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
焦虑症
神经症
图片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人格障碍
家庭治疗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语简介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彻底治疗
治疗反馈
心理学首页
|
心理测试
|
心理心闻
|
生活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快乐心理学
|
大众心理学
|
心理学书籍
|
哲学宗教
|
专题
|
留言本
|
搜索
当前位置:
心理学首页
>>
心理学书籍
>>
《你有几个灵魂》朱建军 (34)
2008-03-24 15:19:17 转载请注明
华人心理咨询网
http://www.hrxl.cn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电话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洗脸。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实际上,乞丐是故意把脸弄脏的;他们知道这样要到钱的可能性会比较高。
为什么脸脏会要到更多的钱呢?是因为它迎合了施舍者的心理,施舍者觉得乞丐应该是很脏才对。施舍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显然不是出于理性的思考和推理,而是根据想像。想像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人的“乞丐”子人格就是这样子的。
“灰头土脸”象征着这个子人格中含有我们前面所说的一个心理元素:“灰暗”。它是自卑的象征,是缺少自尊的象征,也是抑郁的象征。
依赖者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也许是锦衣玉食,但是在心态上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子人格中常有乞丐出现。
如何应对“乞丐”呢?
被一些艺术评论家认为肤浅的周星驰,演过一个故事片叫《济公》。在这个片子中,对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
故事中,济公下凡的任务之一是帮助一个注定要做十世乞丐的人。济公发现这个人做乞丐的原因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尊心。他费尽苦心,试图帮助乞丐恢复自尊,但是十分困难。乞丐已经适应了没有自尊的生活,不愿意努力去恢复自尊。
经过一次次尝试,济公突然发现了一件事,这个乞丐喜欢上了一个妓女,而在他所爱的女人面前,他不愿意表现出自己没有自尊的样子。济公大喜,他发现用“爱”可以治疗自尊缺乏的心理疾病。于是他鼓励和帮助乞丐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后来这个乞丐被一个恶人害死了。但是,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大喊:“不要叫我乞丐,我的名字叫朱大昌”。在故事中,他虽然死了,但是终于找到了自尊,而来世的他将不再是乞丐。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寓言,而这也恰恰是我在人格意象分解和意象对话中所做的事情。用其他子人格的“爱”是可以消除“乞丐”子人格的自卑的。
另外,还有一种对恢复自尊很有用的方式,就是激发“义愤”,对压迫者的愤怒也可以恢复乞丐的自尊。
《济公》电影中,朱大昌恢复自尊除了因为爱,也因为对恶人的愤怒和反抗。依赖者都缺乏反抗的勇气,如果我们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对消除自卑也是很有用处的。记得波德莱尔曾经写过一个小故事,他发现某一个装玻璃的工匠缺乏自我坚持和自尊心,就故意欺负他,一次次欺负他,直到把工匠激怒。而波德莱尔这时非常高兴,因为他发现对方的自尊心也恢复了。
当然,波德莱尔的方法是危险的,不能轻易使用。有些依赖者的心理太有问题了,即使是受到虐待、家庭暴力,他们也都可以继续忍耐,而当他们终于愤怒的时候就太危险了,他们有可能做出暴力的行为。许多杀人案件就是这样发生的。
虽然在子人格之间,“杀恶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依旧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还是借助“爱”的力量来消除自卑。
第二十一章 心灵中的肇事者——其他问题相关子人格
称他们为肇事者,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可能会带来一些心理的问题。问题可大可小,但是多少都会对人、对人们的生活有些影响。在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麻烦往往是自己内心中的子人格造成的,我们就会把它归结为命运。这也许会使我们对命运有许多抱怨,或者对别人产生不满,但是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如果靠抱怨就可以改变命运的话,我们这个世界一定快变成天堂了,因为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都在怨天尤人。抱怨没有任何用处,它唯一的好处是可以让你自怜而已。而真正有用处的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子人格,并善于处理他们。这样命运才会有所改变。即使做不到这一点,至少我们活得明白——成功得明白,
失败得也明白。孔子说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能做到这
一点不是仅靠自己克制就行的,他必须能够“知天命”。我们的子人格就是我们的“天命”,知道了他,即使不能改变,我们也能做到“顺天听命”,这样虽然我们还是有一些不如意,但是我们可以接纳它了,可以不抱怨了,可以少一些因抱怨而增加的心理痛苦。比如,我知道了我天生就没有音乐天赋,没有一个有音乐潜质的子人格,我就犯不上拼命努力去学习小提琴。我知道我反正不可能成为音乐大师,我就认命做一个一般的音乐匠人好了,或者干脆改行做别的。认命,也不都是消极的,它也是对自身特点的一种接纳态度。
下面,我再介绍一些子人格。
第—节 冰冷的盔甲——机器人
最冷血的动物也还有血,比如我们说“蛇”是冷血的象征,但是在恋爱中,它也可以热血沸腾。那我们会用什么来象征那些完全没有情绪色彩的,纯粹理智化的子人格呢?还好,在现代社会中有一个很好的象征物,那就是机器人。它的行为像一个人,但是完全无血。
机器人子人格的外形大多是一般人的形状,没有性别,或是男性的样子,金属外壳多为银白色或灰色。
这个子人格是“自我保护”达到了很高程度的体现。金属的外壳表明的就是这个人心中的一个“外壳”,由于有这个外壳,表面上这个人似乎很少有情绪的冲动。他感觉不到自己在克制情绪,甚至他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情绪。遇到很大的打击,比如亲人去世,他也不觉得怎么悲伤;遇到好的事情,他也没有觉得有多少快乐。如果说他的情绪没有完全消失,那也只是在和“物”打交道的时候,他会有投入和喜爱。这是因为和人相比,毕竟“物”是更容易把握的,不会伤害到他的。在和物打交道的时候,他才有足够的安全感。
机器人子人格在男性中相对比较多。
有这种子人格的人,似乎情绪的本能被削弱了,不过智力的发展并不受影响,他甚至会很聪明优秀,有可能考很好的大学。他比较喜欢理工类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是和“物”打交道,在这些专业上他可能比同等智力的同学学习成绩更好,因为他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学习和研究上。本质上他是非常自闭的人,但是在外表上未必表现得很明显。不过,他们很难和一个人深入地交往,建立感情联系,因此在恋爱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他们往往会受到那些情绪冲动的异性吸引,而在恋爱后,恰恰是这样的异性最不能忍受“机器人”的冷漠表现。于是双方冲突就会越来越大。
最严重的情况就是所谓的“自闭症”,他们几乎完全失去了情感交流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就像计算机一样不能容忍任何一点的不精确性。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失去了和别人交往的能力。但是,即使是自闭症,他们的智力能力也还得到了保留,因此有些自闭症患者会在某个方面表现得很好。我见过速算能力很高的自闭症患者和能背下—整本字典的自闭症儿童。
实际上一个人有“机器人”的子人格,正说明他对情感的压抑非常大,在“机器人”的保护后面,在内心的深处,这样的人一定有着很多消极情绪——恐惧、悲哀、愤怒等。在消极情绪积累很多、环境条件适当的时候,这些情绪会在背后起作用,于是这个人会突然干出非常残忍的事情,残忍到让熟悉他的人都难以相信。
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清华大学一学生为了“实验熊对味道的辨别力”,将硫酸泼到动物园的熊嘴里,引起一片指责和议论。我相信他一定有“机器人”子人格,因为他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和我看到过的“机器人”很相似。他就有很多的情绪压抑,因为他母亲对他的管束和控制太严格了。潜意识中,他是通过伤害熊来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而在意识层面上,他甚至并没有什么情绪,而只是觉得自己就是在做一个实验而已。这个没有情绪的意识层面的“他”就是“机器人”;而在潜意识中要发泄情绪的,也许是另一个子人格,比如“厉鬼”。
如何应对“机器人”呢?
要减少“机器人”的消极程度,我们就要从恢复情绪感受的能力人手。
因为“机器人”的作用,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感受力很弱,一件事当前,常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情绪。在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帮助他们注意到,“机器人”又在起作用。我们可以提醒他,“你现在的行为就像一个机器人”。但是要注意,语气中不要有批评的意思。如果你有批评的意思,他的机器人就更要保护自己了。他会不承认,会和你争辩,而争辩是不可能改变他的。温和的提醒,可以让他对自己什么时候出现“机器人”状态能有所意识。
在他意识到自己的机器人出现时,他自己可以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其他子人格——那些带着情绪能量的子人格。他会发现,每当“机器人”出现的时刻,往往都是内心中另一个子人格感到“委屈、恐惧、悲哀”的时候。这样,他就开始认识到了自己的情绪。心理咨询师应该允许并鼓励他表达这些情绪,使之得到一定的宣泄。心理咨询师良好的共情和理解,也可以让他接纳自己的情绪。这样,情绪的压力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表达情绪的能力越强,“机器人”的外壳就越薄,因为他不再需要那么厚的外壳做自己的保护了。
心理咨询师要鼓励来访者做一个“敢爱敢恨的人”。“机器人”之所以没有情感,就是因为不敢爱也不敢恨,敢爱敢恨,则“机器人”就可以转化为有血有肉的活人。
还有一个方法,是在恋爱或友谊中恢复情绪能力。“机器人”出现的时候待人冷漠,而这会引起朋友恋人的不满,甚至引起冲突,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有“机器人”,这时要注意不要批评对方,应该反过来看看自己是不是过于冷漠。试着体会对方的心情,关心对方,这样不仅可以让对方感到你更为体贴,也可以使自己对情绪体察的能力增加,利人而又利己。
不过,如果你发现你的恋人或朋友有“机器人”子人格,不要做心理咨询师做的事情,不要对他说“你的机器人子人格出现了”,因为如果你掌握得稍有不当,他就会把你的话理解为攻击和批评,更何况他的不满很可能就是针对你的,你不是局外人而是当事人,这样效果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二节 以性忘记死亡——纵欲者
“魔鬼”原型可以和性的原型相结合,形成各类“纵欲者”子人格或“淫魔”。
看过一个外国电影,名字不记得了,其中有一个片段非常恰当地表现了“魔鬼”对人的影响。电影的主人公大概是因为战争创伤,忘记了自己是谁。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自己的私生女儿发生了乱伦。电影中,在他们发生性关系的时候,闪出了一个幻象:有许多的男男女女在一起性放纵,数以百计的躯体纠缠在一起。这样的情景是受“魔鬼”子人格影响下的人常见到的幻象。
性是人的第一本能,是生命的体现;“魔鬼”是死亡的象征,是死亡本能的体现。为什么“魔鬼”会和性放纵结合在一起呢?说起来并不奇怪,“魔鬼”会和任何生命活动结合在一起。我们前面说过,“魔鬼”会利用“上帝”达到他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和“上帝”原型结合。
“魔鬼”也可以和性结合,利用性本能达到他的目的。
性受到压抑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想放纵的欲望。而“魔鬼”利用这个欲望,怂恿人真的放纵自己的性欲;极端的情况就是乱交,不管对象是谁;不那么极端的就是放纵自己,或者成为一个诱惑者,一个诱惑异性并且宁愿毁掉对方的生活也要满足自己性欲的人。
性放纵者是把异性看做是物,看做仅仅是满足性欲的对象,因而就把自己的存在也降低为物的水平;这个态度象征的是对待死亡的“退让”态度。另外,就像人们会借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至23:0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hrxl.cn/xinlixue/xinli_2942.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34]
[
35
] [
36
] [
37
]
责任编辑:
华人心理咨询网
【
0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心理医生
】 【
心理诊所
】 【
青少年心理咨询
】
强迫症社交恐惧焦虑抑郁症人格障碍婚恋与性家庭创伤
网上网络即时通讯心理咨询在线联系方式 QQ:362890071
或www.hrxl.cn@qq.com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217271074
阿里旺旺:心语心理咨询师
工作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9:00~23:00
心理咨询电话:
最新心理学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五...
社会心理学第九节爱情婚...
女心理师(上册)
《弗洛伊德传》
实用心理学
人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冯...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四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三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二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热点心理学
推荐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第三节心理诊断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第二...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美国·SBT快速婚姻治疗法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噩梦醒来——一个抑郁症...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相关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