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常见的形式是双重人格,通常其中一种占优势,但两种人格都不进入另一方的记忆,几乎意识不到另一方的存在。从一种人格向另一种的转变,开始时通常很突然,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其后,一般仅在遇到巨大的或应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发泄等治疗时,才发生转换。
F44.82 见于童年和青少年的短暂的分离〔转换〕性障碍
F44.88 其它特定的分离〔转换)性障碍
包含:心因性混浊
朦胧状态
F45.0 躯体化障碍
主要特征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在转诊到精神科之前,症状往往已存在数年。大多数病人已有过与基层和专门医疗保健机构长期接触的复杂经历,其间曾进行过许多没有阳性发现的检查或一无所获的手术。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任一部位,但最常见的是:胃肠道感觉(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皮肤斑点。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
通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并可能需予特殊治疗。
本障碍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女性远多于男性,常在成年早期发病。
因经常接受治疗可致药物依赖或滥用(多为镇静剂和镇痛剂)。
诊断要点
确诊需具备以下各条:
(a)存在各式各样,变化多端的躯体症状至少两年,且未发现任何恰当的躯体解释;
(b)不断拒绝多名医生关于其症状没有躯体解释的忠告与保证;
(C)症状及其所致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和家庭功能损害。
包含:多种主诉综合征
多种心身障碍
鉴别诊断:诊断时,有必要与以下障碍鉴别:
躯体障碍:长期患躯体化障碍的患者与其同龄人一样有同等机会发生其它独立的躯体障碍,如果病人躯体主诉的重点和稳定性发生转化,这提示可能的躯体疾病,应考虑进一步检查和会诊。
情感(抑郁)障碍:躯体化障碍通常伴以程度不等的抑郁和焦虑,如果抑郁和焦虑本身在严重度和持续时间上不足以诊断,则不需分开诊断。40岁以后发病的多种躯体症状可能是原发抑郁障碍的早期表现。
疑病障碍:躯体化障碍病人关注的重点是症状本身及症状的个别影响;而在疑病性障碍,注意更多地指向潜在进行性的严重疾病过程及其致残后果。疑病障碍患者倾向于要求进行检查以确定或证实潜在疾病的性质,而躯体化障碍病人要求治疗以消除症状。在躯体化障碍中,常有药物过度使用,同时也存在长期不遵医嘱的情况;而疑病障碍患者害怕药物及其副作用,常频繁更换医生寻求保证。
妄想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的躯体妄想,抑郁障碍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