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长心理课堂

心理学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咨询教育

时间:2025-02-27 20:23:21  来源:  作者: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佩戴而不芬芳

    人之最根本的需要是克服分离,挣脱其孤独的牢狱。

    ——〔英〕罗姆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性格心理篇 解放自我:孤独是束缚心灵的牢狱(2)

    人生每一天都是书的一页,每月是书的一段,每年是书的一章。我们不敢保证每一页都精彩纷呈,但我们可以努力使每一页有内容,让其生动,不让它留有太多的空白和遗憾。因此,面对孤独,只有走出自己在心里筑起的篱笆墙,才能给别人一个走近你的机会,并与你共同分享美好的人生。

    有一个孤独者倚靠着一棵树在晒太阳,他神情萎靡,衣衫褴褛,还不时无精打采地打着哈欠。有一位智者经过此地,好奇地问他:“年轻人,这样灿烂的阳光,这样难得的季节,你不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在这里懒懒散散地晒太阳,岂不浪费了大好时光?”

    “唉!”孤独者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一副躯壳外,我一无所有。又何必浪费心力地做什么事呢?每天晒晒太阳,就是我所能够做的事了。”

    “你没有家吗?”

    “没有。与其整天被家庭所累,不如干脆没有家。”孤独者说。

    “你没有你的最爱?”

    “没有,与其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不如干脆不去爱。”

    “你没有朋友?”

    “没有。与其拥有还会失去,不如干脆没有朋友的好。”

    “你不想去挣钱?”

    “不想。得来千金还复去,何必劳神费力动身体?”

    “哦,”智者若有所思,“看来我得去帮你找根绳子。”

    “找绳子干吗?”孤独者奇怪地问。

    “帮你自杀!”

    “自杀?你要我死?”孤独者惊诧了。

    “对。人有生必有死,与其活着还会死去,不如干脆不活。你的存在是多余的,自杀而死,不是很符合你的逻辑吗?”

    孤独者无言以对。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佩戴而不芬芳;月挂中天,不因暂满还缺而不自圆;桃李灼灼,不因秋节将至而不开花;江水奔腾,不因一去不返而拒东流。更何况人呢?”智者说完,拂袖而去。

    物有盛衰,人有生死。顺其自然,走出内心孤独的阴影,热情地活着,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我的最大价值,才是活着的人应有的人生态度。

    孤独本是人类的自然本性,然而极度的孤独或长期的孤独,使自己与外界隔绝,就成为失败个性的特征了。

    这种孤独个性的形成,是因为与生活远离,甚至隔绝造成的。一个远离真实生活的人,就不愿意接触生活,如此会使他们生活在恶性循环中,因为是他们自己孤立别人,所以与别人的接触并不能带给他们快乐,甚至会使他们更加孤独。

    有一部电影叫《中锋在黎明前死去》,主要说一个著名的足球中锋,曾经带领自己的球队多次夺冠。后来,一位百万富翁看中了他,并以高价聘用他,不过不是要他去踢球,而是要他和一位舞蹈家和物理学家在一起,作为“展品”存在于富翁的豪华别墅里,以满足富翁的占有欲和虚荣心。中锋离开了足球场,虽然他每天可以享受到优厚的待遇,但是整天没有事情可做,使他感到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他最终在忧郁中死去。这说明人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中的人,离开了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人的性格就会扭曲,就会变形,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孤独,往往产生于那些与外界没有任何思想与情感交流的人。实际上,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你缺少对周围环境的了解,与外界无法沟通,你就只有喝下由孤独酿制成的苦酒。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性格心理篇 解放自我:孤独是束缚心灵的牢狱(3)

    孤独是心灵的荒漠

    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却可以将它抚慰。

    ——〔美〕梭罗

    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块处女地,任凭外面刮风下雨,都永远无法触摸得到。而内心的孤独就像一片无人的荒漠,只有自己主动向外面走,才能离开这片荒凉之地。

    在小镇上有一个叫泰娜的女人,她有一手很好的厨艺,能够把人们送给她的白薯、橄榄、菜头、芜菁等烹饪出鲜美可口的菜来。她的丈夫是牧师,她的家庭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南部的小城里威望非常高,在当地都把能够来小木屋里看望牧师与他的夫人看成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当有人敲门时,泰娜急忙出去,用拥抱和热情的话语将客人迎接进门。牧师穿着一身黑色的教士服,脖子上系着白色的硬领,紧跟在夫人身后伸出温暖的双手,面带微笑道:“我的主保佑你,进来吧!”来访的人不论是至亲、市长,还是身无分文的乞丐,他们都是这般接待客人的。

    后来,牧师去世了,泰娜就搬到另一个州,在靠近孩子的巷口住下来。她并没有被孤独折磨,她依然像10年前一样,天亮前就起身,认真打扮一番,披上面巾,穿上斗篷,步行去教堂。她开始擦拭丈夫在礼拜仪式上用过的所有器具。她喜欢做这种教堂杂役才做的事。这些事做完之后,她走出教堂,直奔到医院去拜访和照顾那些孤独的病人。然后,她还要去探望那些不能出门的孤独老人与病人,把她的善良和快乐带给那些需要她的人。

    泰娜去世的那天,她像往常一样到教堂做杂务。回到家,收下晾绳上洗过的衣服,将披巾放在沙发上。人们发现她时,她正坐在最喜欢的沙发上,闭着双眼,面带微笑。那块面纱还蒙在脸上。对于她而言,孤独是一种病痛,需要照看和根除。她在生命里的每一分钟都给他人带去欢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