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当前位置:
心理治疗首页
>>
家庭治疗
>>
受伤的女人和男人 (7)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情况硬要加以改变。我看过一套南美的卡通片,形容一个清洁桌子的人,无论怎样清理,桌子上都有理不完的垃圾。像一个无法逃脱的噩梦,这描写的大概就是强迫症的内在心态。
我不知道这青年人的心中积聚了什么垃圾,让他如此苦苦清除。他来自一个环境不错的家庭,不但双亲对他宠爱,还有一个待他如珠如宝的祖母。全人类的眼睛都集中在他身上,如果真的要找出一个解释他不肯出门的理由,大概普是家中环境实在是过于舒服,让他难有面对外面世界的雄心。
我们百般猜想,青年人都不以为然。
问他,他的回答是那样扑朔迷离,好带着我们走迷宫,走了很多冤枉路。
只是愈来愈察觉,这青年人好像带着一股怨恨蓄意地指向父亲。
是因为父亲对他过于严厉吗?但是自从孩子发病后,他不是已经变得像只柔顺的绵羊吗?
是父亲对儿子不够关心吗?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二十四孝”的父亲,比孩子的母亲更是放不开儿子的问题。
很快就发现,青年人的父母虽然都爱儿子,彼此间却是全无默契。父亲自己的主意,母亲只是跟随。
婆媳共处一室,婆婆认为那是她的家,媳妇只有听话的份。媳妇很少反驳婆婆,老是摆出一副笑面,但是眼眶里却带着泪,分不清哭笑。
我问父亲:“婆媳不和,你觉得自己站在哪一边?”
父亲说:“我是帮太太的!”
儿子却突然插口:“不是的,他只帮他的妈妈。”
父亲解释说:“老人家是需要慢慢处理的,不能用急。”
青年人却说:“那是软弱的借口。”
原来青年称祖母为“他的妈妈”。界限分明,对他来说,他的家只有三个人,而对父亲来说,这绝对是四个人的家。
一家三口还是一家四口?祖母如何定位?这是一个版图之争。
对父亲来说,老妈是自己家庭的一分子;对儿子来说,母亲那无言的眼泪,正在促使他向祖母开战。
忠心的母子关系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两个都是忠于自己母亲的男人,两个女人的对立,同时成为两个男人的对立。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这个父子之争,是不会因为加强了父亲的威信而处理的,因为父亲愈用权,儿子会愈强硬,各事其主,战死方休。
除非父亲把妻子拉到自己的阵线,儿子失去总司令,再也没有续战的,才有鸣金收兵的可能。
剪不断,理还乱。即使一个小家庭,那三代同堂的关系交错,也会形成一场纠缠不清的斗争。
父亲不知道,很多男孩都是母亲的保卫战士,骑着白马为母亲执行秘密心愿。
怪不得青年人老说家中有办不完的事,男人困在上两代的暗涌中,无法抽身,只有不停地打扫房子,企图清除家中那隐藏着的一股乌烟瘴气。
遇上这种情形,父亲如果只求争取儿子而继续忽视妻子,是必然不会成功的;婆婆如果只顾讨好孙儿而奚落媳妇,也一定处处碰壁。哪有“要仔不要娘”的道理?
版图之争,大都斗得你死我活,除非当事人重新定位。最好有个调解人,协助他们商讨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新版图。
千斤重担下学偷闲
到北京教学,偷空半日,到雍和宫游玩。走到国子监,知道这是前人十载寒窗苦读之地,不禁肃然起敬。一间间房子望去,至第三十三号屋前,清清楚楚地刻着两个大字:“闲逸。”
当时我想,曾经居于此处的读书人必然是个大懒虫,在别人都拼命读书之际,他却优哉游哉,说不定还跷起二郎腿坐在门前摇扇子呢。
后来又想,这位前人可能患上了“恐惧读书症”,见书如见虎,虽然被人捉来京城,一想起即将走入试场,便双腿发麻,不停发抖。好在来了一个老和尚,在他大门前刻上“闲逸”二字为他镇惊。
无论如何,在紧张关头看到闲逸,是智者之举。
学校太闷人了
这次我经上海来北京,沿途看了好几个孩子逃学的个案,形式不同,但是有一共通之处,就是家人愈迫他们上学,他们愈是不肯上学。到最后,变成是家人要上学,而不是孩子要上学。讨论起来,人人都明白,现时的学校制度的确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但是家长们不知道,他们协助孩子应付压力的办法,往往是百上加斤,给孩子制造更大压力。
我见到的几个孩子,各以各的方式来逃课,有的患上心理病,有的产生生理反应,有的就干脆不说话。有个十岁的孩子最可爱,他说:“不想上学,学校太闷人了,一点不好玩!
我见这孩子一家人时,已经马不停蹄地工作了几天,这是当天最后要见的一个个案,自己已经累得一塌糊涂,一看孩子的父母亲,也是一脸倦容。尤其是孩子的爸爸,本身是一位医生,坐在那里毫无力气,为了孩子的问题而迫不得已出席这次辅导,面上明显地写着一百个不愿意,孩子的妈妈却是十分焦急地希望专家提供良方,让儿子早日返回学校。
装病不上课
小男孩眉清目秀,只是面色十分苍白。
我问他为什么来见我。
他说:“因为我生病不能上课。”
我说:“我小时候也不喜欢上课,老说肚子痛,你呢,你哪里痛?”
他毫不掩饰地说:“我说头痛。”
我问:“学校真的那么可怕吗?你为什么不肯上课?”
他十分直接地对我说出上面所引述的一段话。
孩子嘟着嘴巴,哗啦哗啦地继续投诉,说:“一天到晚不停地做功课,老是挨老师骂,回家还要做功课,真是太惨了。”于是我给他编造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十岁的孩子,跟你一样年纪,他也是十分不喜欢学校。一天,他决定不再去上课了,回到家里,像一块大石头似的坐着,谁也搬不动他。妈妈推他无效,爸爸推他也无效。结果,你猜他一坐就坐了多久?”
在家坐了两年
孩子答:“两年!
我说:“对!一坐就是两年!后来这十岁的孩子在家坐得厌了,决定回学校看看,你猜他返学校后会发生什么事?”
孩子说:“同学都不认得他了。”
我说:“不止如此,他发觉别人都长大了两年,已经十二岁,而他却因为坐了两年,还是十岁,你想他该怎么办?”
孩子说:“再回家去!
我问:“又再坐多久?”
他答:“再坐两年!
我问:“那样他的同学几岁了?”
他说:“十四岁!
我又问:“他呢?他几岁?”
男孩笑说:“还是十岁!
我继续说:“所以,孩子愈想愈不对劲,这样下去,别人都长大了,他却永远停留在十岁。他开始担心起来,决定问爸爸。他说:‘爸爸,爸爸,现在不得了,别人都长大了,我长不大,我该怎么办?’”
孩子果然走到父亲面前,要他想办法。父亲对他说,孩子只要加倍上课,弥补缺课的日子就成,并说如果老师不讲理,孩子可以抗议。
男孩苦着脸看我,我问:“爸爸的办法行得通吗?”他摇头,忙说不通。我说:“你知道吗?爸爸是成人,会以成人的眼光看事,你试试让他明白孩子的心意。”
孩子的爸爸却说:“不是说成人话,我小时候就是这样,无论老师有多凶,他们把我赶出教室,我就在教室外破口大骂,叫老师‘王八蛋’,就是不肯回家去!
爸爸也顽皮
孩子与父亲都笑起来,原来这位看来严肃呆板的爸爸,也有他调皮的一面。两个本来没精打采的大人与小孩,渐渐地竟谈得兴高采烈,人也光彩起来。
我想起《美丽人生》那部电影,描写一位父亲怎样成功地与孩子度过在集中营的苦难岁月。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教孩子将所有困难都当作一个玩耍、一种游戏。
因此,我也对孩子说:“你知道吗?其实上学只是一个游戏,你不如把学校当作一个动物园,你看老师骂人时,就想像他是哪一种动物?是长颈鹿,还是像狮吼?有同学欺负你,你会当他们是行动古怪的企鹅,还是其貌不扬的癞蛤蟆?你每天把那儿所见所闻像写故事一般地写下来,每天晚上就把这些故事读给爸爸听,同时问爸爸,在他那成人动物园里,是否有同样的经验。”
孩子开心极了,问爸爸愿不愿意与他一同玩这游戏,这位一直以为接受辅导就是听专家训话的父亲,明显地松了一口气,欣然接受孩子的邀请。
本来被生活担子压得不能喘息的一家人,带着笑容轻松地离去。而我自己,也在紧接的工作中,找到一刻的轻松。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光是强迫孩子读书是不成的,连古代的读书人都知道要有闲逸,我们这些现代人,怎么反而视教育为填鸭?
婚姻物语:身体在哭泣
这个孩子只有七岁,个子小小的,但是表情冷静,临危不乱。
他的父母在他面前吵得天翻地覆,父亲夺门而出,母亲嚷着要跳楼,孩子紧抱着母亲的双腿,母亲用力把他推走,拖拖拉拉,经过一番挣扎,孩子终于成功地把情绪高涨的母亲安定下来。
原属于丈夫的工作,这七岁小童担当得十分胜任。但是他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便不停地撒尿。
关不了的水喉
尿,像一个关不了的水喉,汹涌而出,把他的内外裤、他的被铺、他的床垫,都弄得湿透。
父母已经被他们的婚姻问题弄得头昏脑涨,看到这个每夜尿床的儿子,更是烦躁不堪。只是无论怎样骂,怎样罚,这个白天正常的孩子,晚上就有流不完的尿。
记得以前有一位心理分析的教授对我说过:“孩子尿床,是他的身体在哭泣。”
我看这孩子,外表看来乖巧伶俐,十分活跃,而且笑面迎人,一点不像一个忧郁的孩子。如果教授没有说错,那么这个看来乐观的孩子,原来晚晚都在流泪。
父母的关系愈来愈坏,后来爸爸真的走了,妈妈的悲哀更是笼罩着整个家庭。孩子老在安慰母亲,对她说:“不要紧的,爸爸不是已经走了很多次吗?我们不是都过得很好吗?你不用太伤心呀!
孩子的话,妈妈听了,更是泪流不止。她想:“怎么孩子都知道这样安慰我,偏偏是他的爸爸却不闻不问!母亲的不甘心,让她无法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反而愈来愈无法接纳孩子的尿床习惯。
给屁股出卖了
孩子不但尿床,而且变成撒屎。
膀胱与肛门全部失控,母亲再也不愿意每夜与儿子纠缠,孩子很快便被安排到儿童院去居住。孩子入住儿童院,不但没有改变毛病,反而变本加厉,有时在白天时分,也会屎尿全来。
孩子的眼睛老是盯着妈妈的愁眉苦面,妈妈的眼睛却是盯着孩子的屁股。
妈妈说:“你分明又撒了屎,为什么还要抵赖?”孩子抓着裤子急得团团转,他真的没有注意到裤裆中藏了一包屎。他只知道由院舍回家度假实在难得,正在集中精神努力讨好母亲,谁知偏偏屁股不争气,在重要关头出卖了他。
原本欢天喜地的一次家访,结果又在母亲的责备下草草收场。孩子气馁地返回院舍,院舍的姑娘问他:“家访好玩吗?有没有惹妈妈生气?”
孩子正鼓着一肚子气,向姑娘怒目而视。恰巧又碰到一个比他瘦弱的舍友走过,他不由自主地一巴掌打去。舍友哇哇大哭起来,孩子被罚站到墙角。对着一片发黄的墙壁,孩子的脑袋是一片空白。从最早的记忆开始,他就只记得母亲那郁郁不欢的面孔,以及多次的企图自杀。
每次都是因为父亲离家走了,母亲哭哭啼啼。一次,他看着母亲用水果刀把自己双手斩得鲜血淋漓,家里的墙壁仍沾着那已经变成黑色的血渍,有点像他现在面对的墙壁上的黑点。
又有一次,母亲开了煤气灶,打算与儿子同归于尽。
惶恐化为便溺
儿子其实大半时间都不太明白大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感到危机重重,不知道母亲下一回又要做些什么激情大动作。幸好每次父亲都会赶回家来,母亲才化险为夷。也许父亲与儿子同样是放心不下家中的女人,每次都走得不远。
一个习惯了看护母亲的孩子,他的最大苦恼,就是不能看护母亲,不知道她的安危。害怕她有需要时自己却不在身旁,那感觉是多么牵肠挂肚!
孩子的唯一思念,全部维系在母亲身上。而他却要入住院舍,面对着一堵空墙,他只感到一万个不耐烦。院舍的姑娘叫他好好反思自己为什么无故打人,但是他愈望着墙壁,愈想一拳打去,把这围墙粉碎,让自己像野兔子一样,一枝箭似的跑回家中。无论母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9308.html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7]
[
8
] [
9
]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1: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心理治疗
不在怨恨父母丈夫
完美父母也容易导致孩子...
孩子没有动力做事情
父母彼此责备孩子不会与...
父母的过多干预会变成孩...
孩子有问题主要是父母有...
受伤的女人和男人
矛盾固执的父子关系
热点心理治疗
不在怨恨父母丈夫
推荐心理治疗
相关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