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当前位置: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医学心理学(上) (7)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的科学研究机构-心理研究所被解散,医学心理学的工作被迫停顿达八年之久。直到1976年末,医学心理学的工作才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起来。1978年12月在保定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和1979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医学心理学学术座谈会,标志着医学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会议酝酿成立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并于1979年11月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心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上正式成立了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从此,在学会的领导下、组织和推动下,医学心理学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蓬勃和广深的发展。
一、医学心理学工作队伍的培养
卫生部于1979年颁发的新教学计划中提出在有条件的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1980年通知各医学院校和中级卫生护士,学校开设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课程,把医学心理学事业的发展纳入医学教育之中。为了培养医学心理学专业师资和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需要,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托北京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心理系、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市安定医院于1980年和1982年在北京举办了两届全国性的医学心理学师资进修班;1979~1980年卫生部委托湖南学院举办首届心理测验培训班,至今已达第15届,学员大都是医学院校的教师和医院医师。此外,江苏、上海、辽宁、广西、广东、浙江、吉林、河南、山东、内蒙古等24个省市、自治区和福州部队举办了一次或多次的大行政区的或省、市一级的医学心理学测验培训班,培养了大批专职或兼职的人员,承担了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继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早于1979年起招收医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后,北京大学心理系和部分医学院校也先后招收了医学心理专业和硕士研究生。
二、教学机构组织
1979年北京医学院率先成立了医学心理学教研室,1980年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也成立了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至今已有40多所医学院校成立了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还有30多所医学院校有医学心理学的专职教师。截止1988年底,已有八十多所医学院校正式开设了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的课,有的开设了医学心理学专题讲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300多所中专卫生、护士学校开了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的课,占全国中专卫校、护校总数的五分之二。自1983年起,部分医学院校的医学心理学教师利用暑假举行教学座谈会,对医学院校的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1987年5月卫生部在成都召开了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第二届教材编审工作会议,决定修订出版医学专业第三版教材,并增加四种必修教材和八种选修课教材。《医学心理学》在这次会议上被规定为新增的必修教材。
三、学会工作和学术会议
目前,除台湾和西藏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相继在各地心理学会分会下成立了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或专业小组。医学心理学全国学术会议已先后独立地举行了五次。(表2-1)。
此外,医学心理学作为一个分组参加了1979年、1981年、1984年、1987年中国心理学会举行的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学术会议。
表2-1 医学心理学全国学术会议举办情况
时间
名称
地 点
代表人数
论文篇数
特 点
1980
第一届学术会议
柳 州
150
100
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工作者占多数
1982
第二届学术会议
厦 门
200
190
内、外、妇、儿、五官、皮肤、整形、肿瘤和中医各科皆有代表,临床各科和基础医学代表超过半数
1983
第三届学术会议
扬 州
435
226
分四个专题讨论:
1.心身医学组2.心理测验组3.心理治疗、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组4.护理心理组
1985
第四届学术会议
肇 庆
250
113
分五个专题组: 1.心理测验组2.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组3.心身疾病组4.护理心理组5.神经心理和其它组
1988
第五届学术会议
成 都
86
78
同上
四、出版的刊物
自1979年以来,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已先后出版了《医学心理学文集》三集,刊登了近年来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论文。1984年10月出版了第三届学术年会的医学心理学论文选编。1985年出版了科普刊物《医学心理学知识丛刊》。此外,还有不少医学心理学的论文刊登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通讯》、《心理学动态》等心理学刊物上以及《医学与哲学》、《中华神经精神杂志》等理论和临床学科刊物上。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立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和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从理论上讲,它标志着一个医学思想体系的转变——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实际上讲,它标志着医学教育适应了现代科学发民展的需要,并将满足当前实际的需要。一支基医学队伍正在逐渐壮大,正在医学的教育、基础、临床、预防各个方面努力工作。近年来心理测验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如修订适合我国应用的韦氏成人量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中国0-3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并编制了我国的临床记忆量表。心理咨询的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不仅已在大城市的综合医院中开展,而且还在高等院校中进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有些心身疾病的研究如冠心病与A型行为的关系、脑损害病人失语症和言语障碍的研究、裂脑病人心理特点的研究等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可以设想,医学心理学必将能进一步对人民的心身健康和医药卫生事业作出卓越的贡献。
(李心天)
校对时间:00-09-18 16:55:0420 Mar 2001 21:17:06 +0800 陈卫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第一节 国外有关学派的观点
如何认识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西方国家有许多学派和理论。当心理学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后,学者们都企图从各自的专业(哲学的、医学的、生理学的、教育的)观点去观察和解释心理现象,从而形成了许多心理学派,例如构造学派、机能学派、格式塔学派、联想主义学派等,这些都在心理学史中介绍过了,现在重点介绍对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关的一些心理学派理论。
一、心理动力学派
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0)是奥地利维也纳的神经内科医生,他曾向当时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夏柯(Charcot)学习催眠治疗。夏柯发现癔病病人还存在性欲上的问题,使弗洛伊德受到启发,从而想到癔病很可能是与性欲有关的心理因素所造成。后来他与J.Breuer合作用催眠术从事癔病的治疗和研究。Breuer曾使一名癔病病人在催眠状态中回忆起与她的病有关的一切情绪体验,并全部说了出来。病人说出来后觉得心情舒畅,最后症状消失,恢复了正常。他与弗洛伊德于1895年发表了“癔病的研究”论文,提出一个学说,认为被推到意识以外的情绪体验将大量的心理能力把持住,所以生病,在催眠回忆中把这些情绪都说出洗净了,被阻塞住的心理能力发泄了,因此病就好了。他们把这一方法称为净洗法(catharsis)或发泄法(abreation)又叫谈心疗法(“talking cure”)参见:《西方心理学史大纲》253页)。后来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催眠术治疗神经症得不到根治。病人的某些症状消失了,另一些症状又出现,何况有些病人根本不能进入催眠。他设法让病人在觉醒状态下身心放松,想到什么就立即尽量地说出来,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同样可获得疗效。弗洛伊德称这个方法为“自由联想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好比漂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人所觉察到的意识,只不过是露出海面的那一小部分,潜藏在海平面下的那一大部分则是人的潜意识。发生在很久以前曾引起过情感强烈波动的一些生活事件,表面上似乎被遗忘了,实际上并未从记忆中消失,只不过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与这些事件相伴随的被压抑的情感,并未善罢甘休,而是蠢蠢欲动,造成各种心理冲动,可影响个体行为,或成为患病的原因。让病人通过自由联想,回忆过去遭受情绪创伤时的情景,重新体验当时的情感,使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得到“发泄”,并对它进行分析可使病人痊愈。弗洛伊德发现病人在自由联想过程中时常回忆和报告他们所做的梦。他认为人们的梦往往是不受检查的,代表着觉醒时被压抑的欲望满足,通过梦易于暴露潜意识的活动。他教病人从所梦的情节开始自由联想,以便较快地挖掘出隐藏在潜意识深处的情结(complex)。弗洛伊德还发现,不少癔症女病人在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中总忆起她幼时被父兄诱奸的情节。他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病人都有这种类似的回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故事情节都是想像出来的。这种儿童时代的幻想代表了当时没有得到满足的愿望,所以必须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找出幼时影响情绪较深的事件,疾病才能得到根治。弗洛伊德把研究梦的结果和提出的解释写成《释梦》(1901年)一书,说明被压抑的欲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样,弗洛伊德通过“自由联想”,从病人的谈话和自己的深入观察中,对许多心理或病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推理,形成了精神分析学说。在他的学说中,引起了潜意识、欲望、压抑、欲力(力比多Libido)、冲突、本我、超我等概念,成为说明人类心理、行为、正常或变态的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将心理活动解剖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1.意识(consciousness),是当前注意到的心理活动,感知外界的条件刺激。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principle of fact or reality)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界。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3080.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7]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心理治疗
DSM-4诊断与统计手册:...
医学心理学(上)
心理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心...
情志病所致心理障碍的案例
修炼当下的力量
非理性信念不合理想法的...
心理医生是高危人群
心理医生的工作内容
对子女婚恋不满意引发的...
心理问题到心理障碍再到...
热点心理治疗
推荐心理治疗
心理异常分类
怎样区别抑郁症与精神分...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精神...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精神...
相关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