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当前位置: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医学心理学(上) (9)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件反射训练的动物分辨圆形与椭圆形图形,当圆形灯亮时,给予强化,使唾液大量分泌,当椭圆形灯亮时,不予强化,而使唾液分泌停止。当动物建立了这两种反应后,就进入愈来愈精细的辨别,即使两者半径的比例愈来愈接近,椭圆形逐渐变成圆形。当椭圆半径相当9:8时,动物不仅不能分辨圆形与椭圆形,而且以前形式的分化条件反应也丧失了,同时发生剧烈的长时间的运动性兴奋,在实验台上挣扎,撕掉身上的器具,咬嚼胶皮管,吠叫哀鸣,见人见物呈恐怖状,行为一反过去常态,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后来巴甫洛夫发现:不同神类型的狗对完全相同的困难作业而导致“神经破裂”时,会产生相反的行为反应:一条狗偏向抑制,一条狗偏向兴奋。也就是存在两种类型的实验性神经症。
华生受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和桑戴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启发,也作过不少实验。例如一幼儿,每当他伸手玩弄他所喜爱的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猛击铁棍,发出强噪音,使之惊吓。这样结合数次后,每当白鼠一出现,幼儿就会惊吓哭闹,之后甚至一接近白色有毛的动物也就得恐惧。这使华生认为:人的一些病态体征是学习得来的。
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学派最有贡献的斯金纳(B.F.Skinner)设计了一个动物实验装置称斯金纳箱。箱内有一条输送食物的杠杆,当一只饿鼠在箱内自由探索时,偶而按压杠杆后就能得到食物。根据压杆次数的记录得知老鼠吃的行为和学会压杆操作来得到食物的速度。斯金纳发现了与巴甫洛夫不同的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只对一个已知的特定刺激作出反应,称应答反应;而斯金纳所发现的是在没有看到外界刺激的情境下的反应,称操作反应。动物通过自己的操作行为反应,形成了操作性的条件反射或称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tive conditioning)。斯金纳观察了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共同变化,创立了R=f(S)的函数关系。他把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称为反射。但其间却没有生理的连续性,只能把它看作是两者之间的相关。斯金纳认为一些精神疾病和病态行为都是通过操作性条件作用获得的。
医学心理学在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上述三个学派曾起到重大影响。此外,也有人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变量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但没有像上述三个学派那样形成一个体系。同时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文化因素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愈来愈显示它的重要作用,任何一个学派的理论思想都不能不考虑社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例如新弗洛伊德学派或现代弗洛伊德学派都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的致病作用。但他们只是抛弃了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本能和人格发展的概念,强调了文化教养、家庭生活等因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强调了自我的重要性和独立性,重视个人的早期经验,并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直接研究儿童的发展过程。心理生理学派也考虑了社会环境因素对躯体疾病的影响。他们通过对心身疾病的深入研究,愈来愈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理的相互作用。1967年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T.H.Holmes和R.H.Rahe将社会中的种种生活事件可能对人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变化程度划分等级,用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s)的分值多少来标志个体重新适应环境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制定了“社会重新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如果一个人在一年内遭受生活变化的分数愈高,则来年保持健康的可能性就愈小,患病的可能性就愈大。行为主义学派也更多注意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脑或心理的作用,变S-R公式为S-O-R公式。总之,随着生物科学、电子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概念的引入,更丰富了医学心理学的理论。愈来愈多的学者从社会和生物两个方面综合,通过人的认识和主动调节来考虑人的健康和疾病的问题。目前西方还没有一个为众人都接受的学派。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医学界过去习惯于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考虑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认为生物学的指标是判断健康和疾病的最终标准。所谓健康,就是没有症状,用客观测量的方法找不到身体哪一部分有病态的证据。所谓疾病,就是生物学统计常模(Norm)可观察到的偏离,身体内出现高于正常值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如血中白细胞增加至10,000/mm’以上,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等,以此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但是这一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是不完整的,因为:
1.很多疾病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一般常规检查也不易检查出来。在病人没有查出病变证据以前的某一段时间,不能说他没有疾病或者说他身体是健康的。与此相反,大多数人都有龋齿,即身体有病理体征,但他们很少被认为是有病的人。
2.社会人群中疾病发生与否,受人种、年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制度等影响,不同社会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同,判断个体健康和疾病的标准也不一样.
3.健康与疾病的标准,还受各国文化背景、社会道德规范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影响。某些特殊行为在不同历史阶段就有不同评价。美国有些州把同性恋当作精神上有病的人,需要接受精神病专科的治疗,对酗酒、虐待儿童、丧失道德而犯罪被认为是精神上有病而偏离正常的行为;有些国家把持不同政见者当作精神病;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参政的行为被认为是有精神病;某些宗教中把虔诚教徒听见上帝或神的声音视为正常,甚至受到尊敬。
由此可见,单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对健康下定义是不够的。英文中有三个不同的词来标志疾病的概念,一个是disease,用来说明病人的躯体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正常。这种异常(disorder)是可以观察测量的。这正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问题。其次是illness,用来说明病人有主观不适感觉,如感到头痛、恶心、焦虑等一系列症状,这显然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第三是sickness,用来说明病患病了,不能正常执行工作、学习和日常的活动了,失去了健康人应有的行为,这是第三者的看法,也为病人所接受,是上述两种情况的结果,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问题。
因此,除从医学的角度外还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综合考虑一个人的健康问题。所以健康的定义应该是:
1.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2.无主观不适的感觉;
3.无社会(第三者)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这三条说明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健康,这就是医学心理学对健康的理解。联 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complete well-being)”。这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是相似的。
医学心理学还认为:健康与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体。从疾病最严重状态到健康最顶峰状态是一个生命的连续过程,它处于经常变化而非绝对静止状态,并呈现不同层次的适应水平。如果个体与环境保持正常的适应,就意味着正常的健康,如果适应良好,就是健康良好;反之,如果适应不良,陷入疾病状态,就意味着健康不良(图3-1)。
图3-1 健康-疾病的连续过程
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经过三十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并引进最新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概念,已经对人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心理和生理的关系、心理和环境关系、心理刺激的致病和治病作用、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等问题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概括起来,大致有四个基本观点:
一、心身统一的观点
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两者互相影响,以“心”为主要方面。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在考虑个体的健康和疾病时,要注意心、身两个方面的反应,不能只注意这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二、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
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生物的人,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内,沐浴在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网中。从夫妇、子女构成的核心的家庭关系,到家人、亲人、继而再扩大到同事、邻居、集体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也同样对他个体的心、身健康产生影响,另外,还有周围自然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因此当研究每个个体的心、身健康和疾病时,要考虑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教育修养、经济状况、社会职业地位等因素的作用(图3-2)。
图3-2 人的健康受社会和自然(生物)因素的影响
这一观点和医学中的系统思想是类似的,即把人当作系统中一个部分对待。个体的人既是整体,也是部分[见专栏3-1]。
根据医学系统思想设计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是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图3-3)。各层次之间既有纵向的相互作用,又有横向的相互作用。
图3-3 人是多层次的等级系统
三、认知和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
医学心理学认为社会因素能否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不完全取决于社会因素的性质和意义,还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怎样认知和评价,有时后者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发生工作上的重大失误、考大学名落孙山、恋爱婚姻屡遭挫折等不幸事件,对某些人来说,引起悲伤沮丧以至绝望情绪,一蹶不振成为重大精神创伤而损害健康;对另一些人来说,却能从中吸取教训,重振旗鼓成为发奋图强的动力。许多社会因素都必须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才引起心身两方面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社会因素也必须成为心理刺激后才能对健康或疾病发生影响,即能致病也能治病。
四、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个体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对外界事物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反应模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个性(人格)特点。这些模式和特点使个体在与周围人和事物的交往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其中心理的主动适应和调节是使个体行为与外界保持相对和谐一致的主要因素,是个体保持健康和抵御疾病的重要力量。
上述四个观点贯彻到医学心理学各个领域,指导医学心理学各个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它说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要使一个人自身各个系统器官的生理机能和瞬息万变的外界保持高度的适应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来实现的。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与外界社会三者之间如果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就意味着健康,在健康与疾病的连续过程图式中移向右边;如果三者之间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破坏了平衡就意味着有病,在图中就移向左边。
专栏3-1 医学系统的思想
医学系统思想来源于行为科学中系统工程思想。过去工程上考虑的方法是“由下而上”、“由细到总”的方法,也就是着眼于一个一个元素(或部分、部件),而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正好相反,是从系统总体上、全局上考虑和协调系统中的每一部分。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综合功能和属性的整体。所以系统思想的考虑方法是“由上而下”、“由总而细”。它不只着眼于个别的元素、部件的优良与否,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元素之间的联系,来大力提高整体的水平。所谓医学系统思想就是把医学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
1.把人当作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系统。人体(成人)大约有60万亿个细胞按照严格的分工,特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的。不同的细胞→各种组织→各种器官→某一方面系统,其中神经内分泌系统起着调节作用。从垂直方向确定人体一系列纵深层次:某系统、器官、细胞器、生命大分子及生命量子活动,这些多层次按照一定的联系,形成一个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开放系统。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一面揭示系统、子系统,以及各级要素、各级层次之间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3080.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9]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心理治疗
DSM-4诊断与统计手册:...
医学心理学(上)
心理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心...
情志病所致心理障碍的案例
修炼当下的力量
非理性信念不合理想法的...
心理医生是高危人群
心理医生的工作内容
对子女婚恋不满意引发的...
心理问题到心理障碍再到...
热点心理治疗
推荐心理治疗
心理异常分类
怎样区别抑郁症与精神分...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精神...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精神...
相关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