿的心事后很焦急,她怕孩子陷入早恋,影响成绩,思来想去之后,她去学校找孩子的班主任帮忙解决。
最后,班主任找到梁婷和那个男孩,批评了他们,并在班会上警告全班同学不许早恋,补充说有的学生家长都找到了学校,请老师管管恋爱的同学。
从此之后,梁婷和那个男孩子成了陌生人,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走路碰见时也装作不认识对方,尴尬极了。梁婷心中十分恨妈妈,从此之后再也不把心里话对她说了。
这个母亲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孩子把心底的秘密告诉她,说明对母亲十分信任,可母亲却让孩子失望了,她不但没有帮助孩子化解青春期的烦恼,还辜负了孩子的信任,这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容易让孩子对所有人都不信任,产生不安全感,父母都不相信,我还相信谁呢?
古人都明白一诺千金的道理,很早就意识到了诚信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参,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买东西,小儿子也要闹着跟妈妈一同去,曾参的妻子随口哄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等到妻子回家后,曾参便开始磨刀杀猪。他的妻子急忙制止他说:“我刚才只不过和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能当真呢?”曾参郑重地对妻子说:“做父母的说话要算数。孩子小,会拿父母做榜样,听父母的教诲,如今你说话不算数,哄骗孩子,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谎。当妈妈的欺骗孩子,孩子便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妈妈再对他进行教育就不会有效果了。”
于是曾参把猪杀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父母诚信与否将直接决定你孩子是否是一个诚信的人。如果你失信了,不但会在孩子心中失去诚信,还会给孩子以不良影响。
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治国三要素之一就是诚信。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杰出青年的父母,尽管大多是普通劳动者,学历也不是很高,但他们给孩子最大的影响是诚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教育者、父母或老师送给孩子最好的精神财富之一。儿童不可欺,做父母的万不可哄骗孩子。请听一个孩子的心声吧:
我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我妈妈说,我做完作业就可以看一会儿动画片,可我写完了她又让我画一个小时画。我爸爸也是一样,他说我考了前3名,暑假就带我去北戴河旅游。可我真的考了前3名,他又说没空,下次再去。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曾经看过的影片《麦兜的故事》:麦兜的母亲让他吃药,只要他吃药病好了,就带他去马尔代夫。最后麦兜听妈妈的话吃药,当他病真的好了时,妈妈却不兑现承诺。我觉得我和麦兜一样可怜,都被人欺骗。往后爸爸、妈妈再说什么我都不敢相信了,全是骗人的花言巧语!
经调查,在小学生对父母最不满意的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了第一位,可见父母在孩子心中的诚信度是极其低的。孩子的心灵单纯而简单,父母的失信会对他们产生极坏的影响,这种坏的影响极其危险和深远。孩子可能因此失望甚至绝望,进而成长为一个谎话连篇的人。为了孩子的心灵健康,请父母们不要空头许诺,要一诺千金,掷地有声!
第一篇 全面了解孩子 第三章 了解孩子的性心理发展(1)
一、中国性教育的尴尬
“爸爸,我是从哪儿来的?”
“嗯,亲爱的儿子,等你长大,我会告诉你的。”
“我现在就想知道,爸爸告诉我吧!”
“那好吧,你认真听!那天,我在网吧里碰见了你的妈妈,爸爸、妈妈连线,妈妈从爸爸的内存里下载东西,爸爸把东西上传了才知道,我们没装防火墙。那时候已经来不及跳过或删除了!十个多月后,病毒发作……”
这个类似于笑话的对话,其实真真实实地发生在中国父母和孩子之间,而且为数不少,经调查,中国中小学生的性知识多来自同龄人、网站或者杂志,甚至有的来自黄色影视中,很少来自父母的科学性教育。
张女士是一个12岁男孩的妈妈,她觉得与儿子谈性非常难以启齿。她坦言:好像儿子七八岁时问过“小孩是怎么生出来”的问题,我不知怎么向他解释,给搪塞过去了,估计他到现在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犯罪数量占总犯罪量的70%,这其中就有30%是性犯罪,这与中国性教育的严重滞后有直接的关系。
有很多父母认为,中国与外国国情不同,公开和孩子谈性有点难为父母。而且他们那一代不是也照样过来了?孩子长大了自然明白,与他们谈性有必要吗?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时代不同了,孩子的身体发育时间大大提前,大量性信息、性现象充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迫切地需要有关性的知识。现在与过去信息封闭的时代不同,孩子周围的性诱惑无处不在,在这个高“性”化的社会,孩子们如果不接受系统而良好的性教育,他们怎么能从容应对呢? 10/36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