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作为青少年,如何才能克服浮躁的心理呢?
一、在攀比的时候要知己知彼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从而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定、无所适从的感觉。
二、要有务实精神
务实精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开拓的基础。没有务实精神,开拓只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是人人都该明白的。
三、遇事要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要跟着感觉走,要问题看得高远些,切实做一个实在的人。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有容乃大,戒骄戒躁。
“世界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我们能安下心来认真做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好的。我们做事很多时候都是半途而废,开始时是一腔热血,然后是热情减半,最后完全放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放弃呢?是浮躁心理,是急于求成、不肯面对困难的浮躁心理。我们总是在想着事情的最后成果,而这些却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看得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觉得做这些事没有任何意义,因此选择了放弃。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认真地去学习,我们做的会比现在好很多。只有除去心灵深处的浮躁,才能找到属于我们的幸福和快乐,那么,幸福和快乐在哪里呢?幸福和快乐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支取。很多时候,我们都需在心中加把火,以燃起某些希望;在很多时候,我们都需在心中洒点水,以浇灭某些欲望。尔后,你会感觉到,其实我们很幸福,其实我们很快乐。
测测你有浮躁心理吗
1.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容易着急。
2.你经常心神不定,烦躁不安。
3.你有盲从心理,做事就凭头脑发热。
4.你见异思迁,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持之以恒。
5.你脾气大,整天无所事事,喜欢投机取巧。
6.你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常常换工作。
7.你把爱情看成是游戏,只有空虚、无聊的人才会寻找爱情。
8.你在求职时,总想进大的企事业单位,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结果常常碰壁。
9.总喜欢结识一些比自己优越的人,对不如自己的人置之不理。
测试结果
如果上面9个问题至少有6个回答“是”,那么你就存在浮躁心理。
《专家给学生的心理呵护书》 情绪心理篇 控制自我:愤怒是威胁生命的隐性炸弹(1)
六、控制自我:
愤怒是威胁生命的隐性炸弹
大自然的气候是变化多端的,在天气暖和的时候,万物就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万物枯萎,丧失生机。做人也如同大自然一样,性情冷漠急躁,喜欢愤怒的人,就像那寒冷和暴风雨里的天气一样,让人无法接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确,生活中又有多少事情是忍无可忍的呢?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说话办事前要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不要我行我素、以我为中心。做任何事情都不顾及周围的人和事,这往往会成为我们失败的祸水。受了委屈,发脾气太容易了,不容易的是受了委屈仍能处之泰然。杰弗逊说:“愤怒时,心里数十下再开口,非常愤怒时,数一百下。”生活中我们不妨试试。
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不要因为您的敌人燃起一把火,您就把自己烧死。
——〔英〕莎士比亚
当你的情感战胜了理智时,你将变为情感的奴隶,当你能够战胜自己的情感时,你才是真正掌握命运的主人,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曾经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于是她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指点迷津,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诉说后,默默无语地把她带到一间禅房中,然后落锁而去。
妇人暴跳如雷,大吵大骂。骂了很久,高僧也不理她。妇人又开始改为哀求,高僧依旧置若罔闻。妇人最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前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是气我自己,干吗来这种地方受罪。”
“连自己都无法原谅的人怎么可以做到心如止水?”高僧转身离去。
又过了一会儿,高僧走过来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何不生气?”
“气也没有办法啊!”
“你的气并没有消除,还积压在心里,如果爆发将会更加强烈。”说完高僧又离开了。
当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由此可见心中依旧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再次迎着晚霞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把手中的茶水倾洒在地上。妇人看了很久,顿时省悟,叩谢而去。
当人的愿望不能实现、行动受到限制时,便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如工作的失败、受骗、权利被侵犯、秘密被他人发现、劳累过度等都会在一定的心理条件下产生愤怒。 56/69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