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过度保护
有的家长明白吓唬孩子是不对的,可他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保护。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或正在害怕时,他们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千哄万哄,不离左右,甚至把孩子爱吃的爱玩的都拿出来,想借此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只是让孩子暂时回避了恐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为什么怕、怕什么的问题,下次遇到类似事物,孩子还会再次害怕。心理专家认为,当孩子恐惧时,采取回避态度,回避后又给他过分关照,给他吃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其实是助长了他的恐惧心理。过度保护不但不会使孩子胆子变大,时间长了,甚至影响孩子性格发展。男孩会变得胆小、自卑、孤僻,影响人际关系;女孩会变得过分羞怯、过分依赖、过分娇气等性格缺陷,难以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4.电视媒体影响
这几年,以魔幻,灵异鬼怪为题材的电视剧盛行,孩子想象力丰富,这些都会加深他的恐惧。
专家支招
孩子胆小是常见的正常现象,不是病,但对孩子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家长不应轻视这个问题,而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孩子摆脱恐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1.渐隐法
渐隐法是美国心理学家琼斯发明的。渐隐法是指一种逐步改变控制某一反应的刺激,最后使部分改变的刺激或完全新的刺激仍可引起原来相同的反应的行为塑造方法。
举个例子说明,比如孩子害怕兔子,可以在孩子心情愉快时,给孩子看一只兔子,并天天坚持这样做,开始可以远距离地看,以后逐步让孩子接近兔子。开始时,孩子可能对兔子非常害怕,但天长日久,孩子的恐惧就会慢慢减弱。渐渐你会发现,孩子会容忍与兔子近距离接触了,最后他甚至能把兔子抱在怀里抚摸它,这样孩子不但不再害怕兔子,而且和它做了朋友。
渐隐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孩子的恐惧、胆小,大家不妨一试。
2.端正教育态度
首先,做到不吓唬孩子,不过度溺爱保护孩子。
其次,对孩子的恐惧不应训斥或嘲笑,也不应采取强迫手段,让孩子去做他害怕的事,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勉强为之也不会有效果的。家长要做的是耐心的解释和鼓励,比如事例中的孩子怕图画,你可以指着图画告诉他:“你看,这不过是一张图,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或者握着他的手温和地说:“人是最强大的,你是勇敢的小孩,他们会很怕你。”
总之,家长不要操之过急,要慢慢来。
另外,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勇敢教育,讲一些勇敢故事,鼓励他做事的独立性,让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孩子害怕一个东西,你可以让他亲自摸一摸,他觉得没什么危险,恐惧感就会自行消失。
也可以有意地锻炼他,比如孩子不敢上厨房,你可以说“去把那个草色的杯子拿来,我等着倒水呢!”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他干的事情上,注意在他拿杯子的颜色上,而忽略了哪里拿。当孩子做了勇敢的举动,你要及时鼓励,“你真棒!”这样孩子的胆小就会逐渐纠正过来。
七、孩子爱说脏话怎么办
孩子会说话了,家里的人都很高兴,不停地逗他说话,可是令人烦恼的是,他学话快,学骂人也快,那天的事让我至今想来,仍觉十分难堪。
一个久未联系的大学好朋友突然来北京出差,登门造访,我自然十分高兴,盛情款待。好朋友对孩子赞不绝口。夸了几句,并抱起来亲了亲,可孩子却出口成“脏”。好朋友开始好像没听懂,又摸了他一下,他又骂了一句。
我拉过孩子打了两下,好朋友也感到十分扫兴却又不好意思,忙着劝我。他越劝我,我越生气,这孩子也太不争气,我非好好教训教训他。
结果,孩子被打得哇哇大哭,我和好朋友也不欢而散。
我打过也骂过,可孩子说脏话的习惯就是改不了,家里家外都脏话不离口,他小脾气一上来就更口不择言。现在上幼儿园了,老师也经常反映这个问题,令我十分苦恼。
第二篇 方法总比问题多——孩子的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 第一章 学前阶段孩子常见问题及心理调适(5)
专家解析
孩子说脏话,虽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终究是一个不良习惯,如果不能及时改正,对他的学校生活与人际交往也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脏话连篇呢?
1.新鲜好玩
事实上,这时孩子还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他们对于脏话代表的含义也不甚了解,他们说脏话却并不会意识到自己说的是脏话,只是觉得新奇好玩,故意用来取悦成人或表现自己。他们在看电视或同学嬉戏时,甚至父母不经意的玩笑话,他们都会记住并加以模仿,自以为学到了新鲜的词汇,用来卖弄罢了。对于家长惊愕、气愤的表情,他们更不会意识到错了,反而觉得很好玩,“你看,我说的话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
所以大家对孩子说脏话也不必暴跳如雷,只需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即可。
2.追求团体认同感
在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孩子就等于要学着与人交往,希望融入一个团体,假如他要融入的这个团体中,有人脏话不离口,孩子为了更快地被接纳,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就会自然而然用这个团体中大家都认同的语言说话,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脏话连篇的习惯。虽然父母认为孩子交了坏朋友,沾染了坏习惯,孩子却并不知道,他说脏话只是一种需要,而在主观上并没有要侮辱人的意愿。
3.发泄气愤的方式
孩子在逐步长大的过程中,当他的口语和识字能力还不很强时,他总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气愤,当他情绪激动时,总是采取最便捷的方式——说脏话,来表示他的不满。说脏话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种泄愤的方式,对孩子也是一样。 23/36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