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轻躁狂在心境与活动水平方面的障碍介于环性心境(F34.0)与躁狂(F30. l和 F30.2)之间。活动增加和坐立不安的表现必须与甲亢和神经性厌食中所见同样症状相区别。“激越性抑郁”的早期表现可与轻躁狂易激惹的表现表面上相似,在中年晚期发生的“激越性抑郁”尤其如此。有严重强迫症状的病人,晚上可有部分时间十分活跃地完成室内清洗仪式,但患者的情感与此处描述的相反。
当轻躁狂发生于躁狂(F30.1和F30.2)之前或之后,一般不单独标明轻躁狂。
F30.1 躁狂,不伴精神病性症状
心境的高涨与个体所处环境不协调,表现可从无忧无虑的高兴到几乎不可控制的兴奋。心境高涨同时伴有精力增加和随之而生的活动过多,言语迫促(Pressure of speech),以及睡眠需要减少。正常的社会抑制消失,注意不能持久,并常有显著的随境转移。自我评价膨胀,随意表露夸大或过分乐观的观念。
也可出现知觉障碍,如:觉得色彩特别生动(并且往往是美的);专注于物体表面或质地的精微细节,主观感到听觉敏锐。病人可能着手过分和不切实际的计划,挥金如土,或变得攻击性强、好色,或在不恰当的切合开玩笑。某些躁狂发作中,不出现心境高涨,而代之以易激惹和多疑。首次发作还常见于15至30岁,但也可发生在从童年后期直至六、七十岁的任何年龄。
诊断要点
发作至少应持续一周,严重程度达到完全扰乱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心境改变应伴有精力增加和上述几条症状(特别是言语迫促、睡眠需要减少、夸大、过分乐观)。
F30.2 踢狂,伴精神病性症状
这是较F30.l措述的躁狂更为严重的一种躁狂的临床表现形式,膨胀的自我评价和夸大观念可达到妄想程度,易激惹和多疑可发展成被害妄想。在严重病例中,有关身份或角色的夸大或宗教妄想可占优势。思想奔逸和言语迫促可能使病人无从被人理解。严重而持久的躯体活动与兴奋可致攻击或暴力。对饮食及个人卫生的忽视可造成脱水和自我忽视的危险状态。若有必要,可进一步标明妄想或幻觉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不协调”应包含不带情感色彩的妄想或幻觉。例如,没有自罪或被指控内容的关系妄想;向病人讲述没有特殊情感意义事件的声音。
鉴别诊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本病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如果错过了轻躁狂这一发展时期,见到病人时疾病已达高峰期,病人表现为大量的妄想、不可理解的言语、暴力性兴奋,这些可能掩盖基本的情感紊乱,此时鉴别尤为困难。对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的病人,在躯体和精神活动水平已恢复正常而妄想或幻觉仍存在的阶段,也会给我们提出同样的难题。精神分裂症(F20.—)特有的幻觉或妄想若只是偶见,可归为心境不协调的妄想或幻觉,但如果突出且持续,分裂情感性障碍(F25一的诊断可能更为适宜(参见 10页)。
包含:躁狂性木僵
双相情感障碍诊断要点
本病的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与其他心境障碍相比,本病在两性的发病率更为接近。由于仅有躁狂的病人相对罕见,而且他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