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时间:2025-02-27 20:22:09  来源:  作者:

    比如有的孩子根据诗歌《家》画一幅画,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充分想象,画出了“蓝色的大海是鱼儿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绿绿的草地是蘑菇的家……”通过画画,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上海某幼儿园的一位小朋友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主题为“我在2000年”的儿童绘画比赛,荣获一等奖。这幅画画的是一个孩子在月牙下荡秋千,秋千绳子系在月牙的两端,画的技巧并不高超,但却表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

    3.音乐

    音乐是开发儿童智力的乳汁。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使儿童得到长足地智力发展。”孩子听到音乐时,特别是无标题的音乐,能使人不知不觉地进入到神奇的意境中去。幼儿常常在听优美音乐的过程中,手舞足蹈地表现他们自身的感受,这对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十分有好处。

    4.讲故事

    鼓励孩子自己编故事,给故事加结尾和续写故事,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有一位父亲为了开发儿子的想象能力,他从孩子两岁开始就经常给孩子朗诵儿歌和讲故事,当儿子听得津津有味时突然打住不说,而是让儿子充分调动想象力去编故事。下一次,父亲在讲故事前,先让孩子说出他续编的故事,假如孩子编的结尾和原故事十分接近,就大声地赞美孩子:“宝贝,你真棒,和作家一样聪明!”假如不一样,也同样夸赞他:“哎呀,我们的宝贝编的故事比故事本身还精彩呢!”就这样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发展。等到孩子上小学会写字后,鼓励他自己去创造故事。就这样,孩子小学没毕业时,就已经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编写的故事。

    5.游戏

    通过游戏活动特别是角色游戏、建构游戏、玩沙、玩水、玩雪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有些家长对孩子用卡片和纸盒建造的宫殿,用沙子、泥巴和水建造的宫殿不屑一顾,对孩子拆装玩具的行为给予呵斥,因为他们怕弄坏了贵重的玩具,这些行为就是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父母应鼓励孩子去玩,而不是阻止。

    父母还可以与孩子玩过家家,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过家家”,如看医生、当警察、扮老师、打电话等。想象游戏可以让孩子改变社会身份,模仿、预习未来社会角色,还能丰富他的语言、词汇,锻炼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使他在玩中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总之,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想象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的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就是采取的“思想实验法”,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导而成。所以,一位物理学家赞叹爱因斯坦的成就时说:“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名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想象力给他的鼓励。”

    中小学生在学习各门功课时都要借助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很难理解教材中的图形、图画,教材中用描述方法表现的事物很难想象它的具体样子。写作文时干巴巴的,很少有生动的、形象的描写。想象力还关系着孩子的创造力,很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地翱翔!

    三、了解孩子的观察能力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80%~90%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进来的。“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历史上,大凡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其观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众人之上。”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对他的学生说:“应当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观察力,是指人通过眼、耳、鼻、舌、口、身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观察力是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爱观察小动物,他五岁的一天晚上;在玩时听到附近丛林中传出一阵阵美妙的鸣叫声。他想去看看是不是小鸟在叫,是什么样的小鸟,大人吓唬他说森林里有野兽会吃人。可小法布尔竟不害怕,勇敢地钻进了树林去观察、寻找。最后他发现:发出叫声的不是小鸟,而是一种蚂蚱。就这样,他对昆虫越来越有兴趣,最后成为伟大的昆虫学家。

    前苏联赞可夫曾经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纵然是复杂的,但普通特点之一是观察力差,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发展他的智力,不提高他的观察力是不行的。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篇 全面了解孩子 第四章 了解孩子的能力发展历程(3)

    1.明确观察目的

    首先让孩子明白观察的好处,在孩子心中树立观察的意识,这样孩子才能主动地去观察,多运用有意注意去观察,才真正积极有效;另外,教育孩子在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

    2.帮孩子确定观察对象

    在家里或外出,都可以随时确定一种观察对象,让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比如,观察一件工艺品的形状、颜色、特色、质地等;还可以观察做饭的全过程;外出时,可以观察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街上增加了几家商店?所在小区门口增加了几栋楼?今天天上的云是什么样的?路过的车有什么车?……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改变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习惯。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