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一般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六个时期: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14、15~18岁左右)。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就是指个体在这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中的特征,而不是指每一岁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从各个年龄阶段中的许多具体的、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是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前一个发展阶段,又不同于后一个发展阶段。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在基本相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儿童之间,甚至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具有一定普遍性、相似性、稳定性。如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集团的儿童之间,以及同时代、同社会、同阶段而具体生活环境不同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又会有所变化、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和意识倾向及道德品质关系较大的特征,其可变性大于认知方面的特征。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无稳定性,也就没有什么年龄特征可言了。但这种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完成相同,它只是一种相对的稳定。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程度上可以发生某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也是有限制的,而不是毫无限制的。比如认知能力方面的特征,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会有一定范围和幅度的变化,但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之间的顺序性和系统性,不会因为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打破,也不会跳过某个阶段。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心理——环境系统
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指的是出现在个体周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它是人借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具有层级性。根据环境与个体发生联系的程序,可将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心理环境。不同的环境层级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在心理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彼此间又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是,是一个统一整体的不同层次。
①宏观环境与心理发展
宏观环境是全社会成员所处的共同环境,又称一般环境。它是环境的最大、最基础的层次。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由于宏观环境是全社会成员所处的共同环境,因此,它便决定着一代人的心理发展倾向与水平,决定着人们心理发展上所反映的社会时代特点,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总条件、总背景。
虽然宏观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总条件、总背景,然而宏观环境的影响终究是一种间接的影响,没有微观环境的棱镜,任何东西都不会从宏观环境渗透到人的意识中去。
②微观环境与心理发展
微观环境指的是个人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又称个人环境。它包括个体所在的家庭、社区、学校或工作单位以及同辈群体。微观环境一方面受制约于宏观环境,另一方面又有它自己的独特性。它很可能不同于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并不反映整个社会的性质。然而个体正是通过微观环境各自以其独特的方式掌握宏观环境,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只有那些深入触及到个人的经验,归入他直接交往范围的事件、人物、艺术作品,才能成为影响个体的真正因素。
在微观环境的诸因素中,由于学校教育是由专职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对个体的心理施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因此,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是无条件的。它能否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水平,能否为个体所领会和接受,另一方面取决于它与其他环境因素影响之间的协调。如果学校教育不能协调其他与人发展有关的因素,使彼此相互作用的方向能大体一致,作用的方面能互为补充,就会造成作用力的内耗。当学校教育的力量不足以抵御相反方向的作用力时,学校教育就会处于失败的境地。
由于微观环境是个体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因此,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比宏观环境要直接得多。微观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概括地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活动的条件;二是为人的活动提供各种直接对象,影响和决定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然而处于同样微观环境的主体,从环境刺激中抽取的信息,以及各自心理所感受的环境却往往并不相同。人不是直接根据客体而行动,而是根据自己对客体的解释来采取相应的行动。因此,分析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还必须探讨人的心理环境。
③心理环境与心理发展
所谓心理环境就是一个人内心所感知的环境,是一个人理解的并可以对之作出反应的环境。一个人的心理环境不仅决定于客观环境本身,同时也决定于一个人的身心特点,是由这两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可能与客观环境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理解力有限,环境也就有限。随着一个人心智的成长,环境也就扩大了。原来不存在于他心理环境中的东西(虽然它们一直存在于他的客观环境中),逐渐开始进入其心理环境,开始对其行为发生作用。由于心理环境是一个人内心所感知的环境,由于客观环境必须通过人的认知才能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作用,因此心理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比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更为直接和具体的作用。决定我们行为的并不是实际的客观环境,而是我们每个人所认识的客观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心理环境并非是互不相关的平行的三大部分。从空间上看,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心理环境则是对微观环境的主观反映;从内在联系看,它们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对人发展的影响看,它们是间接作用与直接作用的关系。人的发展是这三者统一作用的结果。
环境的三个层次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如果从总体上来看,即环境作为一个总体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既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对心理的发展作出了限制。
第二,环境决定着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
第三,环境能加速或抑制心理的发展。
第四,环境对人发展影响的大小与主体发展水平、独立性和自主性成反比。
环境虽然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同样不是充分条件。环境对人的作用如何,与一个人已有的心理水平和特点密切相关,这也就说明心理的发展还受人的已有心理因素的制约。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心理——生理系统
心理科学告诉我们,心理是有机体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生是与神经系统的形成密不可分的,它的进一步发展又是与神经系统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人的心理的发展自然也有它的生理基础,受人的生理条件特别是受脑的结构与机能的条件的制约。在心理——生理系统中,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两大方面:遗传素质与生长成熟。
①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
遗传素质指的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这样几方面:①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它就没有心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心理的发生、发展。②遗传素质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能在某种条件下发展一定行为的能力。比如:语言虽然不是人类生理上先天就有的,但遗传素质却造就了儿童学习语言的倾向和驱力,提供了使儿童能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语言的能力。③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个体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遗传素质对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直接影响,更多地表现在智力和气质上。④遗传素质的特点会影响周围人对一个人的态度,从而影响一个人心理的发展。
遗传素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大小具有这样两个特点:其一,遗传素质对人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越不符合常态,影响就越大。特殊的天赋条件或严重的先天性不足,对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其二,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生影响的大小是不同的,其总趋势是减弱的。在婴幼儿阶段,先天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由潜在的因素逐步转化为现实的因素,机体的成熟度和身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因而遗传素质的影响也就相对地减弱。
②生长成熟与心理发展
生长成熟指的是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的有程序的扩展,是一种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生长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表现:①成熟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心理发展的顺序。因为生理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是有它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因此,生理上发展成熟的规律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以它为基础的心理的发生、发展顺序。②生长成熟是新阶段心理活动出现的必要条件。性质上全新的心理活动,一定要靠机体上有新的成熟,机能上有新的觉醒才行。比如,高中生性意识的发展,就是在性机能的发育成熟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可见,生长成熟是新阶段心理活动出现的必要条件。
生长成熟对心理发展影响的大小,一是视心理活动机能水平的高低而不同。越涉及低水平的机能,成熟的作用也就越大,越涉及到高水平的机能,越需要较多的学习。二是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影响的大小是变化的,总的趋势是,两头大,中间小。即在青年初期前(包括青年初期)和老年期后的影响,大于这之间的其他发展阶段。生理因素对于心理的发展来说,就像水对于鱼的生存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前者也就没有后者,但有了前者并不一定就有后者。心理的发展还受制约于后天的环境。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心理——心理系统
第一个心理为已有的心理因素,第二个心理为有待发展的新的心理内容。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的作用和影响,不只是表现在对待客体上,同时也表现在对待主体自身上。心理一经产生便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组成要素,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它的各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的整体水平,势必会影响其自身的提高与发展。
①已有的心理水平制约着人对环境的理解,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任何环境因素要对个体心理的发展发生作用,都必须通过内部的各种心理活动对它的分析、提取和转化。
有着不同需要水准的人,其努力的程度,其行为的目标都会有所不同;具有不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人从各种刺激中所提取的储备也就不同。而这些不同的信息又会促使人的心理朝着不同方向发展,在困难与逆境面前,意志坚强者能知难而进,成为生活的强者,意志薄弱者则会一蹶不振,颓废悲观。
②各种心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心理的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与发展。
人的心理是一个具有高度自组织功能的自组织系统。心理的自组织性不仅能使心理“自动”地按照一定规律活动,而且在活动中还能对自身进行认识和调节,维持和提高自身的有序度。人的心理的各要素并非是孤立发生作用、孤立发展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比如人的心理过程的三大构成要素,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发展;而认识过程又总是受到情感和意志的极大影响。积极的情感和意志能推动认识的深入进行,消极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起阻碍作用;情感既可成为意志动力,也能成为意志的阻力,而意志又可调节和控制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各组成要素间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心理的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与发展。不论是生理的,还是环境的,或是心理的因素都不能孤立地影响个体心理的发展,而必须使这三方面的因素互相协调,互相作用。而这种协调和作用只有借助于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时期,遇事容易冲动,缺乏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加之知识与经验不足,判断事物往往感情色彩太浓,分不清主次,情绪偏激,常常因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不顺心而感情冲动。这是因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这必然给心理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也日益增长,使青春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
青少年的思维虽然已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比较低,还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虽然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争论,不墨守成规,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思考问题往往表现为单纯幼稚,因而导致分析问题,处理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2、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
青少年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旦在学校、社会上挨了批评、遇到挫折,或遭受打击时,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就很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或厌世情绪。
3、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
青少年对身体发育上的巨大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却又找不到正当的途径,也不愿意对家长和老师说出自己的困惑。特别是那些神经类型为弱型的学生,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沉思,很容易产生许多无以名状的烦恼、孤独和苦闷。
4、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
青少年追求前途,富于理想,但往往知识贫乏、缺乏辩别是非的能力,对一些不正确的宣传、不健康的思想缺乏分析批判能力,结果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5、独立自主性与被动依赖性的矛盾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在学习与生活上要求独立自主,不受限制和约束。被人尊重的愿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遭受误解、经历失败时所体验到的挫折感也格外强烈。不喜欢成年人用强制的口吻对自己发号施令,但是,在生活处理能力方面又不能脱离成年人的帮助和指导。一方面,青少年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了,喜欢自己作主,想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束缚和干预,对于所遇到的问题也愿意自己思考自己解决;另一方面,青少年又不善于自我控制,常常因为情绪的冲动而盲目行动,而且生活阅历很浅,经济上也不能独立,遇到复杂问题时,也缺乏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又无法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心理并不真正成熟,这种独立自主的要求和现实上的被动依赖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困扰,能否正确处理这种矛盾,对于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有着重大的影响。
6、闭锁性与社会交往的强烈矛盾
青少年由于对自我的积极关注,使其心理活动更多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更多的自我内心体验,加之青少年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使他们不愿意向别人坦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好象有了很多心事,变得不再外露、直爽,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渴望有自己单独的空间,不愿让家长或者别人乱翻自己的东西。闭锁心理的出现,标志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说明自我思考开始变得深入、持久,是一种积极的适应环境和进行自我监控的手段,这时候由于其思维、情感、智力等心理发展还不完全成熟,还不足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应付一些环境刺激,还要寻找家长、教师、朋友的帮助,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还不能理解,对朋友的要求也较高,因此觉得自己难以和家长教师沟通,又没有知心朋友,感到不被人理解,产生孤独感。另外,青少年的生活空间逐渐扩大,学习任务加重,交往的需要变得强烈,渴求别人的理解,强烈地想与别人交往,想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吐露自己的心声,这种闭锁心理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解决得好,就会形成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导致成功感和自尊心的增强,有助于形成和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相反,则会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面临着多种矛盾的困扰,感情是比较脆弱的。当遇到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比如腐败现象、犯罪率升高、影视片和书籍中的黄色加暴力等),教育方式不当,人际关系不谐调等,就很容易产生焦虑、忧郁、恐惧、自卑、多疑、嫉妒等异常心理。
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
在中学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时期是依据自己本身的探求和反思发现自己的时期。这时期的自我意识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
中学生身体在迅速长大,男孩子声音发生变化,有了精液;女孩子乳房增大,出现初潮。他们第二性征的表现,青春期的到来,使得自我意识发生急剧的变化。开始强烈地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容貌特征,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
到了青春期,中学生开始割断与父母亲之间的心理联结,形成所谓的"心理断乳期"。由于这种心理上急于趋向独立和心理上的不成熟,还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认识水平完全自主,使中学生陷入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当他们不能解决问题或遇到困难时,又非常期待父母的帮助和支持;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与父母的价值倾向、生活环境不同所形成的"代沟",他们总觉得父母不能真正理解他们,因此又想摆脱父母的控制,倾向于在同龄人中寻找朋友,作为精神上的寄托。
2、自我意识的逻辑性和现实性增强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对自己的思想和理想的认识,也逐步向逻辑性和可实现性发展,虽然中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还相当肤浅,但是,已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对很多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也已开始初步定位。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主观性还相当强,自我认识可能是相当抽象的、纯理论的。
3、自我意识开始趋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从少年到青年初期,是自我意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中学生日益能够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内心体验或内部世界,从而能够独立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这是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个性行为的体验发展到对个性品质的体验。小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具体的、外部的行为以及和具体行为相联系的某些抽象品质;而中学生对人的内部世界、内部品质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自己的个性品质、自己的体验,并试图对自己作出初步的评价。他们先学会评价别人的个性品质,以后才以别人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到中学高年级的时候,他们已能在概括的个性品质上来分析自己。
第二、对自己和别人的个性品质的评价逐步完善。最初,他们不善于对一个人的个性品质作出全面的评价;后来,他们能够列举出自己和别人的一些优缺点,但往往不能从中找出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直到中学高年级才逐步学会比较全面地分析一个人全部的个性品质,并分出主要的或稳定的品质和次要的或偶然的品质。
4、自我意识发展是不平衡的
自我意识的发展在高中阶段已接近成熟,但仍不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而且较高级的自我意识发展还很不平衡。例如自我批评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多数青少年自我批评的精神正在发展,但是还不稳定,对自己的缺点缺乏坚决改正的决心,有言行脱节的现象。
5、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青春期是自我评价能力迅速发展并逐渐成熟的时期。少年期学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以及在家庭和学校地位的改变,使其产生一种"成人感",同时,少年反省思维能力(即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和内心活动加以分析、评定的能力)也获得发展。因此,初中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迅速提高,他们自我评价不仅受暗示性和片面性减少,而且自我评价的范围也比小学时扩大。从自己的外貌、体态和外显行为,到行为背后的动机和自己的个性品质,他们都开始自觉地进行分析、评价。进入青年初期,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随着年龄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关心自己将来的发展,因此认识自我的需要加强,加之知识积累增加,智力发展成熟,世界观也初步确立,因此,其自我评价的能力无论在主动性和全面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逐渐向成人靠拢。据研究,高中学生一般都能够按一定的目标的准则,从个性品质的高度来认识自己,尤其是从思想品质上来分析自己。这表明他们自我分析的深度已接近成人水平。同时,高中学生分析和评价自己不再是因为有外力的推动,而是为了弄清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点,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完全是独立和自主的。此外,高中学生自我评价的辩证性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他们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不会因一点点小的成就而得意忘形。
根据道德评价能力的研究,可以看出青少年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趋势:
第一,开始透过现象揭露道德行为的本质。
第二,开始全面地、历史地对事物进行评价。
第三,逐步分清主次,对行为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第四,开始学会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自我概念变得清晰准确
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知觉越来越精细,而其整体的自我形象(自我概念)则变得更加概括、稳定、具有内在一致性。与此同时,那些有助于保持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稳定一致的关于自己的意见,容易得到更加细心的关注和搜集。
中学生开始变得关心自己,对"自我的评价和认识"特别敏感,经常考虑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别人是否喜欢和接受,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是否正确和有发展,将来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
初中生明朗、快活、有活力,思想丰富,有幸福感,但有孩子气,不太稳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变得谨慎、宽容和富有忍耐性。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更有独立性和计划性,自我概念也越来越明确和清晰。
自我概念中最为纯朴的一面是对自我或身体的知觉。自我概念早期发展的这一重要内容一直持续整个人生,一个人身体在多大程度上对他人具有吸引力,直接影响自我概念的内容和自尊水平。青春期身体各部分发生迅速变化,伴随着社会作用的迅速变化,可以在自我概念的不稳定性,即所谓的"青春期人格危机"中反映出来。随着人的逐渐衰老,身体不再像从前那样具有吸引力,也难以应付有关的活动,因此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样,身体遭受疾病、伤残的人,在自我概念和自尊方面也会表现出相应的缺陷。
自我概念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相对的,并且因人而异。一般说来,自我概念随着年龄增长趋于稳定,但其发展过程并非始终如一。这里,认知活动对自我概念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一个人是否运用新经验来修正自我概念和自尊,往往通过接受和防御这两种态度表现出来。有些人既能接受与现存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新信息,也能接受与现存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新信息,借以检验和修正自我概念和自尊,有些人很快接受与现存自我概念相一致的信息,但不善于接受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新信息,从而作出防御措施来对付这种变化。自我概念的这一情形,可用固定性和可塑性加以描述。过分的固定性,表面看来是追求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实际上是一种"低自我力量"或"弱自我结构"的表现,因为他不愿或不敢面对现实,来调整对自己的看法;同理,过分的可塑性,表面看来是遵循自我概念的可变规律,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自我力量"或"弱自我结构"的表现,因为他不愿或不敢面对自己、相信自己。
自我概念的不适应的发展,可能与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障碍有关。不能发展既稳定又可变的自我概念,这可能导致混乱的自我概念。无论是过分的固定性,还是过分的可塑性,其"低自我力量"或"弱自我结构"都是一种"低自尊"。低自尊是一种具有抑郁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它往往使个体制定低目标,从而导致缺乏成就动机,不能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甚至会使个体作出社会性退缩行为,把自己孤立起来。
青春期
青春期:
所谓青春期,是指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所以,人们用许多激烈的语言来描述青春期。认为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是“危机时期”,是“困难时期”,是“否定时期”,是“反抗时期”,是“危险时期”,是“分裂时期”,是“心理断乳时期”,是“暴风骤雨、疾风怒涛时期”等等。其实,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时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青春期。 第-,从生理发育的角度看,青春期是人的生理迅速发育并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表现在性的发育和成熟上。青春期是性发育成熟的阶段,从女子初潮、男子首次遗精开始,到性成熟这个期间为青春期。 第二,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青春期是人的心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智力发展达到顶峰。 第三,从个性形成的角度看,青春期是个性发展和人格成熟的重要时期,尤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在这个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初步形成确立。 第四,从社会化的角度看,青春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基本完成了由一个“自然人”到一个“社会人”的转化,由一个“依赖者”向一个“独立者”的转变,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第五,从教育的角度看,青春期是接受教育和学习的重要阶段,许多基础知识和基本经验都在这个时期获得。 第六,从人口学的角度看,青春期是具有生殖、生育能力的开始阶段。 第七,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青春期是一个人可以参加劳动的开始阶段。 第八,从法律的角度看,青春期是获得公民资格的时期。他们不仅开始享受一定的权力,同时也开始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青春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青春期的身心特点以时间的阶段性和延续形式表现出来,有共同性,也有个别性;青春期的特点是相对的、变化的,而且是不断地运动和发展的,各方面特点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青春期的起始年龄、发育速度、程度及成熟,均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在种族和地域之间有很大差异;男女性别之间也有很大差异。 青春期的年龄阶段: 在青春期的年龄阶段这个问题上,我国学者有不同看法。有人提出是13岁——18岁;有人提出是12岁——19岁;有人提出是12岁——20岁;有人提出是11岁——18岁等等。《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男子的青春期是十四岁到十六岁,女子的青春期是十三岁到十四岁”。《心理学大词典》中则说,青春期“一般为10——20岁左右,分为前后两期。10——14、15岁为发育迅猛的青春前期,14、15——20岁为发育逐渐缓慢的青春后期。” 现实中男女学生到11~12岁就先后进入青春发育期,女生初经来潮、胸部隆起并逐渐变得丰满,男生逐渐开始变声继而出现遗精,出现了生理发育上的急剧变化。与此同时,青春心理开始萌动,一些从来没有过的新的体验与感受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有时感到好奇、渴望,有时又是迷惑和害怕,即所谓的“青春困惑”,同时产生青春萌动行为。一般到18岁左右所有人都达到性成熟。椐此,可以把青春期的年龄阶段设定为11、12岁——18岁左右。其中11、12——14、15岁为青春前期,相当于少年期,相对于初中阶段;14、15岁——18岁左右为青春后期,相当于青年前期,相对于高中阶段。在我国有“青少年”这个概念,青少年的年龄阶段是11、12岁——17、18岁。所以青春期的年龄阶段就是青少年时期,也就相当于中学阶段。青春期、青少年和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基本是吻合的。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一般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六个时期: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14、15~18岁左右)。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就是指个体在这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中的特征,而不是指每一岁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从各个年龄阶段中的许多具体的、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是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前一个发展阶段,又不同于后一个发展阶段。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在基本相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儿童之间,甚至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具有一定普遍性、相似性、稳定性。如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集团的儿童之间,以及同时代、同社会、同阶段而具体生活环境不同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又会有所变化、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和意识倾向及道德品质关系较大的特征,其可变性大于认知方面的特征。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无稳定性,也就没有什么年龄特征可言了。但这种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完成相同,它只是一种相对的稳定。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程度上可以发生某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也是有限制的,而不是毫无限制的。比如认知能力方面的特征,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会有一定范围和幅度的变化,但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之间的顺序性和系统性,不会因为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打破,也不会跳过某个阶段。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不平衡性 青春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与儿童的外界获得时期相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在这一时期,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 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例如,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意志品质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说,青少年既不是一切显露无遗、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见内部结构的“黑箱”,而是一个以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 3、自主性 青春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即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如果说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被动地离开父母,那么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母。 4、前瞻性 青春期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中介环节,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发展与未来是青少年最向往也是最广阔的领域。匈牙利诗人斐多菲曾在《冬天的晚上》一诗中这样描述青少年占有未来的优势:年轻的一代,他们并不谈到过去。生活在他们前面而不在后面,对于过去,他们何必考虑。他们的灵魂漫游到未来的边际。这种面对未来的前瞻性使得青少年特别地富于理想,迫切地追求自我实现,这种对未来的占有优势,使得人们总是把青少年同社会的未来相联系,指出“谁赢得青少年谁将赢得未来”。 5、进取性 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心理上的迅速发展,使青少年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富于进取,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如果说成年人容易满足于已得到的利益,趋于保持现状,不思进取,青少年则事事正在有待解决之中,常常是满怀希望,乐于开拓。对此梁启超有一段极妙的对比:“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未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之皆其所以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6、闭锁性 青少年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采,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青少年非常希望有单独的住宿房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好像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其实里面并无什么要紧的东西。青少年不大爱对长辈讲话了,在长辈面前显得寡言。爱写日记,就是这种闭锁性的表现。记日记既可倾吐心声,又可保守秘密。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青少年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想的强烈愿望。青少年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找“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对知心朋友能坦率地说出内心的秘密。 7、社会性 虽然心理内容的社会性早在儿童时期就已开始出现了,但是更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化,则是在青春后期完成的。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就好像在人生的旅途中,豁然开朗地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如果说小学生心理的发展主要是接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那么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心理的发展就愈来愈多地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中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如模拟角色活动“假如我是校长”、“假如我是班主任”,对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结社、创办协会、刊物等的要求,充分表明他们思考问题已远远超出学校的范围,做集体、国家主人翁的思想开始萌发并日益强烈。尤其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他们在考虑未来的志愿及抉择时,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更具现实性和严肃性。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正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时期,遇事容易冲动,缺乏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加之知识与经验不足,判断事物往往感情色彩太浓,分不清主次,情绪偏激,常常因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不顺心而感情冲动。这是因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这必然给心理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也日益增长,使青春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 青少年的思维虽然已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比较低,还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虽然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争论,不墨守成规,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思考问题往往表现为单纯幼稚,因而导致分析问题,处理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2、好奇、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 青少年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旦在学校、社会上挨了批评、遇到挫折,或遭受打击时,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就很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或厌世情绪。 3、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 青少年对身体发育上的巨大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却又找不到正当的途径,也不愿意对家长和老师说出自己的困惑。特别是那些神经类型为弱型的学生,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沉思,很容易产生许多无以名状的烦恼、孤独和苦闷。 4、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 青少年追求前途,富于理想,但往往知识贫乏、缺乏辩别是非的能力,对一些不正确的宣传、不健康的思想缺乏分析批判能力,结果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5、独立自主性与被动依赖性的矛盾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在学习与生活上要求独立自主,不受限制和约束。被人尊重的愿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遭受误解、经历失败时所体验到的挫折感也格外强烈。不喜欢成年人用强制的口吻对自己发号施令,但是,在生活处理能力方面又不能脱离成年人的帮助和指导。一方面,青少年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了,喜欢自己作主,想摆脱家长和教师的束缚和干预,对于所遇到的问题也愿意自己思考自己解决;另一方面,青少年又不善于自我控制,常常因为情绪的冲动而盲目行动,而且生活阅历很浅,经济上也不能独立,遇到复杂问题时,也缺乏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又无法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心理并不真正成熟,这种独立自主的要求和现实上的被动依赖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困扰,能否正确处理这种矛盾,对于青少年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有着重大的影响。 6、闭锁性与社会交往的强烈矛盾 青少年由于对自我的积极关注,使其心理活动更多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更多的自我内心体验,加之青少年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使他们不愿意向别人坦露自己内心的秘密,好象有了很多心事,变得不再外露、直爽,出现了心理上的闭锁性,渴望有自己单独的空间,不愿让家长或者别人乱翻自己的东西。闭锁心理的出现,标志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说明自我思考开始变得深入、持久,是一种积极的适应环境和进行自我监控的手段,这时候由于其思维、情感、智力等心理发展还不完全成熟,还不足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应付一些环境刺激,还要寻找家长、教师、朋友的帮助,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还不能理解,对朋友的要求也较高,因此觉得自己难以和家长教师沟通,又没有知心朋友,感到不被人理解,产生孤独感。另外,青少年的生活空间逐渐扩大,学习任务加重,交往的需要变得强烈,渴求别人的理解,强烈地想与别人交往,想找到一个真正的朋友吐露自己的心声,这种闭锁心理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解决得好,就会形成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导致成功感和自尊心的增强,有助于形成和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相反,则会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面临着多种矛盾的困扰,感情是比较脆弱的。当遇到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比如腐败现象、犯罪率升高、影视片和书籍中的黄色加暴力等),教育方式不当,人际关系不谐调等,就很容易产生焦虑、忧郁、恐惧、自卑、多疑、嫉妒等异常心理。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动因: 按系统论的观点,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就是它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而这种相互作用便构成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动态空间系统。个体心理发展的动态空间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即心理——生理系统、心理——环境系统、心理——心理系统、心理——活动系统。其中每一个系统在个体心理的发展中都有其独特的,为别的系统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同时任何一个系统又都无法单独对心理的发展起作用,各系统对于心理发展的意义,只存在于与其他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心理——生理系统: 心理科学告诉我们,心理是有机体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生是与神经系统的形成密不可分的,它的进一步发展又是与神经系统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人的心理的发展自然也有它的生理基础,受人的生理条件特别是受脑的结构与机能的条件的制约。在心理——生理系统中,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两大方面:遗传素质与生长成熟。 ①遗传素质与心理发展 遗传素质指的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这样几方面:①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它就没有心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心理的发生、发展。②遗传素质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能在某种条件下发展一定行为的能力。比如:语言虽然不是人类生理上先天就有的,但遗传素质却造就了儿童学习语言的倾向和驱力,提供了使儿童能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语言的能力。③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个体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遗传素质对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直接影响,更多地表现在智力和气质上。④遗传素质的特点会影响周围人对一个人的态度,从而影响一个人心理的发展。 遗传素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大小具有这样两个特点:其一,遗传素质对人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越不符合常态,影响就越大。特殊的天赋条件或严重的先天性不足,对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其二,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生影响的大小是不同的,其总趋势是减弱的。在婴幼儿阶段,先天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由潜在的因素逐步转化为现实的因素,机体的成熟度和身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因而遗传素质的影响也就相对地减弱。 ②生长成熟与心理发展 生长成熟指的是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的有程序的扩展,是一种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生长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表现:①成熟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心理发展的顺序。因为生理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是有它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因此,生理上发展成熟的规律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以它为基础的心理的发生、发展顺序。②生长成熟是新阶段心理活动出现的必要条件。性质上全新的心理活动,一定要靠机体上有新的成熟,机能上有新的觉醒才行。比如,高中生性意识的发展,就是在性机能的发育成熟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可见,生长成熟是新阶段心理活动出现的必要条件。 生长成熟对心理发展影响的大小,一是视心理活动机能水平的高低而不同。越涉及低水平的机能,成熟的作用也就越大,越涉及到高水平的机能,越需要较多的学习。二是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影响的大小是变化的,总的趋势是,两头大,中间小。即在青年初期前(包括青年初期)和老年期后的影响,大于这之间的其他发展阶段。生理因素对于心理的发展来说,就像水对于鱼的生存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前者也就没有后者,但有了前者并不一定就有后者。心理的发展还受制约于后天的环境。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心理——环境系统: 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指的是出现在个体周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它是人借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具有层级性。根据环境与个体发生联系的程序,可将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心理环境。不同的环境层级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在心理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彼此间又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是,是一个统一整体的不同层次。 ①宏观环境与心理发展 宏观环境是全社会成员所处的共同环境,又称一般环境。它是环境的最大、最基础的层次。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由于宏观环境是全社会成员所处的共同环境,因此,它便决定着一代人的心理发展倾向与水平,决定着人们心理发展上所反映的社会时代特点,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总条件、总背景。 虽然宏观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总条件、总背景,然而宏观环境的影响终究是一种间接的影响,没有微观环境的棱镜,任何东西都不会从宏观环境渗透到人的意识中去。 ②微观环境与心理发展 微观环境指的是个人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又称个人环境。它包括个体所在的家庭、社区、学校或工作单位以及同辈群体。微观环境一方面受制约于宏观环境,另一方面又有它自己的独特性。它很可能不同于宏观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并不反映整个社会的性质。然而个体正是通过微观环境各自以其独特的方式掌握宏观环境,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只有那些深入触及到个人的经验,归入他直接交往范围的事件、人物、艺术作品,才能成为影响个体的真正因素。 在微观环境的诸因素中,由于学校教育是由专职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对个体的心理施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因此,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是无条件的。它能否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水平,能否为个体所领会和接受,另一方面取决于它与其他环境因素影响之间的协调。如果学校教育不能协调其他与人发展有关的因素,使彼此相互作用的方向能大体一致,作用的方面能互为补充,就会造成作用力的内耗。当学校教育的力量不足以抵御相反方向的作用力时,学校教育就会处于失败的境地。 由于微观环境是个体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因此,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比宏观环境要直接得多。微观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概括地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活动的条件;二是为人的活动提供各种直接对象,影响和决定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然而处于同样微观环境的主体,从环境刺激中抽取的信息,以及各自心理所感受的环境却往往并不相同。人不是直接根据客体而行动,而是根据自己对客体的解释来采取相应的行动。因此,分析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还必须探讨人的心理环境。 ③心理环境与心理发展 所谓心理环境就是一个人内心所感知的环境,是一个人理解的并可以对之作出反应的环境。一个人的心理环境不仅决定于客观环境本身,同时也决定于一个人的身心特点,是由这两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可能与客观环境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理解力有限,环境也就有限。随着一个人心智的成长,环境也就扩大了。原来不存在于他心理环境中的东西(虽然它们一直存在于他的客观环境中),逐渐开始进入其心理环境,开始对其行为发生作用。由于心理环境是一个人内心所感知的环境,由于客观环境必须通过人的认知才能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作用,因此心理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比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更为直接和具体的作用。决定我们行为的并不是实际的客观环境,而是我们每个人所认识的客观环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心理环境并非是互不相关的平行的三大部分。从空间上看,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心理环境则是对微观环境的主观反映;从内在联系看,它们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对人发展的影响看,它们是间接作用与直接作用的关系。人的发展是这三者统一作用的结果。 环境的三个层次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如果从总体上来看,即环境作为一个总体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既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对心理的发展作出了限制。 第二,环境决定着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 第三,环境能加速或抑制心理的发展。 第四,环境对人发展影响的大小与主体发展水平、独立性和自主性成反比。 环境虽然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同样不是充分条件。环境对人的作用如何,与一个人已有的心理水平和特点密切相关,这也就说明心理的发展还受人的已有心理因素的制约。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心理——心理系统: 第一个心理为已有的心理因素,第二个心理为有待发展的新的心理内容。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的作用和影响,不只是表现在对待客体上,同时也表现在对待主体自身上。心理一经产生便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组成要素,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它的各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的整体水平,势必会影响其自身的提高与发展。 ①已有的心理水平制约着人对环境的理解,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任何环境因素要对个体心理的发展发生作用,都必须通过内部的各种心理活动对它的分析、提取和转化。 有着不同需要水准的人,其努力的程度,其行为的目标都会有所不同;具有不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人从各种刺激中所提取的储备也就不同。而这些不同的信息又会促使人的心理朝着不同方向发展,在困难与逆境面前,意志坚强者能知难而进,成为生活的强者,意志薄弱者则会一蹶不振,颓废悲观。 ②各种心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心理的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与发展。 人的心理是一个具有高度自组织功能的自组织系统。心理的自组织性不仅能使心理“自动”地按照一定规律活动,而且在活动中还能对自身进行认识和调节,维持和提高自身的有序度。人的心理的各要素并非是孤立发生作用、孤立发展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比如人的心理过程的三大构成要素,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发展;而认识过程又总是受到情感和意志的极大影响。积极的情感和意志能推动认识的深入进行,消极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起阻碍作用;情感既可成为意志动力,也能成为意志的阻力,而意志又可调节和控制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各组成要素间的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心理的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与发展。不论是生理的,还是环境的,或是心理的因素都不能孤立地影响个体心理的发展,而必须使这三方面的因素互相协调,互相作用。而这种协调和作用只有借助于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心理——活动系统: 活动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个体的不随意动作,也包括个体有目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个体心理的发展发生于个体和周围世界的不断相互作用之中。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周围各种事物的影响,而是在积极的活动中能动地反映现实。并且还通过活动积极地影响客观现实,适应和改变周围环境,与此同时,自己的心理也就得到不断发展。没有个体活动就谈不上任何发展。 ①活动是主客体联系的桥梁,心理发展的中介 人的认识的形成,最初起中介作用的并不是知觉,而是可塑性要大得多的活动本身。个体正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了对周围事物的反映,不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逐渐丰富起来,而且发展了认识能力;不仅产生了新的需要,新的行为方式,而且培养了高尚情感和道德品质,锻炼了意志,形成了稳固的个性倾向和各种个性心理特征。 在每个发展阶段,个体心理的发展首先在该阶段主要活动形式中实现。在人的一生中,不仅活动的范围在扩大变化,活动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那种最适合个体发展水平,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活动,就成为该发展阶段中的主导活动。人的发展的实现一定要通过个体的活动。活动是主客体联系的桥梁,是心理发展的中介。没有活动,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之间就不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也就不可能有心理的发展。 ②制约活动对心理发展影响大小的因素 活动对心理发展的作用的大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A.活动对主体提出的要求与主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度。差异太小或差异太大都不能有效地促进发展。只有高于主体现有水平而又是主体可能进行的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主体的发展。B.活动中主体的自觉程度。主体从事活动的动机越强烈,目的越明确,积极性越高,活动中越能自觉地注意自身行为的反馈、控制,越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主体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东西就越多,成长越快。C.活动的重复程度是保证活动对人产生影响的重要方面。人只有通过一定程度的重复活动,才能形成熟练的基本技巧,才能从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抽象出活动程式和结构,并转化为思维的心理结构。没有一定程度的重复,人便难以看清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当然也不是说,每项活动重复次数越多,对人发展越有利。超过一定限度的重复,对人发展的影响就不再上升,甚至会有些下降。D.活动本身的组织水平。活动的目标越明确,准备越充分,步骤、手段越具体,主体就越容易掌握活动的结构,活动对主体的影响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E.活动的成效。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虽然受活动主体个性品质的制约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活动的成功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大于失败。如果活动取得成功,不仅使主体追求的目标变为现实,需求得到满足,而且使主体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自信心,并且还会使人产生新的或更高的需求。当然活动的成功也可能导致人的自满,但人在发展中因自满而妨碍发展的情况,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一般不会持续不变。 总之,人的心理就是在上述四个系统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离开了任何一个系统的作用,个体心理的发展都会成为不可能。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各系统间交互作用的规律: ①各系统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综合 各自对于心理发展的意义,只存在于与其他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都是通过与其他系统所处的关系而实现的。比如,生理——心理系统作用的实现,就离不开环境。如果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即使具有人的素质,也不可能具有人的心理。同时,生理因素对心理的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还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同是身体残疾,有的人悲观失望,甚至轻生;有的人却自强不息,成为生活的强者。另外,生理因素带给人的发展的潜能,必须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变为显能。离开了其他三个系统,生理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就成为一句空话。总之,各系统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只有在整个大系统内的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 ②各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具有偶然性,从而使个体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有性 辩证法告诉我们,凡是偶然的东西,总是既具有这样的可能性,也具有那样的可能性。个体心理发展的这四个空间系统,彼此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时间,什么水平上相互作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可捉摸性。它随时都可能这样,也随时都可能那样。而这种相互作用的偶然性,便促使这四个系统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了一个有着众多互相交替的力量,有着多个层次、多个方向力的平行四边形式的动态空间系统。这个动态空间系统使得个体心理的发展总是处于多向的相互冲突中,给个体心理的发展带来了多种可能性。既有茁壮成长的趋势,也有畸形发展的可能;既可能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懦弱的人;既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既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卑劣的人。个体心理就是在这样的动态空间系统中发展的。我们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人,就是那多种可能性中的某种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③各系统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非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是同等的,而是随年龄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 这种动态变化表现为这样两种趋势: 第一,在各种心理机能由潜能变为显能的发展阶段中,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大。在这种阶段,某些外部条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可以超过其他时间所能达到的程度,而且这种影响具有不可逆转性。在这种阶段,良好的环境能最有效地促进心理的发展,如果缺乏相应的环境刺激,就会导致社会或心理适应不良。即使以后再进行特殊、耐心的教育,也很难获得最佳发展,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印度“狼孩”卡玛拉,当她被人类社会发现时,虽已七八岁,可智力只相当于几个月的婴儿。后来,经过数年特殊、耐心的教育,仍只会说几句简单的话,6年后才学会直立行走。在她十六岁时,智力才相当三四岁的孩子。可见,生理和环境因素在各种心理机能由潜能变为显能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可逆转的作用。 第二,当各种心理机能由潜能变为显能后,已有心理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会随着心理的内化程度的提高、自我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大,生理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弱。环境的影响则越来越受已有的心理因素的制约,要经过主体的分析、过滤、评价,才对个体发生影响,而且其影响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叫刘连仁的青年被抓到日本当苦力,后来他逃到北海道深山老林里,过了13年茹毛饮血、与世隔绝的穴居野人生活。当被人发现时,既听不懂也不会说话,没有正常人的心理状态。当他回到人类社会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训练,慢慢恢复了正常,并且结了婚,生了小孩。可见,成人长期脱离人类社会生活,也会使原已形成的人的正常心理失常,但通过教育和训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而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就脱离人类社会生活的,将造成终身难以挽回的危害。 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对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诸因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只有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用系统的观点加以考察,才能获得较为科学、较为全面的认识。
青春期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所谓动力,就是推动事物由低低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作用。它存在于联系和运动中。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开放系统都包含着双重联系:即系统与其构成要素的联系,系统与影响它的环境的联系。系统的规定性就存在于这两种联系中。一种事物不可能脱离与周围条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单独存在,事物总是处于某种联系中。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论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我们考察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出发点:即要从心理的双重联系入手来考察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1)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力 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组成要素,有着自己的独特结构和功能。正是由于各种不同的要素以不同的方式相结合,才构成了世界上性质不同的万事万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自身的矛盾运动实现的。没有自身的矛盾运动,就不会有事物的发展。因此,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直接动力。 什么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呢?一般认为,在个体活动中,个体反映客观要求而产生的新的需要与其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矛盾的一方是个体新的需要,是由个体的和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追求和倾向于某种事物的关系的体验。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经常代表着新的、比较活动的一面。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主客观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因此人的需要也就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中。矛盾的另一方是个体原有的心理状态,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具体是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个性心理倾向和特征等。它代表着人的心理活动中旧的、比较稳定的一面。 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排斥,又互相转化的。新的需要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上产生的,它依存于一定的心理状态。而一定心理状态的形成,也依存于个体是否有相应的需要。新的需要总是否定着已有的心理状态,而一定心理状态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原来需要的否定。个体心理就是在这种矛盾的双方不断的对立统一过程中一步步发展的。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在个体自身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即在个体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的内部矛盾不但产生于个体的活动中,而且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统一,也都是在个体的活动中实现的。离开了主体和客观事物的相互关系,离开了儿童不断的积极活动,也就没有什么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可说。可见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运动虽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却不是它的唯一动力,也不是它的终极动力。也就是说在直接动力后还有一股力量推动着心理的发展。 (2)个体心理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运动是心理发展的终极动力 所谓终极动力也即推动事物发展的最终的力量,在它的背后,再没有什么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了。由于一切事物都是与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的,一事物在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中,不可能脱离外部因素的制约、影响和作用,因此内外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运动,就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终极动力。 作为一个不断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的个体心理,自然也不例外。生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前提,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个体心理发展首先依存于生理素质,尤其是脑的发展;环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源泉,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这些因素在个体的活动中互相联系,交互作用,形成了心理发展的各种外部矛盾。心理与生理的矛盾也就是机能与结构的矛盾。心理与环境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心理能否适应环境及环境的影响能否内化为心理。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着心理内部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而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和斗争,使个体心理得到发展。因此,生理素质、环境和已有的心理因素在个体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心理发展的终极动力,没有心理、生理和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的相互作用,便没有心理内部矛盾的产生,也就无所谓发展了。 概而言之,心理的内部矛盾运动是推动心理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心理内部矛盾的运动,就不可能有心理的发展。但心理内部矛盾的产生和运动又是在心理与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因此,心理与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在个体活动中交互作用所构成的外部矛盾运动,是推动心理发展的终极动力。它对于心理发展的作用具有间接性,也即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内因的活动变化离不开外因,而外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促进内因的矛盾运动而实现的。个体心理就是在这两种动力的推动下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的。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系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旧知识结构又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认知是一种活动,是人认识世界的心理活动,即认识活动;认知是一个过程,是人认识世界的复杂心理过程,即认识过程;认知是一种能力,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即认识能力。认知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人类共同的基本的实践活动形成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即智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思维能力是认知能力的核心。
青春期认知的结构、功能与发展: 认知结构是指个人在感知及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它由个人过去的知识经验组成。认知具有完整的结构,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成分。这些心理成分依据一定的关系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发挥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自我完善过程。认知结构一旦形成,便具有能动性,发挥着一定的功能。 人的认知结构具有同化和顺应两种基本功能。所谓同化,是认知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将客体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地纳入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用新的与原有认知结构相类似的信息去丰富认知结构,使主体能顺利地适应同类环境。顺应就是当客体的变化与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一致,即发生矛盾时,主体能主动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去适应环境,并与环境建立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应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增强认知结构的自组织能力,使人更有效地适应环境。 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结构复杂化,合理化;认知结构各要素间的关系相互协调;认知结构与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如我国心理学家把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划分为6个关键期:①出生第一个月;②1岁左右;③3岁左右;④6岁左右;⑤11、12岁(女)或13、14岁(男);⑥17、18岁。
青春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青春期认知结构的基本体系形成。青春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 (2)青春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青春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两者总是相互作用的。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定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青少年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更强烈,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一切都给认知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青春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青春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目的更明确。青少年自觉性增强,能主动地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的持久的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 (2)持久性明显发展。青少年意志能力增强,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长时间观察。特别是有意注意的时间增长,且善于思考,这些都是持久观察的条件。 (3)精确性提高。在观察活动中,青少年能全面地深入地了解事物的细节。既重整体辨认,又重细节辨认;观察的正确率逐步提高;对观察对象本质属性的理解逐步深化,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述观察的过程和结果。 (4)概括性更强。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渐占优势,言语表达力进一步发展,观察的概括性、深刻性明显提高,能概括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
青春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有意记忆是有目的有计划、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人要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靠有意记忆。青少年能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较长远的识记任务,选择相应的识记方法,自我检查识记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记忆水平。 (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理解记忆是借助思维的力量,运用多种方法,在理解事物意义和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小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随着思维的成熟和语言的发展,中学生的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法,记忆效率大大提高。 (3)抽象记忆占优势。儿童开始只有形象记忆,随着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要掌握大量科学概念,抽象记忆也随之发展起来,并在中学阶段居于优势地位。抽象记忆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它本质上也是一种理解记忆,它使中学生的记忆效率大大提高。但是抽象记忆仍然需要形象记忆的支持。
青春期的思维发展: 思维是人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中,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形成概念,并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认识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及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思维过程的基本特征是概括性和间接性。青少年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灵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1、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有优势 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一般说来,中学生能通过假设演绎进行思维,即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假设是对因果关系的一种猜想、推测,有了假设,思维才能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中学生能撇开具体事物,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科学性、理论性更强,思维步骤更完整。中学生一般能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方案、检验假设的完整过程,去解决思维的课题。 (2)中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已具有预见性的特征,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计划、有策略。这是因为中学生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科学知识逐步增多,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得更为深刻的结果。他们能对事物之间的规律联系提出猜想即假设,并设计方案去检验假设。 (3)中学生的思维具有形式化的特征,即中学生能时常无意或有意地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问题。高中生的形式运算思维已占优势地位。 (4)中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监控能力,即表现为中学生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考虑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尤其是高中生对思维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显著增强,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5)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中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突出表现在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 2、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辩证逻辑思维开始于初中生,即少年期,但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经验型的。因此,只能说其中有某些辩证思维因素,而高中生的思维则是理论型的。这种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必然导致中学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二个方面: (1)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理论思维的发展,有力地促进着辩证思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中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实践等的辨证关系,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 中学生的思维结构趋于稳定,并基本完整与系统化。中学生由于理论思维的发展,思维结构的内部关系更加协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而使中学生思维的功能更完善,思维的效率更高。
青春期的情感发展: 人的高级情感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中学生的社会情感可以由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引起,如某个人、某件事或某种艺术品,也可以由那些与一定社会环境,一定社会要求相联系的事物引起。与后者相联系的情感就是高级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 1、道德感的发展 中学生的道德感是在将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行为举止与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作比较时产生的体验。当他们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符合这些准则时,会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产生否定的情绪体验。有时某种行为的社会价值,可能与个人直接体验到的愉快不相符合,甚至相反,但社会价值仍会引起肯定的情感,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满足。 中学生道德感的发展若从体验到的内容或范围来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及层次;从产生道德感的条件或形式来看,主要是以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到的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为指导而产生的。同时,对道德的行为原则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开始能用道德准则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并且能自己意识到情感的社会价值,因此,他们的道德行为就更加自觉、深刻,形成了一种与道德观点、道德行为、道德情感相联系的道德信念。 2、理智感的发展 中学生的理智感是与人的认识活动、认识兴趣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情感。他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渴望探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这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就会引起相应的情感。 中学生随着学习内容向纵深发展,以及对个体能力的意识,对学科的兴趣越来越分化越来越稳定,并与以后的职业选择、志向确定联系起来。他们的理智感最突出的特点是产生那些跟稳定的、深刻的认识兴趣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与那些探求这样或那样的论点、论证或根据有关的情绪体验,以及与智力活动的一般发展有关的情绪体验。中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进行认知性的学习,也进行情感性的学习,两者相辅相成。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可使学生在乐学的气氛中,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共同的发展。 3、美感的发展 中学生的美感是根据一定的美的标准,而引起的对事物的美的体验,即审美体验。中学生美感的发展与知觉、理解的发展有密切联系,与道德感有密切联系。中学生对美的体验不仅与具体事物形象相联系,而且能欣赏一定的抽象的、概括的艺术美,不仅形成了与理解并评价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现实有关的情绪体验,还产生了与理解并评价艺术作品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段的技术水平,如它的表现力等有关的情绪体验。当然,中学生美感体验水平的发展,明显受制于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对美的不同需求和追求,受制于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领会和理解。
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 在中学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时期是依据自己本身的探求和反思发现自己的时期。这时期的自我意识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独立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 中学生身体在迅速长大,男孩子声音发生变化,有了精液;女孩子乳房增大,出现初潮。他们第二性征的表现,青春期的到来,使得自我意识发生急剧的变化。开始强烈地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容貌特征,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 到了青春期,中学生开始割断与父母亲之间的心理联结,形成所谓的"心理断乳期"。由于这种心理上急于趋向独立和心理上的不成熟,还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认识水平完全自主,使中学生陷入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当他们不能解决问题或遇到困难时,又非常期待父母的帮助和支持;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与父母的价值倾向、生活环境不同所形成的"代沟",他们总觉得父母不能真正理解他们,因此又想摆脱父母的控制,倾向于在同龄人中寻找朋友,作为精神上的寄托。 2、自我意识的逻辑性和现实性增强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对自己的思想和理想的认识,也逐步向逻辑性和可实现性发展,虽然中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还相当肤浅,但是,已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对很多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职业也已开始初步定位。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主观性还相当强,自我认识可能是相当抽象的、纯理论的。 3、自我意识开始趋向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从少年到青年初期,是自我意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中学生日益能够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内心体验或内部世界,从而能够独立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这是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个性行为的体验发展到对个性品质的体验。小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具体的、外部的行为以及和具体行为相联系的某些抽象品质;而中学生对人的内部世界、内部品质发生了兴趣,开始要求了解自己的个性品质、自己的体验,并试图对自己作出初步的评价。他们先学会评价别人的个性品质,以后才以别人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到中学高年级的时候,他们已能在概括的个性品质上来分析自己。 第二、对自己和别人的个性品质的评价逐步完善。最初,他们不善于对一个人的个性品质作出全面的评价;后来,他们能够列举出自己和别人的一些优缺点,但往往不能从中找出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直到中学高年级才逐步学会比较全面地分析一个人全部的个性品质,并分出主要的或稳定的品质和次要的或偶然的品质。 4、自我意识发展是不平衡的 自我意识的发展在高中阶段已接近成熟,但仍不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而且较高级的自我意识发展还很不平衡。例如自我批评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多数青少年自我批评的精神正在发展,但是还不稳定,对自己的缺点缺乏坚决改正的决心,有言行脱节的现象。 5、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青春期是自我评价能力迅速发展并逐渐成熟的时期。少年期学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以及在家庭和学校地位的改变,使其产生一种"成人感",同时,少年反省思维能力(即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和内心活动加
|
华人心语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治疗电话:02784530206
国家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QQ362890071 MSN:www.hrxl.cn@qq.com skype帐户:www.hrxl.cn 新浪UC号码217271074【面询请电话或QQ提前预约时间】电话心理辅导时间:中国大陆北京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2:00症状是心灵的语言——心语!