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咨询
强迫症
抑郁症
社交恐惧症
焦虑症
神经症
图
心理治疗
心理学
心理学家
爱情婚姻
精神分析
心语专栏
心理医生
咨询流程
咨询范围
咨费表
系统治疗
治疗反馈
心语心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精神病
|
心理影视
|
艺术治疗
|
精神障碍
|
成瘾行为
|
催眠治疗
|
身心症
|
精神疾病
|
情绪管理
|
心理疾病
|
家庭治疗
|
专题
当前位置:
心理治疗首页
>>
心理治疗
>>
害怕恐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心理邮箱362890071@qq.com 转载请注明华人心理咨询网
www.xlzxs.net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网络网上在线心理咨询QQ:362890071
本文是一例恐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由于受恐高症的困扰,内心非常痛苦,社会功能受损。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采用了贝克、雷米认知疗法和系统脱敏技术进行咨询治疗,在接受了十二次咨询后,来访者的症状基本消失,达到了心理咨询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恐高症;贝克、雷米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19岁,大一。
二、主诉及个人自述
记得是初中时开始不敢独自上天桥,除非有人扶着,假如独自一人却又不得不到街道的对面,宁愿绕路到路口或者是跨越道路中间的隔离栏;后来,到了高处,不敢靠近楼层边缘,若是透明落地窗或是边缘的保护栏较矮,总之目光或是余光可以看到外面或者是楼下的街道,就会惊恐万分,脑子变得空空的,四肢发软,发抖,心跳加速,心慌,总会觉得地面变得倾斜,自己会滑落窗外,因而一个劲儿的往屋内中心处移动,使自己看不到窗外景象,才会觉得安全;每次到了高处,都会暗示自己没事,没必要害怕,但一想就会胡思乱想,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于脚下,感觉很恐怖,致使自己越发害怕,无法控制。因此只要去高处就一定要有人陪同。
高考考到省外,一个人外出的可能性增加。有一次,学院安排任务要求我进城办事情,来到市区某路口,却意外发现该路口没有人行横道线,而且路中的隔离栏很高,只能通过人行天桥才能到达对面,由于时间紧迫,无奈之下只好独自走上人行天桥,当我走到对面准备下楼梯时,看见楼梯两侧又空又高、桥下的车辆急速行驶,就觉得两边的保护栏不结实、会倒,而且担心鞋底会打滑、站不稳,猛然感觉一阵眩晕,脑子空空的,四肢开始发软不听使唤,只好慢慢退回桥中央,让地面的情景消失在视野中,过了一会镇静下来,只好求救于路人。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改变,但效果不佳。曾去医院做过身体检查,医生也说没问题。在大一的假期,去了一趟南京中山陵,当我来到中山陵脚下,只是看见它那大大的楼梯时,就觉得有一点紧张、害怕、心跳加速;但一想也许这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时,就一鼓作气,头也不敢回的冲了上去,到达顶部趋势迅速冲进建筑物里赶快逃离大楼梯的边缘,当参观结束后,需要下楼梯时,一看情形瞬间就傻了,只觉得手脚发软、心慌、眩晕、注意力不能集中、胡思乱想,最后实在没办法还是由同学搀扶着自己闭着眼睛走下去的。自己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主动前来咨询。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一)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求助者自己前来。身材高挑,衣着整洁,年貌相符,为人热情、开朗,语言清晰,能陈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一些自己的分析,自知力完好,有求治的愿望,合作程度好,每次如约前来。未见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二)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
1、求助者的母亲陈述
家中独女,深受长辈宠爱,较为依赖大人,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史,幼时生长发育好,“怎么突然就会恐高了呢?不过现在想想,她小时候出门都有大人带着,到了小学,无论是爬山还是坐自动扶梯还是上人行天桥,她都会自然的勾着我或者她爸爸的手臂,我们也没觉得怎么就让她勾着,小学毕业的那个假期,我们几个家庭一块儿出去玩,小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冲上一个人行天桥,只有她跑了几步就折了下来,她说害怕有点高,我就说‘怎么那么胆小呢?你看看那些比你年龄小的’,可能当时语气也有点儿重,后来她上了初中,开始忙于学习,也没有太注意她的这个方面,以为年龄大了自然就不会害怕了。”
2、求助者的同学陈述
为人热情、开朗、直爽、偶尔有些敏感,情绪不太稳定,与同学相处融洽和睦,虽然宿舍是11楼,但因为平时上下楼都乘坐普通电梯,而且在走廊和阳台上都未发现她的问题。直到有一次,宿舍楼停电,需要爬安全出口的楼梯(旋转式的),而且一面有窗户,眼睛和余光可以看见楼下,她爬到7、8楼的时候,停下休息了一会,就有点不敢迈步了,那时脸色苍白,靠同学扶着才回到宿舍。同学一起去逛商场,她都不敢独自下乘自动扶梯,尤其是那种两边都悬空的。相约一起去省图书馆看书,门口的大楼梯(大概有三层楼高,又大又宽又长的那种)她从来没有使用过,都是乘坐侧边的普通电梯上下楼。
四、评估与诊断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幼年时缺乏安全感;从小受家庭成员较多宠爱;独自到省外读大学;较为敏感,依赖;存在认知偏差;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诊断依据:无器质性病变。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能主动地求医,无逻辑思维的混乱,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该求助者内省冲突涉及的是生活中的小事,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其操心,而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冲突属于变形冲突。病程持续时间超过1年,有退缩行为需借助他人帮助或改变处境才能摆脱痛苦;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属于神经症。
主要症状:救助者有明显的恐惧症状,一定的高度或高度情景常引起强烈的恐惧,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恐惧时常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头晕、心慌等;对恐惧的客体和情景极力回避,要人陪同,不然就绕道避开高处;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或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自知不自制。
因此,综合临床资料可确诊求助者有心理障碍,是“恐惧神经症的场所恐惧症”中的一种――恐高症。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近期目标:纠正认知偏差,学习放松技术,缓解处于高处的焦虑情绪,不害怕、不回避“恐高症”,生活不受影响。
终极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求助者个性,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针对本案例,计划采用的咨询方法、原理及步骤:合理情绪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向求助者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咨询效果与评价手段。咨询收费: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可分为: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的阶段;心理帮助阶段;结束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如下:
第一次咨询:建立关系。
目的:建立良好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初探求助者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
方法:摄入性会谈,观察了解。
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了解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布置作业:回忆思考自己对高处的恐惧情况。
第二次咨询:诊断
目的:巩固咨询关系;明确求助者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做出明确的心理诊断。
方法:摄入性会谈,观察了解,放松训练。
过程:询问思考情况;做出诊断判断;学习放松技巧,并要求回家练习。
第三次咨询:分析问题、确定咨询目标。
目的:让求助者明白自己恐高是由于对某些事情的认知造成的,要解决目前的问题,就得首先对其认知过程和观念进行分析。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的确定求助者ABC,双方商定咨询目标。
过程:放松训练。全面深入了解求助者,让求助者理清自己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紧张、害怕、四肢发软、心慌、心跳加速,以及这些反应所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高处,找寻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被试觉得保护栏不稳、觉得脚底会打滑站不住等;确定B为咨询的大目标后,将其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使整个咨询过程比较有层次。
第四次咨询:确定问题。
目的:提出某些特定、具体的问题,协助求助者体验那些通常被自己忽略的问题及事实,使其认清自己在认知过程中的不合理处。
方法:提问和自我审查结合。访谈。
过程:放松训练。鼓励求助者详细说出她对自己以及自己情绪、行为的看法;通过提出特定问题,使求助者注意到被自己忽略了的经验(问:怕看到下面就意味着你没有乘坐过飞机?为什么有人陪着就可以从高处下来?中等高度为什么靠墙就敢自己下来呢?人、墙会比栏杆牢固吗?);对这些经验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
第六次咨询:系统脱敏。
目的:建议求助者亲身体验不同的高处情景并直接感受自己的情绪,让求助者来评判现实发生的事情是否与自己原来的想法相同,以此检验自己的观念是否合理。
方法:采用建议、模仿和系统脱敏相结合。
过程:明确表层错误观念(觉得自己会掉下去、栏杆不牢固、脚底打滑等),表层错误观念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建议求助者模仿并完成其所观察的参照个体所做的活动(学着别人站到高处),这一过程配合系统脱敏使用:
第一步,学习放松技巧。在第二次咨询中,已教授放松技巧,要求其回家联系,并在之后每次咨询中练习过,以求使求助者能应用自如。
第二步,建构焦虑等级。对引发求助者特定焦虑的刺激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将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景排序,从引起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最小的是0,最大的是100,级差要均匀,循序渐进。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等级排序:自动扶梯是20分,人行天桥是40分,图书馆门口的大楼梯是60分,高楼顶部观光层的边缘是80分,南京中山陵前的大排楼梯是100分。
第三步,系统脱敏。按焦虑等级,由小到大依次逐渐脱敏。每次放松后要询问求助者多少焦虑分数,如果分数超过25分,就要继续放松。
第八次咨询: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目的:摈除夸张性认知,让求助者对恐惧做出更为客观的归因。
方法:语义分析――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
过程: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使求助者认识到她对事物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估计过高,过分夸大灾难性后果(比如天桥,很多人都一起过天桥别人没掉下去;天桥质量是过关的,扶手比人更可靠);对求助者非现实的假设(到高处,就会掉下去)作严格的逻辑批判,使其看到自己思维的不现实性。
第十次咨询:行为矫正
目的:使求助者体验到积极情绪和成功行为,学会获得愉快的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应用这些方法。
方法:阳性强化,布置家庭作业。
过程:在与求助者的问题相关的特殊情境中,对其积极地表现和改变给予及时的强化,并督促其反省获得强化后的情绪体验(让其男友、同学在其日常生活中变扶着她为走在她身后鼓励她,并适时给予奖励)。
第十二次咨询:巩固
目的:巩固新观念;应用于今后的日常生活中。
方法:认知复习(穿插于咨询过程中以及用于咨询后期)
过程: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阅读有关认知疗法的材料、书籍。在生活中,继续对自己的深层错误观念进行句子分析,继续注意自己的活动和反应,并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加以评估和反省。
八、咨询效果的评估
(一)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通过咨询,当求助者身处高处时,焦虑情绪得到很大改善;自己也敢独自乘自动扶梯、上下人行天桥、去往高处,但由于地理空间因素,暂无法前往南京中山陵尝试,总之,对咨询效果满意。
(二)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
能独自上街,不回避高处,基本对生活没有影响。
(三)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
通过咨询,现不需要我们陪同也可以独自前往高处。
(四)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
根据咨询师的观察,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缓解处于高处的焦虑情绪,摆脱“恐高症”,恢复常态。提高了心理适应和健康水平,整个人也变得更加自信、成熟。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薄
腾讯微薄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搜狐微博
天涯社区
猫扑推客
MSN
和讯
网易微博
百度空间
新浪博客
Myspace
谷歌
复制网址
更多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xlzxs.net/xinlizhiliao/xinlijibing_9673.html
心理辅导电话02784530206 心理咨询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各类心理障碍电话心理辅导及心理疾病的网络心理咨询
网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在线联系方式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微信18071122930
【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
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
心理咨询电话:02784530206
最新心理治疗
DSM-4诊断与统计手册:...
医学心理学(上)
害怕恐高的心理咨询和心...
我总是对自己很生气因为...
心理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心...
情志病所致心理障碍的案例
修炼当下的力量
非理性信念不合理想法的...
心理医生是高危人群
心理医生的工作内容
热点心理治疗
我总是对自己很生气因为...
害怕恐高的心理咨询和心...
推荐心理治疗
心理异常分类
怎样区别抑郁症与精神分...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精神...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精神...
相关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