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物语:与爸爸放风筝
这个男孩子十二岁,小平头,方口方脸,应该是个活泼的年龄,可是他皱着眉心,满怀心事的样子,一派愁眉苦脸。
他的父母亲都是医生,母亲出差去了,只有父亲带他来。
这是我在上海作家庭治疗示范所会见的一个个案。
父亲说,儿子从小患有心漏症,家人需要对他加倍照顾。孩子经医治后已经完全康复,但是跟很多习惯于护理病弱孩子的父母一样,孩子虽然康复,父母却仍然放心不下。
这位父亲形容自己与妻子费尽心思,不断为儿子打气,但是孩子总是没精打采,无法专心。他说这是他的最大忧虑。
基于本身的专业训练,父亲十分详尽地为我解释儿子的问题,他说:“儿子好的地方不用说,我只希望清楚地指出他的毛病。”
我问男孩:“你听过父亲说你的优点吗?”
他轻轻地摇头。
父亲答:“好的地方是他的观察力强,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很深……”
我心想,这孩子如果真的如父亲形容那样不能专心,就没有可能观察力强。但这毕竟是一个我不熟悉的家庭,我决定还是多作观察为妙。
我开始问男孩一些个人资料,男孩问一答一,声音低得传不入耳,父亲听得十分着急,不停地纠正他的姿势,补充他的话语。这是一位热爱孩子的父亲,只是他不知道,他的关心会夺去儿子需要拥有的自我学习空间。
没有玩的时间
我请男孩为我报道一次他每日的活动。他说早上六时半起床,上课,下课,做功课,往补习班,回家吃饭,又再做功课,晚上十时才上床睡觉。
我问他:“你有玩的时间吗?”
他摇摇头,说:“没有!连星期六、日都要学习语文。”
我说:“怪不得你看来那么忧郁,原来你是个完全没时间玩的孩子。没有玩的时间,当然也很难结交同龄的朋友。”
原来这男孩每周只有半天可以自由活动,他说多数去图书馆或独个儿看电影去。
我说:“那么,你不是一个不专心的孩子,你是一个生活得太呆板的孩子!
我问父亲:“你是医生,一定知道玩对孩子是很重要的,你跟你太太爱玩吗?”
男人摇头,他不单现在不会玩,童年时也没有玩过,他说:“我一辈子都不知道玩是怎么一回事,连与太太谈恋爱时,谈的也是工作!
很想放风筝
男孩子听了我们的对话,突然主动地加入说:“上一回风筝比赛,我很想参加,可是爸爸说读书更重要,我只好放弃!
他又说:“每次与爸爸争论,我总是输的!
我笑说:“噢!那不成,在你这个年龄,不能老是当输家!
我问他父亲:“你可以让儿子有赢的机会吗?”
这是一位明智的父亲,只是他自己的生活与信念,一直都是受着另一个大气候的支配与安排。他与妻子的时间全部都是留给病人,他工作的单位离家较近,因此他要负责每天回家煮饭的差使,晚饭是他们一家三口唯一相聚的时间,饭后又是电话响个不停,都是与工作有关的问题。
男孩说:“妈妈常常都会花几个小时与人讲电话!
这是新中国上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哀,他们任劳任怨,工作是他们的一切,在他们的辞典中,绝对没有“玩耍”这一个名词。他们自己长大在一个充满动荡的年代,好不容易为人父母,而他们的下一代,面对的又是一个簇新的社会与体制,一个在改变中快得连他们活在其中都掌握不了的新时代。这位被带领长大的父亲,现在最担心的是怎样防止儿子去打游戏机。
我对父亲说:“我相信我明白你的苦心,只是你的儿子将来要应付的是一个你不再熟悉的社会状况,如果他继续这样依附着你,以你的意见为意见,他将不会有能力处理将来外面世界所带给他的压力。”
父亲问:“那我该怎样办?”
我说:“我也不知道,只是我有一个奇想,我很想看到你与-你的儿子一起放风筝去!
一个新开始
男孩喜上眉梢,忧伤的面孔第一次露出笑容。其实孩子的父亲已筋疲力尽,如果能够放弃这份督导儿子做功课不讨好的工作,专心做父亲,对父子两人都是一个新开始。
我因为要见另一个家庭,提议他们到校园去作一次父子倾谈,看看怎样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回来时,父亲对我说:“我儿子对我说,这位专家很明白孩子的心态!我笑说:“我了解他的心态没有用,要父亲了解才成!
临别,我与孩子握手说:“我希望有一天,当你成为父亲的时候,你会这样对你的孩子说,‘我童年时,有一个早晨,我与爸爸到外滩放风筝去,那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然而,望着男孩父亲那万分疲倦的样子,我忍不住说:“但是,那也可以是最沉闷的半天!一切要看你们而定!
我希望,他们会为自己制造未来的美好回忆。对于一个五千年的民族而言,半天的时光当然微不足道,但是对于这个背负着太多社会压力与亲人期望的男孩来说,那将会是他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
婚姻物语:十年树人
这个十岁的小男孩,长得十分精灵,操着地道的北京话,表达自如。
与他谈话十分痛快,一点都不用转弯抹角。
我问:“听说你爬墙的本领很大,你能够爬出这房间吗?”
他仔细打量四周环境一下,说:“太容易了,只要一只脚踩在门把手上,攀上门顶的天窗,不用费劲就可以溜走。”
百般本领的孙悟空
这男孩没有夸张,他真的像孙悟空一样有百般本领,学校关不住他,老师见到他就头痛。据他的校长说,他自幼儿班开始,就把校舍弄得天翻地覆,现在念小学,更是神憎鬼厌;事态严重时,学校甚至要求父亲陪儿子一起上学。
那是一项奇怪的安排,试想父子二人平排坐在课室内,名义上是帮儿子念书,实际上是罚爸爸上课,对父子二人都是一种耻辱,怪不得父亲满面怒容。
我问孩子:“这安排对你上学有没有帮助?”
他苦笑说:“没有,只换来回家让爸爸打得更厉害。”
孩子出示他的手脚,伤痕累累。
他说,打也没有用,反正也习以为常。
他继续:“功课实在难做,数学更是摸不着头脑,连爸爸也学不会。我只喜欢体育及舞蹈,我要练好武功,做个天下无敌手。”
这是我在北京作示范讲学时遇上的一个个案,人在纽约,因为要讲授一项有关中国家庭治疗的专题,重温当时与小男孩谈话的录影纪录,一只充满精力的小顽猴,又活生生地重现眼前。
失败的孩子更失败
孩子的导师与父母,都以为问题出在孩子本身,我却觉得,孩子的问题,有大部分来自他四周环境的体制。
学校与家庭,往往只能接受一个听话的孩子,对于出位人物,却总是重复又重复地使用一些明知没有效的老方法。
北美的学校制度,也是经常以停学作为惩罚,明知这只会无形中鼓励孩子逃学,也不肯下些苦心创造新意。北京学校找父亲陪学这方式,其实很有创意,因为要处理一个问题学生,学校是应该与家庭联手。只是这种联手需要很多心思和策划,才可收效,不然就会变成推卸责任。
一个十岁孩子竟会变得完全不受管教,必然事出有因,齐天大圣不过是天庭制度的副产品。
认知行为治疗派的宗师唐-密西苯姆(DonaldM.)作过一项很有趣的研究,发觉孩子的成就,在初小阶段就定出高低:聪明的孩子愈来愈聪明,呆笨的孩子愈来愈呆笨;他相信这现象归根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
根据他的分析,聪明的孩子易教,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满足感,而老师对孩子的认可,对孩子是一种鼓舞,启发孩子表现更佳;这种互相牵引的推动,是一种无言的舞蹈。同样地,难教的孩子令老师泄气,气馁的老师对提不起劲的孩子当然更是缺乏推动力。因此,成功的孩子愈成功,失败的孩子愈失败,这是一种循环互动的道理。
被全人类拒绝的小男孩
我与这男孩只面谈了一小时,觉得他的谈话很有意思,他感觉到我对他的欣赏,于是表现得更为出色。开始时他只是倔强,渐渐地,却真情流露。他说,老师讨厌他,同学讪笑他,爸妈打骂他。他自小开始,每天的生活都是混混沌沌,尤其在学校里,从来没有一件事是做得对的。
当时孩子的校长和父母都在场,目睹一个一致被公认为无可救药的小魔头,原来只是一个求助无门、被全人类拒绝的小男孩。
孩子的母亲说,儿子老是缠着她,一天要不停地给她电话,有时更老远地步行到她上班的地方找她。学校及家人把他关起来,他却总是逃掉。奇怪的是,孩子对外面的世界逆来顺受,却哭着问母亲:“你为什么无缘无故打我?”
原来他视母亲为避难所,可惜母亲并不明白孩子的彷徨。我问孩子:“有人知道你的委屈吗?”
神通广大的猴精,只有无言地摇头,幸好他有一位尽忠职守的校长,不但陪这一家人一起前来接受辅导,并且愿意为这孩子作桥梁,让他在学校找到一个依靠。
十年树人的理想
在我成长的年代,老师在我们的成长中往往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渡过很多家庭及生活上的难关。但是,在现代社会那过于清晰的分工制度下,老师变成只是教学的工具,再也难有十年树人的理想。
《六十分钟时事杂志》(60Minutes)曾特别访问了一位在纽约贫民区办学的校长。众所周知,纽约贫民区的学生多来自问题家庭,酗酒、暴行及乱伦是惯常事,那些孩子长大后绝少有翻身的机会,往往重复上一代的问题。但是这学校的学生当中,出了很多成功的专业人士,并且专为贫民服务,被誉为纽约贫民区的一个办学奇迹。
问起这位校长的办学秘诀,她说:“道理其实很简单,我对学生说,不管你家中有多不如意,那是成人的问题,并不是你的责任。可是上课是你的责任,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我要求你付出最大的努力,而我的工作,就是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及支持,助你成功地达到这个目标!
道理是简单,但是什么才是“适当”的学校环境,个中实在大有学问。
婚姻物语:珍惜你的本命花
台湾的朋友告诉我,当地有一种很有趣的占卜方式,叫做“观落阴”。通灵的人可以带问卜者走入阴间,找寻一棵代表自己生命的“本命花”。
看到这一株花的状态,就可知道自己的生命路是否安宁。如果本命花状态不佳,问卜者就得灌水施肥,好好整理一番,方可离去。
朋友是台湾大学心理治疗的教授,她觉得这种问卜,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治疗,而且让受困扰的人为自己的本命尽一份力,其过程比空谈更为积极。
于是我妙想天开,策划一种新奇的心理治疗方式。
迷失方向
治疗人长发挽成一只大结,用两枝木簪插紧,古老的大襟衣裳,深色的花边因为日月的消磨而显得更为沉着。
她坐在一张磨得平滑的木矮凳上,面前放着一只大木盆,木色深厚得好像没有边际,里面盛着一盆黑沉沉的水。
前面坐着一个高瘦的男人,正在诉说自己一宗又一宗的不幸。眼睛被生活的压力迫得日月无光,不用说,也知道他的本命花一定状态不佳。他根本找不到自己的花朵。
他摒着气向灵水寻去,本来黑墨的水色就现出各种色彩。
治疗人问:“你看到什么?”
男人答:“我看到一簇簇鲜红的牡丹!治疗人又问:
“那是你的花吗?”
男人茫然摇头:“不是我的!
再找一回,治疗人又问:“你看到什么?”
男人答:“我看到一片万紫千红。”
治疗人问:“有你的花吗?”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